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和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67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和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烤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和烧烤炉。
背景技术
烧烤已是一种现代人经常性的户外活动,户外烧烤不仅可以品尝各种美味的烧烤食品,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现有的烧烤炉主要包括 碳盘、网具和炉体,其中碳盘和网具都是置于炉体内部的,网具设置在碳盘之上,利用燃烧木炭产生的热气,直接对网具上的食材进行烤制。在食材的烤制过程中,碳盘中的木炭不断的燃烧产生大量的炭灰,这些炭灰附着在木炭的表面,较影响木炭与氧气的接触,容易导致木炭燃烧不充分,从而影响对食材的烤制。因此在木炭的燃烧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的去除碳盘中的炭灰,保证木炭的充分燃烧。另外,由于碳盘与放置食材的网具之间的距离较近,炭灰又属于漂浮物,在去除炭灰时,炭灰很容易附着在食材上,这不仅影响食材的味道,而且也不卫生。公告号为CN 20137543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烧烤炉炭盘升降结构,包括炉体和炭盘,操纵杆驱动第一四杆连动机构;并间接驱动第二四杆连动机构,第二四杆连动机构是一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炭盘连接于第二四杆机构的一个杆。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形美观,操作方便的烧烤炉炭盘升降结构。但是如何方便的去除木炭上的炭灰,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炭灰附着在食材上,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方便的去除木炭上的炭灰,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炭灰附着在食材上。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所述烧烤炉包括碳盘和炉体;所述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碳盘下方;碳灰盘,位于所述底座与碳盘之间;控制机构,与所述炉体相连,控制所述碳灰盘相对于所述底座和碳盘倾斜。可选的,所述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还包括集灰盘,位于所述碳灰盘的下方,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可选的,所述集灰盘比所述碳盘小。可选的,所述集灰盘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滑动导轨。可选的,所述集灰盘设有凸块或凹槽,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集灰盘相配合的凸块或凹槽,所述集灰盘与所述底座卡接。可选的,所述碳灰盘相对于所述底座倾斜的夹角为30°至45°。可选的,所述碳灰盘与所述底座枢接;所述控制机构为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包括与所述炉体枢接的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碳灰盘枢接的第二枢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对的操作部,所述第二枢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可选的,所述碳灰盘与所述碳盘枢接;所述控制机构为升降机构,与所述碳盘和底座相连,控制所述碳盘相对于所述底座升降。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枢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碳盘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碳盘和所述底座连接;与所述炉体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具有螺纹;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具有与所述螺纹配合的沟槽,所述曲柄具有螺纹的一端与所述沟槽螺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碳盘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枢接在所述碳盘,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枢接在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碳盘滑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枢接形成X型,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碳盘和/或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碳盘和/或底座滑动连接。可选的,所述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碳灰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倾斜角度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可选的,所述碳灰盘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集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碳灰盘位于碳盘的下方,碳盘中的炭灰受重力作用,可以落入碳灰盘中。这一方面可以减少碳盘中的炭灰,防止碳盘中的炭灰过多影响木炭的燃烧,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向上漂浮,防止炭灰附着在食材上,影响食材的味道和口感。