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63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现在煮饭过程中所排出的蒸汽的降温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这种电饭褒,公知的有各种各样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
献l (日本专利第1823119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电饭煲,其将空气(外部气体)送风至做饭过程中所排出的蒸汽使蒸汽的温度下降,将混合有该空气的蒸汽从设置于盖主体的前侧面的排气口排出。另外,在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560203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电饭煲,其将混合有上述空气的蒸汽从设置于盖主体的上面中央部的排气口排出。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l的结构中,由于排气口设置在盖主体的前侧面,且在盖主体内的进深方向的大致全长上配置有将蒸汽导向排出口的蒸汽排气通路,所以在将操作部、显示部设置在盖主体时,必须将它们设置在蒸汽排气通路的上方。因此,使盖主体的厚度变薄是较为困难的,盖主体变得大型化。另外,在盖主体大型化的情况下,也与盖主体的重心位置有关,在打开盖主体时(使铰链轴旋转时)的旋转力变大,所以电饭煲有可能变得不稳定(例如,偏倒)。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存在盖的开闭操作的使用方便性差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由于将排气口设置在盖主体的上面中央部,所以将电饭煲配置在除多层货架的最上层外的搁板上时,在电饭煲的上方的搁板的下表面蒸汽结露,因此,会损坏该搁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饭煲,其解决上述问题,能够抑制盖主体的大型化提高盖的开闭操作的使用方便性,且能够抑制电饭煲的上方的搁板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如下上述而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饭煲,包括内部形成有锅收纳部的大致有底筒状的电饭煲主体;收纳于上述锅收纳部的锅;对上述锅进行加热的锅加热装置;
盖主体,其以配置于上述电饭煲主体的开口部的周围的局部的铰链轴
为中心旋转,能够开闭上述电饭煲主体的开口部;
配置在上述盖主体内,吸入外部气体并进行送风的送风装置;
送风通路,其将从上述送风装置送来的外部气体导引至设置于上述盖主体的外壁的排气口;和
蒸汽通路,其将在上述锅内产生的蒸汽导引至上述送风装置的吸气侧或吹出侧,
上述电饭煲将上述锅内的上述蒸汽和上述外部气体混合后向外部排出,上述电饭煲的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装置和上述送风通路配置于比设置在上述盖主体的显示部更靠近上述铰链轴的一侧,
在上述排气口的附近还具备排气方向限制部,该排气方向限制部按照随着从上述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上述铰链轴的方式限制通过上述送风通路流入上述排气口的上述蒸汽和上述外部气体的混合流体的流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电饭煲,上述排气口设置在上述盖主体的侧壁。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饭煲,上述送风通路是与上述铰链轴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筒状的通路,
上述排气口偏斜地配置在比上述送风通路更远离上述铰链轴的方向,
上述排气方向限制部具备壁部件,该壁部件按照随着从上述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上述铰链轴的方式倾斜或弯曲,并将上述送风通路和上述排气口连接。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在第二或第三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饭煲,上述排气方向限制部,按照随着从上述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上述
6铰链轴的方式限制上述混合流体的流动,并且,按照随着趋向上述盖主体 的厚度方向的顶壁侧而远离上述铰链轴的方式限制上述混合流体的流动。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饭煲,上述 排气口设置在上述盖主体的顶壁。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在第一 第五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饭煲, 上述排气口由贯通上述盖主体的外壁的多个狭缝状的贯通孔构成,
上述排气方向限制部,位于上述各贯通孔之间,具备按照随着从上述 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在第一 第五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饭煲, 上述排气方向限制部具备至少一个按照将上述排气口分割为多个狭缝状 的孔的方式设置的板状部件,
上述板状部件以按照随着从上述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上述 铰链轴的方式倾斜或者弯曲的状态被安装。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在第一^^第七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饭煲, 上述排气方向限制部具备管道,该管道被安装在上述盖主体的外壁的外侧 面,使得从上述排气口排出的上述混合流体的流动按照随着从上述盖主体 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上述铰链轴的方式被限制。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在第一 第八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饭煲, 还具备排气口面积调整部,其调节上述排气口的开口面积。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面,在第四 第九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饭煲, 上述排气方向限制部,按照使从上述排气口排出的上述混合流体的流动方
向相对于上述盖主体的厚度方向以大约30°以上且不足90。的角度倾斜 的方式构成。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面,在第四 第九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饭 煲,上述排气方向限制部,按照使从上述排气口排出的上述混合流体的流 动方向相对于上述盖主体的厚度方向以大约30°以上40°以下的角度倾 斜的方式构成。
根据本发明第十二方面,在第一 第十一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 饭煲,在通过上述吸气口吸入的上述外部气体的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低 时,上述送风装置自煮饭结束继续运转一定时间。根据本发明第十三方面,在第一 第十二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 饭煲,其还具备控制上述送风装置的驱动的送风控制部,
