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与锅体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726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把手与锅体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锅的把手与锅体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锅,把手连接在锅体上,由于只有一个或两个连接固定点,因此把手的受重能力较弱,在长时间的搬运过程中,把手比较容易松动乃至从锅体上脱落;而且把手比较靠近热源起点,较容易受热烫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把手连接在锅体的承重能力较弱且靠近热源易烫手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把手稳定固定在锅体上且安全的把手与锅体的固定结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把手与锅体的固定结构,具有相互连接的锅体和把手,在所述锅体的锅边沿过渡到锅身位置处设有凹位,在靠近锅边沿下沿处设有第一固定点,在凹位下方的锅身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点,所述把手固定在锅体上,把手的上侧抵靠在第一固定点处,下侧抵靠在第二固定点处,当把手固定后,所述第一固定点、凹位的最低点、第二固定点三者形成三角形稳定区域。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把手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和凹位处的三角形区域,由于三角形本身的物理稳定性,因此使锅的把手更牢固,可受更大的重量,不容易松动和脱落,且由于靠近锅边沿,这样远离了热源,防止了烫手,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图I为把手与锅体连接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把手与锅体连接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把手与锅体连接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把手与锅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把手与锅体连接结构示意图(五);图6为把手与锅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六);图7为把手与锅体连接局部放大示意图(七);图8为图7去掉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I到图8所示,一种把手与锅体的固定结构,具有相互连接的锅体I和把手2,在锅体I的锅边沿3过渡到锅身4位置处设有凹位5,在靠近锅边沿3下沿处设有第一固定点6,在凹位5下方的锅身4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点7,把手2固定在锅体上,把手2的上侧抵靠在第一固定点6处,下侧抵靠在第二固定点7处,当把手2固定后,第一固定点6、凹位5的最低点、第二固定点7三者形成三角形稳定区域。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点6和第二固定点7的固定结构为,点焊、铆钉或点焊与铆钉相结合的固定结构。把手2为锅耳21或单柄22。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把手与锅体的固定结构,具有相互连接的锅体(I)和把手(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锅体(I)的锅边沿(3 )过渡到锅身(4)位置处设有凹位(5 ),在靠近锅边沿(3 )下沿处设有第一固定点(6),在凹位(5)下方的锅身(4)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点(7),所述把手(2)固定在锅体上,把手(2)的上侧抵靠在第一固定点(6)处,下侧抵靠在第二固定点(7)处,当把手(2)固定后,所述第一固定点(6)、凹位(5)的最低点、第二固定点(7)三者形成三角形稳定区域。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把手与锅体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点(6)和第二固定点(7)的固定结构为点焊、铆钉或点焊与铆钉相结合的固定结构。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把手与锅体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把手(2)为锅耳(21)或单柄(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把手与锅体的固定结构,具有相互连接的锅体和把手,在所述锅体的锅边沿过渡到锅身位置处设有凹位,在靠近锅边沿下沿处设有第一固定点,在凹位下方的锅身表面设有第二固定点,所述把手固定在锅体上,把手的上侧抵靠在第一固定点处,下侧抵靠在第二固定点处,当把手固定后,所述第一固定点、凹位的最低点、第二固定点三者形成三角形稳定区域。通过将把手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和凹位处的三角形区域,由于三角形本身的物理稳定性,因此使锅的把手更牢固,可受更大的重量,不容易松动和脱落,且由于靠近锅边沿,这样远离了热源,防止了烫手,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2681584SQ20122002438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梁进辉 申请人:新兴县德纳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