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碳灰盘相对于所述底座和碳盘倾斜,可以方便的将碳灰盘中的炭灰倾倒出来,防止炭灰积攒过多,影响使用。控制机构有多种构造,使用控制机构可以方便的操作集灰装置集灰。控制机构为操纵杆,所述操纵杆上下移动带动碳灰盘成弧形上下动作,也就是,所述碳灰盘围绕该碳灰盘与底座的枢接处旋转至倾斜,从而使碳灰积到集灰盘当中。此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碳灰盘相对于底座的倾斜角度,使得炭灰倒入集灰盘中,达到较好的集灰效果。控制机构为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控制碳盘上下移动的同时,使得碳灰盘也同时随着碳盘上下移动,由于碳灰盘仅有一侧与碳盘枢接,受重力的作用,碳灰盘随着碳盘上升的过程中,围绕与碳盘的枢接处旋转倾斜,通过限位机构限制倾斜的角度,从而使碳灰自动集到集灰盘当中。所述控制机构实现了自动集灰的功能。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操纵杆或者升降机构,可以方便的控制碳灰盘倾斜,将其中的炭灰倒出,操作简单方便,且不会影响食材的烤制。集灰盘设置在碳灰盘的下方,碳灰盘倾斜后,炭灰直接落入集灰盘中,干净卫生。集灰盘与底座滑动连接,将集灰盘抽出底座,倒掉其中的炭灰,重新装入底座,继续使用。这不仅方便炭灰的清除,而且方便集灰盘的更换与维修。碳灰盘倾斜后,在水平面上竖直投影的面积变小,因此集灰盘可以做的较小,这可以节省集灰盘的制作过程,节约成本。通过操作控制机构控制碳灰盘倾斜方便集灰,集灰盘做的较小,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拉出倒灰时比较方便,轻巧。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灰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集灰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灰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集灰装置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灰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灰装置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集灰装置的左视图;图8是图1所示的集灰装置的右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集灰装置适用于烧烤炉,烧烤炉通常包括碳盘和炉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集灰装置与所述碳盘和炉体配合安装使用。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灰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 是图1所示的集灰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左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图1所示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与烧烤炉的碳盘和炉体配合安装使用,图1中显示了碳盘5,省略了炉体,所述集灰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碳盘5下方;碳灰盘2,位于底座1与碳盘5之间;集灰盘3,位于碳灰盘2的下方,与底座1滑动连接;控制机构,与所述炉体相连,控制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和碳盘5倾斜。控制机构控制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和碳盘5倾斜,可以方便的将碳灰盘2中的炭灰倾倒出来,防止炭灰积攒过多,影响使用。控制机构有多种构造,使用控制机构可以方便的操作集灰装置集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为升降机构。本实施例中,碳盘5,碳灰盘2,底座1,集灰盘3,四者依次平行于水平面设置,图1 所示为所述集灰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在未使用状态下,碳盘5,碳灰盘2,底座1,集灰盘3依次叠置放置。碳灰盘2与碳盘5枢接;控制机构为升降机构,与碳盘5和底座1相连,控制碳盘 5相对于底座1升降,碳灰盘2与碳盘5枢接,在碳盘5升高的过程中,碳灰盘2受重力作用,向下旋转,相对于底座1和碳盘5倾斜,倾倒其中的炭灰至集灰盘3中。具体的,碳灰盘2、碳盘5均为矩形盘,碳灰盘2的长边A2与碳盘5的长边A5枢接,或者碳灰盘2的长边B2与碳盘5的长边B5枢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碳灰盘2 的长边A2与与碳盘5的长边A5的两端通过螺母枢接在一起,碳灰盘2可以围绕长边A2做旋转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碳灰盘2与碳盘5枢接的位置还可以是碳灰盘2的短边C2与碳盘5的短边C5枢接,或者碳灰盘2的短边D2与碳盘5的短边D5枢接。碳灰盘2与碳盘5枢接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螺母枢接,也可以是通过枢杆枢接,还可以是通过铰链或者合页枢接,还可以是其他枢接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应性调整。碳灰盘2、碳盘5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几何形状。碳灰盘2与碳盘5枢接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应性的调整。碳灰盘2的材质通常为耐高温的轻质材料,可以是铝、不锈钢等金属或合金,也可以是PPS,LCP或高温尼龙。采用轻质材料可以保证在碳盘5的升高过程中,更容易重力的作用滑落,达到倾斜的效果。碳盘5的材质通常为耐高温的材料,对材质的重量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是铸铁、不锈钢、铝等金属或合金,也可以是耐高温陶瓷等高分子材料。集灰盘3与底座1滑动连接,可以抽出底座1,方便将其中收集的炭灰清除。