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01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均匀且风向稳定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为现有一种复层式鞋底上胶黏合烘干输送装置,该烘干输送装置的一热气循环单元包含一循环箱1、一与该循环箱1连通的热气产生箱2、多支装设于该热气产生箱2上的加热管3,及多个装设于该环循箱1上的抽风马达4。该热气产生箱2具有多个可供热气流出的热气输出孔201,及多个可供热气流入该循环箱1内的热气回收孔202。借此,当所述抽风马达4启动后,经所述加热管3加热产生的热气可从所述热气输出孔201输出而烘干待处理的鞋件,然后热气可经所述热气回收孔202被回收利用,如此,该热气循环单元即可使热气循环流动而持续地烘干待处理的鞋件。
虽然,这种热气循环单元可使热气循环流动而烘干待处理的鞋件,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这种热气循环单元却具有以下的缺点一、当回收热气经该循环箱1流动至该热气产生箱2内时,由于所述加热管3的外型是呈宽疏排列的连续U字形,且所述加热管3均只有一小段管段是位于该循环箱1的正上方,因此,回收热气无法集中地接触到所述加热管3,导致所述加热管3无法对回收热气均匀加热。
二、所述加热管3装设于该热气产生箱2内并延伸至所述热气输出孔201的上方,且所述加热管3的外型是呈连续U字形,因此,当热气流经所述加热管3时,往往会产生紊流的情形,导致热气无法以稳定的风向向下流出所述热气输出孔201。
如图3所示,为现有一种分离式鞋件烘干输送系统,该烘干输送系统的一热气循环单元包含一具有多个回流孔501的循环箱5、一内部与该循环箱5连通且具有多个出风孔601的热风箱6、一固设于该热风箱6上而可阻隔热气外流的布幕7、多支装设于该热风箱6内的加热管8,及多个装设于该循环箱5上的抽风马达9。由于所述加热管8的形状与其装设位置均是类似于上述的加热管3,因此,此种热气循环单元也会产生与上述相同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均匀且风向稳定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
本实用新型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可装设于该制鞋机的一机台上,该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包含一箱体、至少一抽风马达,及至少一红外线灯组。该箱体具有一出风部、一与该出风部连接的循环部、至少一连通该出风部与该循环部的连通孔、多个与该出风部连通的出风孔、多个与该循环部连通的回风孔,及至少一与该出风部连通的出光口,该出风部具有至少一第一空间,该循环部具有至少一经该连通孔与该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二空间。该抽风马达装设于该循环部上,该抽风马达具有一位于该第二空间内且对应于所述回风孔的进气端,及一位于该第二空间内且对应于该连通孔的出气端。该红外线灯组装设于该出风部上,并延伸至该第一空间内而实质上位于该出光口的上方,该红外线灯组具有一罩住该出光口的灯罩,及一装设于该灯罩内的红外线灯管。
借此,本实用新型不但可均匀地、有效率地对热气加热,且回收热气更可稳定地朝下排出。


图1是现有一种复层式鞋底上胶黏合烘干输送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该输送装置的热气循环单元的一热气产生箱与一加热管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现有一种分离式鞋件烘干输送系统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一装设有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制鞋机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加热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中8-8割面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可装设于该制鞋机500的一机台510上,如图5~8所示,该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包含一箱体100、多个抽风马达200、多个加热单元300,及多个红外线灯组400。
该箱体100具有一出风部10、一与该出风部10连接的循环部20、多个连通该出风部10与该循环部20的连通孔30、多个与该出风部10连通的出风孔40、多个与该循环部20连通的回风孔50、多个出光口60,及一烘干空间70。
该出风部10具有一顶壁11、一与该顶壁11连接的前壁12、一相反于该前壁12且与该顶壁11连接的后壁13、一连接于该顶壁11与该前、后壁12、13之间的左侧壁14、一连接于该顶壁11与该前、后壁12、13之间且相反于该左侧壁14的右侧壁15、一介于该左、右侧壁14、15之间且连接于该顶壁11与该前、后壁12、13之间的分隔壁16、二由该顶壁11、该前、后壁12、13、该左、右侧壁14、15与该分隔壁16相配合界定出的第一空间17、一沿该左侧壁14底缘连接于该前、后壁11、12之间的左侧底壁18,及一沿该右侧壁15底缘连接于该前、后壁11、12之间的右侧底壁19。该左侧壁14具有二第一安装孔141,及三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41呈交错设置的第二安装孔142,该右侧壁15也具有二第一安装孔151,及三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51呈交错设置的第二安装孔152。
