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隔热陶瓷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杯。
背景技术:
陶瓷杯由于其具有光洁、耐热以及美观的优点,因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然而,陶 瓷杯的缺点之一在于,其隔热保温性能较差,当泡满开水后,杯体表面将很快上升到很高的 温度,这不仅使端水时容易烫手,而且在冬天时杯体内热水的热量会讯速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保温效果好、且不易烫手的 隔热陶瓷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热陶瓷杯,包括杯体和杯柄,所述杯体又包括杯体外层和杯体内芯,所述杯 柄和杯体外层均为陶瓷,所述杯体内芯为一层高温隔热材料,设于杯体外层中间。优选地,所述杯体内芯呈圆柱形,其上边沿距杯体的杯口 5_20mm,下边沿距杯体的 杯底在20mm以内。优选地,所述杯体内芯与杯体外层紧密贴合,经一体烧结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杯体外层中夹裹了一层由高温隔热材料制作的杯体内芯,因此, 其隔热效果较好,不易烫手,且杯中热水热量不易较快地流失;此外,杯体内芯可在拉坯时 插入杯体外层,并最终与杯体外层一体烧结,其制作工艺十分简单。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中1、杯体2、杯柄11、杯体外层12、杯体内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见附图1,该隔热陶瓷杯包括杯体1和杯柄2,所述杯体1又包括杯体外层11和杯 体内芯12,所述杯柄2和杯体外层11均为陶瓷,所述杯体内芯12为一层高温隔热材料,包 夹在所述杯体外层11中间,所述杯柄2与所述杯体1外表面融为一体。上述的隔热陶瓷杯,所述杯体内芯12呈筒形,其上边沿距所述杯体1的杯口 5-20mm,下边沿距所述杯体1的杯底距离在20mm以内,从而保证所述杯体1边缘处的成型 可靠性,防止出现破口等现象。上述的隔热陶瓷杯,其杯体内芯12与所述杯体外层11紧密贴合,并经一体烧结而 成。[0016]上述的隔热陶瓷杯,其杯体内芯12可以采用耐温温度在陶瓷烧结温度以上的保 温材料,一般情况下,陶瓷烧结温度在1200°C -1500°C之间,因此,宜选用耐温在1500°C以 上的保温材料,如氧化铝多晶纤维棉,其耐温性在1600°C以上;也可以采用石墨,其熔点 在3850°C左右。该隔热陶瓷杯在制作时,可以在拉坯前将杯体内芯12插入瓷泥中,然后在 转盘中拉成瓷坯,接着再进行修坯、捺水、画坯、上釉,最后经过一次烧结成型。上述的隔热陶瓷杯,其外部特征与普通陶瓷杯完全一致,亦包括了光洁、耐热、美 观等优点,由于杯体外层11中夹裹了一层由高温隔热材料制作的杯体内芯12,因此,杯体1 表面的隔热效果较好,不易烫手,杯中热水热量不易较快地流失。另外,杯体内芯12可在拉 坯时插入杯体外层11,并最终与杯体外层U —体烧结,其制作工艺十分简单。
权利要求1.一种隔热陶瓷杯,包括杯体(1)和杯柄O),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又包括杯体 外层(11)和杯体内芯(12),所述杯柄(2)和杯体外层(11)均为陶瓷,所述杯体内芯(12) 为一层高温隔热材料,设于杯体外层(11)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陶瓷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芯(12)上边沿距杯体(I)的杯口5-20mm,下边沿距杯体(1)的杯底在20mm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陶瓷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内芯(12)与杯体外层(II)紧密贴合,经一体烧结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热陶瓷杯,包括杯体和杯柄,所述杯体又包括杯体外层和杯体内芯,所述杯柄和杯体外层均为陶瓷,所述杯体内芯为一层高温隔热材料,包夹在所述杯体外层中间,所述杯柄与所述杯体外表面融为一体。该隔热陶瓷杯不仅具有普通陶瓷杯的全部优点,而且隔热保温效果好,不易烫手,杯中热水的热量不易较快流失,适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1870313SQ20102060267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
发明者文智勇 申请人: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