上述送风控制部根据通过上述蒸汽通路的蒸汽量控制上述送风装置 的风力。
根据本发明第十四方面,在第一 第十三方面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电 饭煲,其还具备控制上述送风装置的驱动的送风控制部,
上述送风控制部根据通过上述吸气口吸入的上述外部气体的温度控 制上述送风装置的风力。
根据本发明的电饭煲,上述送风装置和上述送风通路配置于比设置在 上述盖主体的显示部更靠近铰链轴的一侧,所以能够实现盖主体的小型 化,能够提高盖开闭操作的使用方便性。另外,具备排气方向限制部,其 按照随着从上述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上述铰链轴的方式限制流 入上述排气口的混合流体的流动,所以能够抑制上述混合流体冲击电饭煲 的上方的搁板并滞留,能够抑制该搁板损坏。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的目的和特征从对于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下
述说明中能够明确。在该图面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
图3是表示煮饭工序的锅的温度变化和加热装置的驱动状态的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
图6是图5的电饭煲的变形例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
图8是表示在图7的电饭煲中,使排气口面积调整部移动的状态的局
部切除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将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设置于货架内的状态的 截面图。图11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截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功能框图。 图14是表示将重量传感器和煮开溢起传感器设置在本发明第七实施 方式的电饭煲内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继续本发明的叙述之前,对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 受本实施方式限定。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和图2,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截面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 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具有内部形成有锅收纳部la 的大致有底筒状的电饭煲主体l、收纳在锅收纳部la的锅2、能够开闭电 饭煲主体1的开口部地安装于电饭煲主体1的盖主体3、装卸自如地安装 在盖主体3的内侧(覆盖锅2的开口部的一侧)并能够密闭锅2的开口部 的大致圆盘状的内盖4、对锅2进行加热(感应加热)的锅加热装置5。
电饭煲主体1的锅收纳部la,由嵌合在电饭煲主体1的上部开口的内 周部的大致环状的上框lb;和对应于锅2的形状形成为有底圆筒形状,且 在上部开口侧端部与上框lb—体地连接的线圈基座lc构成。
在线圈基座lc的外周面,安装有构成锅加热装置5的底内加热线圈 5a和底外加热线圈5b。底内加热线圈5a按照隔着线圈基座lc与锅2的底 部的中央部周围相对的方式配置,底外加热线圈5b按照隔着线圈基座lc 与锅2的底部的角部相对的方式配置。
在线圈基座lc的底部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开口。在该开口部分,与锅2 的底部能够抵接地配置有作为用于测定锅2的温度的锅温度检测部的一例 即锅温度传感器6。在电饭煲主体1内设置有驱动控制各部和各装置进行煮饭的控制部
7。控制部7根据通过在盖主体3设置的操作部19进行的使用者的指示, 进行各部和各装置的驱动控制。
在电饭煲主体1的前壁上部(图1的左侧上部)设置有能够与盖主体 3的钩(hook) 8卡合的钩ld。在钩ld和上框lb之间设置有弹簧le。钩 ld通过弹簧le向前方(图1的左侧)施力。
在盖主体3,设置有内盖温度检测部的一例即内盖温度传感器9、线 圈等的内盖加热装置IO、铰链轴A。内盖温度传感器9设置为与内盖4能 够抵接,并且构成为能够检测内盖4的温度。内盖加热装置IO,由隔着内 盖4按照与锅2的上部开口部相对的方式配置在盖主体3内的加热线圈构 成,并通过控制部7的控制对内盖4进行感应加热。铰链轴A是盖主体3 的开闭轴,将两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承在电饭煲主体l的上框lc。盖主体3 通过在铰链轴A的附近设置的受扭螺旋弹黉等的旋转弹簧(未图示),被 向旋转的方向施力使盖主体3从电饭煲主体1的上部开口离开。
内盖4的局部用能够感应加热的不锈钢等的金属构成。在内盖4,为 了将在锅2内产生的蒸汽向锅2外排出,设置有由多个孔构成的蒸汽口 4a。 在内盖4的外周部的锅2侧的面安装有当盖主体3处于关闭状态时与锅2 紧密接触的大致环状的内盖衬垫(packing) 17。内盖衬垫17由橡胶等的 弹性体构成。
另外,在盖主体3设置有显示煮饭菜单、煮饭时间等各种信息的液晶 显示器等的显示部18;和用于指示煮饭菜单的选择、煮饭的开始、取消、 预约等的执行的操作部19。操作部19由煮饭开始按钮等的多个按钮构成。 使用者通过参照显示部18的显示内容,并且使用操作部19指示煮饭开始, 从而能够进行煮饭。接受到煮饭开始的指示的控制部7根据已储存的煮饭 程序和锅温度传感器6以及内盖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温度,对锅加热装置 5和内盖加热装置IO的驱动进行控制(动作或停止),执行煮饭工序。
另外,在盖主体3设置有通过在盖主体3的外壁设置的吸气口 12吸 入外部气体并送风的送风装置11;将从送风装置11送风的空气(外部气 体)导引至在盖主体3的外壁设置的排气口 13的送风通路15;和将锅2 内产生的蒸汽导引至送风通路15内的蒸汽通路16。送风装置11和送风通路15配置在比显示部18和操作部19更靠近铰 链轴A的一侧(盖主体3的后半部分)。吸气口 12由以贯通盖主体3的侧 壁的方式设置的多个狭缝状的贯通孔构成。排气口 13由以贯通与设置有 吸气口 12的侧壁相对的盖主体3的侧壁的方式设置的多个狭缝状的贯通 孔13a构成。贯通孔13a沿以按照随着从盖主体3的内部趋向外部(向侧 方)远离铰链轴A的方式而预先设定的角度倾斜的方向将盖主体3的侧壁 开口。由此,各贯通孔13a之间形成有作为排气方向限制部的一例的倾斜 面14a。倾斜面14a按照随着从盖主体3的内部朝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A (向电饭煲的斜前方向)的方式限制通过送风通路15流入排气口 13的蒸 汽和外部气体的混合流体的流动。
送风通路15是与铰链轴A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筒状的通路。送风通路 15以大致直线状连结送风装置11的吹出侧部分llb和排气口 13,截面积 也大体上均一。
蒸汽通路16的一端与内盖4的蒸汽口 4a连通连接,另一端与送风通 路15的下部(底面)的局部连通连接,以使锅2内的剩余的蒸汽能够向 送风通路15排出。蒸汽通路16和送风通路15的连接部分位于排气口 13 和送风装置11的吹出侧部分llb之间。
