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54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枕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上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保健枕头。
背景技术
常见的枕头由枕体和枕芯构成,枕芯装在枕体内。通常枕头为长 方形,其枕面为平面,表面平整。
在使用这种枕头睡觉时,人体的脊椎和脊柱无法形成一条直线, 从而使心脏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循环,有时会造成手脚麻木,腰酸背
痛;另外,当人枕着这种枕头睡觉时,尤其是仰卧时,肩膀都露在外 面,成年人多患肩周炎,儿童在早上醒来时会觉得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 保健枕头。本实用新型是应人体头颈曲线而度身打造的系列产品,根 据力学、人体工学及人体磁场原理,符合头颈部的生理曲线,有效预 防和缓解脊椎有关的各种慢性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保健枕头,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枕面为上高下低的弧形枕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枕面为内凹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在枕面上分布有凸起的颗粒状的按摩圆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的改进,在枕体底部的位置采用半 弧形设计,其形状与人体肩膀的形状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具有风琴型枕面设计,可增强头颈部位的保护性与 舒适性;坑纹枕面透气性佳,无闷热,无压迫感,可轻松换气;改善
血液循环受阻及神经受压,安定情绪,消除疲劳粒点式枕面设计,全 面均衡承托头颈的压力,在加强透气性同时,对头部起到按摩的辅助 作用。
2.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系列曲线枕,具有超
强防震、超低回弹的特点,符合人体功学,吻合头颈曲线,有效分解 压力。能有效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
3. 本实用新型可增强人体睡眠时头部的血液微循环,令睡眠质 量得到有效提升。
4. 本实用新型是仿生学的蝶形设计,可全面保护头颈部位,减 轻头颈的压力;同时配合凸点按摩颗粒,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起到按 摩功能
5.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密度的新型材料制造,能均匀地化解人体 压力,均衡地承托头颈,让每块肌肉都能得到有效的休息,使头颈处 于完全放松的零压状态。加上最新净味技术,具有强效抗菌、无异味 及副作用,特别防螨防霉的抗菌处理,稳定持久、安全环保。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保健枕头,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枕面1为上高下
低的弧形枕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枕面为内凹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在枕面上分布有凸起的颗粒状
的按摩圆点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的改进,在枕体底部的位置采用半 弧形设计,其形状与人体肩膀的形状相匹配。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面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面视
权利要求1.保健枕头,包括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的枕面为上高下低的弧形枕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枕面为内凹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在枕面上分布有颗粒状的按摩圆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健枕头,其特征在于在枕体底部的位置采用半弧形设计,其形状与人体肩膀的形状相匹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健枕头。本实用新型包括枕体,所述枕体的枕面为上高下低的弧形枕面。所述的枕面为内凹形。在枕面上分布有凸起的颗粒状的按摩圆点。在枕体底部的位置采用半弧形设计,其形状与人体肩膀的形状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是应人体头颈曲线而度身打造的系列产品,根据力学、人体工学及人体磁场原理,符合头颈部的生理曲线,有效预防和缓解脊椎有关的各种慢性病。
文档编号A47G9/00GK201365757SQ20092005003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3日
发明者莹 石 申请人:莹 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