集灰盘3的形状与碳盘5、碳灰盘2、底座1的形状相适应,通常为矩形,但也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集灰盘3与底座1滑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具体的,可以在集灰盘3的侧边设置凸块,在底座1与集灰盘3的侧边对应的位置设置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块嵌入所述凹槽,两者相互配合,实现集灰盘3相对于底座1的滑动;或者还可以将凸块和凹槽反置, 在集灰盘3上设置凹槽,在底座1上设置与之相配合的凸块,同样可以达到滑动的效果。另外,还可以在集灰盘3与底座1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滑动导轨,实现滑动的效果。为降低制造难度,节约成本,还可以将集灰盘3与底座1独立设置,在使用时将集灰盘 3放置在碳灰盘2的倾倒处即可。集灰盘3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制,通常未非易燃材质。碳灰盘2倾斜将炭灰收集在集灰盘3中,因此集灰盘3可以做的比较小。一般情况下,碳盘5、碳灰盘2、集灰盘3三者是同样大小的,本实施例中,集灰盘3可以做到原来的 1/3大小,也就是说,集灰盘3可以做到只有碳盘5的1/3大小,节省了材料和成本。本实施例中,控制机构为升降机构,控制碳盘5升降,由于碳灰盘2与碳盘5枢接, 因此在升降机构控制碳盘5上升的过程中,碳灰盘2受重力作用倾斜,实现炭灰的倾倒。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枢接的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第一支架41与碳盘5和底座1连接,第二支架 42与碳盘5和底座1连接;与所述炉体连接的曲柄43,曲柄43的一端具有螺纹431 ;传动件44,传动件44具有与螺纹431配合的沟槽441,曲柄43具有螺纹431的一端与沟槽441螺接;传动件44与碳盘5连接。本实施例中,碳灰盘2、碳盘5、集灰盘3均为矩形盘,底座1为分别与碳盘5的短边C5和D5平行的两条对称设置的条状结构。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41与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X型的变形支架,也就是说,第一支架41与第二支架42枢接的枢接点位于第一支架 4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且位于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所述X型的变形支架成对分别设置碳盘5的短边C5和底座1以及碳盘5的短边 D5和底座1之间,也就是说,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都分别为两根,且枢接形成X型的变形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集灰装置的两侧。碳盘5上设有第一滑槽411和第二滑槽422,底座1上设置有第三滑槽413。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与第一滑槽411配合安装,使得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可以沿着第一滑槽 411滑动,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与第三滑槽413配合安装,使得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可以沿着第三滑槽413滑动。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与第二滑槽422配合安装,使得第二支架42 的第一端可以沿着第二滑槽422滑动,第二支架42的第二端与底座1枢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的安装方式还可以是第一支架41与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X型,碳盘5上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底座1上设置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图中未显示)。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与第一滑槽配合安装,使得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可以沿着第一滑槽滑动,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与第三滑槽配合安装,使得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可以沿着第三滑槽滑动。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与第二滑槽配合安装,使得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可以沿着第二滑槽滑动,第二支架42的第二端与第四滑槽配合安装,使得第二支架42的第二端可以沿着第四滑槽滑动。第一支架41与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X型,底座1设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与底座1的第三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架42的第二端与底座1的第四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与碳盘5枢接,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与碳盘5枢接。第一支架41与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X型,碳盘5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与碳盘5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与碳盘5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与底座1枢接,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与底座1枢接。