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784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容易进行安装的除尘装置结构,该除尘装置设在吸尘器内部,将异物质分离收集。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入软管,其吸入地板上的灰尘等异物质;吸尘器机体,其内部设有将上述异物质分离收集的除尘装置;连接管,将从上述吸入软管中吸入的异物质引导至上述吸尘器机体。
其中,上述吸尘器机体中还设有可产生将空气吸入的力的空气吸入装置;上述吸尘器机体的前方还设有除尘容器安装部,这种除尘容器安装部中是沿着垂直方向安装上述除尘装置。
还有,上述吸尘器机体的后方两侧还各自设有使上述吸尘器机体移动的可旋转的轮子;上述吸尘器机体的底面前方还设有走轮,该走轮可以使上述吸尘器机体自由进行移动方向的转换。
其中,上述的除尘装置还包括呈圆柱形的除尘容器,这种除尘容器把异物质分离收集;并且,上述除尘容器的底面是由可以开闭的下部面板构成。
为此,上述除尘装置还包括铰链连接部和固定装置构成,即,以可旋动的方式连接上述除尘容器的侧面和上述下部面板的铰链连接部;固定上述下部面板的固定装置。
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的真空吸尘器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在安装上述除尘装置的过程中,上述除尘装置的下端部,特别是会使上述铰链连接部、上述固定装置和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相互干涉,从而难于安装上述除尘装置。
还有,在安装上述除尘装置的过程中,上述铰链连接部与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的上部边缘容易发生碰状而被损坏的情况。
并且,在已安装上述除尘装置的状态下,由于上述除尘装置的下部没有支持,这样,上述除尘装置容易摆动,由此,不能保持流动空气时的气密性。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真空吸尘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真空吸尘器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吸尘器,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真空吸尘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真空吸尘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真空吸尘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内部设有易于安装的除尘装置,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真空吸尘器,其包括除尘容器,其沿垂直方向插入于上述吸尘器机体中设有的除尘容器安装部,其对异物质进行分离收集,并且,在其下端设有易于开闭的下部面板;铰链连接部,其以旋转的方式将上述除尘容器和上述下部面板连接,其中,铰链连接部还包括形成设于上述除尘容器侧面的第一连接部;形成设于铰链连接部下部的第一倾斜面;第二连接部,其设在上述下部面板的侧面上,并以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第一连接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其更包括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杠杆收容部,其凸出地形成设于上述除尘容器的外侧面上;杠杆,其内侧的下部形成设有固定上述下部面板的挂钩,并且,该杠杆是以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杠杆收容部的内部,且被收容于上述杠杆收容部的内部。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的除尘容器安装部的内壁上形成设有第二插入槽,用于在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与除尘容器结合时支持上述铰链连接部插入,且该第二插入槽是以越向上部其宽度越宽地方式设置为宜。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的铰链连接部的下部是以形成设有越向上则越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为宜。
前述的真空吸尘器,其中所述的除尘容器安装部的内壁上形成设有第一插入槽,用于在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与除尘容器结合时支持上述固定装置插入,且该第一插入槽是以越向上部其宽度越宽地方式设置为宜。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真空吸尘器,该真空吸尘器的内部设有易于安装的除尘装置。为此,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包括除尘容器,其沿着垂直方向插入于上述吸尘器机体,对异物质进行分离,然后将其收集,并且,在下端设有易于开闭的下部面板;铰链连接部,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将上述除尘容器和上述下部面板连接,其中,该铰链连接部还设有形成设于上述除尘容器侧面的第一连接部;形成设于铰链连接部的下部的第一倾斜面;第二连接部,其设在上述下部面板的侧面,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第一连接部。根据如上述的结构,上述除尘装置可以轻易方便地安装于上述吸尘器的机体中。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真空吸尘器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性,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第一,由于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设有以旋转的方式使上述下部面板和上述除尘容器连接的铰链连接部,并且,上述铰链连接部凸出形成于上述除尘容器和上述下部面板的侧面,这样,可防止在整体大小被限制的状态下,上述除尘容器的除尘容量被减少。
