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96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泡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中的饮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泡茶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泡茶器,通常包括杯体、杯盖及带有一网板的搅拌装置。使用时通常是先加入茶叶、倒入开水再装入搅拌装置,反复下压或上提搅拌装置,在二次或以后冲泡过程中,由于茶叶已经收到挤压紧贴杯体底部,不容易将茶叶冲泡开,必须用其它杆体搅拌,难免麻烦。另外,由于泡茶后茶叶残渣紧帖杯体底部,使清洗变得不容易。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96249835.1公开了一种泡茶器,包括杯体及设置于杯体开口处的冲茶杯,在冲茶杯中设有网板。使用时茶叶放于网板上,网孔有被堵塞的危险,不易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茶水浸泡及混合充分的泡茶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清洗的泡茶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泡茶器,包括杯体、杯盖、搅拌装置和滤杯,杯盖套接于杯体上开口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设于杯体中,包括连杆、弹簧压柱、弹簧、滤盖、滤隔及弹性弹性滤圈,滤隔固定套接于连杆下端,弹性弹性滤圈套接于滤隔外周,弹簧压柱套接于连杆并处于滤隔上方,滤盖活动套接于连杆上滤隔和弹簧压柱之间,弹簧活动套接于弹簧压柱上位于弹簧压柱和滤盖之间并压迫滤盖使滤盖与滤隔靠拢,连杆穿过杯盖其上端露在杯体外部;所述滤杯活动地设置于杯体中,滤杯的底部及壁上设有滤孔。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泡茶器使用方便简单,可以使茶叶得到充分浸泡及混合,而且很容易清洗。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泡茶器的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泡茶器的滤隔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泡茶器使用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及图3,一种泡茶器包括杯体1、杯盖2、搅拌装置3、滤杯4、支撑座5和手柄6。杯体1置于支撑座5中,滤杯4、搅拌装置3置于杯体1中,杯盖2套接于杯体1的开口端内。手柄6固定于支撑座5上。
杯体1近似为圆筒,其开口端的壁部分突出于圆筒主体形成一唇口11,以方便茶水倒出。
杯盖2由外盖21及内衬22构成。外盖21上表面中央向下凹陷,在凹陷处中央设有通孔211。内衬22的上表面中央向下凹陷,在凹陷处中央设有与内衬22成一体的套管221。内衬22通过套管221穿过通孔211与外盖21形成紧密配合。内衬22的边缘向下延伸不等的长度形成袖筒222,袖筒222的最长处开设有与杯体1的唇口11配合的缺口。内衬22的主要作用是隔热,防止外盖21过烫,以免损害使用者。另一方面,还通过袖筒222与杯体1的内壁形成紧密配合,防止使用中杯盖2被带离杯体1。
搅拌装置3置于杯体1中,包括握把31、连杆32、弹簧压柱33、弹簧34、滤盖35、滤隔36及弹性弹性滤圈37。连杆32穿过杯盖2的套管221,其上端套接握把31,套接处的连杆32的外壁上设有刻纹以防止使用中握把31滑脱。滤隔36由上轮盘361、下轮盘363及两者中间嵌接的滤网362构成,上轮盘361和下轮盘362之间的外周具有一环形凹槽。上轮盘361中央向上延伸形成凸台3611,凸台3611中央设有通孔36111。下轮盘363中央设有位于通孔3611正下方的通孔3631,环绕通孔3631周围均匀设有三条弹力卡扣3632。滤隔36套接于连杆32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弹性滤圈37为可开、合的弹性环状体,闭合套接于上轮盘361和下轮盘362之间的环形凹槽中。弹性滤圈37套接于滤隔36后的盘状整体的外直径比杯体1的内直径略大,装配后与杯体1的内壁形成紧密配合。滤盖35套接于连杆32上并位于滤隔36上方,滤盖35上表面中央向上延伸形成一套管351,滤盖35上有呈圆环状分布的滤孔352。弹簧压柱33套接于连杆32并处于滤盖36上方,在连杆32与弹簧压柱33的上端接合处设有凸台321以防止弹簧压柱33沿连杆33向上滑动。弹簧34套接于弹簧压柱33上,在弹簧压柱33与弹簧34的上端接合处设有凸台331以防止弹簧34沿弹簧压柱33向上滑动。弹簧34与弹簧压柱33接合在一起容置于滤盖35上的套管351中,并压迫滤盖35使其与滤隔36靠拢。
