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保温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26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保温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锅,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保温锅。
背景技术
一般为避免食物在短时间内冷却,可将食物容装于具有保温效果的保温锅中,以便在携带食物外出食用时,使食物保持于一预定温度,并能在食用时具有较佳的口感与美味,目前市面上已可见各式各样有关于具有单层或多层食物容置空间的保温锅结构,但是各种保温锅在锅体与锅盖等部份的构造设计,通常会随不同的使用需求,而有不同的设计,使得构造复杂度、保温性能各有差异,消费者可就自身对性能的要求与价位的合理上作考虑斟酌,以选购自己认为较适当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作多层组合的组合式保温锅。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保温锅包括由下而上相互盖合的一底盛锅、至少一中盛锅及一顶盛锅,其特点是所述底盛锅,具有一开口朝上用来容装食物的底容装体、一包覆在所述底容装体的周围与底部的底保温体,及一组装在所述底保温体上的卡抵机构,所述底保温体具有一沿一圆周方向延伸围绕的中空状上端部,所述上端部具有至少一开口朝上并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的开槽,所述卡抵机构是可在一未卡抵位置与一卡抵位置间位移地组装在所述上端部,所述卡抵机构具有至少一容置在所述上端部内的卡舌,及一与所述卡舌固接并露出所述上端部外侧用来连动所述卡舌位移的抵推件;所述中盛锅,是可脱离地组装在所述底盛锅上方,具有一用来容装食物的中容装体、一包覆在所述中容装体的周围与底部的中保温体,及一组装在所述中保温体上的卡抵机构,所述中保温体具有一沿一圆周方向延伸围绕的中空状上端部,所述上端部具有至少一开口朝上并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的开槽,所述卡抵机构是可在一未卡抵位置与一卡抵位置间位移地组装在所述上端部,所述卡抵机构具有至少一容置在所述上端部内的卡舌,及一与所述卡舌固接并露出所述上端部外侧用来连动所述卡舌位移的抵推件,所述中保温体具有一位于其底部周围并可由上而下对应伸置入所述底盛锅的开槽内的卡座,所述卡座具有一沿所述开槽延伸方向延伸的贯穿状卡孔;所述顶盛锅,是可脱离地组装在所述中盛锅上方,具有一开口朝上用来容装食物的顶容装体、一包覆在所述顶容装体的周围与底部的顶保温体,及一可掀离地盖合在所述顶保温体的一上端部用来封闭在所述顶容装体开口的封盖,所述顶保温体具有一位于其底部周围并可由上而下对应伸置入所述中盛锅的开槽内的卡座,所述卡座具有一沿所述开槽延伸方向延伸的贯穿状卡孔;当所述底、中盛锅的卡抵机构都位于未卡抵位置时,所述中、顶保温体的卡座可由上而下分别伸置入所述底、中盛锅的开槽内,当分别扳动当所述底、中盛锅的卡抵机构的抵推件往所述卡抵位置位移时,连动所述底、中盛锅的卡抵机构的卡舌分别穿伸入所对应的卡座的卡孔而定位。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保温锅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立体组合图,示出本实用新型保温锅的第一实施例;图2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图3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组合正视剖视图;图4是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顶盛锅中一卡抵机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是图4中卡抵机构组装在所述顶盛锅上端部上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中所述卡抵机构组装在所述顶盛锅的上端部的组合侧视剖视图;图7是图5中所述卡抵机构组装在所述顶盛锅的上端部并位于一未卡抵位置时的一组合俯视剖视图;图8是一类似于图7的视图,说明所述卡抵机构是位于一卡抵位置;图9是一局部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温锅的第二实施例;图10是所述第二实施例的一组合正视剖视图;图11是一组合正视剖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温锅的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保温锅的第一实施例包括有由下而上相互盖合的一底盛锅1、一中盛锅2、一顶盛锅3。