第二,本发明真空吸尘器除尘装置的铰链连接部的下部形成设有倾斜面,这样,可使除尘容器容易地安装于上述除尘装置,防止上述铰链连接部的破损。
第三,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除尘容器安装部中设有插入槽,这种插入槽中包括第二插入槽,该第二插入槽的内部还形成设有对应于上述铰链连接部的第一倾斜面的第二倾斜面,这样,稳定支持上述除尘装置的同时,防止上述除尘装置被摆动。
第四,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除尘容器安装部中还各自插入着上述铰链连接部和上述固定装置,并且,还形成着越向上部越宽的插入槽,这样,可最小化安装上述除尘装置时产生的碰状现象,使上述除尘装置容易被安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真空吸尘器,内部设有易于安装的除尘装置。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真空吸尘器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尘器机体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除尘装置和吸尘器机体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设在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除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图4是设在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除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设在图4中除尘装置的铰链连接部示意图;图6是设在图4中除尘装置的固定装置示意图;图7是从一个方向绘示设在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尘器机体示意图;图8是从另一个方向绘示设在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尘器机体示意图。
100吸尘器机体 200除尘装置110软管连接部 120轮子130除尘容器安装部 131第一插入槽132第二插入槽 132a第二倾斜面210除尘容器211下部面板212第一次灰尘储藏部213第二次灰尘储藏部214第一次气旋部215第二次气旋部216界限壁217流出部 218引导侧壁219防止再飞散材料 220除尘容器盖230上部盖 240铰链连接部250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真空吸尘器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对于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名称及符号,所以省略其说明。
首先,请参照图1和附图2所示,详细说明作为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一实施例的箱式真空吸尘器的结构。
其中,图1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吸尘器机体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除尘装置和吸尘器机体的分解示意图。
请参照图1和图2可知,上述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入软管(图中未示),其沿着被清洁的地面移动,吸入包含异物质的空气;吸尘器机体100,其与上述吸入软管分开设置;连接管(图中未示),其将上述吸入软管和上述吸尘器机体100相互连接,同时,将从上述吸入软管吸入进来的被污染的空气引导至上述吸尘器机体100。
其中,上述吸入软管的底面还以一定大小形成设有软管吸入口(图中未示),其在将空气吸入的力的作用下,即,在设于上述吸尘器机体100内部的空气吸入装置中产生将空气吸入的力的作用下,将地面上的灰尘跟空气一起吸入进来。
还有,上述吸尘器机体100中安装设有控制上述真空吸尘器的电子部件和构成上述空气吸入装置的电机风扇组件。
更详细说明,上述吸尘器机体100的前端上部具有与上述连接管相连的软管连接部110;上述吸尘器机体100的后方两侧设置有可旋转的轮子120,在该轮子120的作用下,上述吸尘器的机体100可方便地在地板上移动;再有,上述吸尘器机体100的底部前方连接设有由可旋转构件构成的走轮(caster,图中未示),这种走轮可以转变上述吸尘器机体100的移动方向。
还有,上述吸尘器机体100的前方形成设有除尘容器安装部130;在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130中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设有除尘装置200,这样,从上述吸入软管吸入的空气通过上述连接管流入至上述除尘装置200内部,然后,从空气中分离异物质并收集。
再有,从上述除尘装置200中输出的空气是依次通过形成设于上述吸尘器机体100后方内侧具有一定长度的通道和上述电机风扇组件之后,输出至上述吸尘器机体100的后方。
其中,上述连接管还包括硬材质的延长管,其一端连接于上述吸入软管;柔软材质的连接软管,其一端连接于上述延长管的另一端,而其另一端连接于设在上述吸尘器机体100前方的上述软管连接部110;连接管手柄,其设在上述延长管的另一端。
下面,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详细说明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除尘装置200的一实施例。