滤杯4为圆筒体,放置于杯体1的内底上,其外直径比杯体1的内直径略小,可在杯体1内上下垂直移动。滤杯4的内底部中央向上延伸形成一中空立柱41,其上端设有凸檐411。凸檐411可与弹力卡扣3632配合,带动滤杯4在杯体1内上下垂直移动。滤杯4底部设有滤缝42及滤孔43,滤杯4的边壁上设有滤缝44。
支撑座5包括四条支撑脚51及其顶端支撑的套环52。套环52为镀镍铁片制成的不封闭环状体,在其两接头处分别向外弯折出两耳片521,其上设有螺孔供固定手柄6。四条支撑脚51由两片垂直相交并焊接的镀镍铁片分别弯折构成,其上端分别均匀焊接于套环52的内壁,由此支撑起套环52构成支撑座5。在其中两支撑脚51间设有横档53,为与杯体1外壁相配合的弧形,其上有一缺口供卡接手柄6。
手柄6为弧状杆体,其一端通过螺母7、螺钉8及耳片上的螺孔固定于套环52上,其另一端通过卡槽61与横档53固定连接。
使用的时候,茶叶置于滤杯5内,加入开水后,带动搅拌装置3在杯体1内上下往复运动,在水流的冲击下茶叶得到充分浸泡,滤杯5中的茶水在压力作用下由滤盖35的滤孔351及滤望盖与滤隔34之间的间歇流出,使茶水得到充分混合。此外,还可以用力向下按压握把31,使弹力卡扣3632与凸檐411配合带动滤杯在杯体1内上下往复移动。这样茶叶与就能得到充分浸泡,茶水混合也充分。
以上通过事实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任何改动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泡茶器,包括杯体、杯盖、搅拌装置和滤杯,杯盖套接于杯体上开口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设于杯体中,包括连杆、弹簧压柱、弹簧、滤盖、滤隔及弹性滤圈,滤隔固定套接于连杆下端,弹性滤圈套接于滤隔外周,弹簧压柱套接于连杆并处于滤隔上方,滤盖活动套接于连杆上滤隔和弹簧压柱之间,弹簧活动套接于弹簧压柱上位于弹簧压柱和滤盖之间并压迫滤盖使滤盖与滤隔靠拢,连杆穿过杯盖其上端露在杯体外部;所述滤筒活动地设置于杯体中,滤筒的底部及壁上设有滤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端固定套接有握把;所述连杆与滤隔螺纹连接;所述连杆上设有防止弹簧压柱沿连杆向上滑动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盖上设有呈圆环状分布的滤孔,其中央设有由表面向上延伸形成的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弹簧下端容置于滤盖的中央套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隔由上、下两轮盘之间嵌接滤网构成,其周边为凹槽;所述弹性滤圈套接于所述的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隔的下轮盘上设有弹力卡扣;所述滤杯底部中央设有立柱,立柱上端设有可与所述压力卡扣配合的凸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盖包括外盖及内衬,外盖套接于内衬上,外盖及内衬上均设有供连杆穿过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泡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放置及移动所述杯体的支撑座,支撑座包括支撑脚及其支撑的套环;在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手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泡茶器。泡茶器,包括杯体、杯盖、搅拌装置和滤杯,杯盖套接于杯体上开口端内,搅拌装置设于杯体中,包括连杆、弹簧压柱、弹簧、滤盖、滤隔及弹性滤圈,滤隔固定套接于连杆下端,弹性滤圈套接于滤隔外周,弹簧压柱套接于连杆并处于滤隔上方,滤盖活动套接于连杆上滤隔和弹簧压柱之间,弹簧活动套接于弹簧压柱上位于弹簧压柱和滤盖之间并压迫滤盖使滤盖与滤隔靠拢,连杆穿过杯盖其上端露在杯体外部;所述滤筒活动地设置于杯体中,滤筒的底部及壁上设有滤孔。本实用新型的泡茶器使用方便简单,可以使茶叶得到充分浸泡及混合,而且很容易清洗。
文档编号A47G19/00GK2914886SQ20062001712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3日
发明者李朝阳 申请人:李朝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