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87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真空吸尘器,特别是提供一种使真空吸尘器的封盖安装作业更加方便,并使封盖的拆解更加容易的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吸尘器是收集利用机器内部的真空压力吸取的空气中的异物,由此清洁外部环境的机器。所述真空吸尘器为了从所吸取的空气中过滤掉异物,将一种过滤装置设置在了集尘单元的内部。
同时,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有在空气流经过时,过滤掉其中的异物的多孔材料制作的过滤器和利用空气形成的旋转气流,清除空气中的异物的旋风式过滤器。而且,所述多孔材料过滤器在过滤空气后,需要进行清洁或者异物过多时,需要进行废弃,因此这种吸尘器存在无法连续使用的问题。相反,旋风式过滤器在空气形成旋转气流时,分离清除异物,因此异物不会粘在过滤器上,正因为具有这种优点,近来较常使用。
同时,真空吸尘器为了增加强度相对较弱的部分的强度,一般在特定的部分增设加固架。即,对于薄而长的结构,增加了加固结构,提高了强度,由此增加了整个产品的强度。
但是,所述加固架是后增加的构件,需要设置在真空吸尘器上,因此在组装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在制造现场,对于操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无法牢固的安装,而在安装后又需要经常地分离拆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通过改善加强真空吸尘器强度的加固架和固定所述加固架的固定结构的形状,由此在制造现场操作者可以更加简便的进行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其为了加强厚度较薄的盖部分的强度,可以利用更加简便的过程在盖的脆弱部分设置加固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该结构包括有真空吸尘器手柄,其中该结构还包括有吸尘器上侧的封盖,封盖包括有沿其上侧向前延伸的连接架及设在该连接架上侧的加固架,在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位置上设置有锯齿孔,在所述加固架的端部设置有插入于所述锯齿孔中的干涉突起,以加强所述封盖的强度。
所述干涉突起的下端包括有水平延伸的固定端。
所述干涉突起相临处设有阶面并向所述锯齿孔的内侧面突出。
在所述加固架的侧面设置有真空吸尘器手柄的端部。
在所述干涉突起完全插入于所述锯齿孔后,所述固定端和阶面相互配合安装所述的加固架。
本发明的效果是该结构具有可增加真空吸尘器盖部分的强度,而且使封盖的组装更加简便,由此可以增加操作者的作业效率。而且在设置封盖的加固结构的状态下,可以保持原来的位置,因此减少了零部件的损坏的可能性。即使由于操作失误而分离了封盖时,也可以迅速地找到其设置的位置,再次安装。


图1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机身的正面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中集尘单元的分离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机身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封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4中的II-II`部分的剖面图;图7是图3的I-I`部分的剖面图;图8是本发明的集尘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中200封盖 201移动手柄 226支撑台228固定销 230盖体 232圆形滑块235干涉突起 236锯齿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的真空吸尘器包有真空吸尘器机身100和连接在所述真空吸尘器机身100吸入侧的吸管。在所述真空吸尘器机身100内部至少设置了吸气风扇以及集尘单元,在过滤掉所吸取的空气中的异物后,向外部送出干净的空气。
所述吸管是利用真空吸尘器机身100内部的吸力吸取包含异物的空气的管道。具体说,所述吸管包括有利用强烈的气流从外部吸取包含异物的空气的吸嘴1;从所述吸嘴1延伸,根据使用者的使用状态伸缩的延长管2;设置在所述延长管2末端的操作手柄3;设置在所述操作手柄3的前方的便于使用者操作的部位的操作端4;从所述操作手柄3向后再延伸,根据使用者的使用,可以随意弯曲的软管5;在所述软管5末端连接所述真空吸尘器机身100的连接器6;设置在所述延长管2或者吸嘴1的规定位置上,在不使用真空吸尘器时收回延长管的延长管固定锁扣7。
