一种微胶囊型睫毛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微胶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胶囊型睫毛膏。
[0002]
【背景技术】
[0003]睫毛膏是涂抹于睫毛上的化妆品,其作用在于使睫毛看起来浓密、纤长、卷翘,加深睫毛的颜色,让涂抹睫毛膏后的眼睛看起来深邃有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睫毛膏收到越来越多爱美人士的关注,成为当今的必要化妆品。
[0004]现有的睫毛膏产品多数采用色淀或者人工合成色素作为主要显色剂,然而这些显色剂多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成分,这些重金属成分构成了引发癌症的潜在风险,添加了这些重金属显色剂的睫毛膏自然也具有一定的健康隐患,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如何提供一种具有健康显色剂的睫毛膏产品,成为睫毛膏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5]随着睫毛膏产品的不断更新,消费者对睫毛膏产品也不在是单一的美化功能要求,如何在美化睫毛的同时,给消费者带来多重消费体验,开始成为消费者对于新一代睫毛膏产品的迫切要求。
[0006]
【发明内容】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微胶囊型睫毛膏,使其同时具有显色剂安全健康、滋养保养睫毛、促进睫毛生长的功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胶囊型睫毛膏,为一种核壳结构的微胶囊,囊壁材料包括明胶、壳聚糖和阿拉伯胶,囊芯材料包括天然色素、人参醇提物、鳄梨油、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羟甲基纤维素钠、吐温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009]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天然色素作为显色剂,采用天然物质作为活性成分,因天然物质性质不稳定,容易被外界环境所破坏,故本发明特采用微胶囊技术对天然物质进行包埋,在保护天然物质的活性不被破坏的同时,也避免了囊芯中的油脂物质容易风干、风干后没法使用的问题发生。
[0010]2、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颗粒为规整的球形,囊壁具有均匀的厚度,且具有均匀的强度,能保留微胶囊完美的球形不被破坏,不会造成囊芯泄露的问题,有效保证产品储存、运输、货架期期间不会发生损坏。
[0011]2、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通过包埋手段对囊芯的天然色素、天然活性物质进行保护,包埋效果好,包埋率高达97%,可以保护囊芯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进一步保证产品的稳定特性,保证消费者使用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时能够体验到活性物质带来的功能。
[0012]3、本发明通过天然色素发挥显色功效,避免了色淀和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伤害,具有健康功效;且本发明通过黑芝麻黑色素和人参醇提物的协同配伍作用,给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带来促进睫毛生长,防止睫毛脱落,使睫毛更加乌黑浓密的功效,赋予了睫毛膏新的用途;本发明还通过鳄梨油和黑米色素的协同配伍作用,更使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兼具滋润睫毛、保湿睫毛的功效,给消费者带来了多重消费体验。
[0013]4、本发明相较于现有睫毛膏携带使用更加方便,使用时微胶囊收到挤压作用便会破裂,进而使囊芯的天然色素和活性物质发挥功效,带来美化睫毛、滋养睫毛的功效。
[0014]5、在综合考虑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囊芯材料的基础上,本发明选择明胶、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作为囊壁材料,协同发挥对囊芯的包埋作用,具有良好的包埋效果;且由于囊壁材料明胶具有一定的水润效果,而使得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具有一定的水润性。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本发明中如无特别说明,所用原料均为市售。
[0018]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1)取明胶用双蒸水浸泡溶胀1~2h后,在60~75°C下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7%的明胶水溶液;
(2)取阿拉伯胶和壳聚糖,加入双蒸水,在50~65°C下加热溶解,得混合溶液A;其中,混合溶液A中阿拉伯胶的质量浓度为2~4% ;
(3)称取人参醇提物和鳄梨油,混合均匀,在40~60°C下微波处理15~25s ;其中,微波功率为550~780W ;
(4)向步骤3)微波处理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天然色素、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羟甲基纤维素钠、吐温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60~80°C下超声处理2~3 min ;其中,超声功率为300-450W ;
(5)对步骤4)超声后的混合物使用超高速分散机乳化分散3~8min后,使用均质机均质3次,得到均质液;其中,所述分散机的转速为1500~2600 r/min,均质机的均质压力为38-46 MPa;
(6)将步骤1)制得的明胶溶液和步骤5)制得的均质液混合均匀,使用高速分散机分散3-6 min后,加入步骤2)制得的混合溶液A,得到混合溶液B ;
(7)将步骤6)混合溶液B调节pH至4.1-4.9,将调节后的溶液于45~55°C反应15~25
min ;
(8)向步骤7)反应后的混合溶液B中加入20~28mL丙醛,超声反应0.5~1.5 h ;其中,超声功率为350~500W ;
