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41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面处理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处理器具。
背景技术
表面处理器具例如真空吸尘器是已熟知的。大部分真空吸尘器是“立式”或“筒 式”(在有些国家也称为罐式或桶式机)。立式真空吸尘器通常包括容纳脏物和灰尘分离装 置的主体,安装在主体上用于在要被清洁的地面上操作真空吸尘器的一对轮子,以及安装 在主体上的清洁器头。该清洁器头具有向下指向的吸口,其面对地面。真空吸尘器还包括 马达驱动风扇单元,以抽吸携带脏物空气穿过吸口。携带脏物空气被传送到分离装置,以使 得脏物和灰尘在空气被排放到大气之前被从空气分离。分离装置可采取过滤器、过滤袋或 已知的旋风装置。在使用时,用户将真空吸尘器的主体朝向地面放置,随后推拉附连到吸尘器的主 体的手柄以在地面上操纵真空吸尘器。被风扇单元抽吸通过吸口的携带脏物空气流被第一 气流管引导至分离装置。当脏物和灰尘已被从气流分离时,气流被第二气流管引导至清洁 空气出口。一个或多个过滤器可设置在分离装置和清洁空气出口之间。具有改进的可操纵性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例子见于W02009/030885中。该立式真 空吸尘器包括位于主体的下端的用于接合要被清洁的地面的桶形滚动组件,且该滚动组件 相对于主体滚动以允许主体在被利用手柄在地面上滚动。滚动组件可旋转地连接在一对管 之间,每个该管都延伸到主体的一侧。真空吸尘器的主体容纳用于把灰尘从吸入清洁器头 的携带脏空气流分离的分离装置。为了增加真空吸尘器的稳定性,以及为了使得有效地利 用滚动组件内的空间,用于把携带脏物空气抽入吸口的马达驱动风扇单元被定位在滚动组 件内。绕滚动组件的外周延伸的叉件把清洁器头连接到主体。叉件可枢转地连接在管之 间,以允许主体相对于叉件在立式位置和放倒位置之间被放倒,以在地面上操纵真空吸尘 器。叉件的枢转轴线基本上与滚动组件的旋转轴线共直线。清洁器头通过接头被连接到叉 件的前部中央部分,该接头允许叉件相对于清洁器头旋转。这些连接允许主体绕其纵向轴 线以螺旋式移动的方式旋转,而清洁器头保持与地面接触。由此当主体绕其纵向轴线旋转 时清洁器头可指向一新方向。当主体被利用手柄在地面上推动时,真空吸尘器沿清洁器头 指向的方向向前移动,由此允许真空吸尘器顺滑地且容易地在地面上被操作。真空吸尘器包括用于把主体支撑在其立式位置的支架,且其可在真空吸尘器处于 其放倒位置时相对于主体运动到收回位置以允许真空吸尘器被在地面上操纵。支架响应施 加到主体的力可自动地从支撑位置运动到收回位置以把主体从其立式位置放倒。支架包括 一对轮子,真空吸尘器在该轮子上可被放倒以允许真空吸尘器在支架处于其支撑位置的情 况下而被快速地例如在房间之间转移。真空吸尘器还包括立式锁,用于在支架处于支撑位置时把清洁器头相对于主体锁 定在固定位置。当主体被移动到放倒位置时立式锁被自动地释放。立式锁允许真空吸尘器被放倒在支架的轮子上并移动而不需要清洁器头落到地面。立式锁可被设置为提供对于支 架向其收回位置的运动的阻力,由此降低支架向其收回位置意外运动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表面处理器具,包括主体;支架,可相对于主体在支撑位置 和收回位置之间枢转;和支架保持机构,用于可释放地把支架保持在支撑位置,该支架保持 机构包括支架锁定构件,可绕第一轴线枢转地运动以在支架被从支撑位置移动到收回位 置时释放支架,且可绕与第一轴线间隔的第二轴线枢转地运动以在支架被返回至支撑位置 时保持该支架;和偏压装置,用于施加第一力至锁定构件,该第一力抵抗锁定构件绕第一轴 线的运动,和施加比第一力小的第二力至锁定构件,该第二力抵抗锁定构件绕第二轴线的 运动。该器具可由此提供一种相对简单的机构以把支架保持在其支撑位置。在力施加到 主体和支架中的一个时支架被从支架保持机构释放。例如,力可被施加到主体以把主体从 立式位置移动至放倒位置以处理表面。通过提供偏压装置,该偏压装置被设置为提供相对 较高的第一力至锁定构件以抵抗其绕第一轴线的运动,锁定构件绕该第一轴线从第一位置 移动至第二位置以释放支架,通过要求用户施加相对较大的力以把支架从支架保持机构释 放,支架保持机构可防止支架意外运动至其收回位置。第一力还可在支架的释放之后把锁 定构件复位至其第一位置中。为了便于主体返回至其立式位置,偏压装置被设置为施加相对较低的第二力至锁 定构件以抵抗其绕第二轴线的运动,锁定构件绕该第二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运 动。该第二力还可在其运动至第三位置后把锁定构件复位至其第一位置中以把支架保持在 其支撑位置中。第一轴线优选地位于锁定构件的第一端处或附近,而第二轴线优选地位于锁定构 件的第二端处或附近。偏压装置优选地施加所述力至锁定构件的一端。偏压装置优选地包括单个弹性元 件,且优选地为螺旋压缩弹簧的形式。偏压装置优选地被设置为根据锁定构件被移动所绕 的轴线而以两种不同方式变形。例如,偏压装置可被设置为当锁定构件绕第一轴线枢转时 主要压缩变形以施加所述第一力至锁定构件。另一方面,偏压装置可被设置为当锁定构件 绕第二轴线枢转时主要弯曲变形以施加所述第二力至锁定构件。支架锁定构件优选地被设置为接合支架的部分以把支架保持在其支撑位置。例 如,支架锁定构件可包括从支架锁定构件的侧部向外延伸的突出部用于接合支架的一部 分。锁定构件的支架接合装置优选地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设置为在支架 处于其支撑位置时,支架的所述部分接合该第一表面,该第二表面被设置为当支架返回至 其支撑位置时支架的所述部分接合该第二表面。第一和第二表面优选地被相互相对倾斜。第一表面优选地被设置为使得,当支架 被从其支撑位置相对于主体移动时,当支架的该部分促使锁定构件绕第一轴线枢转以释放 支架时,该部分沿该表面滑动。这可使得,当施加到主体和支架中的一个的力被用户增加 时,提供支架从其支撑位置的相对顺滑的释放。第二表面优选地被设置为使得,当支架被 相对于主体移动返回其支撑位置时,支架的该部分促使锁定构件绕第二轴线枢转以保持支架,支架的该部分沿该表面滑动。这可使得,当主体被朝向其立式位置升高时,提供支架的 相对顺滑的保持。支架的该部分优选地位于支架的两个支撑臂的一个上。在优选实施例中,支架的 该部分包括销,该销从支架的两个支撑臂的一个向外延伸以接合支架锁定构件的表面。支架保持机构优选地由主体支撑,且可位于主体的壳体内。该壳体优选地被成形 为限定第一和第二枢转轴线。例如,每个轴线都可由壳体的被锁定构件接合的相应的脊、壁 或其它升高部分限定。偏压装置优选地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一端接合壳体,且由此相 对于锁定构件处于相对固定位置,该第二端接合锁定构件。偏压装置优选地被设置为在一 位置处接合锁定构件,与第一轴线相比该位置更靠近第二轴线。为了减少形成主体的部件的数量,支架保持机构可被方便地由容置器件的风扇单 元的壳体支撑,该壳体可位于器件的轮子之间以降低该器具的重心。该器具优选地包括分离装置,用于把脏物从流体流分离。分离装置优选地为旋风 分离装置的形式,其具有至少一个旋流器,且其优选地包括用于收集从空气流分离的脏物 的腔室。其它形式的分离器或分离装置可被使用,且合适的分离器技术的例子包括离心分 离器,过滤袋、多孔容器或基于液体的分离器。术语“表面处理器具”具有广泛的含义,且包括宽范围的机器,该机器具有用于在 一表面上行进以便以某种方式清洁或处理该表面的头。它还包括一些机器,其施加吸力至 表面,以从其抽吸材料,例如真空吸尘器(干式、湿式和干/湿式),以及施加材料至表面的 机器,例如抛光/上蜡机,压力清洗机、地面标记机和清洗机。它还包括割草机和其它切割 机。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仅为示例的方式,且参考所附视图,在附图中图1是立式真空吸尘器的从左方观察的前部透视图;图加是真空吸尘器的右侧视图,该真空吸尘器的主体处于立式位置,且图2b是真 空吸尘器的右侧视图,主体处于完全放倒位置;图3是真空吸尘器的后视图;图4是真空吸尘器的底部视图;图fe是穿过由真空吸尘器的支撑组件的轮子限定的球形空间V的中心的前部垂 直横截面视图,且图恥是沿图fe的线K-K的截面,但是马达入口管被省略;图6a是真空吸尘器的叉件(yoke)的从左方观察的前部透视图,且图6b是叉件的 从右方观察的前部透视图;图7a、7b和7c是真空吸尘器的马达壳体和支架保持机构的一系列左侧视图,示出 了当主体被放倒时的支架从保持机构的释放,且图7d是类似的侧视图,示出了支架保持机 构在主体被返回到其立式位置时的运动;图8是真空吸尘器的清洁器头从左方观察的后部透视图;图9a是真空吸尘器的转换装置的透视图,且图9b是转换装置的展开视图;图IOa是当安装在马达壳体上时的转换装置的垂直横截面视图,该转换装置处于 相对于马达壳体的第一角度位置,且图IOb是与图IOa类似的横截面视图,但是转换装置处于相对于马达壳体的第二角度位置;图Ila是真空吸尘器的部分的从左方观察的前部透视图,其中主体处于其立式位 置且分离装置被去除,图lib是与图Ila类似的视图,但是上叉件段被省略,图Ilc是与图 Ila类似的视图,但是主体处于放倒位置,图Ild是与图Ilc类似的视图,但是上叉件段被省 略,图lie是垂直横截面视图,示出了罩体相对于马达壳体的位置;图12是真空吸尘器的马达入口管和马达壳体的从右方观察的前部透视图;图13是真空吸尘器的支架的透视图;图1 是叉件的下壳体段、马达壳体和用于锁定清洁器头相对于叉件的角度位置 的保持机构的部件的展开视图,图14b至14d是当组装时的图14a的部件的左侧横截面视 图,示出了保持机构的锁定构件从展开位置至收纳位置的运动;图1 至15d是真空吸尘器的一系列右侧视图,真空吸尘器的各个部件被省略,示 出了当主体被放倒时支架在支撑位置至收回位置之间的运动,且图1 是主体返回至其立 式位置过程中的类似的侧视图;图16a至16d是真空吸尘器的马达壳体的一系列左侧视图,示出了转换装置从第 一角度位置至第二角度位置的运动;图17a和17b是当真空吸尘器被绕支撑件的稳定轮放倒约45°时,与图7a和7b 类似的视图;且图18示意性地示出了当清洁器头受到相对于叉件的旋转力时,清洁器头保持机 构对清洁器头的释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至4示出了立式表面处理器具,其为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形式。