送风装置11只要是轴流风扇、多叶片风扇、涡旋风扇、涡轮风扇等 产生空气的结构就能够可以使用。从成本的观点优选使用轴流风扇。另外, 从将盖主体3的大型化抑制在最小限且防止风路压损导致的风量降低的观 点优选使用多叶片风扇。送风装置11的驱动由控制部7进行控制。控制 部7根据煮饭程序的进展,对送风装置11的驱动进行控制(动作或停止)。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将送风单元11的吸气侧部分lla和吸气 口 12如图2所示那样相互对向地设置,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只要构成 为在送风装置11的吸气侧部分lla和吸气口 12之间确保一定的空间的结 构即可。这时,例如,即使将送风装置11的吸气侧部分lla和吸气口 12 配置为大致直角,依据使用的送风装置11的种类也能够确保吸入空气量。
另外,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排气口 13和送风装置11的吹出侧部 分llb之间,将蒸汽通路16和送风通路15连接,以便将在锅2内产生的 蒸汽导入送风装置11的吹出侧,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蒸汽通路
ii16的出口也可以位于送风装置11的吸气侧。
下面,参照图3对本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 表示煮饭工序的锅的温度变化和加热装置(锅加热装置5及内盖加热装置 10)的驱动状态的图。
首先,由使用者在锅2内放入米和水,利用操作部19选择煮饭菜单 后,当指示煮饭开始时,按照控制部7的控制开始煮饭工序。
在此,所谓煮饭工序是指由以预煮工序(也称为浸泡工序)、升温工 序(也称为加温工序)、维持沸腾工序、焖制工序为主的四个工序构成。 在这些工序期间促进米的糊化(粘稠化)而将米煮成饭。该煮饭工序,由 控制部7根据锅温度传感器6和内盖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温度以及对应于 煮饭菜单的煮饭程序,控制锅加热装置5和内盖加热装置10的锅加热动 作而执行。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根据米的种类等准备有多个煮饭菜单, 对应于该各个煮饭菜单的煮饭程序被存储在控制部7。
当煮饭工序开始时,首先开始预煮工序。预煮工序是将水保持在一定 的温度使米吸收水分的工序。在该预煮工序中,控制部7根据锅温度传感 器6或内盖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温度,控制锅加热装置5和内盖加热装置 10,以便控制锅2的温度使锅2内的水的温度不会达到米幵始糊化的温度 (约60。C)以上。由此,促进米吸收水分。
从预煮工序开始经过预先设定的时间后进行到升温工序。升温工序是 通过锅加热装置5和内盖加热装置10 —口气将锅2加热,使锅2内的水 成为沸腾状态(约100。C)的工序。在该升温工序中,控制部7控制锅加 热装置5和内盖加热装置10的驱动,以便急速地加热锅2使锅2内的水 成为沸腾状态。
通过实施升温工序,锅温度传感器6的检测温度成为约IO(TC时,转 移至维持沸腾工序。维持沸腾工序是使米的淀粉糊化,使糊化度提高至 50% 60%左右的工序。在该维持沸腾工序中,控制部7控制锅加热装置 5和内盖加热装置10,以维持锅2内的水的沸腾状态。更具体地说,煮饭 控制部15进行以一定时间间隔反复锅加热装置5和内盖加热装置10的驱 动、驱动停止的占空比(duty)控制,间歇加热锅2。
在该升温工序中,由于连续地使水沸腾,所以约100。C的蒸汽大量地产生。当该产生的蒸汽使锅2内充满时,多余的蒸汽通过蒸汽通路16流 入送风通路15内。这时,控制部7通过锅温度传感器6检测出锅2内的 水已沸腾的情况,开始驱动送风装置ll。由此,送风装置11从吸气口12 吸入外部气体,将该外部气体向排气口 13 (图2中的箭头B的方向)送 风。从蒸汽通路16流入送风通路15的上述蒸汽,和由该送风装置11送 风的外部气体在送风通路15内混合。该外部气体和蒸汽的混合流体通过 送风装置11的风力,被从盖主体3的排气口 13排出至电饭煲的外部。由 于将蒸汽(约100°C)和外部气体(例如约25。C)混合,所以能够使所排 出的混合流体的温度比蒸汽的温度更低。
另外,本第一实施方式中,蒸汽通路16与送风通路15的下部(底面) 的一部分连通连接,由于蒸汽与外部气体相比为高温,所以较轻,因此从 蒸汽通路16排出的蒸汽自然地向上方移动,易于在送风通路15内均匀地 与外部气体混合。
从排气口 B排出的混合流体被倾斜面14a限制,使其按照随着从盖 主体3的内部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A的方式流动。这时,当电饭煲被设置 在除前方以外周围用搁板包围的货架C内时,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 体,如图2所示,沿货架C的侧壁向箭头B1的方向流动。由此,防止混 合流体在货架C内滞留,能够防止搁板吸收湿气而膨胀等不良状况。另外, 由于能够防止电饭煲周围的温度上升,所以例如,能够抑制因控制部7的 部件的温度上升导致的动作不稳定等。
通过维持沸腾工序的实施,锅2内的大部分水分消失时,锅2内的温 度上升至水的沸点以上。当锅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锅2内的温度达到水的 沸点以上(例如约130°C)时,转移至焖制工序。焖制工序是利用预热使 多余的水分蒸发,提高米的糊化度至接近100%的工序。在该焖制工序中, 每一次锅2的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以下,控制部7控制锅加热装置5和内 盖加热装置IO,以便对锅2进行加热。更具体地说,控制部7与维持沸腾 工序同样地,进行以一定时间间隔反复锅加热装置5和内盖加热装置10 的驱动、驱动停止的占空比(duty)控制,间歇加热锅2。另夕卜,在该焖 制工序中,由于从蒸汽通路16仅排出一点蒸汽,所以控制部7以使送风 装置11继续驱动的方式进行控制。
13自焖制工序的开始经过预先设定的时间后,焖制工序(即全部的煮饭 工序结束)结束,自动地转移至保温工序。
以上,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由于将送风装置11和送风通路15配置 在比显示部18和操作部19更靠近铰链轴A的位置,所以与专利文献1比 较,盖主体3的前半部分能够薄型化,能够实现盖主体3整体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由于将送风装置11和送风通路15配置 在比显示部18和操作部19更靠近铰链轴A的位置,所以盖主体3的重心 位置变得靠近铰链轴A。由此,打开盖主体3时的回转力与专利文献1的 电饭煲比较减小,另外,由于能够减小打开盖主体3时需要的力,所以无 需增加盖主体3的旋转弹簧(未图示)的力。因此,能够抑制电饭煲偏倒 等的不良现象,能够提高盖主体3的开闭操作的使用方便性。另外,在将 旋转弹簧的力增大的情况下,即使盖主体3打开到相对于电饭煲主体1为 大致90°的角度时,旋转弹簧的力也产生作用,会产生电饭煲主体l浮起 等的不良状况。
另外,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由于具备倾斜面14a,该倾斜面14a按 照随着从盖主体3的内部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A的方式限制从排气口 13 被排出的混合流体的流动,所以能够抑制混合流体在货架C内滞留。因此, 能够抑制搁板的劣化和控制部7的动作不稳定等的不良状况。
另外,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由于构成为从送风装置11被送风的外 部气体朝向排气口 13几乎直线地流动的结构,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 送风装置ll的送风性能。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 流体在货架C内滞留的可能性。