所述连接器6兼有将使用者输入于操作端4的操作信号传到真空吸尘器机身100的连接端子的功能和使吸入的空气流入真空吸尘器机身100内部的功能。为此,所述连接器6的末端上设置了多个电气连接端。同时,所述连接器6只是在吸管的某一部位上设置所述操作端4时必须的部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在此。即,所述操作端4设置在所述真空吸尘器机身100的某一处时,所述连接器6上不设置信号连接端子,只是使其具有空气流动通道的功能。
而且,通过所述吸管进入所述真空吸尘器机身100内部的空气,在真空吸尘器内部进行了过滤之后,变成干净的空气再次回到外部。下面,对于真空吸尘器机身100的组成进行说明。
图2是真空吸尘器机身的正面立体图。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真空吸尘器机身100上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机身100底部的第1底座110;设置在所述第1底座110上侧的第2底座150;设置在所述机身100后部的两侧,使所述真空吸尘器100的移动更加灵活的滚轮111;设置在所述真空吸尘器机身100上侧的封盖200;在机身100的前方,所述封盖200和所述第1、2底座110,150连接后,坚固地支撑在两者之间的前方支撑件170构成。
在所述前方支撑件170上连接了所述连接器6,吸取外部空气。而且,所述前方支撑件170具有坚固地维护真空吸尘器机身100前部造形的作用。
所述第2底座150设置在所述第1底座110的上侧,使产品的形状更加的美观,同时增强了真空吸尘器机身100的下部的强度。
在所述封盖200的后方设置了具备有机身排气口302的排气盖301,排出过滤后的干净的空气。而且,在所述封盖200的上面形成了以一定的铰链点为中心可以转动的移动手柄201。所述移动手柄201根据使用者的操作移动,在需要移动真空吸尘器机身100时,呈直立状态,而在存放时呈水平状态,便于使用者使用。
在所述前方支撑件170的后方设置了集尘单元400,吸取外部空气,而在集尘单元400的内部设置了产生旋风的构件,由此产生旋风,清除异物。
如图3所示,所述集尘单元400上下设置于真空吸尘器机身100内部的集尘单元安装结构151中。因此在安装时,向下推动,而在分离时,向上拉出。
在所述前方支撑件170上形成了机身吸入口171,而在所述集尘单元400上的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了集尘单元吸入口401。而且,在集尘单元400中,与所述集尘单元吸入口401相反的方向上设置了排出口。而且,所述排出口与电机侧的吸入口172对应,使通过集尘单元400后净化的空气流向电机侧。
特别是,所述排出口和所述电机侧吸入口172为了减小真空吸尘器机身100的大小和为了空气的流动更加顺畅,采用扁的直角四角型结构。
图4是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机身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所示,在所述第1底座110的上侧,前方设置了所述第2底座150,后方设置了所述电机机架300。然后,依次封闭封盖200,构成了真空吸尘器的机身100。
在这里,所述封盖200在所述前方支撑件170的另一个部分安装在其上面的状态下,连接在所述底座110,150上。而且,所述电机机架300上,通过所述电机侧吸入口172吸入的空气,其流动方向变成垂直方向后,向下方流入,而且,所流入的空气在电机机架300中,其流动方向变成水平方向后,向后排出。
图5是本发明的封盖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所示,所述封盖200包括有盖体230;突出于所述盖体230的上面的支撑台226;一端与所述支撑台226对应的移动手柄201;插入固定于所述支撑台226和移动手柄201的固定件228构成。
具体来说,在所述移动手柄201的端部设置了圆形滑块232。所述圆形滑块232在移动手柄201旋转时,使其更加自如。而且,在所述圆形滑块232的中心部位上设置了与所述支撑台226的旋转中心轴231对应的插入孔233。设置所述圆形滑块232的支撑台226的周围设置了形状与所述圆形滑块232对应的滑块架227。所述滑块架227使所述圆形滑块232的旋转以及移动更加自如。
而且,在所述固定销228的末端形成了至少分为两个分支,在末端上形成了倾斜面的插入端229。而且,如图所示,在所述移动手柄201的两端设置了一对固定销228,而对于支撑台226也设置有同样的结构。
下面对于这种组成的安装过程进行说明。首先,对齐所述移动手柄201以及支撑台226。在这个状态下,将所述旋转中心轴231和插入孔233排列成一列,以便所述固定销228插入。为此,所述旋转中心轴231采用圆筒型结构,而且其内部是中空结构。在这个状态下插入所述固定销228。然后,所述固定销228全部插入后所述插入端229扩张,插入端229的倾斜台面固定在所述支撑台226的内侧面,由此所述固定销228的位置得到固定。当然,所述移动手柄201的位置对于支撑台226也可以坚固的固定。