真空吸尘器10 包括清洁器头12,主体14和支撑组件16。在图1、加、3和4中,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 相对于清洁器头12处于立式位置,而在图2b中,主体相对于清洁器头12处于完全放倒位置。清洁器头12包括壳体18和连接到壳体18的下板或底板20。底板20包括吸口 22,携带脏物空气流通过该吸口 22进入清洁器头12。底板20具有底部表面,使用时底部 表面面对要被清洁的地面,且该底部表面包括用于接合纤维或铺地毯地面的工作边缘。壳 体18限定吸入通道,其从吸口 22延伸到位于壳体18后部的流体出口对。流体出口 M的 尺寸被设置为适于连接至叉件26,以连接清洁器头12至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叉件沈 在下面详细描述。清洁器头12的下表面可包括小滚子28,以使得清洁器头12容易在地面 上运动。清洁器头12包括搅动器,用于搅动位于地面上的脏物和灰尘。在该例子中,搅动 器包括旋转刷条组件30,其被安装于壳体18的刷条腔室32中。刷条组件30被位于壳体 18的马达壳体34中的马达33(图恥中所示)驱动。刷条组件30通过位于驱动机构壳体 36中的驱动机构而被连接到马达33,以使得驱动机构与穿过吸入通道的空气隔开。在该例 子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带,用于连接马达33至刷条组件30。为了提供平衡的清洁器头,在 该清洁器头中,马达33的重量均勻分布在底板20的底部表面附近,马达壳体34居中位于 上方,且在刷条腔室32后方。因此,驱动机构壳体36在刷条腔室32的侧壁之间延伸到刷条腔室32中。应认识到,可以其它方式驱动刷条组件30,例如通过被进入或排出的气流驱动的 涡轮,或通过连接到还被用于产生穿过真空吸尘器10的气流的马达。马达33和刷条组件 30之间的连接可替代地通过齿轮连接实现。刷条组件30可被完全去除,以使得真空吸尘 器10完全依靠吸力或通过地面的某种其它形式的搅动。对于其它类型的表面处理机器, 清洁器头12可包括用于处理地面的合适器件,例如抛光垫,液体或蜡适配嘴。主体14被连接到支撑组件16以允许真空吸尘器10沿地面滚动。支撑组件16包 括一对轮子40、42。每个轮子40、42都为圆顶形,且具有基本上球形曲率的外表面。环形突 起(?)(为区分ridge与spine)41可被设置在每个轮子40、42的外表面上,以改善在地 面上的抓持。这些脊41可与每个轮子40、42的外表面为整体,或如所示可为附着或以其它 方式附连到每个轮子40、42的外表面的单独构件。替代地,或附加地,防滑纹理或涂层可被 设置在轮子40、42的外表面上以增加在光滑地面上的抓地力,例如硬、光滑或湿地面。如图如和恥清晰所示,轮子40、42的外表面(即,排除可选的脊41)至少部分地 限定基本上球形空间V。轮子40、42的旋转轴线R1、R2相对于水平穿过球形空间V中心的 轴线A向下倾斜。因此,轮子40、42的轮缘40a、4h提供轮子40、42的最低极限,用于与地 面43接触。脊41可被形成或以其它方式设置在每个轮缘40a、4h处。在该例子中,旋转 轴线R1、R2的倾斜角度θ为约8°,但是角度θ可采取任意期望的值。轮子40、42可旋转地连接到叉件沈,该叉件连接清洁器头12至真空吸尘器10的 主体14,且由此叉件沈可被认为形成支撑组件16的部分。图6a和6b示出了叉件沈的前 部透视图。在该例子中,为了便于制造,叉件沈包括下叉件段44和连接到下叉件段44的 上叉件段46。但是,叉件沈可包括任意数量的连接段,或单个段。下叉件段44包括两个叉 件臂48、50。轮轴5254从每个叉件臂48、50向外且向下延伸。每个轮轴52、54的纵向轴 线限定轮子40、42的旋转轴线R1、R2的相应一个。每个轮子40、42通过相应的轮子轴承结 构56、58可旋转地连接到相应轮轴52、54。安装在轮子40、42上的端帽60、62抑制灰尘进 入轮子轴承结构56、58中,且用于连接轮子40、42至轮轴52、54。下叉件段44还包括内管(在图IOa中用66指示)的入口段64,用于接收来自清 洁器头12的携带脏物气流。内管66穿过由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限定的球形空间V。 清洁器头12的流体出口 M被连接到内管入口段64,其方式是当真空吸尘器在地面清洁过 程中被在地面上操纵时,允许流体出口 M绕内管入口段64旋转,且由此允许清洁器头12 相对于主体14和支撑组件16旋转。例如,参考图8,清洁器头12的流体出口 M包括至少 一个结构65用于接收内管入口段64。清洁器头12的流体出口 M通过卡扣连接而被保持 在内管入口段64上。替代地,或附加地,C形卡子或其它保持机构可被用于把清洁器头12 的流体出口 M可释放地保持在内管入口段64上。再参考图10a,内管66还包括连接到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的内管出口段68, 和柔性软管70,该柔性软管在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之间延伸以把携带脏物气流传送 到内管出口段68。内管出口段68与马达壳体74的第一马达壳体段72为一体,该壳体容 纳马达驱动风扇单元(在图fe中用76指示),该单元用于把气流抽吸穿过真空吸尘器10。 还如例如图如和12中所示,马达壳体74包括第二马达壳体段78,其连接到第一马达壳体 段72,且其与第一马达壳体段72限定穿过马达壳体74的气流路径。轴线A穿过马达壳体74,以使得风扇单元76的中心轴线与轴线A共轴线,风扇单元的叶轮绕该中心轴线旋转。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的多个部件也与第一马达壳体段72为整体,其在图7a中 示出。这些部件中的一个是主体14的软管和棒组件82的出口段80。软管和棒组件出口段 80具有空气出口 80a,其与内管出口段68的空气出口 68a成角度地间隔开。再次参考图1、 加和3,软管和棒组件82包括可释放地连接到主体14的脊部86的棒84,和柔性软管88, 该柔性软管在其一端连接到棒84且在其另一端连接到软管和棒组件出口段80。主体14的 脊部86优选地具有内凹后表面,以使得棒84和软管88在棒84被连接到主体14时部分地 被脊部86环绕。用于选择性地连接到棒84的末端的清洁工具90,92可被可拆卸地安装在 主体14的脊部86上,或软管88的末端。马达壳体74被连接到主体14的脊部86的基部。主体14的脊部86在其远离支 撑组件16的端部处包括用户可操作手柄94。端帽95可枢转地连接到手柄94的上表面以 在棒84被连接到脊部86时覆盖棒84的末端以防止用户在棒84连接到脊部86时接触棒 84的该端。用于给真空吸尘器10供电的电源线96通过形成在脊部86中的孔延伸到脊部 86中。电连接器(未示出)在脊部86中向下延伸且进入由轮子40、42限定的球形空间V 中,以为风扇单元76供电。第一用户可操作开关97a被设置在脊部86上且被设置为使得 当其被按压时,风扇单元76被通电。风扇单元76还可以通过按压该第一开关97a而被断 电。第二用户可操作开关97b被设置为邻近第一开关97a。第二开关97b使得用户在真空 吸尘器10的主体14被从其立式位置放倒时能控制刷条组件30的启动,如下详述。用于为 刷条组件30的马达33供电的电连接器98a通过形成在上叉件段46中的孔99而被暴露。 电连接器98a被设置为与从清洁器头12向后延伸的电连接器98b连接。如下详述,当真空 吸尘器10的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电力没有被供应至刷条组件30的马达33。主体14还包括分离装置100,其用于从吸入真空吸尘器10的携带脏物气流去除 灰尘、脏物和/或其它碎屑。分离装置100可采取多种形式。在该例子中,分离装置100包 括旋风分离装置,灰尘和脏物在其中被从气流离心抛出。如已知的,分离装置100可包括彼 此串联设置的两级或多级旋风分离。在该例子中,第一级102包括带圆柱壁的腔室,第二级 104包括锥形的、基本上截锥形的腔室或,如所示,彼此并行设置的一组这些锥形腔室。如图 2a和3中所示,携带脏物气流通过分离装置入口管106而被切向地引导进入分离装置100 的第一级102的上部。分离装置入口管106与主体14的脊部86并排延伸且与其连接。
再返回到图7a,分离装置入口管106被连接到入口管入口段108,该段还形成第一 马达壳体段72的整体部分。入口管入口段108具有空气入口 108a,该空气入口与空气出 口 68a和空气出口 80a两者沿由第一马达壳体段72限定的圆形路径P有角度地隔开。转 换阀110把空气入口 108a选择性地连接至空气出口 68a和空气出口 80a中的一个。转换 装置110在图9a和9b中示出。转换阀110包括肘形阀构件112,该肘形阀构件具有位于该 阀构件112的相对端处的第一端口 114和第二端口 116,阀构件112限定端口 114、116之间 的气流路径。每个端口 114、116都被相应柔性密封件118、120环绕。 阀构件112包括毂122,其从端口 114、116之间的中部向外延伸。毂122具有内 周边123。毂122被安装在凸台IM上。凸台IM也与第一马达壳体段72为整体,且如图 7a所示,位于圆形路径P的中心。第一马达壳体段72由此提供了转换阀110的阀体,阀构 件112可在该阀体内旋转。
