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动蒸汽拖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蒸汽拖把,属于电动蒸汽拖把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在家庭主妇的家务中,拖地是比较费时费力的一件事,而市场上的此类电动工具是为较大型的商业场所设计,因笨重、体积大而不适合家用。另外有个别公开的专利,效率低不实用,例如专利号200720047253. X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振动蒸汽地拖,其有如下缺点由于结构的局限性,机器的 功率小,机器产生的动能一部分被拖布吸收,清洁效率低,如果将其功率做大,则机器振动很大,使用者难以操作;电动机6设置在拖把头2上,因而拖把头2比较高,作为家庭使用,很多地方将不能被清洁到;高压电到达了拖把头2,与地面很接近,而拖把头2位置有水及水蒸汽,因此有电击危险;振动拖把频率高,电动机6转速高,噪音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以电力替代人力、效率高、安全可靠的电动蒸汽拖把。本实用新型减轻了家庭主妇的繁重家务劳动,设计合理,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蒸汽拖把,包括有把手、装设在把手下部的拖把头、装设在拖把头上的擦地机构、驱动擦地机构运动的电动系统及将蒸汽输送至擦地机构的蒸汽系统,其中电动系统装设在把手上,且电动系统通过传动机构与擦地机构连接。上述电动系统包括有电动机,把手与拖把头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传动机构装设在连接头内,电动机的电动机轴与传动机构的主动件连接,连接头的上端通过其所设的连接轴与把手连接,连接头下端通过其所设的旋转轴与传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或重合,连接头能绕旋转轴旋转。上述装设在连接头内的传动机构为两轴正交形传动机构,两轴正交形传动机构是锥形齿轮传动副,或是蜗轮蜗杆组,或是钢丝软轴或类似钢丝软轴的传动机构,或是摩擦轮组,或是十字轴式双万向联轴器,或是十字轴式多万向联轴器。上述装设在连接头内的传动机构为锥形齿轮传动副,包括主动锥形齿轮和从动锥形齿轮,电动机的电动机轴与主动锥形齿轮(10)的输入轴连接,从动锥形齿轮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与擦地机构连接。上述装设在连接头内的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蜗杆与连接头的连接轴重合,蜗轮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与连接头的旋转轴重合,输出轴与擦地机构连接。上述装设在连接头内的传动机构为圆锥摩擦轮传动,包括有主动锥形摩擦轮及从动锥形摩擦轮,电动机的电动机轴与主动锥形摩擦轮的输入轴连接,从动锥形摩擦轮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与擦地机构连接,从动锥形摩擦轮与装设在输出轴上的轴承之间设置有加压弹簧。上述擦地机构包括有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擦地机构及第ニ擦地机构两个擦地机构,输出轴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输出轴的两端在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的外侧还分别套装有第一摩擦轮、第二摩擦轮,第一从动摩擦轮及第二从动摩擦轮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轮及第ニ支撑轮,且在第一加压机构和第二加压机构以及第一支撑轮及第ニ支撑轮的作用下,第一摩擦轮与第一从动摩擦轮、第二摩擦轮与第二从动摩擦轮分别被压紧,并产生由第一摩擦轮带动第一从动摩擦轮绕第一蒸汽轴转动及由第二摩擦轮带动第二从动摩擦轮绕第二蒸汽轴转动的摩擦力,第一擦地机构及第ニ擦地机构分别固装在第一蒸汽轴及第ニ蒸汽轴上,第一蒸汽轴及第ニ蒸汽轴分别带动第一擦地机构及第ニ擦地机构旋转,第一擦地机构及第ニ擦地机构底部装设有对地面进行擦拭的拖布。