该循环部20具有一底架21、二角架22、两块封板23,及二经所述连通孔30与所述第一空间17连通的第二空间24。
该底架21具有一抵接于该左、右侧底壁18、19底缘与该分隔壁16底缘上的顶壁211、两块沿该顶壁211长方向的两相反侧向下延伸的侧壁212,及两块分别沿所述侧壁212底缘朝外延伸出的底壁213,所述侧壁212分别具有一位于所述回风孔50上方的废气排放孔214。该顶壁211与所述侧壁212配合可界定出该烘干空间70。
所述角架22分别装设于该左、右侧底壁18、19与该底架21之间。所述角架22分别具有一抵接于该左、右侧底壁18、19与所述底壁213之间的立壁221,及一沿该立壁221底缘朝外延伸出的侧翼壁222。所述立壁221与所述侧壁212之间均间隔有一间隙,且所述立壁221分别具有二对应于所述回风孔50的入风孔223,及一对应所述废气排放孔214的废气排放孔224。
所述封板23是分别装设于该左、右侧底壁18、19与所述侧翼壁222之间,并分别具有一对应所述废气排放孔224的废气排放孔231,及二安装孔232。所述封板23配合该左、右侧底壁18、19、所述立壁221与所述侧翼壁222可界定出所述第二空间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孔30分别设置于该左、右侧底壁18、19上,可连通所述第一空间17与所述第二空间24。所述出风孔40分别设置于该顶架21的顶壁211上,并介于该分隔壁16与该左、右侧底壁18、19之间(见图8),所述出风孔40可连通所述第一空间17与该烘干空间70。所述回风孔50分别设置于该顶架21的侧壁212上,所述回风孔50可连通所述第二空间24与该烘干空间70。所述出光口60分别设置于该顶壁211上,并介于该分隔壁16与该左、右侧底壁18、19之间(见图8),所述出光口60可连通所述第一空间17与该烘干空间70。
所述抽风马达200是分别装设于所述封板23的安装孔232上,且所述抽风马达200分别具有一位于所述第二空间24内且对应于所述入风孔223的进气端210,及一位于所述第二空间24内且对应于所述连通孔30的出气端220。
所述加热单元300是分别装设于该左、右侧壁14、15的第一安装孔141、151上,所述加热单元300分别具有一延伸至所述第一空间17内且实质上位于所述出气端210与所述连通孔30的正上方的加热部310。所述加热部310均具有一陶瓷框架311,及多片相邻紧密地排列设置于该框架311内且横截面呈连续z字形的加热鳍片312。
所述红外线灯组400是与所述加热单元300呈交错地分别装设于该左、右侧壁14、15的第二安装孔142、152上,并朝该分隔壁16延伸至所述第一空间17内而实质上位于所述出光口60的上方,所述红外线灯组400均具有一抵接于该底架21的顶壁211顶面上而罩住所述出光口60的灯罩410,及一装设于该灯罩410内的红外线灯管420。
借此,如图6、7、8所示,当所述抽风马达200启动后,该烘干空间70内的热气即可经所述回风孔50、所述入风孔223与所述抽风马达200的进气端210而被吸入所述抽风马达200内,然后再经所述抽风马达200的出气端220而朝正上方的连通孔30排出,在此过程中,由于所述加热单元300的加热部310恰是位于所述连通孔30的正上方,因此,全部的回收热气必会在穿过紧密排列的加热鳍片312后再流动至所述第一空间17内,如此,所述加热部310即可集中地将回收热气均匀地加热,此后,由于所述加热部310完全没有延伸至所述出风孔40的上方,因此,均匀加热后的回收热气即可在不受任何结构干扰的情形下,而从所述出风孔40稳定地朝下流出至该烘干空间70内,如此,本实用新型即可使回收热气循环流动而持续地烘干待处理的鞋件。
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在热气烘干鞋件的过程中,所述红外线灯组400的红外线灯管420所产生的红外线更可经由所述出光口60投射至该烘干空间70内,而以辐射热对该烘干空间70内的热气均匀地加热,进而使鞋件被进一步地烘干。此外,由于所述红外线灯组400的灯罩410均抵接于该顶壁211的顶面上而罩住所述出光口60,并避开所述出风孔40,因此,所述红外线灯组400并不会干扰回收热气从所述出风孔40稳定地朝下流出的风向。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一、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灯组400不但不会干扰回收热气稳定地从所述出风孔40朝下流出的风向,更可以通过热效率佳的辐射热均匀地加热该烘干空间70内的热气,而有效地将鞋件烘干。
二、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单元300的加热部310位于所述连通孔30的正上方,而使紧密排列的所述加热鳍片312可涵盖住所述连通孔30,因此,从所述抽风马达200的出气端220排出的回收热气必会先穿过所述加热鳍片312,然后才流动至所述第一空间17内,如此,大部份的回收热气均会与所述加热鳍片312接触,而被均匀加热。