凸台IM具有穿过圆形路径P的中心的纵向轴线L,且该轴线基本上平行于穿过马 达壳体74的轴线A。凸台124的外表面被设置轮廓以使得凸台IM大致为锥形的三角柱的 形状,其朝向凸台1 的顶端12 逐渐变细且其具有倒圆的边缘。毂122的内表面123 的形状和尺寸基本上与凸台124的外表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以使得当阀构件112被安装 在凸台IM上时毂122的内表面123抵靠凸台124的外表面。阀构件112可绕凸台IM的纵向轴线L在相对于马达壳体74的第一角度位置和第 二角度位置之间旋转。在该第一角度位置,如图IOa所示,由阀构件112限定的气流路径把 软管和棒组件82连接到分离装置入口管106,以使得空气穿过棒84的末端而被吸入真空吸 尘器10。这就是当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中时阀构件112采取的位置。 毂122的内表面123和凸台124的外表面的相符轮廓表示阀构件112可被相对于马达壳体 74成角度地且轴向地准确对准,以使得,在阀构件112的第一位置中,第一端口 114位于空 气出口 80a上,以使得密封件118与软管和棒组件出口段80密封接触,且第二端口 116位 于空气入口 108a上,以使得密封件120与入口管入口段108密封接触。在阀构件112的第 一位置中,阀构件112的本体用于把清洁器头12和内管66从风扇单元76隔开,以使得基 本上没有空气穿过清洁器头12的吸口 22而被吸入真空吸尘器10在第二角度位置,如图IOb所示,气流路径把内管66连接至分离装置入口管106, 以使得空气通过清洁器头12而被吸入真空吸尘器10。这就是当主体14处于放倒位置用于 地面清洁时阀构件112采取的位置。在阀构件112的该第二位置中,阀构件112的本体用 于把软管和棒组件82从风扇单元76隔离,以使得基本上没有空气穿过棒84的末端而被吸 入真空吸尘器10。用于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阀构件112的机构,以及其促动,在下面 详述。返回至图fe,主体14包括马达入口管130,用于接收从分离装置100排出的气流 和用于把该气流传送至马达壳体74。如前所述,风扇单元76被定位在支撑组件16的轮子 40,42之间,且由此马达入口管130在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之间延伸以把来自分离装 置100的气流传送至风扇单元76。在该例子中,气流穿过形成在分离装置100的底部表面中的空气出口而被从分离 装置100排出。气流通过穿过旋风分离的第一级102且与其共轴线的管而被从旋风分离的 第二级104传送到分离装置100的空气出口。因此,马达入口管130可基本上完全容纳在 由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限定的球形空间V中。现在参考图11a,上叉件段46具有外 部表面46a,其位于轮子40、42之间,且其具有基本上与轮子40、42的外表面的曲率相同的 曲率。上叉件段46由此还用于限定球形空间V,上叉件段与轮子40、42组合来提供基本上 连续的球形外观给支撑组件16的前部。还如图6a和6b所示,上叉件段46包括孔132,该 孔为槽口的形式,马达入口管入口段134穿过该孔132突出,以使得马达入口管130的空气 入口被定位为超出上叉件段46的外表面46a。马达入口管入口段134包括套管136,分离 装置100的基部被安装在该套管上,以使得马达入口管130的空气入口基本上与分离装置 100的空气出口共轴线。可手动操作的闩锁件140位于分离装置100上,用于可释放地把分离装置100保 持在主体14的脊部86上。闩锁件140可形成用于把分离装置100从主体14的脊部86释 放的促动器的部分。闩锁件140被设置为与位于主体14的脊部86上的闩锁面142接合。9在该例子中,分离装置100的基部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打开位置中,灰 尘和脏物可被从分离装置100去除,闩锁件140可被设置为当分离装置100被从主体14去 除时把基部从其关闭位置释放。合适的闩锁件的细节在W02008/135708中有述,其内容通 过参考而合并于此。网或格栅144可被定位在马达入口管入口段134中。网144在分离装 置100被从主体14去除时捕捉进入马达入口管130中的碎屑,且由此防止当风扇单元76 被启动时碎屑被传送到马达壳体74,由此保护风扇单元以免较大的外界物质进入。分离装置入口管106包括铰接片107,其在分离装置100被从主体14去除时可手 动接近,以允许用户在分离装置100被从主体14去除时去除进入分离装置入口管106的任 意物品,且允许用户把阻塞物从转换阀110去除。分离装置100的性质不是本发明的实质内容,且灰尘从气流的分离可同等地利用 其它装置执行,例如传统的袋式过滤器、多孔盒过滤器或一些其它形式的分离装置。对于不 是真空吸尘器的装置的实施例,主体可容纳对于该机器执行的任务适当的装备。例如,对于 地面抛光机,主体可容纳用于储存液体蜡的容器。现在参考图fe和12,为了便于制造,马达入口管130包括连接到第二马达壳体78 的基部段146,和连接到该基部段146的盖体段148。再次,马达入口管130可由任意数量 的段形成。基部段146和盖体段148 —起限定从马达入口管入口段134延伸至第二马达壳 体段78的空气入口 150的气流路径。叉件臂50可枢转地连接到马达入口管130的盖体 段148。盖体段148的外表面包括圆形凸缘152。圆形凸缘152正交于穿过球形空间V的中 心的轴线A,且被设置为使得轴线A还穿过圆形凸缘152的中心。叉件臂50的内表面包括 半圆形沟槽154,用于接收圆形凸缘152的下半部。叉件臂连接器156被定位在叉件臂50 的上端上,以把叉件臂50固定至盖体段148,同时允许叉件臂50相对于盖体段148枢转,且 由此相对于马达壳体74枢转,该枢转绕轴线A。叉件臂连接器156包括半圆形沟槽158,用 于接收圆形凸缘152的上半部。叉件臂48通过环形臂支承件(annular arm bearing) 160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马 达壳体段72。臂支承件160在图如和14a中示出。臂支承件160被连接至第一马达壳体 段72的外表面,例如借助于通过位于臂支承件160的外周边上的多个孔162插入的螺栓。臂支承件160被连接至第一马达壳体段72,以使得其正交于轴线A,且使得轴线A 穿过臂支承件160的中心。臂支承件160的外周边包括第一环形沟槽163a。叉件臂48的 上端被定位在臂支承件160之上。叉件臂48的内表面包括第二环形沟槽16北,第二环形沟 槽在叉件臂48位于臂支承件160之上时环绕第一环形沟槽163a。C形卡件164被容置在 沟槽163a、16;3b之间,以把叉件臂48保持在支承件160上,同时允许叉件臂48相对于臂支 承件160枢转,且由此相对于马达壳体74枢转,该枢转绕轴线A。返回到图7a,第一马达壳体段72包括多个马达壳体空气出口 166,气流穿过该出 口从马达壳体74排出。该气流随后穿过形成在轮子40 (其定位为邻近第一马达壳体段72) 中的多个轮子空气出口 168(其被定位为使得真空吸尘器10的外部存在最小的环境干扰) 而被从真空吸尘器10排出。如已知的,一个或多个过滤器被定位在旋风分离的第一和第二级102、104的下游 气流路径中。这些过滤器去除还没有被旋风分离的级102、104从气流中去除的任意细微灰 尘颗粒。在该例中,第一过滤器(称为马达前过滤器)被定位在风扇单元76的上游,第二过滤器(称为马达后过滤器)被定位在风扇单元76的下游。在用于驱动风扇单元76的马 达具有碳刷时,马达后过滤器还用于捕捉从电刷散发的任意碳颗粒。马达前过滤器可被定位在分离装置100中,位于旋风分离的第二级104和分离装 置100的空气出口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马达前过滤器,在分离装置100被从主体14去除 时(例如通过把第一级102从第二级104分离),或当分离装置100的基部被释放至其打开 位置时,可被用户接近。替代地,马达前过滤器可被定位在形成在马达入口管130中的专用 壳体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去除位于马达入口管130的盖体段148附近的轮子42,和打开 形成在盖体段148中的R锁件,马达前过滤器可被接近。马达后过滤器(在图fe中以170指示)被定位在第一马达壳体段72和轮子40之 间,以使得气流从马达壳体空气出口 166流至轮子空气出口 168时该气流穿过过滤器170。 马达后过滤器170是圆顶形皱褶过滤器的形式。合适的皱褶过滤器的细节在我们的申请 NO.PCT/GB2009/001234中有述,其内容通过参考并入于此。过滤器170环绕轮轴52,轮子 40可旋转地安装在该轮轴上。过滤器170被定位在框架172中,该框架通过手动释放闩锁 件175可释放地连接到过滤器框架安装件174。过滤器框架安装件174通常可通过用于把 臂支承件160连接至第一马达壳体段72的螺栓连接到第一马达壳体段72。过滤器框架安 装件174包括一对穿孔段176,其插置在形成在第一马达壳体段72中的孔178中,以确保过 滤器框架安装件174被正确地与第一马达壳体段72对准。这些段176还有助于抑制由风 扇单元76的马达产生的噪音。环形密封件179a被定位在第一马达壳体段72的外表面和 过滤器框架安装件174之间,以阻止空气在它们之间的泄露。附加环形密封件179b、179c 被设置在过滤器框架安装件174和框架172之间。过滤器170可被定期从真空吸尘器10去除,以允许过滤器170被清洁。过滤器 170可通过去除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而被接近。该轮子40可例如通过用户首先拧转端 帽60以脱离安装在轮轴52的端部上的轮子安装套41而被去除。如图如所示,轮子安装 套41可被定位在轮轴52和轮子支撑装置56之间。轮子40然后可被用户从轮轴52拔下, 以使得轮子安装套41、轮子支撑装置56和端帽60离开轮轴52与轮子40。闩锁件175然 后可被手动地按压以把框架172从过滤器框架安装件174释放,以允许过滤器170被从真 空吸尘器10去除。支撑组件16还包括支架180,用于在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支撑该主体。参考 图13,支架180包括两个支撑腿182,每个支撑腿182具有稳定轮184,该稳定轮可旋转地附 连到从支撑腿182的下端向外延伸的轮轴。每个支撑腿182的上端部附连至支架180的相对较短本体188的下端部。如图 4所示,支架180的本体188从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之间向外突出,且由此从球形空 间V向外突出。支架180还包括从支架180的本体188的上端部向外且向上延伸的两个支 撑臂190、192。支架180的支撑臂190、192被定位在球形空间V内,且由此在图1至4中 观察不到。