上述拖把头的底部设置有避免第一擦地机构及第ニ擦地机构与地面的摩擦カ过大而导致电机过载的轮子;上述第一擦地机构及第ニ擦地机构与第一从动摩擦轮之间设置有保证第一擦地机构与地面良好接触的第一弹簧,第二擦地机构与第二从动摩擦轮之间设置有保证第二擦地机构与地面良好接触的第二弹簧。上述电动机的电动机轴通过其轴端的母轴连接器与输入轴连接轴端的公轴连接器连接。上述蒸汽系统包括有水箱、蒸汽产生器、水泵,其中水箱的水通过水泵被抽至蒸汽产生器,第一蒸汽轴及第ニ蒸汽轴为能通过蒸汽或穿过蒸汽管的空心结构,蒸汽产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管道与第一蒸汽轴及第ニ蒸汽轴的中空腔体或穿过中空腔体的蒸汽管相通。上述第一蒸汽轴及第ニ蒸汽轴是独立的构件,或是与擦地机构为一体的结构;拖把头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止拖布旋转时将垃圾甩走的毛刷或毛刷状的软胶片。上述蒸汽产生器的蒸汽出口还装设有蒸汽开关,蒸汽产生器的蒸汽出口与第一蒸汽轴及第ニ蒸汽轴之间还设有第一蒸汽管、第一蒸汽接头、连接头、第二蒸汽接头、第二蒸汽管、三通管、第三蒸汽管、第一弯接头,蒸汽产生器的蒸汽出ロ通过第一蒸汽管与装设在把手上的第一蒸汽接头连接,第一蒸汽接头与装设在连接头上的第二蒸汽接头连接,第二蒸汽接头通过第二蒸汽管与装设在拖把头上的三通管连接,三通管的两路蒸汽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三蒸汽管及第四蒸汽管输送至第一弯接头及第ニ弯接头,第一弯接头及第ニ弯接头分别装设在第一蒸汽轴及第ニ蒸汽轴上,且第一弯接头及第ニ弯接头的蒸汽输出口与第一蒸汽轴及第ニ蒸汽轴所设的中空腔体相通,第一蒸汽轴及第ニ蒸汽轴将蒸汽输送至第一擦地机构及第ニ擦地机构,第一擦地机构及第ニ擦地机构将蒸汽分散到装配在其上的拖布上。上述输出轴的两端固定有带动第一擦地机构及第ニ擦地机构在第一导轨及第ニ导轨上往返滑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曲柄及第ニ曲柄,第一曲柄及第ニ曲柄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及第ニ连杆与第一擦地机构及第ニ擦地机构连接,第一导轨及第ニ导轨装设在拖把头座上。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把手上设置电动机的结构,通过连接头内的传动机构驱动拖把头上的擦地机构运动,减小了拖把头的体积,特别是拖把头的高度,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拖把头的体积,使本实用新型变得相对小巧而适合家庭使用,同时也使带电部件远离水和水蒸汽,更好的分离了水和高压电;另外,拖把头上不带电,且可拆卸下来放在水中清洗,既安全又方便;电动机设置在把手上,使得设计时对电动机的类型、尺寸、功率、转速的选择变得更灵活。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以电力替代人力、效率高、安全可靠的电动蒸汽拖把,减轻了家庭主妇的繁重家务劳动,并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方便实用。
附图I为本专利外形示意图。附图I为本专利外形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例一的 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实施例一的拖把头2底部视图。附图4为实施例一的拖把头2剖面视图。附图5为实施例一连接头32的外形示意图。附图6为实施例一连接头32转动示意图。附图7为实施例二的拖把头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施例二的连接头32的大致外形示意图。附图9为实施例三的拖把头2的剖面图。附图10为实施例四的拖把头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11-附图13为实施例四的拖把头2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中I为把手、2为拖把头、3为水箱、4为水管第一、5为蒸汽产生器、6为电动机、7为母轴连接器、8为输入轴、9为轴承、10为主动锥形齿轮、11为从动锥形齿轮、121第一加压机构、122为第二加压机构、131为第一摩擦轮、132为第二摩擦轮、14为三通管、151为第三蒸汽管、152为第四蒸汽管161为第一弯接头、162为第二弯接头、171为第一蒸汽轴、172为第二蒸汽轴、181为第一密封圈、182为第二密封圈、191为第一从动摩擦轮、192为第二从动摩擦轮、201为第一轴承、202为第二轴承、211为第一弹簧、212为第二弹簧、22为电动拖把开关、23为蒸汽开关、24电源开关、25为水泵、26为第二水管、27为第一蒸汽管、28为电