其中,图3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除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真空吸尘器的除尘装置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3和图4可知,上述除尘装置200,包括呈圆桶形状的除尘容器210;除尘容器盖220,其以可开闭方式设置于上述除尘容器的一端,更详细说,其可开闭上述除尘容器210的上端;上部盖230,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设于上述除尘容器盖220,并且,其上面形成设有除尘装置手柄231。
其中,上述除尘容器210的内部是由能够分离收集灰尘等异物质的第一次除尘部和第二次除尘部;以及设于上述除尘容器210的底面,并以可开闭方式设置的下部面板211构成。
还有,上述第一次除尘部,还包括第一次灰尘分离部和第一次灰尘储藏部212,并且,实际是由位于上述除尘容器210内侧的呈圆筒形状的容器构成。
并且,上述第二次除尘部,还包括第二次灰尘分离部和第二次灰尘储藏部213,该第二次灰尘分离部和第二次灰尘储藏部213设在上述第一次除尘部的边缘,分离从上述第一次除尘部输出的空气中包含的异物质。
在本发明中,上述第一次灰尘分离部和第二次灰尘分离部是分别由以气旋的方式分离异物质的第一次气旋部214和复数个小型的第二次气旋部214b构成。
更详细说明,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形状为是下端设有开口的呈圆筒状的容器,其上部的侧面形成设有与上述软管连接部110连通的第一吸入口214a;在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顶部中央还形成设有纵向贯通的第一排气口214b。
其中,上述第一吸入口214a将从外部流入的污染的空气引导至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内壁的切线方向上,使流入至上述第一吸入口214a的空气沿着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内壁进行螺旋流动。
还有,在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上部具有与上述除尘容器210的外壁形成设为一体的复数个上述小型的第二次气旋部215,其围绕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上部边缘排列设置;并且,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的上端是比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上端高出一定高度凸出设置而成。
另外,各个凸出设置于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上端的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侧面的一部分纵向切开,形成与上述第一排气口214b相连通的第二吸入口(图中未示);并且,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的上端开口并形成设置为第二排气口(图中未示)。
还有,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的下部形成设有越向下其直径越小的圆锥部215a,并且,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的下端设有可排出灰尘等异物质并上下贯通的异物质排出口215b。
其中,相邻的第二次气旋部215相互结合形成设为一体,因此,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之间构成使得空气不会流出的结构,可防止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之间的空气流出。
还有,在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的上部安装设有上述除尘容器盖220。
上述除尘容器盖220的边缘部设有纵向设置的第三排气口(图中未示),该第三排气口与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的第二排气口各自对应设置。
再有,上述除尘容器盖220的上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设有下端开口的上述上部盖230。
为此,上述除尘容器盖220的外周面形成设有三个挂钩凸起(图中未示);上述上部盖230的内周面形成设有三个插入槽(图中未示),其中,上述挂钩凸起可插入于上述挂钩槽(图中未示)挂接。
还有,上述上部盖230的后方形成设有第四排气口232,其向形成设于上述吸尘器机体100后方部的规定的通道中输出空气;上述上部盖230的内侧还形成设有与上述第四排气口232连通的特定空间。
并且,上述上部盖230的内侧空间是以设有过滤器收容部为宜,该过滤器收容部的内部还可设有过滤器(图中未示),该过滤器可将通过上述第三排气口输出的空气的微细灰尘过滤。
通过如上述结构构成的第一次气旋部214和第二次气旋部215中分离的灰尘,储存于由上述除尘容器210的外壁和下部面板211而形成的灰尘储藏部之后,当打开上述灰尘储藏部底部的上述下部面板211时,因重力作用使灰尘排出至外部。
上述灰尘储藏部是由上述第一次灰尘储藏部212和第二次灰尘储藏部213构成,其中,上述第一次灰尘储藏部212是储藏从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中被分离的灰尘;上述第二次灰尘储藏部213是储藏从上述第二气旋部215中被分离的灰尘。
此时,上述第一次灰尘储藏部212和上述第二次灰尘储藏部213是通过与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的下方的一体相连而形成的基本呈圆筒形的界限壁216划分区隔,其中,上述界限壁216的半径略小于上述除尘容器210的外壁。
上述界限壁216的下端长度比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下端长度长,并且,延长至上述除尘容器210的底面,即,延伸至上述下部面板211的上面。