三、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部310完全没有延伸至所述出风孔40的上方,因此,均匀加热后的回收热气不会受任何结构干扰而产生紊流,而可稳定地从所述出风孔40朝下流出至该烘干空间70内。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不但可均匀地、有效率地对热气加热,且回收热气更可稳定地朝下排出,所以确实能达到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装设于该制鞋机的一机台上,其特征在于该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包含一箱体,具有一出风部、一与该出风部连接的循环部、至少一连通该出风部与该循环部的连通孔、多个与该出风部连通的出风孔、多个与该循环部连通的回风孔,及至少一与该出风部连通的出光口,该出风部具有至少一第一空间,该循环部具有至少一经该连通孔与该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二空间;至少一抽风马达,其装设于该循环部上,该抽风马达具有一位于该第二空间内且对应于所述回风孔的进气端,及一位于该第二空间内且对应于该连通孔的出气端;及至少一红外线灯组,其装设于该出风部上,并延伸至该第一空间内而实质上位于该出光口的上方,该红外线灯组具有一罩住该出光口的灯罩,及一装设于该灯罩内的红外线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风循环风箱装置还包含至少一加热单元,该加热单元装设于该出风部上,该加热单元具有一延伸至该第一空间内且实质上位于该出气端与该连通孔的上方的加热部,该加热部具有一框架,及多片相邻地排列设置于该框架内的加热鳍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风部还具有一顶壁、一与该顶壁连接的前壁、一相反于该前壁且与该顶壁连接的后壁、一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前、后壁之间的左侧壁、一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前、后壁之间且相反于该左侧壁的右侧壁、一介于该左、右侧壁之间且连接于该顶壁与该前、后壁之间的分隔壁,该顶壁、该前、后壁、该左、右侧壁与该分隔壁相配合界定出二第一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风部还具有一沿该左侧壁底缘连接于该前、后壁之间的左侧底壁,及一沿该右侧壁底缘连接于该前、后壁之间的右侧底壁,该箱体具有多个分别设置于该左、右侧底壁上的连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包含多个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分别装设于该出风部的左、右侧壁上,且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部分别延伸至所述连通孔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循环部还具有一底架,该底架具有一抵接于该左、右侧底壁底缘与该分隔壁底缘上的顶壁,及两块沿该顶壁长方向的两相反侧向下延伸的侧壁,该顶壁与所述侧壁配合界定出一烘干空间,所述出风孔分别设置于该顶壁上,并介于该分隔壁与该左、右侧底壁之间,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与该烘干空间,所述回风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壁上,所述回风孔连通该第二空间与该烘干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循环部还具有二分别装设于该左、右侧底壁与该底架之间的角架,该底架还具有两块分别沿所述侧壁底缘朝外延伸出的底壁,所述角架分别具有一抵接于该左、右侧底壁与所述底壁之间的立壁,及一沿该立壁底缘朝外延伸出的侧翼壁,所述立壁与所述侧壁之间均间隔有一间隙,且所述立壁分别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回风孔的入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循环部还具有两块分别装设于该左、右侧底壁与所述侧翼壁之间的封板,所述封板分别配合该左、右侧底壁、所述立壁与所述侧翼壁界定出二第二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包含多个抽风马达,所述抽风马达分别装设于所述封板上,所述抽风马达的进气端分别对应于所述入风孔,所述抽风马达的出气端分别对应于所述连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包含多个红外线灯组,该箱体具有多个出光口,所述出光口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与该烘干空间,所述出光口分别设置于该底架的顶壁上,并介于该分隔壁与该左、右侧底壁之间,所述红外线灯组与所述加热单元呈交错地分别装设于该左、右侧壁上,并朝该分隔壁延伸至所述第一空间内而实质上位于所述出光口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鞋机的热风循环风箱装置,其可装设于该制鞋机的一机台上,该装置包含一具有一出风部、一循环部、至少一连通孔、多个与该出风部连通的出风孔、多个与该循环部连通的回风孔、至少一与该出风部连通的出光口的箱体、至少一装设于该循环部上的抽风马达,及至少一装设于该出风部上的红外线灯组,该出风部具有至少一第一空间,该循环部具有至少一经该连通孔与该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二空间,该抽风马达具有一位于该第二空间内且对应于所述回风孔的进气端及一位于该第二空间内且对应于该连通孔的出气端,该红外线灯组延伸至该第一空间内而实质上位于该出光口的上方,该红外线灯组具有一罩住该出光口的灯罩,及一装设于该灯罩内的红外线灯管。
文档编号A47L23/00GK2891742SQ20062001834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0日
发明者庄锡发 申请人:良将制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