另外,根据本第一实施方式,由于将吸气口 12和排气口 13设置在盖 主体3的侧壁,所以即使在出现失误而液体等从盖主体3的上方落下时, 能够降低该液体等通过吸气口 12和排气口 13附着在送风装置11的可能 性。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可以以其它的各种形式实 施。例如,本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将送风装置11配置在盖主 体3的后部左侧,将排气口 13配置在盖主体3的后部右侧,但也可以与 此相反,将送风装置11配置在盖主体3的后部右侧,将排气口 13配置在盖主体3的后部左侧。通过准备这两种结构的电饭煲,使用者可以根据电 饭煲的设置环境选择适当的电饭煲。
另外,蒸汽通路16是米汤(具有粘性的汁)易通过的通路,所以优 选至少局部能够装卸自如地进行拆装。由此,可以容易地进行蒸汽通路16 的修理。另外,替代上述结构,也可以构成为在蒸汽通路16上设置盖, 在进行易弄脏的部分的修理时能够通过打开盖来进行修理。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锅温度传感器6检测出锅2内的 水已沸腾的情况,使送风装置11动作,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蒸汽流入 送风通路15内时,驱动送风装置ll即可。例如,也可以通过内盖温度传 感器9等其它的传感器检测出锅2内的水已沸腾的情况,驱动送风装置11。 另外,也可以转移至升温工序然后经过一定时间时,自动地开始送风装置 11的驱动。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蒸汽通路16与送风通路15的下部 (底面)连接,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大致均匀地混合蒸汽和 空气的结构即可。例如,即使将蒸汽通路16与送风通路15的底面附近的 侧面连接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蒸汽通路16的连接位置即使不 在送风通路15的底面附近,通过在送风通路15内附加适当的肋部等也能 够实现。
另外,吸气口 12只要按照配合送风装置11的种类能够充分地发挥送 风装置11的性能的方式、即按照减少压力损失的方式设置即可,位置和 形状不作特别的限定。另外,盖主体3的内部通常不是完全密闭的空间, 通过在盖主体3的某一位置存在的间隙与盖主体3的外部连通。因此,若 对送风装置11的送风不产生障碍,就没有必要特别地设置吸气口 12。即 也可以将上述间隙作为吸气口 12。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在维持沸腾工序的开始时,开始送风装置11 的驱动,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升温工序中虽然仅很少量,但也 还是产生蒸汽(热气),因此,在升温工序过程中也可以开始送风装置11 的驱动。另外,由于这时产生的蒸汽比在维持沸腾工序中产生的蒸汽温度 低且量也少,所以没有必要使送风装置ll驱动。 (第二实施方式)使用图4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进行说明。图4是本发明第 二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本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与上述 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不同点是在排气口 13的附近,还具备遮蔽壁 14b、排气通路前方扩张壁14c。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由倾斜面14a、遮 蔽壁14b和排气通路前方扩张壁14c构成排气方向限制部的一例。
如图4所示,遮蔽壁14b按照将构成排气口 13的多个狭缝状的贯通 孔13a的铰链轴A侧的局部堵塞的方式被配置。另外,排气通路前方扩张 壁14c配置为将在排气通路15的远离铰链轴A—侧且在排气口 13的附近 的壁以更加远离铰链轴A的方式扩张。在位于通过该排气通路前方扩张壁 14c被扩张的区域的盖主体3的侧壁,形成有与由遮蔽壁14b堵塞的贯通 孔13a相同面积的贯通孔13a。换而言之,排气口 13在比送风通路15更 远离铰链轴A的方向上偏斜地被配置,遮蔽壁14b和排气通路前方扩张壁 14c按照随着从盖主体3的内部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A的方式倾斜或者弯 曲,将送风通路15和排气口 13连接。
在本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中,通过排气通路15流入排气口 13的混 合流体的流动,不仅利用倾斜面14a而且还利用遮蔽壁14b和排气通路前 方扩张壁14c被限制为随着从盖主体3的内部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A。因 此,与只用倾斜面14a进行限制相比,能够可靠地使混合流体的流动趋向 电饭煲的前方,而且能够确保风量。
在将本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饭煲,如图4所示收纳在货架C中进行煮饭 时,能够使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的流动,不降低风量地、更可靠 地趋向电饭煲的前方。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蒸汽(混合流体)在货架C 内滞留,能够进一步抑制搁板的劣化和控制部7的动作不稳定等的不良状 况。另外,通过设置排气通路前方扩张壁14c抑制风量的降低,所以蒸汽 的冷却性能不会下降。 (第三实施方式)
使用图5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进行说明。图5是本发明第 三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本第三实施式的电饭煲与上述第 二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不同的点,是在排气口 13附近具备替代倾斜面14a 和遮蔽壁14b的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d。本第三实施方式中,是由排气通路前方扩张壁14c和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d构成排气方向限制部的一例。
如图5所示,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d是按照将排气口 13分割为多个 狭缝状的贯通孔13a的方式设置的板状部件。该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d的 ^:于靠近送风装置11的一侧的部分与送风通路15平行,以按照随着从盖 主体的内部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A的方式倾斜或者弯曲的状态被安装。另 夕卜,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d设计为与盖主体3的厚度方向(在图5中相对 于纸面的垂直方向)平行。另外,在图5中表示了设置有两个排气方向导 引部件14d的例子,至少设置一个以上即可。
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d的靠近送风装置11的一侧的端部,位于比蒸 汽通路16与送风通路15连接的部分更靠近排气口 13的一侧。另外,排 气方向导引部件14d的靠近送风装置11的一侧的端部,优选为相对于气 流降低阻力的形状如半圆截面和翼截面。由此,能够将由排气方向导引部 件14d分割气流时产生的压损控制在最小限。
