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38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锅,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中药或粮食的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
背景技术
中药作为世界两大药物形式之一,其制药流程十分负责。很多中药原料在进行加工、制药之前,为了后续加工方便,往往还需要对其进行加热,使药物本体与附着于其上的杂质松软,从而在不影响药物本体的情况下,对中药原料进行分离、除杂。现有的中药原料一般是采用蒸锅进行加热处理的,但是,现有的中药用蒸锅存在很多缺陷,主要包括1.蒸锅的锅盖直接置于蒸锅主体上,两者密封性能存在问题,在加热过程中,蒸锅内部的热量很容易从锅盖与蒸锅主体的接触部位流失,从而造成资源浪费。2.蒸锅中的箅子采用水平设置方式,即箅子所在的平面与物料出口在同一水平面上,中药在取出时极不方便,特别是与物料出口相邻的蒸锅侧壁附近的中药原料,极难取
出ο综上所述,现有的中药用蒸锅并不能满足中药处理的实际需要,而且,现有的粮食处理蒸锅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对蒸锅进行改进已经变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提高蒸锅的密封性能的同时,还通过改变箅子的设置方式来使中药原料更加方便地取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包括蒸锅主体和锅盖,该蒸锅主体侧壁上设置有物料出口,内部设置有与物料出口连接的箅子,所述蒸锅主体顶部上与锅盖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水封槽。进一步地说,所述水封槽环绕蒸锅主体顶部一周,其截面形状为“U”形,其深度至少为5cm。再进一步地说,所述箅子斜向设置于蒸锅主体内部,其与物料出口连接的一端为箅子的低端。更进一步地说,所述箅子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0° < β <45°,确切地说, 所述箅子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蒸锅主体顶部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蒸锅主体与锅盖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热量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0016]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箅子的设置方式,采用斜向设置的方式与物料出口接触, 使箅子上的中药或粮食原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行自由滑动,从而达到中药或粮食原料自然地滑出蒸锅主体之外的目的,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药或粮食原料取出难度大的问题。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蒸锅的机械结构进行改进,不仅提高了中药或粮食原料的加热效率,而且还为中药或粮食原料的取出提供了方便,使蒸锅的整体性能得到有效提高,蒸锅的实用价值达到增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蒸锅主体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蒸锅主体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封槽的截面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蒸锅主体,2-锅盖,3-物料出口,4-箅子, 5-水封槽,6-隔离板,7-浮球阀,8-蒸气输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 图4所示,密封式中药处理蒸锅,主要包括蒸锅主体1和锅盖2。在蒸锅主体1侧壁上设置有物料出口 3,而蒸锅主体1的顶部专门设置有形水封槽5,通过该水封槽5内的水,可以有效地排除蒸锅主体1与锅盖2的接触部位的空气,从而提高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另外,在与物料出口 3相邻的蒸锅主体1内壁上还斜向设置有箅子4,该箅子 4与水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倾斜角β,其大小一般为0° 45°,箅子4的低端与物料出口 3 连接,以便中药或粮食原料顺利滑出。为了保证中药或粮食原料在箅子4上均勻地散开,不至于全部堆积于物料出口处,箅子5的倾斜度不宜过大,选择15°为佳。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工程如下首先向隔离板6上方通入水,当浮球阀7的浮球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到达最高位置时,浮球阀7控制送水管道停止送水,此时,水面高度应该低于箅子4的高度;此后,向蒸锅主体1的箅子4上加入待加热的中药或粮食原料,并使中药或粮食原料均勻地分布于箅子 4上,再盖上锅盖2,向水封槽5中加入水,保证水封槽5中的水将蒸锅主体1与锅盖2的接触部分完全淹没;在这种情况下,便可以打开蒸气输送管道8的控制开关,开始向蒸锅主体 1内部水中通入蒸气,由于蒸气输送管道8在隔离板6上方均勻地设置有多个出口,因此,蒸气通入蒸锅主体1内部后,能够均勻地溶入水中,当蒸气散发的热量上升至水面上方之后, 蒸锅主体1内部将全方位受热,箅子4上方的中药或粮食原料也将全方位受热,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中药或粮食受热不均的问题。为了提高加热效率,还可以在通入蒸气的同时从外部对蒸锅主体1进行加热。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包括蒸锅主体(1)和锅盖(2),该蒸锅主体(1)侧壁上设置有物料出口(3),内部设置有与物料出口(3)连接的箅子(4),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主体(1)顶部上与锅盖(2 )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水封槽(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槽(5)环绕蒸锅主体(1)顶部一周,其截面形状为一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槽(5)的深度至少为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箅子(4) 斜向设置于蒸锅主体(1)内部,其与物料出口(3)连接的一端为箅子(4)的低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箅子(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0° < β <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箅子(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1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属于中药或粮食处理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装置密封性能差等问题。该密封式中药或粮食处理蒸锅包括蒸锅主体和锅盖,该蒸锅主体侧壁上设置有物料出口,内部设置有与物料出口连接的箅子,所述蒸锅主体顶部上与锅盖接触的位置设置有水封槽。本实用新型不仅加强了蒸锅的密封性能,并且通过巧妙设计为中药或粮食原料的取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文档编号A47J27/04GK201969034SQ2011200394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6日
发明者傅祖龙, 肖左国, 舒欣 申请人:四川想真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