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4296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0003]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0004]西医西药的防治慢性胃炎手段,主要集中在制酸、修复胃粘膜、调节胃肠动力、杀灭幽门螺杆菌中的某一方面,因而不能给予慢性胃炎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其潜在的耐药性问题也极大限制了其发展。相比而言,中医药依据理法方药的精神,确定胃病的具体证型,施予相应方药,从改善患者胃肠病理状况以及恢复胃肠功能两方面着手治疗慢性胃炎,在治疗中已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对病理学改变如炎症,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等,中医药更有优势。
[0005]中医针对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分为: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包括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和胃络瘀血型,其中,针对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用舒肝理气、和胃解郁之法,但是申请人在大量临床过程中发现,由于现代生活加快且饮食改善,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患者往往都伴随有胃阴不足症状,或因过食酒辛,或热病伤阴,耗伤阴液,瘀血内生,胃失濡养,和降失宜所致。因此,对于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6]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尤其适用于治疗具有胃阴不足症状的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000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吴茱萸5?10份、白苏5?10份、八月札10?15份、柑叶10?15份、川楝子5?10份、玄胡索5?10份、砂仁10?15份、玄明粉2?3份、黄连10?15份、沙参10?15份、麦冬10?15份、白芍5?10份、生甘草5?10份。
[0008]其中,优选方案如下:
[0009]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吴茱萸5份、白苏5份、八月札10份、柑叶10份、川楝子5份、玄胡索5份、砂仁10份、玄明粉2份、黄连10份、沙参10份、麦冬10份、白芍5份、生甘草5份。
[0010]也可以是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吴茱萸10份、白苏10份、八月札15份、柑叶15份、川楝子10份、玄胡索10份、砂仁15份、玄明粉3份、黄连15份、沙参15份、麦冬15份、白芍10份、生甘草10份。
[001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10?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5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0012]服用时,每次300ml,一日两次。
[0013]药理分析:
[0014]吴茱萸:味辛,温。入肝、脾、胃、大肠、肾经。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0015]白苏:辛,温。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0016]八月札:性温平,味苦涩辛,无毒。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
[0017]柑叶:辛、苦、平。归脾、胃、肝经。行气宽胸、疏肝和胃、解毒消痈。主胸隔满闷、胁肋胀痛、经行不畅、膈痈、乳痈、乳岩。
[0018]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0019]玄胡索: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其止痛作用显著,作用部位广泛,且持久而无毒性,是一味比较优良的止痛药。
[0020]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21]玄明粉: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外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痈肿,丹毒。
[0022]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0023]沙参:甘,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
[0024]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0025]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0026]生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7]本发明药物组方中,吴茱萸、白苏、八月札、柑叶、川楝子、玄胡索六味药疏肝解郁、
理气和中、止痛,砂仁、玄明粉、黄连三味药和胃、清热燥湿,沙参和麦冬合养胃阴,白芍和生甘草甘酸化阴、濡养胃液、缓急和营,有止痉的作用。
[002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疏肝理气、和胃解郁、养阴益胃的作用,对治疗具有胃阴不足症状的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0029]疗效判断:
[0030]选取慢性胃炎患者60例,且均确证为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男35例,女25例;年龄18?70岁,平均46.5岁;病程10周?2年,平均1.65年。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次300ml,
一天两次。
[00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临床痊愈:临床主要症状均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次症基本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变,胃镜检查达不到有效标准,也无恶化者。
[0032]结果:显效4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 %。
[0033]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0034]1、宋某,男,46岁,山东青岛人,病历3年,症状胃脘部灼热隐痛3年,□苦,咽干,大便干结难解,3?5天1行,舌质淡红,苔薄白,医院门诊间断就诊。经本发明药物施治,治疗14天后症状明显缓解,坚持服用2个月后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0035]2、张某,女,36岁,山东青岛人,病历1年,症状胃脘痞满胀痛,嗳气,,舌质淡红,苔薄白。当地医院门诊间断就诊,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经本发明药物施治,治疗7天后症状明显缓解,坚持服用1个月后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7]实施例1:
[0038]—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吴茱萸5份、白苏5份、八月札10份、柑叶10份、川楝子5份、玄胡索5份、砂仁10份、玄明粉2份、黄连10份、沙参10份、麦冬10份、白芍5份、生甘草5份。
[0039]实施例2:
[0040]—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吴茱萸10份、白苏10份、八月札15份、柑叶15份、川楝子10份、玄胡索10份、砂仁15份、玄明粉3份、黄连15份、沙参15份、麦冬15份、白芍10份、生甘草10份。
[0041]实施例3:
[0042]按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配方,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按照配方称取中药原料并加入到容器中,加水漫过药面浸泡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3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取滤液;然后再加水没过药面3厘米,用武火煎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煮15分钟,然后去渣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即可。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吴茱萸5?10份、白苏5?10份、八月札10?15份、柑叶10?15份、川楝子5?10份、玄胡索5?10份、砂仁10?15份、玄明粉2?3份、黄连10?15份、沙参10?15份、麦冬10?15份、白芍5?10份、生甘草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吴茱萸5份、白苏5份、八月札10份、柑叶10份、川楝子5份、玄胡索5份、砂仁10份、玄明粉2份、黄连10份、沙参10份、麦冬10份、白芍5份、生甘草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吴茱萸10份、白苏10份、八月札15份、柑叶15份、川楝子10份、玄胡索10份、砂仁15份、玄明粉3份、黄连15份、沙参15份、麦冬15份、白芍10份、生甘草1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吴茱萸5~10份、白苏5~10份、八月札10~15份、柑叶10~15份、川楝子5~10份、玄胡索5~10份、砂仁10~15份、玄明粉2~3份、黄连10~15份、沙参10~15份、麦冬10~15份、白芍5~10份、生甘草5~10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疏肝理气、和胃解郁、养阴益胃的作用,对治疗具有胃阴不足症状的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IPC分类】A61K33/04, A61K36/9064, A61P1/04
【公开号】CN105412785
【申请号】CN201510890105
【发明人】丁光辉, 江志娟, 丁翠红
【申请人】丁光辉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