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送风通路15流入排气口 13的混合流体的 流动通过二个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d被分成三股并且向排气口 13行进, 通过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d的倾斜或者弯曲面被限制为随着从盖主体3内 部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A。因此,能够抑制蒸汽(混合流体)在货架C内 滞留,能够抑制搁板的劣化和控制部7的动作不稳定等的不良状况。另外, 与之相对,在没有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d时,在排气口 13附近可能会产 生混合流体的压力分布的不均。该压力分布的不均造成在送风通路15内 产生的压损,导致风量的降低。
根据本第三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由于具备分割混合流体的流动的排气 方向导引部件14d,所以能够抑制在送风通路15中的混合流体的流动的限 制时的压力分布不均。由此,能够将风量的降低抑制在最小限度,能够最 大限度地确保风量,并且能够将混合流体的排气方向限制为向前方(图5 的下方)。因此,能够高水平地同时实现蒸汽的冷却和防止在货架C内的 蒸汽(混合流体)的滞留。
另外,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盖主体3的外壁的外侧面安装管道14e。 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将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的流动限制为随着从 盖主体3内部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A。另外,管道14e因为是在盖主体3的外部限制混合流体的流动,所以能够不使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 的风量下降。因此,能够以相对于排气口 13近似平行的角度配置管道14e 的前侧部分(图6的下侧部分)。由此,如图6的箭头B2所示,能够使从 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的流动以不与货架C的壁面接触的方式朝向沿 着盖主体3的侧壁的方向。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蒸汽在货架C内滞留。 (第四实施方式)
使用图7和图8,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进行说明。图7和 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本第四实施方式 的电饭煲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不同的点是,在排气口 13的附 近具备排气口面积调整部20以替代遮蔽壁14b。在本第四实施方式中,由 倾斜面14a和排气通路前方扩张壁14c和排气口面积调整部20构成排气 方向限制部的一例。
如图7和图8所示,排气口面积调整部20具备从盖主体3的侧壁突 出的柄20a、和沿盖主体3的侧壁的内侧面能够滑动的遮蔽板部20b。使 用者通过捏住柄20a,使遮蔽板部20b滑动,从而塞堵排气口 13的后半部 分(铰链轴A侧),能够调节排气口 13的开口面积。
排气口面积调整部20位于图7所示的位置时,排气口 13的开口面积 成为最大。这时,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以低风速被排出。另一方 面,排气口面积调整部20位于图8所示的位置时,排气口13的开口面积 成为最小。这时,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以高风速被排出。
下面,对于排气口 13的幵口面积能够调节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例如,在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设置在货架C内时,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如图2箭头B1所示,沿搁板向电饭煲的前方排出。这 时,由于混合流体和搁板接触,在搁板的壁面会生成很多结露。另一方面, 包含于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的蒸汽量,由于随着煮饭工序的进行 锅2内的水量减少所以减少。具体地说,包含于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 流体的蒸汽量与维持沸腾工序时比较,在焖制工序时减少。因此,即使在 维持沸腾工序中在搁板的壁面产生结露,也能够在炳制工序中通过蒸汽含 有量少的混合流体使其干燥。
但是,在焖制工序完成时,也有可能没有使搁板的壁面的结露完全干燥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使用者能够任意地减少排气
口 13的开口面积,所以能够增强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的风速,能 够加速结露的干燥速度。另一方面,在电饭煲的侧方没有搁板时,由于使 用者能够将排气口 13的开口面积扩大,所以可以减弱从排气口 13排出的 混合流体的风速,能够不必在意排气的风而进行煮饭。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以堵塞排气口 13的后半部分的方式 构成排气口面积调整部20,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排气口面积调整 部20也可以按照堵塞排气口 13的下部的方式被构成。这时,从排气口 13 排出的混合流体的流动被限制为随着从盖主体3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铰 链轴A,并且,被限制为随着趋向盖主体3的厚度方向的顶壁侧而远离铰 链轴A。 gp,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的流动被限制为朝向电饭煲主 体1的前方并且向斜上方。
如此构成的作用、效果一般认为是如下所述。例如, 一般认为电饭煲 被配置在其侧方不是搁板,而是存在微波炉等其它的电子产品的位置。例 如在微波炉中其侧壁设置有通气孔。因此,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 通过该通气孔进入微波炉的内部时,会在微波炉的内部结露而成为故障的 原因。在如上所述构成时,能够规避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通过该 通气孔进入微波炉的内部。
另外,将由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的流动限制为趋向电饭煲主体1 的前方并且向斜上方的不限定于使用排气口面积调整部20。例如,使用上 述第三实施方式说明的管道14e也可以进行上述限制。 (第五实施方式)
使用图9,对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进行说明。图9是本发明 第五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截面图。本第五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与上述第一实 施方式的电饭煲的不同点是在盖主体3的顶壁的内侧面具备热敏电阻等的 外部气体温度检测部21。