所述底盛锅1具有一开口朝上用来容装食物的底容装体11、一包覆在所述底容装体11周围与底部的底保温体12,及一组装在所述底保温体12的一上端部的卡抵机构13。
所述底容装体11是由不锈钢材制成,配合图3可见,它具有一水平的圆形底板111、一由所述底板111周围往上延伸环绕其一中心轴线的围板112,及一由所述围板112的一顶缘往外延伸的阶板113。
所述底保温体12实际上是由多层耐热塑料壳体相卡接后,再于内部灌注保温填充材料(如硅利康,未图示)而与所述底容装体11结合成一体,由于所述底保温体12的细节组合构造非关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此不多作说明。所述底保温体12具有一包覆在所述底容装体11的一底部的底围部121,及一包覆在所述底容装体11的周围的外围部122。所述外围部122的一上端部往上延伸超过所述底容装体11的高度,并具有间隔的直立状内、外环壁123、124,及一衔接于所述内、外环壁123、124顶缘间的水平状顶环壁125,此外,所述外围部122的上端部还具有数个沿一圆周方向相间隔地设在所述内环壁123与顶环壁125接合处的开槽126,本实施例中所述开槽126的数量是两个。由图5可见,所述内、外环壁123、124与顶环壁125共同界定出一开口朝下的环形空间127,所述开槽126是与所述环形空间127相连通。另外,所述外环壁124具有一沿其圆周方向延伸的长孔128,及一位于所述长孔128周围由所述外环壁124外侧面往内凹陷的内凹区129。
所述卡抵机构13是可在一如图2所示的未卡抵位置与一如图1所示的卡抵位置间位移地组装在所述外围部122的上端部,配合图4及图5所示,所述卡抵机构13具有容置在所述外围部12的环形空间127内部的二间隔卡舌14与一连接于所述二卡舌14底部间的连接片15,及一用来连动所述卡舌14与连接片15一体位移的抵推件16。所述卡舌14的设置位置与数量都是对应于所述开槽126,所述抵推件16具有一并抵在所述内凹区129外侧面的遮板161、一由所述遮板161内侧面往内突伸穿过所述长孔128并借一螺丝17锁固于其中一卡舌14与所述连接片15间的水平结合片162,及一由所述遮板161外侧面往外突伸的直立状扳片163。本实施例中虽然以所述抵推件16固定在连接片15与其中一卡舌14间为例作说明,但是设计上并不以此为限,实际上所述抵推件16可固定在连接一体的所述二卡舌15与连接片15的一适当位置处,便可达到连动推移整体卡抵机构13的作用。操作上,当所述卡抵机构13位于所述未卡抵位置时,所述卡舌14是如图6所示分别位于所述开槽126的同一端外部,当将所述扳片163往所述卡抵位置扳动时,所述扳片163将连动所述二卡舌14,使所述二卡舌14分别穿伸于所对应的开槽126。
此外,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底保温体12是由多层耐热塑料壳体相卡接后,再于内部灌注保温填充材料(未图示),因此在灌注保温填充材料时,须采取适当预防错施,以避免保温填充材料沾附到所述卡抵机构13而影响其运作,例如可如图5所示,预先以数螺丝181将一弧形挡板18锁固在卡抵机构13作动的区域下方,使其一方面可避免保温填充材料沾附到卡抵机构13的卡舌14、连接片15、抵推件16等作动组件,另一方面可扶持所述作动组件。
所述中盛锅2是可脱离地组装在所述底盛锅1上方,由图2、3可见,所述中盛锅2具有一开口朝上用来容装食物的中容装体21、一包覆在所述中容装体21的周围与底部的中保温体22,及一组装在所述中保温体22的一上端部的卡抵机构23。所述中容装体21、中保温体22、卡抵机构23的构造,与所述底盛锅1的底容装体11、底保温体12、卡抵机构13大致相同,所述中保温体22的一外围部222的一上端部同样是往上延伸超过所述中容装体21的高度,并在上端部具有两个开槽225。整体中盛锅2与底盛锅1的不同处在于,所述中保温体22具有数个沿一圆周方向相间隔地设在其一底围部221的一周围的卡座223,用来受所述底盛锅1的卡抵机构13卡抵而相结合定位,每一卡座223具有一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的贯穿状卡孔224,所述卡座223的数量与所述开槽126相同,并可在整体中盛锅2盖合于底盛锅1上时,由上而下分别对应伸置入底盛锅1的二开槽126内。