第一支架41与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X型,底座1设有第一滑槽,碳盘5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与碳盘5枢接,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与底座1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与碳盘5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架42的第二端与底座1 枢接。第一支架41与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X型,底座1设有第一滑槽,碳盘5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与碳盘5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与底座1 枢接,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与碳盘5枢接,第二支架42的第二端与底座1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还可以枢接为V型的变形支架,所述变形支架在底座1或碳盘5的安装也略有修改。 具体来讲,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枢接形成V型变形支架, 底座1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与底座1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架42的第二端与底座1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架42的第一端枢接的枢接点与碳盘5枢接。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42的第二端枢接,形成V型变形支架,碳盘5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支架41的第一端与碳盘5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架42 的第一端与碳盘5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支架41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架42的第二端枢接的枢接点与底座1枢接。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的枢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修改,且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的数目也不受限定。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与碳盘5和底座1的连接方式也不受上述举例的限制,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所述升降机构在控制碳盘5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第一支架41与第二支架42 围绕着两者枢接的枢接点转动,两者的第一端或第二端沿着碳盘5或底座1上的滑槽(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第四滑槽的统称)滑动。因此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的碳盘5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中是发生形变的,所述集灰装置在未使用状态下,第一支架41 和第二支架42组成的变形支架呈直线状态,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组成的变形支架根据枢接点的位置不同呈X型或V型状态。图8为图1所示的集灰装置的右视图的局部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8,所述升降机构的曲柄43与所述炉体连接,曲柄43的一端具有螺纹431 ;所述升降机构的传动件44具有与螺纹431配合的沟槽441,曲柄43具有螺纹431的一端与沟槽441螺接。传动件44与碳盘5连接,具体的,传动件44与碳盘5的延伸件81固定连接。延伸件81贯穿整个碳盘5,与传动件44固定连接,在碳盘5的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托起碳盘 5,随着传动件44的上下升降,带动碳盘5的上下升降。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连接件45,连接件45具有与所述螺纹431配合的螺纹。如图2所示,连接件45与曲柄43具有螺纹431的一端螺接,且连接件45与传动件44枢接, 连接件45固定在所述炉体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炉体上设置与螺纹431配合的孔,将曲柄43具有螺纹431的一端安装入所述孔中,实现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炉体的固定连接。结合图1和图2,曲柄43沿着箭头Z所示的方向旋转时,由于螺纹431的作用,曲柄43沿箭头X的方向运动,由于连接件45固定安装在所述炉体上,因此曲柄43在箭头Y 方向上没有位移,也就是说其在箭头Y方向上的位置是固定的。由于曲柄43具有螺纹431 的一端还与传动件44具有与螺纹431配合的沟槽441螺接,从图2中可以看出,传动件44 为一个曲线结构,曲柄43沿着箭头Z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在箭头Y方向上没有位移,但在螺纹431的作用下,沿箭头X的方向运动,曲柄43与传动件44的沟槽441螺接,曲柄43沿箭头X的方向运动,带动传动件44沿着箭头Y上下移动。由于传动件44与碳盘5固定连接,传动件44沿着箭头Y上下移动,必然带动碳盘 5沿着箭头Y上下移动。在碳盘5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的变形支架发生形变,碳灰盘2受重力作用或者碳盘5的挤压作用,围绕长边A2旋转,沿着箭头R做旋转运动。具体的,在碳盘5上升的过程中,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的变形支架,从直线状态变成支撑碳盘5与底座1之间的空间的X型或V型状态,碳盘5与底座1之间出现高度差,碳灰盘2受重力作用,围绕长边A2顺时针旋转,也就是沿着箭头R旋转落下,达到倾斜的效果。