动机轴、29为第一蒸汽接头、30为第二蒸汽接头、31为第二蒸汽管、32为连接头、33为旋转轴、34为拖把头座、35为毛刷、36为输出轴、371为第一擦地机构、372为第二擦地机构、38为魔术贴、39为拖把头盖、401为第一支撑轮、402为第二支撑轮、411为第三轴承、412为第四轴承、42为公轴连接器、43为轮子、44为连接轴、45为蜗轮、46为球形轴承、47为蜗杆、48为主动锥形摩擦轮、49为从动锥形摩擦轮、50为加压弹簧、511为第一曲柄、512为第二曲柄、521为第一连杆、522为第二连杆、531为第一销钉、532为第二销钉、541为第一导轨、542为第二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蒸汽拖把,包括有把手(I)、装设在把手(I)下部的拖把头(2 )、装设在拖把头(2 )上的擦地机构、驱动擦地机构运动的电动系统及将蒸汽输送至擦地机构的蒸汽系统,其中电动系统装设在把手(I)上,且电动系统通过传动机构与擦地机构连接。[0033]上述拖把头2包括连接头32、拖把头座34,连接头32可以是与把手I能拆分的零件,也可以是与把手I不能拆分的把手I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为了地拖头更加容易清洗,优先的将连接头32做成与把手I可拆分的结构,如此,地拖头拆下来后,地拖头上没有任何电器元件,地拖头可以放到水里去清洗。同时,这种可拆分的结构也有利于降低包装成本。当然,如果有必要,连接头32也可以做成把手I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连接头32有两个轴,一个是连接轴44,是与把手I相连接的,另外ー个是旋转轴33,连接头32装配到拖把头2上以后,连接头32可以绕旋转轴33旋转。连接头32内设有的传动机构为两轴正交形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将两轴正交形传动机构的输出轴36与连接头32的旋转轴33重合,如是连接头32在将把手I 一侧电机的动能传到拖把头2的同吋,连接头32依然可以在拖把头2上绕旋转轴33转动,把手I也就可以绕拖把头2转动了。 本实施例中,连接头32内的两轴正交形传动机构根据所使用的电机特性来选择,如果所选用的电机转速低、转矩大,则两轴正交形传动机构可以采用锥形齿轮副;如果所选用的电机转速高、转矩小,则两轴正交形传动机构可以采用蜗轮蜗杆组。根据需要两轴正交形传动机构还可以采用钢丝软轴或类似钢丝软轴的传动机构,还可以采用摩擦轮组,还可以采用十字轴式双万向联轴器或十字轴式多万向联轴器。下面分别阐述电动系统及蒸汽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电动系统如图2所示,连接头32内有一锥形齿轮齿轮副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锥形齿轮10和从动锥形齿轮11,把手I与拖把头2的连接头32连接后,电动机6的电动机轴28通过其轴端的母轴连接器7与连接头32内的传动机构的输入轴8轴端的公轴连接器42连接,打开电动拖把开关22,电动机6驱动主动锥形齿轮10旋转,主动锥形齿轮10带动从动锥形齿轮11旋转,从动锥形齿轮11与输出轴36连接,输出轴36的两端分别固定第一摩擦轮131、第二摩擦轮132,此时电动机6的动能的传动方向转过了 90°角,转轴平行水平面,同时电动机6的动能被同时传递到拖把头2的两侧,根据需要锥形齿轮副还可以变速。本实施例中,输出轴36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压机构121和第二加压机构122。第一从动摩擦轮191及第ニ从动摩擦轮192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轮401及第ニ支撑轮402,在第一加压机构121141和第二加压机构122以及第一支撑轮401及第ニ支撑轮402的作用下,第一摩擦轮131与第一从动摩擦轮191、第二摩擦轮132与第二从动摩擦轮192分别被压紧,并产生适当的摩擦力。第二摩擦轮132、第一摩擦轮131旋转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分别带动第一从动摩擦轮191绕第一蒸汽轴171、第二从动摩擦轮192绕第二蒸汽轴172转动。此时动能传递的方向再次改变了,转轴由平行水平面方向改变为垂直水平面方向,同时转速也也跟据需要改变了。