当所述底盛锅1的卡抵机构13位于所述未卡抵位置时,所述中盛锅2可由上而下盖合于底盛锅1上,使其中保温体22的二卡座223分别对应伸置入底盛锅1的二开槽126内,此时底盛锅1的卡抵机构13与所述中保温体22的卡座223的相对位置,是如图7所示,所述卡抵机构13是位于所述未卡抵位置,其卡舌14尚未穿伸入卡座223的卡孔224,因此中保温体22可自由上下位移。当扳动所述卡抵机构13的扳片163,使整体卡抵机构13往所述卡抵位置位移时,其卡舌14将如图8所示,沿圆周方向位移并穿伸入卡座223,使卡座223无法上下位移,达到令中盛锅2与底盛锅1相盖合固定的效果。
所述顶盛锅3是可脱离地组装在所述中盛锅2上方,由图2、3可见所述顶盛锅3具有一开口朝上用来容装食物的顶容装体31、一包覆在所述顶容装体31周围与底部的顶保温体32、一组装在所述顶保温体32的一顶端的握把杆33,及一可掀离地盖合在所述顶保温体32的一上端部用来封闭在所述顶容装体31开口的封盖4。
所述顶容装体31可由不锈钢材制成,具有一水平的圆形底板311、一由所述底板311周围往上延伸环绕其一中心轴线的围板312,及一由所述围板312的一顶缘往外延伸的阶板313。所述顶保温体32同样是由多层耐热塑料壳体相卡接后,再于内部灌注保温材料而与所述顶容装体31结合成一体。所述顶保温体32具有一包覆在所述顶容装体31的一底部的底围部321、一包覆在所述顶容装体31周围的外围部322,及数个沿一圆周方向相间隔地设在所述底围部321的一周围的卡座323,每一卡座323具有一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的贯穿状卡孔324,所述卡座323的数量与所述中盛锅2的所述开槽225相同,并可在整体顶盛锅3盖合于中盛锅2上时,由上而下分别对应伸置入中盛锅2的二开槽225内。
另外,所述外围部322的一上端部往上延伸超过所述顶保温体32的高度,且外围部322具有两对位于其上端部内侧面的二相反侧的凹陷状间隔凹槽325,及一由其上端部的一顶缘往下凹陷的长弧形凹陷部326(可见于图1中)。而所述握把杆33是以其两相反端枢装在所述凹陷部326的两相反端,而可往上枢摆地平贴容纳于所述凹陷部326内,其平贴时的状态如图2中所示,当握把杆33往上枢摆时是呈如图1中所示的直立状态以供人手执提。
所述封盖4具有一圆形盖本体41、一组装在盖本体41的一顶面中央的固定提把42、两对组装在所述盖本体41一对应侧略往外凸伸的间隔卡掣片43,及一组装在盖本体41上所开设的一推移孔411内的推移块44,所述推移块44可用来控制其中一对卡掣片43内缩。所述盖本体41底部周缘可对应并盖于所述顶容装体31的阶板313上,使所述两对卡掣片43分别止逆地卡入顶保温体32的两对凹槽325内。当欲掀开封盖4时,可往内推移所述推移块44连动所对应的所述对卡掣片43内缩而脱离所述侧的二凹槽325的卡掣,整体盖本体41便可由所述侧往上掀离顶容装体31与顶保温体32。
至于所述顶盛锅3与所述中盛锅2的结合,同样可在中盛锅2的卡抵机构23位于未卡抵位置时,将顶盛锅3由上而下盖合于中盛锅2上,使其顶保温体32的二卡座323分别对应伸置入中盛锅2的二开槽225内,然后借助中盛锅2的卡抵机构23的卡抵,使顶盛锅3可脱离地固定盖合在中盛锅2上,此处卡抵机构23的操作情形与上述卡抵机构13相同,因此不再详细说明。
此外,所述顶盛锅3中所述封盖4的盖合情形,是以其两对卡掣片43分别止逆地卡入顶保温体32的两对凹槽325后,便可将封盖4与顶保温体32结合一体。
整体由底盛锅1、中盛锅2、顶盛锅3组合一体的组合式保温锅,可借执提顶盛锅3的封盖4的固定提把42,或组装在其顶保温体32上端部的握把杆33,而方便整体组合式保温锅的搬移与携带。
本实用新型组合式保温锅的第二实施例是如图9及图10所示,同样包括有由下而上相互盖合的一底盛锅50、一中盛锅51及一顶盛锅52。
所述底盛锅50、中盛锅51的构造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说明。
