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70843阅读:2735来源:国知局
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黄连6~12份,黄芩5~10份,栀子5~12份,芒硝4~8份,冰片1~3份,青黛2~4份,白醋4~8份。按配方量称取黄连、黄芩、栀子、芒硝、冰片、青黛,去除杂质;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过200目筛;取上述粉末置于器皿中,加入配方量的白醋,调成糊状;将调好的药物均匀涂抹在医用胶布上,再用无纺布覆盖药物即得该中药贴剂。本发明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优良,透皮吸收效果好,解决了小儿喂药困难,不易吸收的难题,并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
【专利说明】
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但不是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病程为I周左右。主要侵袭I?7岁儿童,潜伏期2?4天。
[0003]本病为病毒感染,而小儿一般不适合使用抗病毒类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维等药物,也不适合使用退热药物,如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再者,有些患儿喂药困难,易产生呕吐。因此,使用中药外敷贴剂的发放,既安全有效,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贴剂。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黄连6?12份,黄芩5?10份,栀子5?12份,芒硝4?8份,冰片I?3份,青黛2?4份,白醋4?8份。
[0006]作为优选方式,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黄连8份,黄芩8份,栀子7份,芒硝6份,冰片2份,青黛3份,白醋6份。
[0007]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配方量称取黄连、黄芩、栀子、芒硝、冰片、青黛,去除杂质;
B.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过200目筛;
C.取上述粉末置于器皿中,加入配方量的白醋,调成糊状;
D.将调好的药物均匀涂抹在医用胶布上,再用无纺布覆盖药物即得该中药贴剂。
[0008]本发明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痈肿疖疮等;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用于主治目赤肿痛,心中烦热及口苦、口臭、口舌生疮等胃火上攻者;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主治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白醋性温,有散瘀消积、止血解毒、杀虫之功效,主产后血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痈疽疮肿,鱼肉菜毒。
[0009]本发明所述配方中的黄连是君药,诸痛疮痒皆为心,黄连清心火为君;肺开窍于鼻,肺火上逆于咽,变而为疮痒,黄芩善清肺火,三焦为气道,气上逆而为火,栀子善淸三焦之火,肝木生心火,青黛善清肝火,三药共为臣药;肺与大肠相表里,芒硝泻下降火,为佐药;冰片与醋为使药,共凑散火消疮疹之效。
[001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纯中药制剂,用药温和,配比合理,无名贵药材,成本低,取材方便,无毒副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清气分热、凉血开窍的功效。制成中药贴剂,透皮吸收效果好,能够有效治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解决了小儿喂药困难,不易吸收的难题,并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本发明治愈率96%,总有效率99%,3—5天见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取黄连6g,黄苳10g,栀子12g,芒硝6g,冰片3g,青黛2g,白醋8g,经制贴工艺制成中药贴剂,或经常规方法制成中药贴剂。
[0012]实施例2
取黄连12g,黄苳5g,栀子5g,芒硝8g,冰片lg,青黛4g,白醋4g,经制贴工艺制成中药贴剂,或经常规方法制成中药贴剂。
[0013]实施例3
取黄连8g,黄苳8g,栀子7g,芒硝6g,冰片2g,青黛3g,白醋6g,经制贴工艺制成中药贴剂,或经常规方法制成中药贴剂。
[001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
A.按配方量称取黄连、黄芩、栀子、芒硝、冰片、青黛,去除杂质;
B.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过200目筛;
C.取上述粉末置于器皿中,加入配方量的白醋,调成糊状;
D.将调好的药物均匀涂抹在医用胶布上,再用无纺布覆盖药物即得该中药贴剂。
[0015]以上实施例仅为了对本发明作用进一步的说明,而本发明的范围不受所举实施例的限制。
[0016]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清洗患儿双涌泉和神阙穴局部皮肤,取本发明的中药贴剂,贴敷于患儿的双涌泉和神阙穴处,一日一贴,3—5天治愈。
[0017]临床疗效分析:
1.病例选择: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前来就诊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100例,其中年龄最小的I岁,最大的7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I一6天。各患儿白细泡总数升高,淋巴细胞数升高,单核细胞数升高。主要临床症状有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
[0018]2.治疗方法:清洗患儿双涌泉和神阙穴局部皮肤,取本发明的中药贴剂,贴敷于患儿的双涌泉和神阙穴处,一日一贴。
[0019]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咽痛、流涎、厌食症状消失,咽红、咽部疱疹消失,恢复正常;
有效:高热、咽痛、流涎、厌食症状消失,咽红、咽部疱疹减轻,仅留有疱疹痕迹;
无效:各临床症状无改善。
[0020]4.治疗结果: 1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用药3—5天后,96人痊愈,3人好转,I人无效,治愈率96%,总有效率99%。
[0021]5.典型病例:
王某,男,3岁零I个月,症状:发热、咽痛、流涎I天,体温39.1°C,咽部充血,咽腭弓处散在疱疹10余个,大者3mm。使用本发明的中药贴剂2天后,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继续用该中药贴剂3天,各临床症状消失,咽部充血及咽腭弓处疱疹消失,随访2个月无复发。
[0022]通过上述临床验证,说明本发明的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贴剂,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黄连6?12份,黄芩5?10份,栀子5?12份,芒硝4?8份,冰片I?3份,青黛2?4份,白醋4?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贴剂,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材:黄连8份,黄芩8份,栀子7份,芒硝6份,冰片2份,青黛3份,白醋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按配方量称取黄连、黄芩、栀子、芒硝、冰片、青黛,去除杂质; B.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过200目筛; C.取上述粉末置于器皿中,加入配方量的白醋,调成糊状; D.将调好的药物均匀涂抹在医用胶布上,再用无纺布覆盖药物即得该中药贴剂。
【文档编号】A61P11/04GK106038762SQ201610568214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7月19日
【发明人】冀金山, 冀彦璋
【申请人】冀金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