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62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特别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压力锅,如申请号为ZL00227029. 3,名称为“一种电压力锅”,如图 1所示,披露了一种电压力锅,由锅盖、外壳、外锅、套在外锅内的内锅、设在内锅底下的发热 盘和发热控制组件等部件组成。外壳底部为薄平面,在该薄平面上设有一层金属板,发热盘 置于该层金属板上,外壳下底部设有一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与发热电路连接。通过内锅受 热向下变形向下压在金属板再作用在外锅上,再通过外锅的变形量来控制行程开关。其缺 点在于变形金属板与外壳底部为薄平面紧贴,外壳为一个整体其变形后较难复位,外壳反 复变形、复位后,外壳有效控制行程开关的能力下降,其次变形金属板与外壳底的变形量相 同,因此变形金属板主要的作用仅仅在于加强了外壳底的强度。申请号为03225570. 5,名称为“一种自动电压力锅”的实用新型专利,如图2所 示,披露了一种自动电压力锅,包括外壳、内罩、扣紧在内罩上的锅盖、置于内罩上的内锅、 内锅与锅盖之间的密封圈、发热盘、控压装置、控温装置、定时装置和发热电路组成,发热盘 置于内罩底部并与内锅接触,控压装置、控温装置和发热电路设于外壳与内罩之间,控压装 置、控温装置的微动开关位于内罩的底板下方,发热盘与内罩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与发 热盘上的定位柱连接并支承在内罩底部的限位上,弹性件与内罩底板有空隙。该技术方案 利用弹性件搁置在所述内罩底部的凸台上的结构,在所述内罩的底板与弹性件之间形成间 隙,进而为弹性件的变形位移提供空间。但是由于弹性件仅仅是搁置在所述凸台上,不仅所 述弹性件的外周容易从所述凸台上变形滑脱,而且弹性件中央部位完全悬空,需要弹性件 具有比较大的弹性和刚度才能支撑所述加热器或者内锅的变形量,并且所述内罩的底板基 本未能分担所述弹性板的变形压力。再如申请号申请号为ZL200520060470. 3,名称为“一种电压力锅”,如图3所示,披 露了一种压力锅,由锅体1、外锅2、内锅3、锅盖7、发热盘4,锅盖7和内锅3之间设密封圈 8,发热盘4安装在内锅3底部,发热盘4与外锅2底部之间设有弹性体5,位移检测装置6 安装在外锅2上,外锅2底部或发热盘4底部设有向下伸出且可触动位移检测装置6动作 的推杆41,其中弹性体5为平板结构外锅2内腔底部设有若干支脚2A,弹性体(5)置于支 脚2A上,并固定在发热盘4底部。虽然弹性体位移增大,提高了压力控制精度,但其缺点在 于弹性体的跨度过大,这样对弹性体的材料要求就大大增加,需要弹性件具有比较大的弹 性和刚度才能支撑所述加热器或者内锅的变形量;并且弹性板的支脚2A以点接触方式接 触所述外锅2的底部,造成外锅2底部局部变形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既能保证内锅的压力控制精度,又能降 低对弹性体的刚性和弹性要求的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包括外锅、设置在所述外锅底部内侧的弹性板 和支承在所述弹性板上面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锅的侧壁下部位置设置向内侧 凸出的台阶,在所述外锅的底壁的中央部位设置向内侧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与所 述台阶的高度基本一致,所述弹性板搁置在所述凸台和所述台阶上,所述加热器的支脚支 承在位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台阶之间位置的所述弹性板上。所述外锅是用薄型钢材制造而成,具有能容纳所述弹性板、所述加热器和内锅的 敞开式的容器,包括所述台阶和所述凸台,其中所述台阶是围绕所述外锅侧壁下部位置向 内侧凸出的台阶;所述凸台是所述外锅的底壁向内突出而形成,可以为圆形、矩形等形状, 所述凸台还可以是将所述外锅的底壁通过拉伸工艺将所述凸台设置为与所述外壳底壁一 体的结构,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具有拱形的零件焊接固连在所述外锅的底壁内侧而形成的结 构。在所述凸台中央部位设置若干通孔,从而便于固定所述弹性板;所述凸台的高度与所述 台阶的高度基本一致,其两者的顶端面也可以位于一个平面位置。所述弹性板是具有弹性特质和刚性特质的薄型弹性钢板制造而成。在所述弹性板 中央部位设置有与所述凸台上的通孔对应的若干通孔,所述弹性板的外形与所述外锅底部 的内腔适配,并放置在所述凸台和所述台阶上后通过螺丝固连在所述凸台或所述加热器的 支脚上。所述加热器是内腔封装有发热丝的管状体并在电压力锅的控制电路发出的指令 下进行加热工作的设备,其底部设置有若干支脚、定位杆和推杆,所述支脚、所述定位杆和 推杆的横截面为圆形等。其中所述加热器的支脚支承在位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台阶之间位置 的所述弹性板上,从而将所述加热器的向下移动传递给所述弹性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弹性板通过螺丝固连在所述凸台部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弹性板通过螺丝固连在所述加热器的支脚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凸台呈环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外锅的下面设置位移检测器,在位于所述凸 台与所述台阶之间位置的所述外锅的底壁和所述弹性板上同时对应设置有推杆孔,所述加 热器的下部设置的推杆穿过所述推杆孔后可以触动所述位移检测器。