这样,上述界限壁216能够阻隔上述第一次灰尘储藏部212和上述第二次灰尘储藏部213相互连通。
还有,上述界限壁216是形成设为以圆周方向弯曲的形状构成为宜。其是因为,为了防止在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所形成的螺旋气流的作用下,使储存于上述第一次灰尘储藏部212中的灰尘再次飞散。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还包括流出部217,其以垂直方向设置于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内部,其侧面形成设有复数个与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第一排出口相通的通孔;导向侧壁218,其位于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内并对进入上述第一吸入口214a的吸入的空气进行引导。
这里,上述流出部217应位于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中心轴方向上,形成设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且越向下直径越小的基本呈圆锥形的结构为宜。如上所述是因为,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越向下螺旋气流的速度越慢,因而能够使沿着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内壁下降的灰尘不会受到上述流出部217的吸力影响。
还有,上述流出部217的上端是贴紧于上述第一排气口214b的边缘,并且,上述流出部217的上端和上述第一排气口214b之间,以设有保持其气体密封性的环形密封(Sealing)副材为宜。
还有,上述流出部217的下方应具有能够防止上述第一次灰尘存储部212储存的灰尘再次飞散的防止再飞散材料219为宜。上述防止再飞散材料219具有防止螺旋气流将储存在上述第一次灰尘存储部212的灰尘上升并引入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的功能。
其中,上述防止再飞散材料219的上面应向下倾斜设置。具体而言,上述防止再飞散材料219形成设为越向下直径越大的呈圆锥形状的结构构成为宜。
另外,上述导向侧壁218能够将通过上述第一吸入口214a流入的空气导入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内壁的切线方向上,从而防止通过上述第一吸入口214a流入的空气直接进入上述流出部217。
其中,上述下部面板211是在上述铰链连接部240的作用下,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除尘容器210的侧面上。
请参照图5和图6可知,上述铰链连接部240包括第一连接部241,其设于上述除尘容器210的侧面上;第二连接部242,其设于上述下部面板211的侧面上,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第一连接部241。
其中,上述第一连接部241是由凸出于上述除尘容器210侧面下部的一对支持壁(图中未示)构成的;还有,上述各个支持壁中形成设有铰链孔(图中未示)。
其次,上述第二连接部242凸出设于上述下部面板211的侧面,并且,在上述第二连接部242的上部两侧面凸出地形成设有一对铰链凸起(图中未示),该铰链凸起可插入于上述铰链孔,并形成为上述下部面板211旋转中心的铰链轴。
当然,上述铰链凸起可以形成设于上述第一连接部241,也可以形成设于上述第二连接部242上。
如上所述,上述铰链连接部240不凸出设于上述除尘容器210内,其原因是,上述铰链连接部240不是凸出设于上述除尘容器210侧面时,上述除尘容器210中会减少相当于上述铰链连接部240的体积大小的集尘容量。
还有,上述第二连接部242的下部形成设有以一定角度倾斜形成设置的第一倾斜面242a。
其中,上述的第一倾斜面242a的作用是在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130中从吸尘器机体100的上面向下面进行安装上述除尘装置200时,防止安装上述除尘装置200时发生阻碍的情况,即,防止上述除尘装置200,特别是上述铰链连接部240的棱角与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130发生摩擦碰撞并损坏的现象,也防止上述除尘装置200被卡在上述吸尘器机体100棱角的部分的现象。
更详细说明,上述第一倾斜面242a设有与上述铰链轴平行的下端棱角和上端棱角;上述第一倾斜面242a的下端棱角形成设于上述第二连接部242的底面上,并形成设为上述第二连接部242底面的外侧棱角。
当然,上述第二连接部242的底面全部向外侧上部倾斜设置并形成设为上述第一倾斜面242a;并且,上述第一倾斜面242a可不设置为平面,而形成设为曲面构成。
如上述的结构,在上述除尘装置200安装于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130的过程中,上述除尘容器210的外部凸出形成设置的上述铰链连接部240虽然与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130的上部边缘接触但在上述第一倾斜面242a的作用下,可以方便顺滑地安装于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130的上面。此外,上述第一倾斜面242a还可以分散上述铰链连接部240与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130的一侧碰撞时发生的冲击,防止上述铰链连接部240损坏。
还有,在上述除尘容器210的与上述铰链连接部240的相反一侧上,还设有固定上述下部面板211的固定装置250。
上述固定装置250包括设于上述除尘容器210外侧面的杠杆收容部251;以及,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杠杆收容部251的内部并设置于上述杠杆收容部251中的杠杆252。