外部气体温度检测部21检测煮饭开始时的盖主体3的顶壁的温度, 将其温度信息输入控制部7。煮饭开始时的盖主体3的顶壁的温度与电饭 煲周边的温度即外部气体温度大致相同。控制部7根据由外部气体温度检 测部21输入的温度信息,判定外部气体温度(电饭煲的周围环境温度)。例如,外部气体温度是5。C 10。C时,在搁板的壁面的结露量增加,即使 在煮饭结束时,在壁面也容易残留水滴。因此,在本第五实施方式中,在 外部气体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例如15°C)低时,控制部7控制送风装 置ll,使送风装置ll从煮饭完成继续运转一定时间。
根据本第五实施方式的电饭煲,在货架C内设置电饭煲进行煮饭时, 在外部气体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例如15°C)低的情况下,从煮饭完成 使送风装置11继续运转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由此能够完全地使在 搁板的壁面的结露干燥。因此,能够不受电饭煲的使用环境温度影响,而 提高在货架C内进行煮饭时的防止结露的性能。
另外,送风装置11的驱动继续时间和预先设定的温度只要根据送风 装置11的性能等任意地设定即可。另外,也可以根据外部气体温度详细 地设定送风装置11的驱动的继续时间。 (第六实施方式)
使用图10和图11,对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进行说明。图IO 是表示将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设置在货架内的状态的截面图。图 11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局部切除俯视图。本第六实施方式的 电饭煲与上述第五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不同点是,替代盖主体3的侧壁而 在顶壁上设置排气口 13,在该排气口 13的附近具备排气方向导引部的一 例即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f。除此以外的方面是相同的,所以在进行说明 时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IO所示,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f是按照将排气口 13分割成多个 狭缝状的贯通孔13a的方式设置的板状部件。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f按照 与铰链轴A平行地延伸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在此为二个)。另外, 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f以按照随着从盖主体3的内部趋向外部(向上方) 而远离铰链轴A的方式倾斜的状态被安装。
由此,通过送风通路15流入排气口 13的混合流体的流动,被排气方 向导引部件14f分割同时向排气口 13行进,通过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f 的倾斜面被限制在图10的箭头B3的方向上。因此,能够抑制蒸汽(混合 流体)在货架C内滞留,能够抑制搁板的劣化和控制部7的动作不稳定等 的不良状况。另外,即使在电饭煲的侧方例如放置有微波炉的情况下,由
20于将排气口 13设置在顶壁,所以也能够规避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 进入微波炉的内部。
另外,在与铰链轴A正交的面内,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f相对于盖主 体3的厚度方向(在图10中上下方向)倾斜的角度e优选为约30°以上不 足90°。在倾斜角度6不足30°时,撞击到电饭煲的上方的搁板的混合流体 的流动的一部分不是在电饭煲的前方,而是有可能回转到具有电源软线 (cord)等的后方并滞留在货架C内。另夕卜,在该情况下,在配置于电饭 煲的后方的电源软线的附近结露,有可能引起漏电痕迹(tracking)等不良 现象。
另外,优选倾斜角度e为约30°以上40。以下。将倾斜角度e设定在约 40° 90°时,由于混合流体在靠近盖主体3的顶壁的位置流动,因此,有 可能产生设置于盖主体3的顶壁的显示部18的显示面被混合流体中的蒸 汽模糊化等不良现象。
另外,在本第六实施方式中,将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f按照相对于盖 主体3的厚度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但也可以弯曲地设置。在该情况下, 排气方向导引部件14f的弯曲面,按照从排气口 13排出的混合流体的流动 方向相对于盖主体3的厚度方向倾斜(优选以30。以上40。以下的角度倾斜) 的方式形成即可。
(第七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进行说明。图12是本发明第 七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截面图。图13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 功能框图。本第七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不同 点是还具备送风控制部22。
在现有技术中,在维持沸腾工序和焖制工序中,送风装置11被控制 驱动(开始和停止),使其以一定的风力持续将外部气体送风。但是,在 该情况下,送风装置11的驱动产生的噪音值高的状态例如占煮饭时间的 近于一半。该噪音值高的状态长时间地持续,例如,如果利用定时功能在 就寝过程中使电饭煲动作时,成为较大问题。
因此,本第七实施方式的电饭煲具备送风控制部22,其判定通过蒸汽 通路16的蒸汽的量,并根据该判定结果控制送风装置ll的风力(风扇旋转数)。送风控制部22与控制部7连接,并构成为能够根据控制部7的控 制动作控制送风装置ll。下面,对基于送风控制部22的具体的上述蒸汽 的量的判定方法和送风装置11的风力控制进行说明。 (根据煮饭工序的进行控制风力)
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从锅2内产生蒸汽的工序主要是维 持沸腾工序。蒸汽的产生量依赖于锅2内的水的剩余量,所以在维持沸腾 工序的前半程最多,这以后慢慢地减少。更具体地说,若维持沸腾工序的 继续时间约15分钟,则自维持沸腾工序的开始5分钟期间蒸汽的产生量 最多。另一方面,在焖制工序中是锅2内的大部分水分由米吸收或已蒸发 的状态,所以蒸汽的产生量若与维持沸腾工序比较仅是一点点。因此,根 据煮饭工序的进行状况,能够判定通过蒸汽通路16的蒸汽的量。
因此,在本第七实施方式中,送风控制部22根据煮饭工序的进行状 况,判定通过蒸汽通路16的蒸汽的量,并根据该判定结果,对送风装置 ll的风力进行控制。更优选的是,送风控制部22在维持沸腾工序中进行 至少一次降低送风装置11的风力的控制,转移至炳制工序时进行进一步 降低送风装置11的风力的控制。例如,送风控制部22,在维持沸腾工序 的前半程(5分钟)中将送风装置ll的风力设定为0.31113,在维持沸腾工 序的后半程(IO分钟)中将送风装置ll的风力设定为0.251113,焖制工序 中的送风装置ll的风力设定为0.15m3。由此,能够将噪音值高的状态控 制为只在维持沸腾工序的前半程,能够比现有技术中大幅度地縮短。另外, 能够将消耗电量减少仅与使送风装置11的风力的降低相应的量。 (根据煮饭菜单控制风力)
另外,锅2内产生的蒸汽的量根据煮饭菜单也有所不同。所谓煮饭菜 单,即表示大米、免淘米、糙米、粥等的米的种类和煮饭方式的信息。例 如大米和糙米的吸水率与吸水速度不同。因此,按照在操作部19所选择 的煮饭菜单,能够判定通过蒸汽通路16的蒸汽的量。