所述顶盛锅52同样具有一用来容装食物的顶容装体53、一包覆在所述顶容装体53周围与底部的顶保温体54,及一盖合在所述顶保温体54上端部用来封闭在所述顶容装体53开口的封盖55。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所述顶保温体54的一外围部541上端部的一内侧面,是沿一圆周方向间隔突设有数个位于接近所述顶容装体53的一顶缘的限位座542,每一限位座542具有一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的水平状限位顶板543,及一由所述限位顶板543的一末端往下延伸的直立状限位侧板544,所述限位顶板543具有一沿垂直所述圆周方向延伸凹陷于其一底面的定位沟545。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盛锅5的封盖55构造和第一实施例的封盖不同,所述封盖55具有一圆形盖本体551、一固接在盖本体551的一顶面中央的固定提把552,及一固接在盖本体551的一周围的水平状卡环553。所述卡环553具有四个由其一边缘往内延伸凹陷并分别对应于所述顶盛锅52的所述限位座542的缺口554,及由所述卡环553的一顶面往上突伸并可分别卡抵于所述限位座542的四定位沟545内的四突肋555。
借上述构件的组合,所述封盖55在盖合时,可以其卡环553的各缺口554由上而下对应套经顶保温体54的所述限位座542,而抵接盖合在顶盛锅52的顶容装体53顶缘上,接着旋转所述封盖55使其卡环553的所述突肋555,由远离所对应限位顶板543与限位侧板544相连接的一端移入并卡于限位凹沟545,使整体封盖55定位,同时所述卡环553并以每一缺口554的一侧边缘抵于所对应的限位侧壁544,而阻挡封盖55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保温锅的一第三实施例如图11所示,所述组合式保温锅包括有由下而上相互盖合的一底盛锅6、一中盛锅7、一顶盛锅8。
所述底盛锅6的构造,是与第二实施例中图9、10所示的底盛锅50构造大致相同,相同处在于同样具有底容装体61、底保温体62、卡抵机构63,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盛锅6还具有一封盖64,是可掀离地盖合在所述底保温体62上端部,用来封闭在所述底容装体61的开口。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保温体62也有所不同,不同处在于所述底保温体62的一外围部621上端部的一内侧面增设有数个限位座622,用来定位所述封盖64,至于所述封盖64与所述限位座622的构造,是与第二实施例中设在所述顶保温体54上的封盖55与限位座542构造相同,因此不再多作说明。
所述中盛锅7的构造,是与第二实施例中图9、10所示的中盛锅51构造大致相同,相同处在于同样具有中容装体71、中保温体72、卡抵机构73,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中盛锅7还具有一可掀离地盖合在所述中保温体72上端部用来封闭在所述中容装体71开口的封盖74。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中保温体72也有所不同,不同处在于所述中保温体72的一外围部721上端部的一内侧面增设有数个限位座722,用来定位所述封盖74,同样地所述封盖74与所述限位座722的构造,是与第二实施例中设在所述顶保温体54上的封盖55与限位座542构造相同。
所述顶盛锅8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顶盛锅3完全相同,而可借中盛锅7的卡抵机构73的卡抵,使顶盛锅8可脱离地固定盖合在中盛锅7上方。
另外,在此另须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时,所述中盛锅7的数量可视需要作增减,例如当需要有还多层的食物容置空间时,可在顶盛锅8与底盛锅6间组装还多的中盛锅7,组装时两上、下相邻的中盛锅7是借由相对的卡座723与卡抵机构73可脱离地卡抵定位于一起。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保温锅可借顶、底盛锅上下叠设卡合,而提供多层可容装食物的空间,使用上十分便利。