每个支撑臂190、192的上端部包括相应的环形连接器194、196,用于把支架180 可旋转地连接至马达壳体74。环形连接器194位于圆柱形鼓198上,该圆柱形鼓形成在马 达壳体74的第一段72的外表面上,且其还在图15a中示出。环形连接器194被臂支承件 160保持在马达壳体74上。环形连接器196被定位在马达壳体空气入口 150之上。环形支 承件199被定位在第二马达壳体78和环形连接器196之间,以使得环形连接器196能相对于马达壳体74旋转,且把环形连接器196保持在马达壳体74上。环形连接器194、196的每个都可旋转地连接到马达壳体74,以使得环形连接器 194、196正交于轴线A,且使得轴线A穿过环形连接器194、196的中心。因此,支架180可 相对于马达壳体74绕轴线A枢转。支架180可相对于马达壳体74且由此相对于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在降低的支 撑位置(当主体处于其立式位置时用于支撑主体14)和升高的收回位置(以使得支架180 在地面清洁过程中不与真空吸尘器10的操纵相干涉)之间枢转。返回到图13,偏心弹簧 机构(over-centre spring mechanism)被连接在马达壳体74和支架180之间以辅助支架 180在其支撑和收回位置之间移动。依赖于马达壳体74和支架180之间的相对角度位置, 偏心弹簧机构把支架180朝向其支撑位置偏压或把支架180朝向其收回位置偏压。偏心弹 簧机构包括螺旋扭力弹簧200,该扭力弹簧具有连接到支架180的支撑臂192的第一端202 和连接到第二马达壳体段78的第二端204。扭力弹簧200的偏压力促使扭力弹簧200的端 部202、204分开。如下详述,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被升高到地面 上方。随后,且如图加和3所示,当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真空吸尘 器10的负荷通过清洁器头12和支架180的稳定轮184的组合所支撑。支撑组件16的轮子 40,42在地面上的升高可使得清洁器头12和支架180能在主体14处于立式位置时通过确 保清洁器头12和支架180接触地面(而不是这些部件中的一个与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 42的组合)而提供最大稳定性。现在参考图7a,真空吸尘器10包括支架保持机构210,用于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 位置把支架180保持在其支撑位置,以使得轮子40、42可被保持在地面上方。该支架保持 机构210包括支架锁定构件212,该支架锁定构件位于形成在第一马达壳体段72的外表面 上的侧开口壳体214中。壳体214包括基部216、两个侧壁218、220(其每个从基部216的 相对侧竖立)和在侧壁218、220的顶面之间延伸的上壁222。支架锁定构件212的第一端 224是钩子的形式,其末端2 卡在从壳体214的基部216竖立的弯突起230的基部上。第 一螺旋压缩弹簧232位于支架锁定构件212的第二端234和壳体214的基部216之间。压 缩弹簧232沿向上(如所示)方向促动支架锁定构件212的第二端234,以使得支架锁定构 件212的第二端234接合壳体214的上壁222。突起236可定位在壳体214的上壁222上 或与其为整体,以接合形成在支架锁定构件212的上表面上的沟槽238,以限制支架锁定构 件212在支架锁定构件212处于图7a所示的位置时在壳体214内的侧向运动。支架锁定构件212包括从其侧表面向外延伸离开马达壳体74的突出部M0。在 该例子中,突出部240是大致三角柱的形式,其具有限定第一侧面M2、相对于第一侧面成 角度的第二侧面244及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侧面242、244 二者成角度的第三侧面246的侧表 面。第一侧面242是内凹的,而第二和第三侧面M4、246是大致平面的。支架180包括支架销250,其从支撑臂190向内延伸以接合支架保持机构210的突 出部M0。作用在支架180上的主体14的重量倾向于促使支架180抵抗扭力弹簧200的偏 压力朝向其升高的收回位置运动。这导致支架销250支撑在突出部240的第一侧面242上。 支架销250施加到突出部240的力倾向于促使支架锁定构件212绕其带钩的第一端2M的 末端2 朝向图7b所示的位置顺时针旋转(如所示)。但是,压缩弹簧232的偏压力被选择为使得,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抵抗支撑销250施加到突出部240的力,支架锁定 构件212被保持在图7a所示的位置,由此支架180通过支架保持机构210被保持在其支撑位置。现在参考图1 和14b,真空吸尘器10还包括机构观0,用于在主体14处于其立 式位置时把清洁器头12保持在相对于叉件沈的大致固定的角度位置。这允许当主体14 处于其立式位置时清洁器头12与支架180 —起支撑主体14。在清洁器头12能相对于叉 件26 (且由此相对于主体14)旋转的情况下,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存在真空吸尘 器10可能翻倒的危险,例如当棒84被从主体14的脊部86分离时。该清洁器头保持机构280通过阻止清洁器头12绕叉件沈的内管入口段64的旋 转而把清洁器头12保持在其相对于叉件沈的大致固定角度位置。清洁器头保持机构280 包括清洁器头锁定构件观2,其可相对于清洁器头12在展开位置(在该位置中,清洁器头 12相对于叉件沈的运动被大致阻止)和收纳位置之间移动。锁定构件282在其展开和收 纳位置之间的运动在下面详述。锁定构件282被插入锁定构件壳体观4中,该锁定构件壳 体被连接到下叉件段44的内表面。锁定构件壳体284包括导管观6,其布置在内管入口段 64和内管66的软管70之间,以使得携带脏物气流在其从内管入口段64流至软管70时流 过导管观6。锁定构件壳体284还包括一对沟槽观8,用于接收形成在锁定构件观2的侧面 的肋四0,以允许锁定构件282沿锁定构件壳体284滑动。一对指状件292从锁定构件282 的前表面向前延伸。当锁定构件282处于其展开位置时,指状件292通过位于下叉件段44 和上叉件段46之间的孔294突出,如图6a和6b所示,且进入沟槽四6,该沟槽位于绕清洁 器头12的流体出口 M延伸的套圈四7的上表面上,如图8所示。当锁定构件282处于其 收纳位置时,锁定构件282基本上完全收回在由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限定的球形空间 V内。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锁定构件282被促动器298朝向其展开位置促动。 促动器298定位在从第一马达壳体段72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一对臂300之间。促动器298 的每侧包括肋302,该肋插入形成在相应一个臂300的内侧表面上的轨道304中且可沿其移 动。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促动器298被位于促动器298和第一马达壳体段72的 外表面之间的螺旋压缩弹簧306朝向锁定构件282促动。促动器四8的弯曲前表面308被 促使压靠锁定构件282的相符的弯曲后表面310,以迫使指状件292穿过孔294且进入清洁 器头12的套圈297上的沟槽四6中。闩锁件312限制促动器四8在弹簧306的作用下离开马达壳体74的运动。闩锁 件312优选地被设置为使得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促动器298与闩锁件312的端部 间隔开以使得促动器四8自由地朝向或离开马达壳体74运动。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 时,第二螺旋压缩弹簧314位于下叉件段44和锁定构件282之间以促使锁定构件282离开 位于套圈四7的上表面上的沟槽四6,且由此促使锁定构件观2的后表面310压靠促动器 298的前表面308。弹簧306的偏压力大于弹簧314的偏压力,以使得弹簧314在弹簧306 的作用下被促动到压缩配置中。在使用中,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转换阀110的阀构件112处于其第一位 置,如图IOa所示,以使得当用户按压第一开关97a以启动风扇单元76时,携带脏物气流通 过棒84的末端而被吸入真空吸尘器10。携带脏物气流穿过软管和棒组件82且被转换阀110的阀构件112传送到分离装置入口管106中。携带脏物气流被分离装置入口管106传 送到分离装置100中。较大的碎屑和颗粒被去除和收集在旋风分离的第一级102的腔室 中。气流然后穿过护罩至旋风分离的第二级104的较小的一组截锥形旋风腔室。细微的灰 尘通过这些第二级的腔室从气流分离,且分离的灰尘被收集在分离装置100的公共收集区 域中。气流从形成在分离装置100的基部中的空气出口被排出并由马达入口管130传送到 马达壳体74。气流穿过马达壳体74和风扇单元76,且穿过马达壳体空气出口 166从马达 壳体74被排出。气流通过马达后过滤器170然后穿过轮子空气出口 168被从真空吸尘器 10排出。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可在立式位置(如图加所示)和完全放倒位置(如图 2b所示)之间移动。在该例中,当真空吸尘器10被放置在基本上水平的地面43上,清洁器 头12的轮子观和支架180的稳定轮184都与地面接触时,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主 体14的脊部86的纵向轴线M基本上正交于水平地面43。当然,主体14在处于其立式位置 时可稍微朝向地面43向后或向前倾斜。叉件沈和支架180至马达壳体74的旋转连接允许主体14 (其包括马达壳体74、 软管和棒组件82、脊部86和马达入口管130)绕轴线A相对于清洁器头12、叉件沈、支撑组 件16的支架180和轮子40、42旋转。轴线A由此还被认为是枢转轴线,主体14绕该枢转 轴线可从其立式位置被放倒。