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从动摩擦轮191及第ニ从动摩擦轮192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转动,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分别带动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旋转,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底部设置有魔术贴38,可分别装配拖布,拖布与地面接触,对地面进行擦拭。上述拖把头2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擦地机构可以平衡拖把对外的作用力,如果拖把只有一个擦地机构在地面上旋转对地面进行清洁时,拖把对外有一个转矩,使用者很难控制,本实用新型有一对相同的擦地机构,分别是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使用时它们旋转的方向相反,一个为顺时针,另一个为逆时针,而转速相同,且与地面的摩擦力是近似相等,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的时候相对外部来看是平衡的,对外的转矩相互抵消了,不存在扭矩或者振动。使用者控制容易。当然,更多的擦地机构也是达到平衡的效果。此外,拖把头2的底部设置有轮子43,在机器受压时,避免两擦地机构一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二擦地机构372与地面的摩擦力过大,而导致电机过载。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二擦地机构372相对拖把头2在垂直地面的方向可以活动,且在拖把头2与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二擦地机构372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211及第二弹簧212,以保证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二擦地机构372与地面良好接触,且摩擦力近似相等。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擦地机构是圆盘形的,其中心轴与蒸汽轴相连,根据需要,蒸汽轴可以设计为独立的零件,还可以 设计为擦地机构的一部分。为了能将蒸汽输送至旋转的擦地机构,蒸汽轴是空心的,可以通过蒸汽或蒸汽管。—般来说,蒸汽拖把的拖把头2上都没有设置轮子43,本实用新型在拖把头2底部设置有支撑轮子43,在机器受外力按压时,避免两擦地机构与地面的摩擦力过大,而导致电机过载。擦地机构相对地拖头在垂直地面的方向可以活动。同时擦地机构与地拖头之间设置有弹簧,选择适当弹簧的作用力,擦地机构以适当的力将拖布压紧在地面上,保证了拖地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电机的负载恒定,其次还可以使机器能同时适用各种不同厚度的拖布。为防止拖布旋转时将垃圾甩走,本实用新型在拖把头2的底部设置了毛刷35,毛刷35还可以采用软胶片代替。蒸汽系统。由于蒸汽系统是常见的公开技术,下面只作简单的说明。打开电源开关24,蒸汽产生器5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约150°C ),打开蒸汽开关23,水箱3的水经过第一水管4被水泵25抽出,并经过第二水管26输送至蒸汽产生器5,水在蒸汽产生器5中加热蒸发变成水蒸汽,水蒸汽经过第一蒸汽管27连接至把手I的第一蒸汽接头29,第一蒸汽接头29与连接头32上的第二蒸汽接头30连接,第二蒸汽接头30通过第二蒸汽管31与拖把头2上的三通管14相连接,蒸汽被三通管14分成两路,一路经过蒸汽管151输送至第一弯接头161,第一弯接头161与第一蒸汽轴171相连接,两者之间有密封圈密封,保证第一蒸汽轴171旋转时不漏蒸汽。第一蒸汽轴171将蒸汽输送至第一擦地机构371,第一擦地机构371将蒸汽分散到装配在其上的拖布上,蒸汽透过拖布喷到地板上。为了减少散热面积增加蒸汽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优先的使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软管作为蒸汽管,由于聚四氟乙烯材料强度好,因此蒸汽管的管径可以做小,管壁可以做薄,有效的减少了散热面积提高了蒸汽的温度,同时也减小了拖把头2及连接头32的体积。从三通管14出来的另外一路蒸汽,以同样的方式被输送至对称的另外一侧。