碳灰盘2倾斜后,其中的炭灰落入集灰盘3中。同理,碳盘5下降的过程中,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的变形支架,从支撑碳盘5与底座1之间的空间的X型或V型状态逐渐变成直线状态,碳盘5与底座1之间逐渐缩小高度差至两者叠置,碳灰盘2受到碳盘5的挤压,围绕长边A2逆时针旋转,也就是沿着箭头R旋转向上,与碳盘5达到叠置的效果。由于碳灰盘2采用的是轻质材料,因此在碳盘5上升的过程中,碳灰盘2很容易受重力作用,围绕长边A2旋转,向下倾斜。这容易造成旋转过度,尤其是若碳盘5上升的高度等于或大于碳灰盘2的短边,碳灰盘2还会出现与水平面垂直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炭灰飞扬的情形,不利于炭灰的收集。鉴于上述情况,所述集灰装置在底座1上设置了用于限定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 的倾斜角度的限位机构6。限位机构6可以是长条状塑料件,两端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也可以在底座1的对称位置上设置分别设置凸块,达到限位的效果。限位机构6在底座1上的位置一般是预先设计的,根据实验所得,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的倾斜角度在30° -45°时,能够达到较优的效果。因此限位机构6在底座1上的位置,一般控制在上述角度对应的位置范围内。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机构6还可以设置在集灰盘3上,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灰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 4是图3所示的集灰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左视图,下面结合图3和图4详细说明。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控制机构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碳灰盘和限位机构。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碳灰盘为两个,分别为碳灰盘21和碳灰盘22,本实施例中的碳灰盘21和碳灰盘22可以拼接组合成图1和图2中所示的碳灰盘2。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碳灰盘21的长边A21和碳盘5的长边A5枢接,碳灰盘22 的长边A22和碳盘5的长边B5枢接。碳灰盘21可以围绕其长边A21和碳盘5的长边A5 旋转,碳灰盘22可以围绕其长边A22和碳盘5的长边B5旋转。在所述集灰装置未使用的状态下,碳灰盘21的长边B21和碳灰盘22的长边B22 拼接形成图1和图2中所示的碳灰盘2 ;在所述集灰装置使用状态下,碳灰盘21可以围绕其长边A21和碳盘5的长边A5旋转向下倾斜,碳灰盘22可以围绕其长边A22和碳盘5的长边B5旋转向下倾斜。碳灰盘21和碳灰盘22同时倾斜,将其中的炭灰倾倒入集灰盘3。具体的,在碳盘5上升的过程中,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的变形支架,从直线状态变成支撑碳盘5与底座1之间的空间的X型或V型状态,碳盘5与底座1之间出现高度差,碳灰盘21和碳灰盘22受重力作用,分别围绕各自的长边(长边A21和长边 A2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也就是沿着箭头R旋转落下,达到倾斜的效果。碳灰盘21和碳灰盘22倾斜后,其中的炭灰落入集灰盘3中。同理,碳盘5下降的过程中,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2枢接形成的变形支架,从支撑碳盘5与底座1之间的空间的X型或V型状态逐渐变成直线状态,碳盘5与底座1之间逐渐缩小高度差至两者叠置,碳灰盘21和碳灰盘22受到碳盘5的挤压,分别围绕各自的长边(长边A21和长边A2》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也就是沿着箭头R旋转向上,与碳盘5 达到叠置的效果。碳灰盘设置为两个,为保证每个碳灰盘都可以达到较优的倾斜角度,限位机构也设置为两个或两组分别为限位机构61和限位机构62。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61和限位机构62设置在底座1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碳灰盘21的长边B21和碳灰盘22的长边B22可以拼接形成图1和图2中所示的碳灰盘2,碳灰盘21和碳灰盘22也可以出现部分重叠,不受上述内容限制。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灰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下面结合图3至图5详细说明。图5所示的实施例是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形,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碳灰盘21的长边A21和碳盘5的长边A5枢接,碳灰盘22的长边A22和碳盘5的长边B5枢接。碳灰盘21可以围绕其长边A21和碳盘5的长边A5旋转,碳灰盘22可以围绕其长边A22和碳盘5的长边B5旋转。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碳灰盘也是两个,分别为碳灰盘21'和碳灰盘22',本实施例中的碳灰盘21'和碳灰盘22'也可以拼接组合成图1和图2中所示的碳灰盘2。但是本实施例中,碳灰盘21'的短边C21'和碳盘5的短边C5枢接,碳灰盘22' 的短边D22'和碳盘5的短边D5枢接。碳灰盘21'可以围绕其短边C21'和碳盘5的短边 C5旋转,碳灰盘22'可以围绕其D22'和碳盘5的短边D5旋转。在所述集灰装置未使用的状态下,碳灰盘21'的短边D21'和碳灰盘22的短边 C22'拼接形成图1和图2中所示的碳灰盘2;在所述集灰装置使用状态下,碳灰盘21'可以围绕其短边C21'和碳盘5的短边C5旋转向下倾斜,碳灰盘22'可以围绕其短边D22' 和碳盘5的短边D5旋转向下倾斜。碳灰盘21'和碳灰盘22'同时倾斜,将其中的炭灰倾倒入集灰盘3。相应的,为保证每个碳灰盘都可以达到较优的倾斜角度,限位机构也设置为两个或两组分别为限位机构61'和限位机构62',且限位机构61'和限位机构62'设置在集灰盘3上。本实施例中,集灰盘3仅为碳盘5的1/3大小,且位于底座1的中间位置,集灰盘 3与底座1不是滑动连接。