因此,当主体14被从其立式位置放倒至其完全放倒位置时, 清洁器头12的底部表面可被保持与地面接触。在该例子中,主体14在其被从其立式位置 放倒至其完全放倒位置时绕枢转轴线A枢转约65°的角度。当真空吸尘器10被用于清洁地面时,主体14被放倒。通过用户把主体14的手柄 94朝向地面拉动同时把手柄94向下沿着主体14的脊部86的纵向轴线M推动,真空吸尘器 10的主体14从其立式位置的旋转被开始,既增加支架180承受的负荷还保持清洁器头12 的底部表面与地面的接触。该动作导致支架180抵抗扭力弹簧200的偏压力而相对于马达 壳体74稍微运动,以使得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接合地面。这降低了作用在支架180 上的负荷,这是由于真空吸尘器10上的负荷现在还被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承受,且由 此使得支架180随后被升高至其收回位置,如下详述。由于主体14被相对于地面放倒,马达壳体74绕轴线A相对于支撑组件16旋转。 起初,支架180的稳定轮184保持与地面接触。由此作用在支架锁定构件212的突出部240 和支架销250之间的力增加。该力的增加是由于作用在稳定轮184上增加的负荷和施加到 主体14的扭矩二者。当用户继续把主体14朝向地面放倒时,施加到主体14的扭矩增加。 最终,作用在突出部240和支架销250上的力变得足够高从而导致支架锁定构件212抵抗 压缩弹簧232作用在支架锁定构件212的第二端234上的偏压力而绕其带钩的第一端2M 的末端2 枢转。这由此导致突出部MO的第一侧面242在主体14被用户进一步放倒时 沿支架销250滑动。一旦支架锁定构件212已枢转到一位置(在该位置,支架销250位于第一侧面242 的上边缘处,如图7b所示),支架锁定构件212在用户施加到主体14的扭矩的作用下现在 可被快速地在支架销250下运动。这是因为突出部240的第二侧面244被成角度,以不阻止 支架销250和支架锁定构件212之间的相对运动。还通过由于突出部MO的第二侧面244 在支架销250下滑动,压缩弹簧232促使支架锁定构件212的第二端234返回到其升高位置的作用,支架销250和支架锁定构件212之间的该相对运动得到辅助。当支架销250和 支架锁定构件212处于图7c所示的相对位置时,支架销250已从支架保持机构210释放。 在该例中,当主体14已从其立式位置被放倒约5至10°的角度时,支架180被从支架保持 机构210释放。但是,由于用户向下拉和推手柄以把支架180从支架保持构件210释放,当 马达壳体74被相对于支架180旋转稍大的角度时,支架180被释放。一旦支架180被支架保持机构210释放,主体14可被用户完全朝向地面放倒,同 时保持清洁器头12的底部表面与地面接触。主体14优选地被设置为使得一旦支架180从 支架保持机构210脱离接合则其重心位于支架180的稳定轮184之后。因此,主体14的重 量倾向于辅助用户把主体14朝向其完全放倒位置放倒。随着支架180从支架保持机构210释放,其不能自动返回到收回位置。而是,当主 体14随着支架180从支架保持机构210的释放而被朝向完全放倒位置放倒时,最初,支架 180的稳定轮184保持与地面接触,且由此主体14继续绕轴线A相对于支架180枢转。如 上所述,偏心弹簧机构包括扭力弹簧200,且该扭力弹簧200被连接在支架180和马达壳体 74之间,从而扭力弹簧200的端部202、204之间的间隔在主体14绕轴线A枢转时改变。在 该例中,当主体14以从其立式位置被放倒约30°时,该间隔达到最小,且由此扭力弹簧200 处于其偏心点(over-centre point)。图1 和1 分别示出了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 时以及当主体14已被放倒以使得扭力弹簧200处于其偏心点时支架180和马达壳体74的 相对位置。当主体14被放倒超过图1 所示的位置时,扭力弹簧200的偏压力迫使扭力弹簧 200的第一端202离开扭力弹簧200的第二端204。这导致支架180绕其轴线A自动旋转 至其升高的收回位置,如图15c所示,在该位置中,稳定轮184被升高到地面的上方。位于 马达壳体74上的第一支架挡止构件260接合支架180的支撑臂192,以阻止支架180超过 其收回位置的运动,且由此,与扭力弹簧200结合,用于把支架180保持在相对于马达壳体 74的固定角度位置。当主体14被从其立式位置放倒一角度(在该例中是15至65°范围内的角度)时, 扭力弹簧200的偏压力随后把支架180相对于马达壳体74保持在其收回位置。我们发现, 在地面清洁过程中,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在其被在地面上操纵时倾向于被放倒至该范 围的角度,且由此通常扭力弹簧200将防止支架180在地面清洁操作过程中移动离开其收 回位置。图15d示出了在主体14处于其完全放倒位置时支架180和马达壳体74的相对位 置。在该位置中,当主体14处于其完全放倒位置时,例如用于清洁家具下面时,稳定轮184 能接触地面,且由此可辅助真空吸尘器10在地面上的操纵。当主体14被从其立式位置放倒时,清洁器头12被清洁器头保持机构280释放,以 在地面清洁过程中真空吸尘器10被随后在地面上被操纵时允许清洁器头相对于叉件26旋 转。如上所述,清洁器头保持机构280的促动器298被保持在从马达壳体74向外延伸的臂 300之间,而锁定构件282的肋290与锁定构件壳体284的沟槽288之间的接合把锁定构件 282保持在叉件沈上。因此,当主体14被放倒时,马达壳体74绕轴线A相对于叉件沈旋 转,其导致促动器298相对于锁定构件观2向上运动。当主体14被放倒时,促动器四8的前表面308在锁定构件282的后表面310上滑 动。一系列沟槽可被形成在锁定构件282的后表面310上,以降低促动器298的前表面308在锁定构件观2的后表面310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由于促动器198的前表面308和锁 定构件282的后表面310的相符的弯曲形状,锁定构件282保持在其展开位置,同时促动器 298的前表面308保持与锁定构件282的后表面310接触。在该例中,促动器四8的前表面308保持与锁定构件282的后表面310接触直至 主体14被放倒约7°的角度。这意味着清洁器头12相对于叉件沈的角度位置保持固定, 同时支架180被支架保持机构210保持在其支撑位置。当主体14被放倒约7°时锁定构 件282和促动器四8的相对位置在图14c中示出。通过主体14从其立式位置的继续放倒, 促动器四8的前表面308从锁定构件观2的后表面310脱离结合。弹簧306的偏压力促使 促动器298离开马达壳体74且压靠闩锁件312,如图14d所示。当主体14被放倒时,在弹 簧314的作用下,锁定构件282开始沿锁定构件壳体284移动,离开其展开位置,导致指状 件292从形成在清洁器头12的流体出口 M的外套圈四7中的沟槽四6收回。还如图1 和14b所示,促动器四8包括弯曲的下驱动面318,其相对于促动器四8 的前表面308倾斜约30至40°的角度。锁定构件282包括相符的弯曲上从动面320,其相 对于锁定构件282的后表面310倾斜约30至40°的角度。驱动面318和从动面320的目 的是要允许锁定构件282随后返回到其展开位置,如下详述。在弹簧314的作用下,当主体 14被放倒时,锁定构件282的从动面320在促动器四8的驱动面318上滑动。沟槽也被形 成在从动面320上,以降低从动面320在驱动面318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图14d示出了当锁定构件282已移动到其收纳位置时锁定构件282和促动器298 的相对位置,在该收纳位置中,锁定构件观2的指状件292被完全从形成在清洁器头12的 流体出口 M的外套圈四7中的沟槽296收回,以允许清洁器头12相对于叉件沈旋转。在 该例子中,一旦主体14已被从其立式位置放倒约15°的角度,也就是说,在支架180被偏心 弹簧机构移动到其收回位置之前,锁定构件282达到其收纳位置。当主体14被进一步放倒 时,驱动面318从从动面320隔开,允许弹簧314把锁定构件282保持在其收纳位置,在该 位置中,锁定构件282被促动压靠位于锁定构件壳体观4的后部的挡止构件316。支架180从其支撑位置至其收回位置的运动促动转换阀110的阀构件112从其第 一位置至其第二位置的运动。返回到图9a和%,转换阀110还包括阀驱动件340,用于把 阀构件112在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阀驱动件340包括本体342、第一对驱动臂344 和第二对驱动臂;346。每对驱动臂344、346都从本体342向外延伸,第一对驱动臂344被 定位为沿直径方向与第二对驱动臂346相对。在每对臂中,驱动臂344、346被间隔开以限 定细长槽348、350。每对驱动臂344、346的端部352、3M都向内突出,以使得每个槽348、 350具有缩减宽度的区域,该区域远离本体342。另一槽355从本体342的外周径向向内延 伸。阀构件112包括从其与毂122相对的侧部向外延伸的一对沿直径方向相对的从动 臂356 (仅一个轴356在图9a和9b中可见)。每个从动臂356被布置为通过卡扣配合连接 而被接收在相应对的驱动臂344、346之间,以使得每个从动臂356能在相应的槽348、350 内移动,但是被限定该槽348、350的驱动臂344、346的端部352、3M保持在该槽内。每个 从动臂356具有头部358,该头部局部地增大以防止从动臂356滑出槽348、350。该配置使 得阀驱动件;340的驱动臂344、346可以把阀构件112的从动臂356绕凸台124的纵向轴线 L旋转,同时允许阀构件112朝向和离开阀驱动件340运动。