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保温锅,包括由下而上相互盖合的一底盛锅、至少一中盛锅及一顶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盛锅,具有一开口朝上用来容装食物的底容装体、一包覆在所述底容装体的周围与底部的底保温体,及一组装在所述底保温体上的卡抵机构,所述底保温体具有一沿一圆周方向延伸围绕的中空状上端部,所述上端部具有至少一开口朝上并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的开槽,所述卡抵机构是可在一未卡抵位置与一卡抵位置间位移地组装在所述上端部,所述卡抵机构具有至少一容置在所述上端部内的卡舌,及一与所述卡舌固接并露出所述上端部外侧用来连动所述卡舌位移的抵推件;所述中盛锅,是可脱离地组装在所述底盛锅上方,具有一用来容装食物的中容装体、一包覆在所述中容装体的周围与底部的中保温体,及一组装在所述中保温体上的卡抵机构,所述中保温体具有一沿一圆周方向延伸围绕的中空状上端部,所述上端部具有至少一开口朝上并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的开槽,所述卡抵机构是可在一未卡抵位置与一卡抵位置间位移地组装在所述上端部,所述卡抵机构具有至少一容置在所述上端部内的卡舌,及一与所述卡舌固接并露出所述上端部外侧用来连动所述卡舌位移的抵推件,所述中保温体具有一位于其底部周围并可由上而下对应伸置入所述底盛锅的开槽内的卡座,所述卡座具有一沿所述开槽延伸方向延伸的贯穿状卡孔;所述顶盛锅,是可脱离地组装在所述中盛锅上方,具有一开口朝上用来容装食物的顶容装体、一包覆在所述顶容装体的周围与底部的顶保温体,及一可掀离地盖合在所述顶保温体的一上端部用来封闭在所述顶容装体开口的封盖,所述顶保温体具有一位于其底部周围并可由上而下对应伸置入所述中盛锅的开槽内的卡座,所述卡座具有一沿所述开槽延伸方向延伸的贯穿状卡孔;当所述底、中盛锅的卡抵机构都位于未卡抵位置时,所述中、顶保温体的卡座可由上而下分别伸置入所述底、中盛锅的开槽内,当分别扳动当所述底、中盛锅的卡抵机构的抵推件往所述卡抵位置位移时,连动所述底、中盛锅的卡抵机构的卡舌分别穿伸入所对应的卡座的卡孔而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盛锅的上端部往上延伸超过所述底容装体的高度,并具有间隔的直立状内、外环壁,及一衔接于所述内、外环壁顶缘间的水平状顶环壁,所述开槽位于所述内环壁与顶环壁接合处,所述外环壁具有一沿其圆周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卡抵机构的卡舌容置在所述内、外环壁与顶环壁间,且所述底盛锅的卡抵机构的抵推件具有一并抵于所述外环壁外侧面的遮板、一由所述遮板内侧面往内突伸穿过所述长孔并固接于所述卡舌的结合片,及一由所述遮板外侧面往外突伸的扳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盛锅的上端部往上延伸超过所述中容装体的高度,并具有间隔的直立状内、外环壁,及一衔接于所述内、外环壁顶缘间的水平状顶环壁,所述开槽位于所述内环壁与顶环壁接合处,所述外环壁具有一沿其圆周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中盛锅的卡抵机构的卡舌便容置在所述内、外环壁与顶环壁间,且所述卡抵机构的抵推件具有一并抵于所述外环壁外侧面的遮板、一由所述遮板内侧面往内突伸穿过所述长孔并固接于所述卡舌的结合片,及一由所述遮板外侧面往外突伸的扳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盛锅的上端部还具有一开口朝上并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的另一开槽,且其卡抵机构还具有一容置在所述底盛锅的上端部内的另一卡舌及一连接于所述二卡舌间的连接片,所述中保温体还具有一位于其底部周围并可由上而下对应伸置入所述另一开槽内的另一卡座,所述另一卡座具有一沿所述另一开槽延伸方向延伸的贯穿状卡孔,当扳动所述卡抵机构的抵推件往所述卡抵位置位移时,所述另一卡舌同时被连动而穿伸入所述另一卡座的卡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盛锅的上端部还具有一开口朝上并沿所述圆周方向延伸的另一开槽,且其卡抵机构还具有一容置在所述中盛锅的上端部内的另一卡舌及一连接于所述二卡舌间的连接片,此外,所述顶保温体还具有一位于其底部周围并可由上而下对应伸置入所述另一开槽内的另一卡座,所述另一卡座具有一沿所述另一开槽延伸方向延伸的贯穿状卡孔,当扳动所述卡抵机构的抵推件往所述卡抵位置位移时,所述另一卡舌同时被连动而穿伸入所述另一卡座的卡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保温体还具有一由其上端部的一顶缘往下凹陷的长弧形凹陷部,且所述顶盛锅还具有一可平贴容纳在所述凹陷部内的握把杆,所述握把杆是可往上枢摆地以其两相反端枢装在所述凹陷部的两相反