但是限位机构61'和限位机构62'分别与集灰盘3滑动连接, 碳灰盘21'的短边D21'与限位机构61'连接,碳灰盘22'的短边C22'与限位机构62' 连接。碳灰盘21'的短边D21'和碳灰盘22'的短边C22',在碳盘5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随着限位机构61'和限位机构62'滑动,实现碳灰盘21'的短边D21'和碳灰盘22' 的短边C22'的分离或拼接。图1至图5所示的集灰装置的控制机构均为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控制碳盘上下移动的同时,使得碳灰盘2(碳灰盘21、碳灰盘22、碳灰盘2Γ、碳灰盘22'的总称)也同时随着碳盘5上下移动,由于碳灰盘2仅有一侧与碳盘5枢接,受重力的作用,碳灰盘2随着碳盘5上升的过程中,围绕与碳盘5的枢接处旋转倾斜,通过限位机构限制倾斜的角度,从而使碳灰自动集到集灰盘3当中。所述控制机构实现了自动集灰的功能。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灰装置的再一种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集灰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左视图,下面结合图1至图7详细说明。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包含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但是碳灰盘的安装结构与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略有不同,且所述集灰装置的控制结构也略有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为操纵杆,所述操纵杆与所述升降机构配合使用。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升降机构将碳盘上升到预定的高度后,使用操纵杆控制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和碳盘5倾斜。所述升降机构的使用方法与前述一致, 此处不再赘述。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碳灰盘2与底座1枢接;所述控制机构为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包括与所述炉体枢接的第一枢接部71,与碳灰盘2枢接的第二枢接部72,以及与第一枢接部71相对的操作部73,第二枢接部72位于第一枢接部71与操作部 73之间。此时,操纵杆与碳灰盘2之间形成了杠杆结构。在未使用所述集灰装置时,碳灰盘2通过枢杆或螺母枢接在底座1中,碳盘5叠置在底座1和碳灰盘2上。当利用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将碳盘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由于第一枢接部71与所述炉体枢接,将操作部73以第一枢接部71与所述炉体枢接的枢接点为支点向下按压,操作部73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了位移,而所述炉体固定无法发生位移,鉴于杠杆原理,碳灰盘2必然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位移。第二枢接部72与碳灰盘2枢接,碳灰盘 2与底座1枢接,向下按压操作部73后,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向上旋转,与底座1形成倾角,其中的炭灰落入集灰盘3中。同理,将碳灰盘2拉起倾斜之后,向上抬起操作部73,由于第一枢接部71与所述炉体枢接,将操作部73以第一枢接部71与所述炉体枢接的枢接点为支点向上抬起,操作部 73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了位移,而所述炉体固定无法发生位移,鉴于杠杆原理,碳灰盘2必然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位移。第二枢接部72与碳灰盘2枢接,碳灰盘2与底座1枢接,向上抬起操作部73后,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向下旋转,恢复到未使用的初始状态。本实施例中的集灰装置,需要在碳盘5和底座1之间设置预定的高度,这样才能很好的使用操纵杆控制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和碳盘5倾斜。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倾斜 30° -45°时达到较好的倾倒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碳灰盘2为矩形,预定的高度一般为碳灰盘2短边长度的1/2-0/2。在其他实施例中,碳盘5和底座1之间设置预定的高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依靠升降机构,在升高碳盘5的同时,就可以控制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和碳盘5倾斜。在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先利用升降机构将碳盘上升到预定的高度后,再使用操纵杆控制碳灰盘2相对于底座1和碳盘5倾斜。图6至图7中所述的集灰装置的控制机构为操纵杆,所述操纵杆上下移动带动碳灰盘成弧形上下动作,也就是,所述碳灰盘围绕该碳灰盘与底座的枢接处旋转至倾斜,从而使碳灰积到集灰盘当中。此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碳灰盘相对于底座的倾斜角度,使得炭灰倒入集灰盘中,达到较好的集灰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安装所述升降机构,可以将碳盘和底座之间固定为预定的高度,然后安装操纵杆、碳灰盘和集灰盘,需要集灰时,按下操纵杆控制所述碳灰盘相对于所述底座和碳盘倾斜,将炭灰收集到集灰盘中,集灰完毕后,抬起操纵杆恢复初始的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烧烤炉,包括炉体、碳盘、网具以及集灰装置,所述集灰装置可以是图1至图7所示的任意一种集灰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优势碳灰盘位于碳盘的下方,碳盘中的炭灰受重力作用,可以落入碳灰盘中。