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93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更具体地指一种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卫生间用厕时所产生的臭味除了用化学香水来中和外,还采用在卫生间安装抽气机将异味排出室外。
众所周知,人们在如厕时的臭气靠采用香水混合以达到让人略为可以接受的程度,实际上是人们在卫生间内所吸入的空气是香气加上臭气而已,如同中药加糖便于入口。
而采用抽气机,主要是将已经散布在卫生间内的臭气逐步排出,这有一定的时间过程,其臭气往往使随后进入卫生间的人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该坐圈与活性炭配合使用或与特设的抽气机配合使用后,可将人们在如厕时所产生的弥漫臭气消除或及时排出室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包括环形坐圈和环形托板,环形坐圈内具有环形凹槽,环形坐圈上设有一与环形凹槽相通的通气接口,环形托板与环形坐圈相卡合并与环形凹槽形成环形通道,环形托板上开设抽气孔。
所述的环形坐圈上的通气接口设于坐圈的后部或坐圈的侧部。
所述的环形托板上开设的抽气孔呈环形分布于托板上。
所述的环形坐圈和环形托板可一体成型。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当将该坐圈置于抽水马桶上后,可用一软管与环形坐圈上的通气接口相通,软管的另一端则连接于一活性炭组件或通过一抽气机连接相通。人们在如厕时所产生的臭气通过环形托板的抽气孔进入环形托板与环形坐圈形成的环形通道内,气体再通过通气接口、软管进入活性炭组除臭,或者直接由抽气机排出卫生间外,因此,人们在如厕时,在卫生间所产生的臭气能很快地消除,臭气不会在室内进一步弥漫,以减少对人产生的不适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坐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坐圈截面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环形坐圈与环形托板安装后透视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马桶坐圈安装马桶后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的结构及优点有更进一步了介,下面结合上述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包括环形坐圈和环形托板。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环形坐圈10内具有环形凹槽11,而不象传统的马桶坐圈的实芯结构。环形坐圈10上设有一与环形凹槽11相通的通气接口12,通气接口12可与一外接软管相接通,通气接口12设于环形坐圈10的后部或环形坐圈10的侧部,通气接口12凸出于环形坐圈10,在图1和图2中示意了通气接口12位于环形坐圈10的后部。
请继续参阅图3、图4所示,环形托板20与环形坐圈10相卡合并与环形凹槽11形成环形通道,环形托板20上开设抽气孔21,抽气孔21的数量有若干且间隔排列,所有抽气孔22呈环形分布于托板20上。
请再参阅图5所示,当将本实用新型的马桶坐圈置于抽水马桶30上后,可用一软管40与环形坐圈10上的通气接口12相通,软管40的另一端则连接于一活性炭组件50,或通过一抽气机(图中未示意出)连接相通。人们在如厕时所产生的臭气通过环形托板20的抽气孔21进入环形托板20与环形坐圈10形成的环形通道内,气体再通过通气接口12、软管40进入活性炭组50除臭,或者直接由抽气机通过预留于墙体内的管道排出卫生间外,使得臭气不会在卫生间内进一步弥漫。
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坐圈10和环形托板20在制作时,可作为两个分体零部件,也可以一体成型。
权利要求1.一种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其特征在于该坐圈包括环形坐圈和环形托板,环形坐圈内具有环形凹槽,环形坐圈上设有一与环形凹槽相通的通气接口,环形托板与环形坐圈相卡合并与环形凹槽形成环形通道,环形托板上开设抽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坐圈上的通气接口设于坐圈的后部或坐圈的侧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托板上开设的抽气孔呈环形分布于托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坐圈和环形托板可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臭式抽水马桶坐圈,包括环形坐圈和环形托板,环形坐圈内具有环形凹槽,环形坐圈上设有一与环形凹槽相通的通气接口,环形托板与环形坐圈相卡合并与环形凹槽形成环形通道,环形托板上开设抽气孔。当将该坐圈置于抽水马桶上后,可用一软管与环形坐圈上的通气接口相通,软管的另一端则连接于一活性炭组件或通过一抽气机连接相通。人们在如厕时所产生的臭气通过环形托板的抽气孔进入环形托板与环形坐圈形成的环形通道内,气体再通过通气接口、软管进入活性炭组除臭,或者直接由抽气机排出卫生间外,因此,人们在如厕时,在卫生间所产生的臭气能很快地消除,臭气不会在室内进一步弥漫,以减少对人产生的不适感。
文档编号A47K13/30GK2605811SQ0322946
公开日2004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7日
发明者张国权 申请人:张国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