(9)将步骤8)反应后的溶液以6000~7000r/min的离心速度离心5~10 min,弃去上清液;水洗沉淀并以同样的离心条件离心三次,得到湿微胶囊;
(10)将步骤9)得到的湿微胶囊于-60~-70°C预冻28~32h后,真空冷冻干燥8~16h,得到所述微胶囊型睫毛膏。
[0019]实施例1:
一种微胶囊型睫毛膏,为一种核壳结构的微胶囊,囊壁材料为:50 g明胶、壳聚糖30g、阿拉伯胶40g ;囊芯材料为:黑芝麻色素20g、黑米色素10g,橡子壳棕色素5g、人参醇提物20g、鳄梨油50g、蜂蜡120g、单硬脂酸甘油酯60g、羟甲基纤维素钠40g、吐温20g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g。
[0020]实施例2:
一种微胶囊型睫毛膏,为一种核壳结构的微胶囊,囊壁材料为:150 g明胶、壳聚糖80g、阿拉伯胶100g ;囊芯材料为:黑芝麻色素50g、黑米色素30g,橡子壳棕色素15g、人参醇提物50g、鳄梨油100g、蜂蜡180g、单硬脂酸甘油酯95g、羟甲基纤维素钠60g、吐温50g和十二烧基苯磺酸钠30g。
[0021]实施例3:
一种微胶囊型睫毛膏,为一种核壳结构的微胶囊,囊壁材料为:60 g明胶、壳聚糖45 g、阿拉伯胶55 g;囊芯材料为:黑芝麻色素40 g、黑米色素20g,橡子壳棕色素10 g、人参醇提物30g、鳄梨油60g、蜂蜡260g、单硬脂酸甘油酯140g、羟甲基纤维素钠40g、吐温20g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0g。
[0022]通过实验测得,实施例1微胶囊型睫毛膏包埋率为93.98%,实施例2微胶囊型睫毛膏包埋率为95.49%,实施例3微胶囊型睫毛膏包埋率为97.06%,说明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包埋效果好,对包埋的物质具有极佳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囊芯天然色素和活性成分活性丧失。
[0023]本发明通过天然色素发挥显色功效,避免了色淀和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伤害,具有健康功效;且本发明通过黑芝麻黑色素和人参醇提物的协同配伍作用,给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带来促进睫毛生长,防止睫毛脱落,使睫毛更加乌黑浓密的功效,赋予了睫毛膏新的用途;本发明还通过鳄梨油和黑米色素的协同配伍作用,更使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兼具滋润睫毛、保湿睫毛的功效,给消费者带来了多重消费体验。
[00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的,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微胶囊型睫毛膏,其特征在于,为一种核壳结构的微胶囊,囊壁材料包括明胶、壳聚糖和阿拉伯胶,囊芯材料包括天然色素、人参醇提物、鳄梨油、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羟甲基纤维素钠、吐温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胶囊型睫毛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色素包括黑芝麻色素、黑米色素和橡子壳棕色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胶囊型睫毛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壁材料与囊芯材料的质量比为1:2~1: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胶囊型睫毛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壁材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明胶5~15份、壳聚糖3~8份和阿拉伯胶4~10份;所述囊芯材料的重量份数如下:黑芝麻色素2~5份、黑米色素1~3份,橡子壳棕色素0.5-1.5份、人参醇提物2~5份、鳄梨油5~10份、蜂蜡12~2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6~14份、羟甲基纤维素钠4~6份、吐温2~5份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3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胶囊型睫毛膏,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壁材料的重量份数如下:明胶5份、壳聚糖3份和阿拉伯胶4份;所述囊芯材料的重量份数如下:黑芝麻色素2份、黑米色素1份,橡子壳棕色素0.5份、人参醇提物2份、鳄梨油5份、蜂蜡12份、单硬脂酸甘油酯6份、羟甲基纤维素钠4份、吐温2份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型睫毛膏,为一种核壳结构的微胶囊,囊壁材料包括明胶、壳聚糖和阿拉伯胶,囊芯材料包括天然色素、人参醇提物、鳄梨油、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羟甲基纤维素钠、吐温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通过天然黑色素发挥显色功效,避免了色淀和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的伤害,具有健康功效;且本发明通过黑芝麻黑色素和人参醇提物的协同配伍作用,给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带来促进睫毛生长,防止睫毛脱落,使睫毛更加乌黑浓密的功效,赋予了睫毛膏新的用途;本发明还通过鳄梨油和黑米色素的协同配伍作用,更使本发明微胶囊型睫毛膏兼具滋润睫毛、保湿睫毛的功效,给消费者带来了多重消费体验。
【IPC分类】A61K8/98, A61K8/92, A61K8/11, A61K8/65, A61Q1/10, A61K8/97
【公开号】CN105232424
【申请号】CN201510705448
【发明人】袁彦洁
【申请人】重庆小丸科贸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