同时,在所述封盖200的前方设置了在所述封盖200的上侧向前延伸的连接架218,用于引导所述集尘单元400的安装位置。而且,由于只是采用所述连接架218时,其强度无法保证,因此在所述连接架218的上侧设置了加固架219。所述加固架219和连接架218结合,由此提高了真空吸尘器机身100的强度,而且还可以承受外界冲击。而且,为了将所述加固架219固定在所述连接架218的上侧,在所述加固架219的端部突出设置了具有一定形状的干涉凸起235。
所述干涉突起235插入于所述连接架218的规定位置后,利用安装零部件(图中未示)坚固的安装所述连接架218和加固架219。这时的状态是由所述干涉突起235,所述连接架218和加固架219相互结合的状态。因此作业者无需特意将所述加固架219设置在便于安装的位置上。
如上所述,所述加固架219和所述连接架218结合后,即使由于所述安装零部件脱落等原因,所述连接架218和加固架219的结合被破坏时,加固架219也不会完全脱离到外部,始终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18的上侧。
图6是图4中的II-II`部分的剖面图。
如图6所示,所述圆形滑块232设置在所述滑块架227内部,而在所述滑块架227前端中,所述连接架218的上端上加工设置了一个插入所述干涉突起235的锯齿孔236。
而且,设置了固定所述干涉突起235的端部相邻处设有阶面237,并向所述锯齿孔236的内壁面突出。而在所述阶面237上形成了在所述干涉突起235的端部水平延伸的固定端238。当所述干涉突起235完全插入时,所述固定端238和阶面237已经相互配合,因此无法通过锯齿孔236脱离,因此即使螺丝等的安装零部件脱落,所述加固架219也不会脱离连接架218。
下面,对于干涉突起的形状详细的进行说明。所述干涉突起235是在所述加固架219的端部向下延伸而成的结构,越往下其宽度越小。而且,在最下端形成了水平延伸的固定端238。
而且,所述圆形滑块232的外周和所述干涉突起235重叠时,可以卡在干涉突起235的外周。这时,将所述加固架219设置在所述连接架218后,将圆形滑块232置于规定的位置时,所述圆形滑块232的外柱面会碰到干涉突起235,因此在所述圆形滑块232清除之前,所述干涉突起235不会脱落。
如前所述,所述干涉突起235插入锯齿孔235的动作将十分顺利。图中的虚线部分表示出了这种加固架219的插入动作。而且,当所述干涉突起234完全插入时,在所述干涉突起235的最下端水平延伸的固定端238与所述阶面237配合,由此准确的安装在相互对应的位置上。因此,所述固定端238脱离所述阶面237时,必须要在特定的方向上拿出,因此实际上即使收到外界的冲击也不会轻易脱离。而且,在所述圆形滑块232的形状和所述加固架219的端部的形状相互对应时,由于相互之间的干涉作用,所述加固架219更不易脱离。
根据如前所述的结构,操作者利用干涉突起235将加固架219装在连接架218上时,所述加固架219可以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在这样的状态下,利用安装零部件组装所述加固架219和连接架218,加固架219的固定将完成。因此操作者无需特意的对齐加固架219和连接架218的安装位置。
而且,在所述组装零部件全部取出的状态下,所述加固架219和连接架218也会维持结合状态,因此加固架219不会轻易脱离。
下面,对于集尘单元400的组成以及动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集尘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设计的集尘单元400没有使用像海面那样的多孔材料的过滤器,而是利用旋风气流除去异物。而且,所述的旋风气流在相互分离的两个以上的分离箱中进行,可以完整的收集空气中全部细小的异物。
具体说,其结构中包括有设置了多个异物分离箱(参照图8的423,424)和多个异物储存箱(参照图8的417,416)的集尘区406;设置在所述集尘区406的下侧,防止所述异物储存箱416,417内的异物泄漏的箱密封结构415,402;设置在所述集尘区406的上方,引导集尘区406排出的空气流动的排气结构407;与所述排气结构407保持一定的距离设置在其上方,使通过排气结构407的空气向着某一方向流动的间隔结构408;设置在所述间隔结构408上方的盖结构409,410,411,412构成。
具体说,所述盖结构包括有构成盖体的第1盖41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盖410的前方以及后方的第3盖412以及第2盖409;使所述第1盖410和第2盖409一起固定的盖插件411。所述盖插件411覆盖了一部分所述第1盖410的上面,使其外观更加美观,而且具有使所述第1盖410以及第2盖409同时固定的作用。
在所述集尘区406的内部还设置了从旋风气流中流畅的分离出异物的圆锥型过滤器405;设置在所述圆锥型过滤器405的下方,防止所收集的异物飞散的隔断结构404;设置在所述隔断结构404的下方,减缓旋转气流的流速,使异物沉在异物储存箱内部的流动防止板403。在这里,所述隔断结构404和所述流动防止板403形成一体,而所述圆锥型过滤器405可以另外设置。