螺旋压缩弹簧360被定位在阀构件112和阀驱动件340之间。弹簧360的一端被 定位在凸台362上,该凸台位于凹部364内,该凹部位于阀驱动件340的本体342内的中央, 同时弹簧360的另一端位于阀构件112的外表面的中央凹陷部(未示出)内。阀驱动件340通过连接器销368可旋转地连接到盖板366,该连接器销延伸穿过形 成在盖板366中的孔370。在组装中,阀构件112被定位在马达壳体74的凸台IM上,以使 得阀构件112处于其第一位置。阀驱动件340则被连接到阀构件112,弹簧360布置在其之 间,槽355被取向为使得槽355的嘴部35 被定位在驱动构件340的中心之下。盖板366 则被利用连接器销368连接到阀驱动件340,以使得阀驱动件340可相对于盖板366旋转, 且盖板366被螺钉372固定到第一马达壳体段72,该螺钉通过盖板366中的孔374而被插 入且拧入到马达壳体74中。当阀构件112、阀驱动件340和盖板366被定位在马达壳体 74上时,阀构件112和阀驱动件340 二者可被绕凸台124的纵向轴线L旋转。由于阀驱动 件340连接至盖板366,弹簧360的偏压力把阀构件112朝向位于马达壳体74上的凸台IM 促动。当本体14被从其立式位置放倒时,阀构件112在其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是 通过支架180的运动促动的。当支架180处于其支撑位置时,当主体14被放倒时,毂IM的 纵向轴线L绕主体14的枢转轴线A朝向支架180在轨道上运行。如图13所示,支架180的 支撑臂190包括阀驱动销380,该销从支撑臂190的升高段382向内延伸。现在参考图16a, 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阀驱动销380与阀驱动件340间隔开。阀驱动销380被定位 在支撑臂190上,以使得当主体14被朝向地面放倒时,阀驱动销380进入形成在阀驱动件 340的本体342中的槽355中,穿过它的嘴部35fe。在该例中,一旦主体14已被从其立式 位置放倒约9°的角度,阀驱动销380进入槽355。当主体14已被放倒该量时的阀驱动销 380和阀驱动件340的相对位置在图16b中示出。当主体14被从立式位置进一步放倒时, 马达壳体74和支架180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阀驱动件340被阀驱动销380绕凸台124的 纵向轴线L旋转,由此导致阀构件112从其第一位置朝向其第二位置旋转,如图16c所示。阀驱动件340绕毂124的纵向轴线L旋转直至阀驱动销380最终离开槽355,如 图16d所示。在该例中,当主体14已被从其立式位置放倒约25至30°的角度时,阀驱动 销380离开槽355的嘴部35fe。随着阀驱动件340绕毂124的纵向轴线L的旋转,阀构件 112从其第一位置至其第二位置旋转约120°的角度,还如图IOb所示,尽管阀构件112的 旋转角度可以是任意期望数值(依赖于马达壳体74的配置)。阀构件112从其第一位置至 其第二位置的整个运动由此发生,同时支架180处于其支撑位置中。凸台124的外表面和毂122的内表面123的锥形三角形轮廓有助于破坏阀构件 112与软管和棒组件出口段80和入口管入口段106在阀构件112处于其第一位置时形成 的密封。这降低了把阀组件112旋转至其第二位置所需的扭矩的量,特别是当气流被通过 转换阀110抽吸时。当阀构件112(通过阀驱动销380使得阀驱动件340旋转而)被促使 离开其第一位置时,由于凸台124的外表面和毂122的内表面123的锥形三角形轮廓,阀构 件112的运动具有两个不同分量(i)绕凸台124的纵向轴线L与阀驱动件340的旋转运 动,和(ii)抵抗弹簧360的偏压力沿凸台IM的纵向轴线L朝向阀驱动件340的平移运动。 阀构件112沿凸台124的该平移运动有助于破坏前述密封。阀构件112相对于凸台124的平移和旋转运动的组合持续进行,直至阀构件112已绕凸台124的纵向轴线L旋转约60°。此时,阀构件112已沿凸台IM的纵向轴线L移 动一距离,该距离在该例中为5至10mm。阀构件112在其朝向其第二位置移动的进一步运 动现在具有下面两个不同分量(i)绕凸台124的纵向轴线L与阀驱动件340的旋转运动, 和(ii)在弹簧360的偏压力下沿凸台124的纵向轴线L离开阀驱动件340的反向平移运动。在阀构件112相对于马达壳体74的第二角度位置中,阀构件112限定的气流路径 把内管66连接至分离装置入口管106,以使得空气通过清洁器头12的吸口 22而被吸入真 空吸尘器10。如图IOb所示,在阀构件112的该第二位置中,第一端口 114现在位于空气入 口 108a之上以使得密封件118与入口管入口段108密封接触,第二端口 116位于空气出口 68a之上以使得密封件120与内管出口段68密封接触。在阀构件112的该第二位置中,阀 构件112的本体用于把软管和棒组件82与风扇单元76隔离以使得基本上没有空气穿过软 管和棒组件82的棒84而被吸入真空吸尘器10。再次,毂122的内表面123和凸台IM的 外表面的相符轮廓意味着阀构件112在处于其第二位置时可有角度地且轴向地相对于马 达壳体74准确对准。当与图IOa比较时,图IOb示出了当主体14从其立式位置运动到放 倒位置时内管66的软管70的压缩。这是由于内管出口段68 (其被连接至马达壳体74)朝 向内管入口段64 (其被连接至叉件沈)的运动。返回到图16d,阀构件112和阀驱动件340每个都被成形以限定沟槽或凹部384。 凹部384被设置为使得,在阀构件112以被手动地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同时主体14处于其立 式位置的情况下,阀驱动销380能沿阀驱动件340和阀构件112的外表面运动。支架180从其支撑位置至其收回位置的运动还使得刷条组件30的马达能被启动。 当支架180被移动到其收回位置时,支撑臂192促动安装在开关壳体390中的刷条启动开 关机构(未示出),该开关壳体位于第二马达壳体段78上。该开关机构的促动优选地是通 过当支架180移动到其收回位置时开关机构和支架180的支撑臂192的环形连接器196的 开关促动部392之间的接触。例如,开关机构可包括弹簧加载凸轮,该凸轮被支架180的 开关促动部392接合且在支架180被朝向其收回位置旋转时被促使压靠开关机构的开关。 替代地,该开关可通过磁性、光学或其它非接触促动技术而被促动。开关的促动优选地在支 架180被偏心弹簧机构朝向其收回位置移动时发生。一旦促动,该开关被布置于第一电状 态,其中电力被供应给刷条组件30的马达33,以使得刷条组件30能在清洁器头12的刷条 腔室32内旋转。真空吸尘器10优选地被设置为使得刷条组件30的旋转在开关启动时开 始。依赖于要被清洁的地面的性质,用户可通过按压第二开关97b而关闭马达33。在清洁 过程中,刷条组件30的马达33可通过按压第二开关97b而根据需要被选择性地重新启动 或关闭。在使用中,主体14处于放倒位置且转换阀110的阀构件112处于第二位置时,当 用户按压第一开关97a以启动风扇单元76时,携带脏物气流通过清洁器头12的吸口 22而 被吸入真空吸尘器10。携带脏物气流穿过清洁器头12和内管66且被转换阀110的阀构 件112传送到分离装置入口管106中。气流随后通过真空吸尘器10的通路如同上面在主 体14处于立式位置时所述的那样。返回到图5a,主体14包括送气阀400,用于允许气流在例如当主体14处于立式位 置时棒和软管组件82中或当主体14处于放倒位置时清洁器头12中发生阻塞的情况下被18传送到风扇单元76。这防止风扇单元76过热或发生其它损坏。送气阀400位于马达入口 管入口段134的下部中,且由此位于由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限定的球形空间V内。送 气阀400包括容置活塞404的活塞室402。孔406形成在活塞室402的一端处,以把活塞室 402暴露于外部环境,且导管408被形成在活塞室402的另一端处,以把活塞室402布置为 与马达入口管入口段134流体相通。位于活塞室402中的螺旋压缩弹簧410把活塞404朝向环形座412促动,该环形 座通过孔406插入活塞室402。在真空吸尘器10的使用过程中,作用在活塞402上的力Fl 抵抗弹簧410的偏压力F2,由于作用在活塞404的每个相应侧上的空气压力的差,力Fl小 于弹簧410的偏压力F2,且由此孔406保持关闭。在导管404上游的气流路径中发生阻塞 的情况下,作用在活塞402的相对侧上的空气压力的差显著增加。弹簧410的偏压力F2被 选择为使得在这种情况下,力Fl大于力F2,这导致活塞404从座412离开以打开孔406。 这允许空气从外部环境穿过活塞室402且进入马达入口管130。现转到图Ila至lie,遮护件414被连接到马达壳体74以抑制灰尘在主体14处 于放倒位置时进入由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限定的球形空间V中。遮护件414被使用 一个或多个螺栓或其它固定装置(其被用于连接马达入口管130至马达壳体74)连接到马 达壳体74。遮护件414具有上表面414a (其具有基本上球形曲率)。遮护件414的上表面 414a的曲率半径仅稍微小于上叉件段46的上表面46a的曲率半径。遮护件414具有弯曲 上端416 (其部分地环绕马达入口管入口段134),和下端418 (其终结在第一马达壳体段72 的臂300之上方)。遮护件414还为真空吸尘器10的一或多个电子部件提供壳体,例如用 于驱动刷条组件30的马达33和/或风扇单元76的电路。参考图Ila和11b,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上叉件段46位于遮护件414之 上,且由此遮护件414不可见。当主体14被从立式位置放倒至例如图Ilc和Ild所示的放 倒位置(其中支架180处于其收回位置)时,马达壳体74绕轴线A相对于叉件沈旋转。因 此,遮护件414相对于上叉件段46旋转。这导致遮护件414部分暴露。由于遮护件414的 外表面41 的球形曲率,当主体14被从其立式位置放倒时对于支撑组件16的前部的球形 外观只有极小破坏。主体14处于放倒位置且支架180处于其收回位置情况下,真空吸尘器10可通过 简单地推拉主体14的手柄94而沿直线在地面上移动。主体14的枢转轴线A基本上平行 于地面,两个轮子40、42都接合地面,其由此在真空吸尘器10被在地面上操纵时旋转。叉 件沈至主体14的枢转安装允许清洁器头12的底部表面20在主体14被在地面上操纵时 保持与地面接触。返回到图如,下叉件段44的底部表面包括一对凸起的肋419,每个肋419 都包括弯曲下表面。每个肋419的下表面的曲率半径稍微小于轮子40、42的内表面的曲率 半径。每个肋419被设定尺寸以使得,在主体14处于其立式状态时,该肋的下表面与其相 应轮子40、42的内表面间隔开以使得轮子40、42高于地面。当主体14被放倒时,依赖于施 加到真空吸尘器10的负荷,轮子40、42的轮缘4014 可径向向内变形以使得轮子40、42 的内表面接合肋419的下表面。