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加热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12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辐射加热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砂电饭锅、电饭锅加热原理及结构领域,是一种通过采用热辐射传热加温紫砂电饭锅、电饭锅(电饭煲)的传热方式的原理及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紫砂电饭锅、电饭锅加热主要采用发热盘与内胆底面接触传导,达到热量由发热盘传递到内胆加热的目的,其加热方式一般是采用发热盘加热。上述加热原理及结构的传热面积少,内胆只是底部受热,受热不均匀,经常产生局部烧焦,烹调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对于紫砂或陶瓷内胆来讲由于局部受热不均,易引起爆裂的现象发生,对于大功率电饭锅更是如此,因而目前其最大功率均不超过500W。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采用了在发热盘与内胆之间增加一金属衬胆和环形金属盖,如申请号为94247970、申请日为1994年12月23日、发明名称为自动紫砂电饭锅的专利申请,它是在紫砂内胆底部和发热管之间有环形金属盖,在金属衬胆中央有隔热套和浮动套。从而使发热管主要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传热,上述装置对克服传统紫砂电饭锅传热不均匀、紫砂内胆容易破裂的缺点有一定的帮助,但结构复杂、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传热均匀、烹调效果好的以辐射方式加热的电饭锅、紫砂电饭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电饭锅是由锅盖、外罩、内胆及设置在外罩和内胆之间的内衬、设置在内胆底部内衬上的限温控温组件构成,内胆活动安装在内衬内,其特征在于,在内胆的外围内衬内安装有辐射发热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衬内表面还涂有反射层;其内衬与外罩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层;所述辐射发热管通过固定夹安装在内衬的底部边缘,当然也可安装在内衬其他位置,该辐射发热管可以是单根环形管,也可以是多根其他形状的辐射发热管。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电饭锅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辐射发热管取代了传统的发热盘直接加热的方式,通过辐射加热使内胆受热均匀,因而不会出现内胆尤其是紫砂锅破裂的情况发生,同时也不会出现产生局部烧焦,烹调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发生;2、在内衬内表面涂加反射层,其与外罩之间装有保温层,能有效地提高热效率;3、整个结构中无需采用加隔热板等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紫砂电饭锅、电饭锅结构由中环1、外罩10、底座8作外部支撑,内衬11由固定在底座8内的内衬支架7及中环1支撑固定,辐射发热管(热波管)9由热波管固定夹13固定在内衬11底部,其辐射发热管可以是多条,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内胆2则由内衬11的内胆定位筋3支撑,热量由辐射发热管,可以是热波管[光波发生器]9发出,经由内衬11内面涂反射涂层及内胆2之间的空隙辐射传导,将热量传递给内胆加热锅内物质,达到加热均匀、烹调效果好的目的,隔热套5隔离热波管9对限温器6的热辐射。限温器6感知内胆2温度,实行对热波管9的断电,以达到对加热温度的控制。控温器14感知某部位置的温度,实施对热波管的控制,而达到控制设定的保温温度;电饭锅插座15设置在底座8下部,电饭锅底部有支撑脚4,上部有面盖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上述实施例还可作出其它变通,如辐射发热管并不局限于单根,其安装位置也并不一定设置在内衬的底部边缘等;所有这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电饭锅、电饭煲,尤其适用于陶瓷内胆的紫砂电饭锅。
权利要求1.一种辐射加热电饭锅,由锅盖、外罩、内胆及设置在外罩和内胆之间的内衬、设置在内胆底部内衬上的限温控温组件构成,内胆活动安装在内衬内,其特征在于,在内胆的外围内衬内安装有辐射发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加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内表面还涂有反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加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与外罩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加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发热管通过固定夹安装在内衬的底部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加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该辐射发热管为单根环形管或多根辐射发热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辐射加热电饭锅,由锅盖、外罩、内胆及设置在外罩和内胆之间的内衬、设置在内胆底部内衬上的限温控温组件构成,内胆活动安装在内衬内,其特征在于,在内胆的外围内衬内安装有辐射发热管。所述内衬内表面还涂有反射层;所述内衬与外罩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层。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传热均匀、烹调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电饭锅、电饭煲,尤其适用于陶瓷内胆的紫砂电饭锅。
文档编号A47J36/02GK2840863SQ20052006701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8日
发明者袁振华 申请人:袁振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