而且,所述第1盖410的侧面设置了具备开关键413,其一端与开关键413的一端接触,在推动所述开关键413时,进行旋转运动的开关杠杆414。而且,所述开关杠杆4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1箱密封结构415接触。因此,由所述开关键413的推动动作所述开关杠杆414以一定的铰链点为中心转动。而且,在所述开关杠杆414的另一端上,所述第1箱密封结构415和所述开关杠杆414断开接触时,所述第1箱密封结构415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以铰链点为中心旋转,而收集于所述异物储存箱416,417内部的异物,由于自身的重力,向下落去,从而被废弃。
而且,所述箱密封结构415,402使所述异物储存箱416,417的下侧面处于密封状态。并且,所述第1箱密封结构415采用铰链方式结合在所述集尘区406上,在废弃异物时,使所述第1箱密封结构415利用铰链装置方便的废弃异物。而且,在所述集尘区406的上面设置了划分所述第1异物分离箱423和第2异物分离箱424,并构成通道的分隔板437。
而且,在所述集尘区406的外侧面设置了多个导向肋条459,由此在所述排气结构407设置在集尘区406外侧时,容易定位,插入更加方便。而且,所述导向肋条459上侧的边角处进行了平滑处理,由此方便了排气结构407的插入。
同时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固定在所述封盖200上的移动手柄201上,下面参照所述封盖200的分解立体图详细的说明所述移动手柄201的组成。
图8是图3中的I-I`部分的剖面图,下面参照图8详细的说明集尘单元400内部组成以及集尘单元的动作过程。
如图8所示,本发明设计的集尘单元400包括有集尘区406;选择性的密封所述集尘区406的下侧的箱密封结构402,415;设置在所述集尘区406内部,增加集尘效率的圆锥形过滤器405;防止收集的异物飞散的阻断结构404;减缓旋风气流的流动速度,使异物下沉,并防止灰尘浮起的流动防止板403;设置在所述集尘区406上侧,使所述集尘区406排出的空气流畅的流动的排气结构407,使经过了所述排气结构407的空气聚集到一个方向上的间隔结构408;设置在所述排气结构407上侧的盖409,410,411,412。
下面对于集尘区406的结构进行说明。
所述集尘区406上设置了多个隔断,包括有设置在最外边的外壁418;设置在所述外壁内侧的中间壁419;设置在所述中间壁419内侧的内壁420。而且,所述中间壁419以及内壁420避免设置在所述集尘单元侧吸入口401的区域中,由此使得空气得流动更加流畅。
所述外壁418以及中间壁419之间的空间成为了所述第1储存箱416,所述中间壁419和所述内壁420之间的空间成为了第2储存空间417,而所述内壁420内部空间成为了第1异物分离箱423。只是,根据集尘单元400具体的使用形态,空间使用的目的可以有所不同。
对于上述结构的作用以及动作过程,以空气流动顺序为基准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空气通过所述集尘单元侧吸入口401流入集尘单元400内部。在这里,所述集尘单元侧吸入口401的外侧与所述前方支撑件170接触,内侧与所述第1异物分离箱423连通,引入外气。然后,在所述集尘单元吸入口401内侧,从内壁420向内突出设置了第1流动导向结构421,由此将气流引导至所述第1异物分离箱423内柱面方向。
空气在所述第1异物分离箱423内部旋转流动的过程中,异物下沉,而干净的空气通过圆锥形过滤器405的开孔向上排出。使用圆锥形过滤器405的原因在于所述集尘单元侧吸入口401位于上侧,因此在圆锥形过滤器405的上方引起高速的旋转气流,而在下方产生低速的气流。即,在高速气流中异物相对更靠近外边旋转,而在低速气流中,异物相对更靠近内部旋转,比较扩散,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清除异物,最好使用圆锥形过滤器。
所述圆锥形过滤器405设置在构成第1异物分离箱423上壁面的分隔板437中心位置上,而且可以设计成可装卸于分隔板437的结构。而且,在所述圆锥形过滤器405上设置了多个开孔,因此空气总是从外部向内部流动。
在这里,为了防止落下的异物再次飞散,在所述圆锥形过滤器405的下端设置了阻断结构404。如图所示,所述阻断结构404越到下方,其直径增加,由此防止了异物的飞散。而且,在所述阻断结构404的下方相隔一定的间距设置了流动防止板403,避免了已经收集的异物收到气流的影响,浮起的现象。
而且,在所述第1异物分离箱423内部分离的异物储存在下方的第1异物储存箱416中。在这里,为了防止储存的异物泄漏,在所述第1异物储存箱416的下端设置了第1箱密封结构415。
同时,通过所述圆锥形过滤器405流入分隔板437上侧的空气是大致上经过了过滤的空气。因此,针对微小的异物需要再次进行旋风气流过滤。下面,对于再次进行的旋风气流过滤进行详细的说明。
通过所述圆锥形过滤器405的空气通过第2流动导向结构422流入多个第2分离箱424内部。而且,由于所述第2流动导向结构422使所述第2异物分离箱424内柱面向着切线方向,因此流入第2异物分离箱424内部的空气在箱内部产生旋转气流。