这一方面可以减少碳盘中的炭灰,防止碳盘中的炭灰过多影响木炭的燃烧,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向上漂浮,防止炭灰附着在食材上,影响食材的味道和口感。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碳灰盘相对于所述底座和碳盘倾斜,可以方便的将碳灰盘中的炭灰倾倒出来,防止炭灰积攒过多,影响使用。控制机构有多种构造,使用控制机构可以方便的操作集灰装置集灰。控制机构为操纵杆,所述操纵杆上下移动带动碳灰盘成弧形上下动作,也就是,所述碳灰盘围绕该碳灰盘与底座的枢接处旋转至倾斜,从而使碳灰积到集灰盘当中。此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碳灰盘相对于底座的倾斜角度,使得炭灰倒入集灰盘中,达到较好的集灰效果。控制机构为升降机构,升降机构控制碳盘上下移动的同时,使得碳灰盘也同时随着碳盘上下移动,由于碳灰盘仅有一侧与碳盘枢接,受重力的作用,碳灰盘随着碳盘上升的过程中,围绕与碳盘的枢接处旋转倾斜,通过限位机构限制倾斜的角度,从而使碳灰自动集到集灰盘当中。所述控制机构实现了自动集灰的功能。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操纵杆或者升降机构,可以方便的控制碳灰盘倾斜,将其中的炭灰倒出,操作简单方便,且不会影响食材的烤制。集灰盘设置在碳灰盘的下方,碳灰盘倾斜后,炭灰直接落入集灰盘中,干净卫生。 集灰盘与底座滑动连接,将集灰盘抽出底座,倒掉其中的炭灰,重新装入底座,继续使用。这不仅方便炭灰的清除,而且方便集灰盘的更换与维修。碳灰盘倾斜后,在水平面上竖直投影的面积变小,因此集灰盘可以做的较小,这可以节省集灰盘的制作过程,节约成本。通过操作控制机构控制碳灰盘倾斜方便集灰,集灰盘做的较小,滑动设置在底座上,拉出倒灰时比较方便,轻巧。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所述烧烤炉包括碳盘和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位于所述碳盘下方;碳灰盘,位于所述底座与碳盘之间;控制机构,与所述炉体相连,控制所述碳灰盘相对于所述底座和碳盘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灰盘,位于所述碳灰盘的下方,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盘比所述碳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盘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滑动导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盘设有凸块或凹槽,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集灰盘相配合的凸块或凹槽,所述集灰盘与所述底座卡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灰盘相对于所述底座倾斜的夹角为30°至4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灰盘与所述底座枢接;所述控制机构为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包括与所述炉体枢接的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碳灰盘枢接的第二枢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枢接部相对的操作部,所述第二枢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灰盘与所述碳盘枢接;所述控制机构为升降机构,与所述碳盘和底座相连,控制所述碳盘相对于所述底座升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枢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碳盘和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碳盘和所述底座连接;与所述炉体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的一端具有螺纹;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具有与所述螺纹配合的沟槽,所述曲柄具有螺纹的一端与所述沟槽螺接;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碳盘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枢接在所述碳盘,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枢接在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碳盘滑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枢接形成X型,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碳盘和/或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碳盘和/或底座滑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碳灰盘相对于所述底座的倾斜角度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灰盘为两个。
14.一种烧烤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集灰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烧烤炉的集灰装置和烧烤炉,所述烧烤炉包括碳盘和炉体,所述集灰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碳盘下方;碳灰盘,位于所述底座与碳盘之间;控制机构,与所述炉体相连,控制所述碳灰盘相对于所述底座和碳盘倾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方便的去除木炭上的炭灰,并且能够有效的防止炭灰附着在食材上。
文档编号A47J37/07GK202287895SQ20112035737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董进兴 申请人:特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