这防止轮子40、42的过度变形。当重载荷被施加到主体14 时,肋419的弯曲下表面可呈现为弯曲表面,当真空吸尘器10被在地面上操纵时轮子40、42 的内表面在该弯曲表面上滑动。为了改变真空吸尘器10在地面上移动的方向,用户扭转手柄94以旋转主体14,以螺旋方式,绕其纵向轴线M,如图加和3所示。清洁器头12相对于叉件沈自由旋转,当 主体14,连同叉件沈和轮子40、42绕其纵向轴线M旋转时,清洁器头12的底部表面20可 被保持与地面接触。当主体14绕其纵向轴线M旋转时,清洁器头12相对于叉件沈旋转, 以沿手柄94被用户扭转的方向转向。例如,沿顺时针方向扭转手柄94导致清洁器头12向 右转。主体14的枢转轴线A朝向地面倾斜,这导致在该例子中轮子40与地面间隔开。轮 子42的弯曲外表面在地面上滚动,且由此仍为主体14提供支撑,同时轮子42继续绕其旋 转轴线R2旋转以把真空吸尘器10转向其新方向。手柄94被用户扭转的程度确定清洁器 头12在地面上转向的程度。当用户希望把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返回其立式位置时,例如在完成地面清洁 时,用户升高手柄94以使得主体14绕枢转轴线A朝向其立式位置枢转。如上所述,当真空 吸尘器10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主体14的纵向轴线M基 本上是竖直的。当主体14被升高至其立式位置时,马达壳体74绕轴线A旋转,且由此相 对于叉件26移动。当主体14到达其立式位置时,清洁器头保持机构观0的臂300的下表 面300a(其被连接至马达壳体74)接合从锁定构件壳体284竖立的一对柱IKl的上表面 287a (其连接至叉件沈,且其防止主体14相对于叉件沈移动超过其立式位置)。当主体14被返回其立式位置时,支架180自动地朝向其支撑位置移动。返回到图 13和15a,主体14包括齿轮杆420,该齿轮杆具有本体422,该本体在其中心处可旋转地连 接至叉件臂50的内表面,以绕轴线B旋转,该轴线B与枢转轴线A间隔开且优选地与其基 本平行。齿轮杆420还包括杆臂似4和齿轮部分426。杆臂似4和齿轮部分似6每个都从 齿轮杆420的本体422径向向外延伸,杆臂4 被定位为沿直径方向与齿轮部分4 相对。 齿轮部分似6包括多个齿428,该齿与位于支架180的支撑臂192的上端处的环形连接器 196的外周边上的齿430啮合。当主体14被从其完全放倒位置升高时,起初扭力弹簧200的偏压力把支架180保 持在其相对于马达壳体74的收回位置中,且由此马达壳体74和支架180开始一起绕主体 14的枢转轴线A旋转。齿轮杆420的齿428与支架180的齿430的相互啮合导致齿轮杆 420相对于叉件沈沿第一方向旋转。当主体14以被升高以使得主体14相对于立式位置放 倒约15°的角度时,位于第二马达壳体段78上的驱动销440接合齿轮杆420的杆臂424, 如图15d所示。随着主体14进一步朝向其立式位置升高,且由此主壳体74相对于叉件沈 旋转,驱动销440驱动齿轮杆420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还由于齿 轮杆420的齿4 与支架180的齿430的相互啮合,齿轮杆420沿该相反方向的旋转导致 支架180相对于主壳体14开始抵抗扭力弹簧200的偏压力而旋转远离收回位置。齿轮杆 420和支架180之间的传动比(gear ratio)为至少1 3,其优选地约为1 4,以使得主 体14绕其枢转轴线A朝向其立式位置枢转运动每1°,支架180相对于马达壳体74朝向其 支撑位置旋转约4°。主壳体14和支架180之间的相对旋转减小了扭力弹簧200的端部202、204之间 的间距。当主体14以被升高以使得在该例中其处于与立式位置相距1至5°的角度时,该 间距现在达到最小,且由此该扭力弹簧处于其偏心点处。当主体14被从该位置进一步升高 时,扭力弹簧200的偏压力把扭力弹簧200的第一端202促动离开扭力弹簧200的第二端 204。这导致支架180朝向其支撑位置的自动旋转,以使得支架180的稳定轮184接合地
如上所述,当主体14起初处于其立式位置且支架180处于其支撑位置时,支撑组 件16的轮子40、42被升高到地面的上方,以使得真空吸尘器10被支架180的稳定轮184和 清洁器头12的滚轮观的组合支撑。为了把真空吸尘器10返回至该配置,用户需要推动主 体14的手柄94,以使得主体14向前倾斜,超过其立式位置优选地不大于10°的角度。这 防止真空吸尘器10的重心移动超过清洁器头12的底部表面的前边缘,这由此防止真空吸 尘器10在该向前运动过程中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向前翻倒。真空吸尘器10的该向前运 动导致清洁器头12和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 二者绕清洁器头12的底部表面20的前边 缘枢转、轮子40、42 二者从地面的升高和在真空吸尘器10和地面之间提供足够的间隙供支 架180被扭力弹簧200促动超过其支撑位置直至支架180的本体188的前表面450接合下 叉件段44的后表面452。下叉件段44的后表面452被认为提供了真空吸尘器10的第二 支架挡止构件。第二挡止构件和第一挡止构件260之间绕枢转轴线A的角度间隔优选约为 90°。当支架180被扭力弹簧200朝向下叉件段44的后表面452促动时,支架销250 接合支架锁定构件212的突出部MO的第三侧面M6。当支架180被朝向第二支架挡止构 件促动时,用户必须施加到主体14上用于把支架销250相对于突出部240移动的扭矩显著 小于把支架180从支架保持机构210释放所需的扭矩。突出部240的第三侧面246的倾斜 使得马达壳体74和支架180之间的随后相对运动导致支架锁定构件212绕壳体214的突 起238向上枢转以允许支架销250在突出部MO的第三侧面246之下滑动。如图7d所示, 当支架锁定构件212绕其第二端234枢转时,支架保持机构210的弹簧232倾向于被推离 壳体214的侧壁220,导致弹簧232仅提供相对小的对于支架锁定构件212的运动的阻力 (与用户需要支架180被从支架保持机构210释放时相比)。这允许支架销250在扭力弹 簧200的偏压力的单独作用下沿突出部240的第三侧面246滑动。一旦支架销250已被移 动超过第三侧面M6的左端(如所示),弹簧232把支架锁定构件212返回至图7a所示的 位置,以使得支架180被突出部240的第一侧面242再次保持在其支撑位置。主体14现在 可被用户返回到其立式位置,以使得稳定轮184接触地面。由于支架180相对于马达壳体 74的该最终运动,支撑组件16的轮子40、42在稳定轮184接合地面时与地面间隔开。支架180返回其支撑位置的旋转导致支撑臂192的环形连接器196的开关促动部 392推动刷条启动开关机构的弹簧加载凸轮压靠开关机构的开关。开关的启动优选地发生 于支架180被偏心弹簧机构朝向其支撑位置移动时。当再次促动时,该开关被置于第二电 状态,在该状态中,电力不再被供应给马达33以驱动刷条组件30。支架180返回至其支撑位置的旋转还导致转换阀110的阀构件112通过支架180 的阀驱动销380和阀驱动件340之间的接合而被驱动返回其第一位置。阀构件112从其第 二位置至其第一位置的运动与从其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运动相反。凸台1 的外表面和 毂122的内表面123的轮廓的对称意味着随后把阀构件112返回其第一位置所需的扭矩基 本上与把阀构件112移动至第二位置所需的扭矩相同。与支架180至其支撑位置的运动同时地,清洁器头保持机构观0的锁定构件282 被返回至其展开位置。返回到图14b、Hc和14d,当主体14被升高以使得其被倾斜至相对 于其立式位置成约15°的角度时,促动器四8的驱动面318重新接合锁定构件282的从动面320。当主体14继续朝向其升高位置移动时,在弹簧306的作用下,促动器298抵抗弹 簧314的偏压力推动锁定构件观2向后朝向其展开位置。清洁器头12相对于叉件沈的角 度位置定位为使得清洁器头12上的沟槽296与叉件沈的孔294对准,锁定构件观2的指 状件292重新进入沟槽四6,以锁定清洁器头12相对于叉件沈的角度位置。一旦主体14 已被升高使得相对于其立式位置倾斜约7°的角度时,锁定构件282已被促动器298的驱动 面318促动回其展开位置,如图14b所示,锁定构件282通过促动构件四8的前表面308和 锁定构件观2的后表面310之间的接合而被保持在其展开位置。在清洁器头12上的沟槽206没有正确地对准叉件沈的孔四4的情况下,存在的 危险是锁定构件282的至少一个指状件292的端部将接合套圈297的端部。这将在主体14 进一步朝向其立式位置升高时阻止指状件292重新进入沟槽四6。在用户继续把主体14 朝向其立式位置升高的情况下,弹簧306的偏压力被选择为使得其将压缩以允许促动构件 298同时沿臂300的轨道304朝向马达壳体74移动和在现在静止的锁定构件282上滑动。 这防止对清洁器头保持机构观0、马达壳体74和清洁器头12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永久损 坏。一旦主体14已相对于清洁器头12移动为使得孔294和沟槽296对准,弹簧306的偏 压力将促使促动器298和锁定构件282离开马达壳体74以使得锁定构件282移动至其展 开位置。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通过把手柄94向下拉动以使得真空吸尘器10在支 架180的稳定轮184上向后倾斜,清洁器头12的底部表面从地面升高,真空吸尘器10可被 在地面上操纵。通过稳定轮184在地面上滚动,真空吸尘器10然后可被在地面上拉动,例 如在建筑物的房间之间。在相对于地面的该取向时,真空吸尘器10的该操纵在后文称为真 空吸尘器10在地面上的“轮子滚动”,以把真空吸尘器10的该运动与地面清洁过程中发生 的运动区别开。我们已观察到,用户倾向于把真空吸尘器倾斜至少30°的角度,更通常为 40至60°的角度,以把主体14的手柄94放置在舒适的高度以在地面上拉动真空吸尘器 10。稳定轮184的形状有助于用户在房间之间引导真空吸尘器10。在该例子中,每个稳定 轮184的距离支撑腿182最远的面被倒圆以提供在各种地面上的顺滑运行。支架保持机构210优选地被设置为,当真空吸尘器10被放倒以在地面上用轮子滚 动时,增加把支架180从支架锁定构件212释放所需的力。