在所述第2异物分离箱424内部利用旋风气流分离出的异物向下落去,储存于第2异物储存箱417内。而且,为了防止已经下沉的异物再次飞散,所述第2异物分离箱424的下侧采用了收缩结构。而且,为了防止收集在第2储存箱417内部的异物的泄漏,在所述第2异物储存箱417下侧设置了第2箱密封结构402。
在这里,所述第1箱密封结构415和第2箱密封结构402由杆状的连接结构连接。这是为了增加所述第1箱密封结构416的内部容积。具体说,由于从所述第2箱密封结构402的下端到第1箱密封结构415上端的空间内可以收集异物,因此为了储存更多的异物,最好是采用杆状的占有的空间较小的构件进行连接。
在所述第2异物分离箱424内部分离出异物后经过排气结构吸入口425流入排气结构407内部,聚集在所述排气结构407和间隔结构408的空间内。在这里,所述排气结构吸入口42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2异物分离箱424的内经,由此进一步减小了收集于第2异物分离箱424内部的异物向排气结构407流动的可能性。即,收集于第2异物分离箱424内柱面的异物不会通过所述排气结构的吸入口425流出。
如前所述,经过了两处的旋风气流进行过滤的空气通过所述电机侧吸入口172流入后,流入电机内。然后在通过电机后,由真空吸尘器的后方排出。
同时,在所述间隔结构408的上侧上还设置了一种盖结构。具体说,包括有构成整个盖结构的第1盖410;保护所述第1盖410的前方一集后方的第3盖412以及第2盖409;在所述第1盖410上固定第2盖409的盖插件411构成。
下面结合附图9中的真空吸尘器的纵向剖面图详细的说明所述集尘单元400的动作过程以及真空吸尘器机身100的动作过程。
如图9所示,外界空气通过与连接器6相连的机身侧吸入口171流入真空吸尘器100内部,然后通过集尘单元吸入口401流入集尘单元400的内部。然后,在集尘单元400内部经过如前所述的过程分离出异物后,通过电机侧吸入口172流入电机机架300内部。
这时,所述电机机架300垂直直立的状态下其流入口向着上方。因此,通过所述集尘单元400水平流入的空气改变方向后,向下流动。然后,在经过了电机机架300后通过真空吸尘器100背面的机身排气口302排出到外部。
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中,而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有识之士可以根据本发明容易提出各种方案。但是这些都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指导思想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该结构包括有真空吸尘器手柄,其特征是该结构还包括有吸尘器上侧的封盖(200),封盖(200)包括有沿其上侧向前延伸的连接架(218)及设在该连接架(218)上侧的加固架(219),在所述连接架(218)的上端位置上设置有锯齿孔(236),在所述加固架(219)的端部设置有插入于所述锯齿孔(236)中的干涉突起(235),以加强所述封盖(200)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干涉突起(235)的下端包括有水平延伸的固定端(2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干涉突起(235)相临处设有阶面(237),并向所述锯齿孔(236)的内侧面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加固架(219)的侧面设置有真空吸尘器手柄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干涉突起(235)完全插入于所述锯齿孔(236)后,所述固定端(238)和阶面(237)相互配合安装所述的加固架(219)。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吸尘器的封盖结构,该结构包括有真空吸尘器手柄,该结构还包括有吸尘器上侧的封盖,封盖包括有沿其上侧向前延伸的连接架及设在该连接架上侧的加固架,在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位置上设置有锯齿孔,在所述加固架的端部设置有插入于所述锯齿孔中的干涉突起,以加强所述封盖的强度。本发明的效果是该结构具有可增加真空吸尘器盖部分的强度,而且使封盖的组装更加简便,由此可以增加操作者的作业效率。而且在设置封盖的加固结构的状态下,可以保持原来的位置,因此减少了零部件的损坏的可能性。即使由于操作失误而分离了封盖时,也可以迅速地找到其设置的位置,再次安装。
文档编号A47L9/00GK1875840SQ200510013718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9日
发明者郑会吉, 黄万泰, 金永浩, 黄正裴, 朴民, 崔在浩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