因此,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送风控制部22根据在操作部19所选择 的煮饭菜单,判定通过蒸汽通路16的蒸汽的量,并根据该判定结果控制 送风装置ll的风力。更优选的是送风控制部22进行控制,使在选g蒸汽 的产生量少的菜单作为煮饭菜单的情况下,比在选择蒸汽的产生量多的菜单的情况下降低送风装置11的风力。由此,因煮饭菜单不同而不同的蒸 汽的产生量也被考虑,能够细致地控制送风装置11的风力,能够比现有 技术大幅度地縮短噪音值高的状态。
(根据被烹调物的重量控制风力)
另外,从锅2内产生的蒸汽的量根据煮饭的米的合数也有所不同。煮 饭的米的合数越多需要加入锅2的水也越多。因此,通过判定锅2内装入 的米和水的重量(被烹调物的重量),从而能够判定通过蒸汽通路16的蒸 汽的量。
因此,在本第七实施方式中,送风控制部22根据被烹调物的重量判 定通过蒸汽通路16的蒸汽的量,根据该判定结果控制送风装置11的风力。 更为优选的是送风控制部22进行控制,使在被烹调物的重量比预先设定 的重量小的情况下,降低送风装置11的风力。由此,根据被烹调物的重 量不同而不同的蒸汽的产生量也被考虑,能够细致地控制送风装置11的 风力,能够比现有技术大幅度地縮短噪音值高的状态。
另外,作为被烹调物的重量的检测方法,例如有如图14所示的方法, 设置重量判定部的一例即重量传感器23测定收容有被烹调物的锅2整体 的重量,从该重量减去预先设定的锅2的重量,从而进行检测的方法。另 外,根据被烹调物的重量,在升温工序所需要的时间(使被烹调物沸腾的 时间)不同,所以通过测定升温工序所需要的时间,也可以检测被烹调物 的重量。另外,作为重量传感器23能够使用一直以来公知的各种形式的 重量传感器。因此,在此省略对重量传感器23的结构的详细说明。 (根据煮开溢起次数控制风力)
另外,从锅2内产生的蒸汽的量能够根据锅2内的被烹调物的煮开溢 起次数了解。即,锅2内的被烹调物的煮开溢起是因锅2内存在的水的量 多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在维持沸腾工序中,如上所述,锅2通过锅加热 装置5和内盖加热装置10被间歇加热。因此,锅2内存在的水的量多时, 锅2每次被加热时发生被烹调物的煮开溢起。g卩,锅2内存在的水的量越 多,在锅2内的被烹调物的煮开溢起的次数就越多。
因此,在本第七实施方式中,送风控制部22根据锅2内的被烹调物 的煮开溢起次数,判定通过蒸汽通路16的蒸汽的量,根据该判定结果控
23制送风装置11的风力。更为优选的是送风控制部22根据从维持沸腾工序 的开始在一定时间内的煮开溢起次数,控制该一定时间以后的送风装置11 的风力。由此,根据通过蒸汽通路16的蒸汽的量能够细致地控制送风装 置11的风力,能够比现有技术大幅度地縮短噪音值高的状态。
另外,煮开溢起次数的检测方法例如有如图14所示的方法禾[J用在 蒸汽通路16内设置的煮开溢起次数检测部的一例即煮开溢起传感器24进 行检测的方法。另外,作为煮幵溢起传感器24能够使用一直以来公知的 各种形式的煮开溢起传感器。因此,在此省略对煮开溢起传感器24的结 构的详细说明。
(根据锅加热装置的锅加热动作控制风力)
另外,蒸汽从锅2内主要产生是在锅加热装置5对锅2进行加热时。 更具体地说,在锅加热装置5对锅2进行间歇加热并将锅2内的被烹调物 的温度维持在大致一定的维持沸腾工序和焖制工序中,是锅加热装置5驱 动时。因此,从锅2内产生的蒸汽的量能够从锅加热装置5的锅加热动作 了解。
因此,在本第七实施方式中,送风控制部22根据锅加热装置5的锅 加热动作判定通过蒸汽通路16的蒸汽的量,根据该判定结果控制送风装 置11的风力。更为优选的是送风控制部22在维持沸腾工序和焖制工序的 至少一个工序中,根据锅加热装置5的驱动开始和驱动停止的时刻,使送 风装置11的风力增减。由此,除蒸汽主要产生的时间段以外,使送风装 置U的风力降低,能够比现有技术大幅度地缩短噪音值高的状态。
另外,在该情况下,送风控制部22也可以使锅加热装置5的驱动开 始与送风装置11的风力增加的时刻同步,并使锅加热装置5的驱动停止 与送风装置11的风力降低的时刻同步。另外,由于在锅加热装置5的驱 动开始的时刻和锅2内的蒸汽流入送风通路15的时刻之间具有若千时滞 (time lag),所以也可以考虑这些原因而决定使送风装置11的风力增减的 时刻。另外,送风控制部22也可以根据锅加热装置5的驱动开始和驱动 停止的时刻,控制送风装置11的驱动开始和驱动停止。在该情况下也可 以与上述同样地使锅加热装置5的驱动开始与送风装置11的驱动开始的 时刻同步,使锅加热装置5的驱动停止与送风装置11的驱动停止的时刻同步,也可以将时滞计算在内而决定这些时刻。
另外,在煮饭过程中,在电饭煲的前方约lm的地点测定噪音值,送 风装置11的驱动时的噪音值为38dB (分贝),与之相对,送风装置11的 驱动停止时的噪音值为32dB。 g卩,在蒸汽主要没有被排出的时间段,停 止送风装置11的驱动,由此能够将噪音值降低6dB。
另外,在维持沸腾工序中,使用使锅加热装置5的驱动开始和驱动停 止的时刻、与使送风装置11的驱动开始和驱动停止的时刻同步的电饭煲 进行煮饭时,煮饭结束时的总消耗电量是215Wh。另外,这时送风装置 11的风扇的旋转数在锅加热装置5的驱动时是3000rpm,在锅加热装置5 的驱动停止时是Orpm。另一方面,使用以3000rpm的旋转数连续驱动送 风装置11的风扇的现有技术的电饭煲进行煮饭时,煮饭结束时总消耗电 量是220Wh。即根据该测定结果可知,由于使锅加热装置5的驱动开始和 驱动停止的时刻、与送风装置11的驱动开始和驱动停止的时刻同步,所 以能够比现有技术减少5Wh的总消耗电量。
以上,利用本第七实施方式的电饭煲,根据通过蒸汽通路16的蒸汽 的量,控制送风装置ll的风力(风扇的旋转数)(具体地说是当通过蒸汽 通路16的蒸汽的量比预先设定的量少时,降低送风装置11的风力),因 此,能够将噪音值高的状态持续的时间縮短与降低上述风力的时间相应的 量。另外,能够与将送风装置11的风力所降低的部分相应地减少总消耗 电量的量。
另外,上述蒸汽的量的判定至少根据煮饭工序的进行、煮饭菜单、被 烹调物的重量、煮开溢起次数和锅加热装置的锅加热动作中任意一个进行 即可,也可以根据全部而进行判定。这时,能够更可靠地判定上述蒸汽的 量,能够更细致地控制送风装置11的风力,能够比现有技术大幅度地縮 短噪音值高的状态。
另外,出于控制送风装置11的驱动时间的目的,也可以将计时部17 (参照图13)与送风控制部16连接。由此,能够根据预先设定的驱动时 间或驱动停止时间控制送风装置11。 (第八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电饭煲进行说明。本第八实施方式的电饭煲与上述第七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送风控制部22以根据外部气体 温度检测传感器21的检测温度控制送风装置11的风力,替代根据通过蒸 汽通路16的蒸汽的量,控制送风装置11的风力。
从锅2内产生的蒸汽如前所述,与送风装置11吸入的外部气伴混合 并向外部排出。因此,当外部气体温度高时,向外部排出的混合流体的温 度升高。这时,增强送风装置ll的风力提高外部气体占混合流体的比率, 从而能够降低混合流体的温度。
因此,在本第八实施方式中,送风控制部22根据外部气体温度检测 传感器18的检测温度控制送风装置11的风力。更为优选的是送风控制部 22,在当外部气体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例如15°C)低时,比当外部气 体温度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上时,降低送风装置11的风力。由此,能够 考虑到外部气体温度而细致地控制送风装置11的风力,能够比现有技术 大幅度地縮短噪音值高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蒸汽通路16不是直线状而 构成为具有弯曲部,能够防止从送风装置11送风的外部气体通过蒸汽通 路16直接侵入锅2内。在从送风装置11送风的外部气体入侵锅2内时, 产生如下所述的问题。即,在煮饭工序中蒸汽从锅2内产生是对米进行加 热的同时使米吸收水分,使米的淀粉从e状态变化为a状态的工序(促进 糊化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外部气体流入锅2内而水温降低时,阻碍米的 糊化,使做出的饭的味道变差。另外,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蒸汽通路 16构成为具有弯曲部,但也只要是防止从送风装置11送风的外部气体直 接侵入到锅2内的结构即可。例如,蒸汽通路16也可以构成为具有膨胀 空间部。