所述位移检测器是能连续不间断地采集位移数据的设备,并与电压力锅控制系统 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位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台阶之间位置的所述外锅的 底壁和所述弹性板上同时对应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加热器的下部设置的定位杆穿过所述定 位孔后其末端位置通过螺丝固连垫片,所述垫片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从而将所 述加热器予以定位在所述弹性板和所述外锅的底壁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定位杆和所述定位孔的数量是二个以上并均勻 分布。根据上述结构,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将所述弹性板放置在所 述凸台和所述台阶上,再将所述加热器放置在所述弹性板上,然后通过螺丝将所述弹性板 固连在所述凸台或所述加热器的支脚上。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弹性板和所述外锅的底壁的 所述定位孔后并在其末端位置通过螺丝固连垫片,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弹性板和所述外锅的所述推杆孔后可以触动所述位移检测器,所述支脚压在所述弹性板上;然后将所述内锅放 置在所述加热器上并封上锅盖。当所述加热器接到指令开始加热,所述内锅内的物件受热 蒸汽压力增加,内锅在蒸汽压力下向下膨胀,内锅带动所述加热器向下移动,所述加热器的 支脚将所述弹性板向下压变形,并且其所述推杆推动所述位移检测器,所述位移检测器采 集到位移数据后,所述位移检测器能向所述控制系统发出停止向所述加热器供电的指令, 所述加热器停止加热,所述内锅内温度逐渐下降,所述内锅内的蒸汽压力减小,此时所述弹 性板恢复原状,所述弹性板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将所述加热器连同所述内锅向上推,使其 也恢复到原位置,所述推杆也跟随恢复到原位置与所述位移检测器分开,完成一个控制过 程,实现控温、控压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外锅的凸台和台阶所组成的拱形结构形成对所述弹性板有很好的承托作 用,特别是所述外锅的底壁也分担了一部分压力,使对所述弹性板的刚性和弹性要求降低, 降低弹性板的材料费用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2、在所述外锅内设置凸台,可以降低所述弹性板在使用过程中因变形和恢复原状 的来回过程中减小其材料的劳损,从而提高了弹性板的耐用性。3.所述弹性板的连接结构稳定,不会出现滑脱等问题。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所以能够广泛适用于电压力锅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B位置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5、6所示,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包括外锅1、设置在所述外锅1 底部内侧的弹性板4和支承在所述弹性板4上面的加热器3 ;所述外锅1是用薄型钢材冲 压拉伸而成,具有能容纳所述弹性板4、所述加热器3和内锅2的敞开式的容器,其包括所 述台阶11和所述凸台12,围绕所述外锅1的侧壁下部位置向内侧设置所述台阶11,所述外 锅1的底部中央设置呈环形的所述凸台12,所述台阶11、所述凸台12与所述外锅1 一体冲 压拉伸而成,当然也可以是分别为独立的零件并固连在一起。所述凸台12的高度与所述台 阶11的高度基本一致,最佳尺寸为8mm到20mm并且顶端面位于一个平面。所述凸台12与 所述台阶11之间形成有一个占所述外锅1底部面积的1/3到1/2的环形凹槽13,在所述凸 台中央部位均勻分布3个通孔。在所述环形凹槽13所环绕包含的所述外锅的底壁上设置 有与所述加热器3的定位杆32和推杆33的对应的定位孔14和推杆孔15。如图4、5、6所示,所述弹性板4是用具有弹性特质的薄型钢材制造而成冲压而成的圆形薄板。在所述弹性板4中央部位设置有与所述凸台12的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弹性 板4的外形与所述外锅1内腔相适配,并能套装在所述外锅1内腔放置在所述凸台12和所 述台阶11上。所述弹性板4通过螺丝固连在所述凸台12上,当然也可以通过螺丝固连在 所述加热器3的支脚31上。在所述弹性板4上设置与所述加热器3的定位杆32和推杆33 的对应的定位通孔41和推杆孔42。如图4、5、6所示,所述加热器3是内腔封装有发热管并在压力锅的控制电路发出 的指令下能进行加热工作的设备,所述加热器3底部均勻设置有3个支脚31、3个定位杆32 和1个推杆33,所述支脚31、所述定位杆32和推杆33呈倒圆锥形。