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放食品的保温笼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3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盛放食品的保温笼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厨具,特别涉及盛放食品的保温笼屉。
背景技术
笼屉作为蒸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蒸制食品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馒头、包子等食品蒸好以后,用盘子等餐具盛装上桌,供人们食用。但在一些食堂或宾馆,由于采用的是自助餐形式,需要将笼屉、蒸格连同蒸好的馒头、包子等一起搬移至餐厅,以便于食客拿取食品。由于食客的就餐时间往往不固定,而笼屉又没有保温功能,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 蒸格内的食品很快就会冷却,需要服务员反复将笼屉连同食品重新送至厨房加热,这样既增加了服务员的劳动量,又不利于食客及时就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笼屉。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盛放食品的保温笼屉,包括笼圈,其关键在于 所述笼圈的底部与底盘相固定,在笼圈中设有隔板,该隔板将笼圈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在笼圈的上层空间中安装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电源端穿过隔板伸入到笼圈的下层空间中,并与导线的一端连接,在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源插头。本实用新型可以放置在食堂、宾馆的餐厅等地方使用,在笼圈的上层空间中盛装清水,笼圈上套装蒸笼的腰圈,将蒸好的食品连同蒸格叠加在腰圈上,使蒸格位于发热管的上方,待电源插头插接上电源插座以后,发热管通电开始发热,对笼圈上层空间中的清水进行加热,所形成的蒸汽上行,对蒸格中的食品加热、保温,这样有效防止了食品冷却,消除了反复将食品重新送至厨房加热的弊病,有利于满足食客随时就餐的需要。为了使底盘与笼圈之间连接牢固、可靠,所述底盘的边缘向上翻边,该翻边通过小柱与笼圈固定连接,所述小柱在笼圈的外围按圆周均勻分布。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热管对水加热形成蒸汽,能够对食品进行保温,以防止食品冷却,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上腰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笼圈1,在笼圈1的下方设置底盘2,笼圈1的底部与底盘2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底盘2的边缘向上翻边,该翻边通过小柱7与笼圈1固定连接,所述小柱7在笼圈1的外围按圆周均勻分布。在笼圈1中设有隔板3,该隔板3的边
3沿与笼圈1的内壁相固定。所述隔板3将笼圈1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在笼圈1的上层空间中安装有发热管4,所述发热管4的电源端穿过隔板3伸入到笼圈1的下层空间中,并与导线5的一端连接,导线5的另一端引出笼圈1外,且导线5的该端连接有电源插头6。 如图2并结合图1所示,在笼圈1的上层空间中盛装清水,笼圈1上套装蒸笼的腰圈8,将蒸好的食品连同蒸格(图中未画出)叠加在腰圈8上,使蒸格位于发热管4的上方, 待电源插头6插接上电源插座以后,发热管4通电开始发热,对笼圈1上层空间中的清水进行加热,所形成的蒸汽上行,即可对蒸格中的食品加热、保温。
权利要求1.一种盛放食品的保温笼屉,包括笼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圈(1)的底部与底盘 (2)相固定,在笼圈(1)中设有隔板(3),该隔板(3)将笼圈(1)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在笼圈(1)的上层空间中安装有发热管(4),所述发热管(4)的电源端穿过隔板(3)伸入到笼圈(1)的下层空间中,并与导线(5)的一端连接,在导线(5)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源插头 (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放食品的保温笼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的边缘向上翻边,该翻边通过小柱(7)与笼圈(1)固定连接,所述小柱(7)在笼圈(1)的外围按圆周均勻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盛放食品的保温笼屉,包括笼圈,所述笼圈的底部与底盘相固定,在笼圈中设有隔板,该隔板将笼圈的内部分隔成上下两层空间,在笼圈的上层空间中安装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电源端穿过隔板伸入到笼圈的下层空间中,并与导线的一端连接,在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源插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发热管对水加热形成蒸汽,能够对食品进行保温,以防止食品冷却,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使用范围广等特点。
文档编号A47J41/00GK201939147SQ201120039300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6日
发明者王立军 申请人:重庆市公安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