另外,通过适当地组合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任意的实施方式,、能够 起到各自所具有的效果。
本发明的电饭煲是能够抑制盖主体的大型化、盖操作时的使用方便性 优良,且能够在将电饭煲配置于货架内的状态下不会损坏搁板而进行煮 饭,所以对于电饭煲普遍是有用的。
本发明,参照附图对于相关的优选实施方式已充分地记述,但熟习该技术的每个人应明白各种变形和修正。这种变形和修正只要不偏离基于附 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本发明的范围,则应理解为被包括于其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饭煲,包括内部形成有锅收纳部的大致有底筒状的电饭煲主体;收纳于所述锅收纳部的锅;对所述锅进行加热的锅加热装置;盖主体,其以配置于所述电饭煲主体的开口部的周围的局部的铰链轴为中心旋转,能够开闭所述电饭煲主体的开口部;配置在所述盖主体内,吸入外部气体并进行送风的送风装置;送风通路,其将从所述送风装置送来的外部气体导引至设置于所述盖主体的外壁的排气口;和蒸汽通路,其将在所述锅内产生的蒸汽导引至所述送风装置的吸气侧或吹出侧,所述电饭煲将所述锅内的所述蒸汽和所述外部气体混合后向外部排出,所述电饭煲的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和所述送风通路配置于比设置在所述盖主体的显示部更靠近所述铰链轴的一侧,在所述排气口的附近还具备排气方向限制部,该排气方向限制部按照随着从所述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所述铰链轴的方式限制通过所述送风通路流入所述排气口的所述蒸汽和所述外部气体的混合流体的流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盖主体的侧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路是与所述铰链轴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筒状的通路,所述排 气口偏斜地配置在比所述送风通路更远离所述铰链轴的方向,所述排气方向限制部具备壁部件,该壁部件按照随着从所述盖主体的 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所述铰链轴的方式倾斜或弯曲,并将所述送风通路和所述排气b连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方向限制部,按照随着从所述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所述铰链轴的方式限制所述混合流体的流动,并且,按照随着趋向所述盖主体的厚度方向的顶壁侧而远离所述铰链轴的方式限制所述混合流体的流动。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盖主体的顶壁。
6、 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由贯通所述盖主体的外壁的多个狭缝状的贯通孔构成,所述排气方向限制部,位于所述各贯通孔之间,具备按照随着从所述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
7、 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方向限制部具备至少一个按照将所述排气口分割为多个狭缝状的孔的方式设置的板状部件,所述板状部件以按照随着从所述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所述铰链轴的方式倾斜或者弯曲的状态被安装。
8、 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方向限制部具备管道,该管道被安装在所述盖主体的外壁的外侧面,使得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所述混合流体的流动按照随着从所述盖主体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所述铰链轴的方式被限制。
9、 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排气口面积调整部,其调节所述排气口的开口面积。
10、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方向限制部,按照使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所述混合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盖主体的厚度方向以大约30°以上且不足90。的角度 倾斜的方式构成。
11、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方向限制部,按照使从所述排气口排出的所述混合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对于所述盖主体的厚度方向以大约30°以上40°以下的角度倾 斜的方式构成。
12、 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吸气口吸入的所述外部气体的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低时,所述送风装置自煮饭结束继续运转一定时间。
13、 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驱动的送风控制部, 所述送风控制部根据通过所述蒸汽通路的蒸汽量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风力。.
14、 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控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驱动的送风控制部, 所述送风控制部根据通过所述吸气口吸入的所述外部气体的温度控 制所述送风装置的风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饭煲。为了抑制盖主体的大型化提高盖的开闭操作的使用方便性且抑制电饭煲上方的搁板损坏,本发明的电饭煲包括被收纳在电饭煲主体(1)内锅(2);盖主体(3),其以配置于电饭煲主体(1)的铰链轴(A)为中心进行旋转能够开闭电饭煲主体(1)的开口部;吸入外部气体进行送风的送风装置(11);送风通路(15),其将从送风装置(11)被送风的外部气体导引至设置在盖主体(3)的外壁的排气口(13);蒸汽通路(16),其将在锅(2)内产生的蒸汽导引至送风装置(11)的吸气侧或吹出侧,将锅(2)内的蒸汽和外部气体混合后向外部排出,其中,送风装置(11)和送风通路(15)配置在比设置于盖主体(3)的显示部(18)更靠近铰链轴(A)的一侧,具备排气方向限制部(14a),其按照随着从盖主体(3)的内部趋向外部而远离铰链轴(A)的方式限制流入排气口(13)的混合流体的流动。
文档编号A47J27/00GK101669760SQ200910170769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
发明者中西邦行, 佐野正人, 大桥秀行, 大矢弘, 广田正宣, 浮田和宏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