所述定位杆32穿过所 述定位孔41和所述定位孔14后其末端位置通过螺丝固连垫片5,所述垫片5的外径大于 所述定位孔14的内径,从而将所述加热器3予以定位在所述弹性板4和所述外锅2的底壁 上。所述定位杆32与所述定位孔14、所述定位孔41间隙配合,其中所述定位杆32主要辅 助定位作用,即当所述弹性板4受压变形时,其中央部位特别是所述环形凹槽13部位必定 向下凹陷,所述弹性板4的外周边向内移动,如此借助于所述定位杆32与所述定位孔41之 间的配合,可以减少所述弹性板4的外周边向内收缩,将所述弹性板4向下变形的力部分地 传导给所述定位杆32。所述推杆33穿过所述推杆孔42和所述推杆孔15后可以触动位移 检测器6,所述推杆33与所述推杆孔42、所述推杆孔15间隙配合。所述位移检测器6是能连续不间断地采集位移数据的设备,并与压力锅控制系统 连接。如图4、5、6所示,根据上述结构,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将所述 弹性板4放置在所述凸台12和所述台阶11上,再将所述加热器3放置在所述弹性板4上, 通过螺丝将所述弹性板4固连在所述凸台12上;所述定位杆32穿过所述弹性板4的定位 孔41和所述外锅1的定位孔14后并在其末端位置通过螺丝固连垫片5,所述推杆33穿过 所述弹性板4的推杆孔42和所述外锅1的推杆孔15后可以触动所述位移检测器6,所述支 脚32压在处于所述环形凹槽13上方的所述弹性板4上;然后将所述内锅2放置在所述加 热器3上并封上锅盖。食物放入所述内锅2内,当所述加热器3接到指令开加热,所述内锅 2内的受热蒸汽压力增加,所述内锅2在蒸汽压力下向下膨胀,所述内锅2带动所述加热器 3向下移动,所述加热器3的支脚32将所述弹性板4向下压变形,并且其所述推杆33推动 所述位移检测器6,所述位移检测器6采集到位移数据后,所述位移检测器6能向所述控制 系统发出停止向所述加热器3供电的指令,所述加热器3停止加热,所述内锅2内温度逐渐 下降,所述内锅2内的蒸汽压力减小,此时所述弹性板4在其材料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原状, 所述弹性板4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将所述加热器3连同所述内锅2向上推,使其也恢复到 原位置,实现控温、控压目的。
权利要求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包括外锅、设置在所述外锅底部内侧的弹性板和支承在所述弹性板上面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锅的侧壁下部位置设置向内侧凸出的台阶,在所述外锅的底壁的中央部位设置向内侧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与所述台阶的高度基本一致,所述弹性板搁置在所述凸台和所述台阶上,所述加热器的支脚支承在位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台阶之间位置的所述弹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 通过螺丝固连在所述凸台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 通过螺丝固连在所述加热器的支脚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呈 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外锅的下面设置位移检测器,在位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台阶之间位置的所述外锅的底壁和 所述弹性板上同时对应设置有推杆孔,所述加热器的下部设置的推杆穿过所述推杆孔后可 以触动所述位移检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位 于所述凸台与所述台阶之间位置的所述外锅的底壁和所述弹性板上同时对应设置有定位 孔,所述加热器的下部设置的定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孔后其末端位置通过螺丝固连垫片,所 述垫片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 和所述定位孔的数量是二个以上并均勻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压力锅的内锅的弹性支承机构,包括外锅、设置在所述外锅底部内侧的弹性板和支承在所述弹性板上面的加热器,在所述外锅的侧壁下部位置设置向台阶和在其底壁的中央部位设置一个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与所述台阶的高度基本一致,所述弹性板搁置在所述凸台和所述台阶上,所述加热器的支脚将所述弹性板压变形,并且其推杆推动位移检测器,所述位移检测器采集到位移数据后,所述位移检测器能发出关闭电源的指令,内锅内温度逐渐下降,所述内锅内的蒸汽压力减小,此时所述弹性板在其材料的弹性作用下恢复原状。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使用的精度和安装方便的效果。
文档编号A47J36/34GK201719083SQ2010201679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0日
发明者陆社本 申请人:佛山市富士宝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