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保温体的上端部往上延伸超过所述顶容装体的高度,并具有两对位于所述上端部内侧面的二相反侧的凹陷状间隔凹槽,所述封盖具有一可对应并盖于所述顶容装体上的盖本体、一固定在所述盖本体的一顶面中央的固定提把、两对组装在所述盖本体一对应侧并往外凸伸的间隔卡掣片,及一组装在所述盖本体上用来操作连动其中一对卡掣片内缩的推移块,当所述盖本体对应并盖于所述顶容装体上时,所述两对卡掣片分别止逆地卡入顶保温体的两对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保温体的上端部往上延伸超过所述顶容装体的高度,并具有数个由所述上端部的一内侧面往内突伸的间隔限位座,每一限位座具有一沿所述上端部延伸方向延伸的水平状限位顶板,及一由所述限位顶板的一末端往下延伸的限位侧板,所述限位顶板具有一沿垂直其延伸方向凹陷于其一底面的定位沟,而所述封盖具有一盖本体、一固接在所述盖本体的一周围的卡环,及一固接在其盖本体的一顶面中央的固定提把,所述卡环具有数个由其一边缘往内延凹陷并可由上而下分别套经所述限位顶板的缺口,及由所述的一顶面往上突伸并可受旋动而分别定位地卡入于所述限位沟内的突肋,且当所述突肋分别卡入于所述限位沟内时,所述卡环并以每一缺口的一侧边缘抵阻于所对应的限位侧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盛锅还具有一可掀离地盖合在所述底保温体的上端部用来封闭在所述底容装体开口的封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盛锅的底保温体上端部往上延伸超过所述底容装体的高度,并具有数个由所述上端部的一内侧面往内突伸的间隔限位座,每一限位座具有一沿所述上端部延伸方向延伸的水平状限位顶板,及一由所述限位顶板的一末端往下延伸的限位侧板,所述限位顶板具有一沿垂直其延伸方向凹陷于其一底面的定位沟,而所述底盛锅的封盖具有一盖本体、一固接在所述盖本体的一周围的卡环,及一固接在其盖本体的一顶面中央的固定提把,所述卡环具有数个由其一边缘往内延伸凹陷并可由上而下分别套经所述限位顶板的缺口,及由所述卡环的一顶面往上突伸并可受旋动而分别定位地卡入于所述限位沟内的突肋,当所述突肋分别卡入于所述限位沟内时,所述卡环并以每一缺口的一侧边缘抵阻于所对应的限位侧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盛锅还具有一可掀离地盖合在所述中保温体的上端部用来封闭在所述中容装体开口的封盖。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式保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盛锅的中保温体上端部往上延伸超过所述中容装体的高度,并具有数个由所述上端部的一内侧面往内突伸的间隔限位座,每一限位座具有一沿所述上端部延伸方向延伸的水平状限位顶板,及一由所述限位顶板的一末端往下延伸的限位侧板,所述限位顶板具有一沿垂直其延伸方向凹陷于其一底面的定位沟,而所述中盛锅的封盖具有一盖本体、一固接在所述盖本体的一周围的卡环,及一固接在其盖本体的一顶面中央的固定提把,所述卡环具有数个由其一边缘往内延伸凹陷并可由上而下分别套经所述限位顶板的缺口,及由所述卡环的一顶面往上突伸并可受旋动而分别定位地卡入于所述限位沟内的突肋,且当所述突肋分别卡入于所述限位沟内时,所述卡环并以每一缺口的一侧边缘抵阻于所对应的限位侧壁。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保温锅,包括有相互可脱离地组装在一起的顶、中、底盛锅,所述盛锅都具有一可装食物的容装体,及一包覆在所述容装体周围与底部的保温体。所述底、中盛锅都还具有一卡抵机构,且其保温体都具有一沿一圆周方向延伸围绕的中空上端部,上端部具有至少一开口朝上的开槽,卡抵机构具有至少一容置在所述上端部内的卡舌及一与所述卡舌固接并露出所述上端部外侧的抵推件。此外,中、顶盛锅的保温体都还具有可分别卡入底、中盛锅上端开槽内的卡座,且顶盛锅另具有一可掀离地盖合在其保温体上的封盖。借此,当中、顶盛锅的卡座,分别伸置入底、中盛锅的开槽内时,可分别扳动底、中盛锅的抵推件连动卡舌,而分别将中、顶盛锅的卡座卡抵定位。
文档编号A47G23/00GK2503823SQ0126364
公开日2002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8日
发明者吕耀凯 申请人:金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