其中,上述杠杆252的下端形成设有挂钩,上述下部面板211的侧面上还设有可以卡住上述挂钩的固定凸起211a。
还有,上述杠杆252的两侧面各自形成设有一旋转凸起253,该些旋转凸起253插设于上述杠杆收容部251的两侧内壁设有的轴孔中,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持。
并且,上述杠杆252的上部外侧面上还形成设有用以开启上述下部面板211的按钮凸起254,上述杠杆252的上部外侧面上还设有弹性支持上述杠杆252的弹性副材(图中未示)。
并且,上述固定装置250是以与上述除尘装置200的前端,以顺时针方向相隔一定角度,更具体说是相隔45度至90度之间的角度设置为宜,如上所述的构成,使使用者在握住设于上述除尘装置200上部的上述除尘装置手柄231的状态下,即,在握住在前后方向形成设有的上述除尘装置手柄231的状态下,容易方便地操作上述固定装置250。
在上述的结构中,上述吸尘器机体100还包括第一插入槽131和第二插入槽132。其中,上述第一插入槽131对应于上述固定装置250设置;第二插入槽132对应于上述铰链连接部240设置。
请参照图7和图8可知,上述第一插入槽131和第二插入槽132是形成设于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130的内壁上,并分别支持上述固定装置250和上述铰链连接部240,且防止上述除尘装置200摆动。
还有,上述第一插入槽131和第二插入槽132是以在纵向形成设在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130的内壁上,并且,越向上部其宽度越宽。
并且,在上述第二插入槽132的内壁上,还以形成设有对应于上述第一倾斜面242a的第二倾斜面132a为宜。
下面,详细说明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的真空吸尘器的作用。
首先,上述真空吸尘器开始启动,外部的污染空气通过上述吸入软管和上述连接管流入至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
流入至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的空气在上述第一吸入口214a和上述引导侧壁218的作用下,不直接流入至上述流出部217,而是沿着上述第一次气旋部214内壁的切线方向流动,形成螺旋气流。
这样,在气旋原理的作用下,重量和体积比较大的灰尘被分离之后下降,并储藏在上述第一次灰尘储藏部212内部,并且,储藏在上述第一次灰尘储藏部的灰尘在上述防止再飞散材料219和弯曲形状的界限壁216的作用下防止再次飞散。
还有,已被分离出体积和重量比较大的灰尘的空气输出至与形成设于上述流出部217侧面的复数个通孔连通的上述第一排气口214b,之后,流入至上述复数个第二次气旋部215的内部,并再次进行灰尘的分离过程。
在上述第二次气旋部215分离出较小灰尘的空气通过上述第三排气口流入至上述上部盖230的内部。
由此,流入至上述上部盖230的空气是通过上述第四排气口232输出至后方。
其次,从上述第四排气口232输出的空气依次经过形成设在上述吸尘器机体100后方的一定通道和上述电机风扇组件之后输出至上述吸尘器机体100的后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除尘容器,其沿垂直方向插入于上述吸尘器机体中设有的除尘容器安装部,其对异物质进行分离收集,并且,在其下端设有易于开闭的下部面板;铰链连接部,其以旋转的方式将上述除尘容器和上述下部面板连接,其中,铰链连接部还包括形成设于上述除尘容器侧面的第一连接部;形成设于铰链连接部下部的第一倾斜面;第二连接部,其设在上述下部面板的侧面上,并以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第一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杠杆收容部,其凸出地形成设于上述除尘容器的外侧面上;杠杆,其内侧的下部形成设有固定上述下部面板的挂钩,并且,该杠杆是以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杠杆收容部的内部,且被收容于上述杠杆收容部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除尘容器安装部的内壁上形成设有第二插入槽,用于在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与除尘容器结合时支持上述铰链连接部插入,且该第二插入槽是以越向上部其宽度越宽地方式设置为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铰链连接部的下部是以形成设有越向上则越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为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除尘容器安装部的内壁上形成设有第一插入槽,用于在上述除尘容器安装部与除尘容器结合时支持上述固定装置插入,且该第一插入槽是以越向上部其宽度越宽地方式设置为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真空吸尘器,该真空吸尘器的内部设有易于安装的除尘装置。为此,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包括除尘容器,其沿着垂直方向插入于上述吸尘器机体,对异物质进行分离,然后将其收集,并且,在下端设有易于开闭的下部面板;铰链连接部,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将上述除尘容器和上述下部面板连接,其中,该铰链连接部还设有形成设于上述除尘容器侧面的第一连接部;形成设于铰链连接部的下部的第一倾斜面;第二连接部,其设在上述下部面板的侧面,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上述第一连接部。根据如上述的结构,上述除尘装置可以轻易方便地安装于上述吸尘器的机体中。
文档编号A47L9/10GK1887156SQ20051008052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
发明者民永权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