这可降低当真空吸尘器10被 在地面上以轮子滚动时支架180意外地运动至其相对于马达壳体74的收回位置的危险,这 种危险可导致真空吸尘器10对地面的突然的、令人不舒服的“冲撞”。返回至图7a至7c,当主体14处于其立式位置时,壳体214的基部216被相对于 水平面倾斜,在该例中倾斜至少20°的角度,以使得基部216向下朝向壳体214的侧壁218 倾斜。基部216包括在壳体214的侧壁218、220之间从其竖立的相对短的壁460。球支承 件462被定位在基部216上,位于壳体214的侧壁460和侧壁220之间,以使得球支承件 462在重力的作用下压靠壳体214的壁460滚动。支架锁定构件212还包括翅片464,其在 该构件的第一端2 和第二端232之间向下悬垂。翅片464包括相对直的第一侧表面466 和弯曲的第二侧表面468。壳体214的壁460和支架锁定构件212的翅片464被设置为使 得,当主体14被从其立式位置放倒时,当支架锁定构件212绕其第一端224的末端2 在 图7a和7b所示的位置之间枢转时,翅片464的第一侧表面466不接触球支承件462。图17a和17b示出了当真空吸尘器10已被向后倾斜至支架180的稳定轮184上以在地面上利用轮子滚动时的马达壳体74的取向。马达壳体74的旋转导致壳体214的基 部216现在朝向壳体214的侧壁220向下倾斜,这导致球支承件462在重力作用下滚动离 开壁460。球支承件462的运动被活塞470的侧表面阻止,该活塞定位在形成支架保持机 构210的壳体214的部分的活塞壳体472中。位于活塞壳体472内的压缩弹簧474把活塞 470朝向壁460促动且压靠活塞壳体472的环形座。活塞壳体472的座的形状被设置为允 许球支承件462抵抗弹簧474的偏压力进入活塞壳体472。在真空吸尘器10被在地面上以轮子滚动时力被施加到支架180的情况下(其倾 向于导致支架180朝向其收回位置旋转),作用在支架销250和支架锁定构件212的突出部 240之间的增加的力可导致支架锁定构件212抵抗弹簧232的偏压力而绕其第一端224的 末端2 旋转。支架锁定构件212的翅片464和活塞壳体472被设置为使得在支架销250 被支架锁定构件212释放前,翅片464的弯曲第二侧表面468接触球支承件462,以促使球 支承件462抵靠活塞470。作用在活塞470上的弹簧474的偏压力抵抗球支承件462进入 活塞壳体472的运动,这由此增加对于支架锁定构件212绕其第一端224的末端2 旋转 的阻力。由此,为了从支架保持机构210释放支架180,施加到支架销250的力现在必须足 够大以抵抗支架保持机构210的两个弹簧232、474的偏压力而移动支架锁定构件212至图 17b所示的位置。在清洁器头保持机构观0的锁定构件282处于其展开位置的情况下,清洁器头12 被防止在真空吸尘器10在地面上以轮子滚动时相对于叉件沈旋转。当真空吸尘器10被 倾斜在支架180的稳定轮184上时,清洁器头12的重量促使下叉件段44的后表面452压 靠支架180的本体188的前表面450。但是,由于支架180相对于马达壳体74 (且由此主体 14)的运动受到支架保持机构210的限制,支架保持机构210由此还用于在真空吸尘器10 被地面上以轮子滚动时限制叉件26相对于主体14的旋转。支架保持机构210和清洁器头 保持机构观0由此用于在真空吸尘器10被在地面上以轮子滚动时阻止清洁器头12相对于 本体14绕两个基本上正交的轴线的旋转,分别为清洁器头12相对于叉件沈的旋转轴线和 枢转轴线A,该旋转可阻碍真空吸尘器10的运动。当真空吸尘器10在地面上以轮子滚动时,在清洁器头12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或其 与真空吸尘器10的主体14的运动被与家具等物品的接合而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则清洁器 头12可被支架保持机构210或清洁器头保持机构280释放以相对于主体运动,适于防止真 空吸尘器10的任意部分被损坏。作为第一实例,如果清洁器头12受到沿着与真空吸尘器10被在地面上拉动的方 向相反方向的冲击,则冲击力将通过下叉件段44的后表面452和支架180的本体188的前 表面450之间的接合而被传递给支架180。依赖于该力的大小,作用在支架锁定构件212上 的突出部240和支架销250之间的力可增加到足以导致支架销250从支架抑制机构210释 放。这现在可使得支架180和叉件沈二者绕主体14的枢转轴线A枢转,由此允许清洁器 头12相对于本体14运动。在冲击力的大小不足以把支架180从支架保持机构210释放的 情况下,则冲击力可通过支架锁定机构210的弹簧232、474的压缩而被吸收。作为第二实例,如果清洁器头12受到冲击,该冲击导致清洁器头12绕其旋转轴线 相对于叉件26旋转,则形成在清洁器头12的套圈四7中的沟槽四6的侧部将被促动压靠 锁定构件282的指状件四2的一个的侧表面。参考图18的一系列图像(i)至(iv),锁定构件282优选地由弹性材料形成以允许锁定构件282的指状件292在清洁器头12的套圈297 施加到其上的弯曲力的作用下朝向另一指状件292弯曲。依赖于冲击力,沟槽四6的边缘 296a可沿弯曲指状件四2的侧表面移动,由此抵抗弹簧306的偏压力把锁定构件282推离 沟槽四6。如果冲击力的大小足够高以把锁定构件观2的指状件292完全推离沟槽四6,则 清洁器头12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叉件沈自由旋转。电连接器98a、98b之间的连接优 选地为推入配合(push-fit)连接以允许该连接在清洁器头12和叉件沈之间相对旋转时 断开。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表面处理器具,包括 主体;支架,可相对于主体在支撑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枢转;和 支架保持机构,用于可释放地把支架保持在支撑位置,该支架保持机构包括 支架锁定构件,可绕第一轴线枢转地运动以在支架被从支撑位置移动到收回位置时释 放支架,且可绕与第一轴线间隔开的第二轴线枢转地运动以在支架被返回至支撑位置时保 持该支架;和偏压装置,用于施加第一力至锁定构件,该第一力抵抗锁定构件绕第一轴线的运动,和 施加比第一力小的第二力至锁定构件,该第二力抵抗锁定构件绕第二轴线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器件,其中,第一轴线位于锁定构件的第一端处或附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器具,其中,第二轴线位于锁定构件的第二端处或附近。
4.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器件,其中,偏压装置施加所述力至锁定构件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器件,其中,偏压装置包括螺旋压缩弹簧。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器具,其中,偏压装置被设置为在锁定构件绕第一轴 线枢转时压缩以施加所述第一力至锁定构件。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器具,其中,偏压装置被设置为当锁定构件绕第二轴 线枢转时弯曲以施加所述第二力至锁定构件。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器具,其中,锁定构件包括用于接合支架的部分的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器件,其中,支架接合装置包括从锁定构件的侧部向外延伸的 突出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器具,其中锁定构件的支架接合装置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 面,该第一表面设置为在支架处于其支撑位置时支架的所述部分接合该第一表面,该第二 表面被设置为当支架返回至其支撑位置时支架的所述部分接合该第二表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器件,其中支架的所述部分位于支架的两个支撑臂的一个上, 支架的每个臂可枢转地连接到主体。
12.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器具,其中,支架保持机构由主体支撑。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器件,其中,支架保持机构位于主体的壳体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器件,其中,壳体被成形为限定所述第一和第二枢转轴线。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器具,其中,偏压装置包括接合壳体的第一端和接合锁定构 件的第二端。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器具,其中,主体包括容置风扇单元的壳体,且其中,支架保 持机构被该壳体支撑。
全文摘要
一种立式表面处理器具,包括主体(14)和支架(180),该支架可相对于主体(14)在支撑位置和收回位置之间枢转。支架保持机构(210)被提供用于可释放地把支架保持在支撑位置,该其包括锁定构件(212),该锁定构件可绕第一轴线枢转地运动以在支架被从支撑位置移动到收回位置时释放支架(180),且可绕与第一轴线间隔的第二轴线枢转地运动以在支架被返回至支撑位置时保持该支架(180)。偏压装置(232)施加第一力至锁定构件(212),该第一力抵抗锁定构件绕第一轴线的运动。为了便于支架返回至其支撑位置,偏压装置(232)施加相对较小的第二力以在锁定构件(212)绕第二轴线运动后将其复位。
文档编号A47L9/00GK102038457SQ201010511819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5日
发明者詹姆斯·怀特 申请人: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