此处不再重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在把手I上的电机通过连接头32内的传动机构驱动拖把头2上一对圆盘形的擦地机构带动拖布对地面进行清洁,同时蒸汽系统通过蒸汽通道将蒸汽输送至两擦地机构,透过拖布喷到地面,增加清洁效果,并提供杀毒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蒸汽拖把,使用者在使用时不需要往复拖动拖把,只需将拖把移动到需清洁的地方,拖把就会自动将地板快速擦干净,极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传统的蒸汽拖把需快速的往复拖动,蒸汽对地面的消毒时间很短,不能达到消毒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蒸汽拖把,对地面的消毒时间相对增长了 3-5倍,能将地板的温度升高到杀毒的温度,而增加了杀毒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6设置在把手I上,从而极大的减小了拖把头2的体积,使本实用新型变得相对小巧而适合家庭使用,同时也更好的分离了水和高压电,拖把头2上不带电,且可拆卸下来放在水中清洗,即安全又方便。本实施例的电动机6转速低,转矩大,噪音小。实施例ニ如图7所示,本实施 例以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代替实施例一的连接头32内的锥形齿轮副,蜗杆47代替输入轴8及主动锥形齿轮10,蜗轮45代替从动锥形齿轮11,蜗杆47与连接头32的连接轴44重合,蜗轮45与输出轴36连接,输出轴36与连接头32的旋转轴33重合。把手I与拖把头2的连接头32连接后,电动机6的电动机轴28通过其轴端的母轴连接器7与蜗杆47轴端的公轴连接器42连接。显而易见,实施例一的锥形齿轮副的两轴相交,夹角为90°,而实施例ニ的蜗轮45的轴与蜗杆轴(即输出轴36)并不相交,但其空间夹角为90°,因此实施例ニ的连接头32与实施例一的连接头32有所差异,其大致外形如图11。由于实施例ニ的蜗轮蜗杆组传动比约为15,而实施例一的锥形齿轮副的传动比约为1,因此相对实施例一而言,实施例ニ的电动机6转速高,转矩小,噪音大,体积小。实施例ニ的其余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实施例三如图9,本实施例以ー对摩擦轮代替实施例一的连接头32内的锥形齿轮副,本实施例采用圆锥摩擦轮传动,摩擦轮传动需要在摩擦轮之间施加压力,因此本实施例在主动锥形摩擦轮48与轴承之间设置了ー个加压弹簧50,在加压弹簧50的作用下,主动锥形摩擦轮48与从动锥形摩擦轮49被压紧,两锥形摩擦轮之间产生了适当的摩擦力,主动锥形摩擦轮48转动时便带动从动锥形摩擦轮49转动起来,其效果与实施例一的锥形齿轮副一致的,同样改变了传动的方向,并且也可以跟据需要改变传动的速度。本实施例的连接头32采用摩擦轮传动,相对实施例一而言,噪音会更低,并多了一重过载保护。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及工作原理和实施例一是相同的在此不再重复说明。实施例四本实施例的擦地机构的是前后往复移动的,驱动方式也有所区别。本实施例从把手I到连接头32与实施例一是相同的,从与连接头32的输出轴36两轴端连接的地方开始有所不同。如图10,固定在输出轴36的两端的第一曲柄511及第ニ曲柄512各自通过第一连杆521及第ニ连杆522,分别带动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在第一导轨541及第二导轨542上往返滑动,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底部设置有魔术贴38,可分别装配拖布,拖布与地面接触。由于第一曲柄511及第ニ曲柄512的夹角为180°,且第ー销钉531及第ニ销钉532与输出轴36同另ー个平行于地板的平面内,因此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任何时刻总是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运动,具体工作过程如图10-图13,图10显示的是第一擦地机构371与第二擦地机构372距离最大时状态,假设此时为初始状态,图11显示的是从动锥形齿轮28在主动锥形齿轮9的驱动下运转90°角时状态,图12显示的是从动锥形齿轮28在主动锥形齿轮9的驱动下运转180°角时状态,此时第一擦地机构371与第二擦地机构372距离最小,图13显示的是从动锥形齿轮28在主动锥形齿轮9的驱动下运转270°角时状态,从动锥形齿轮28从图13状态再运转90°角时,又回到了图10状态,此时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二擦地机构372对地面完成了往返一个循环的擦地动作,于是第一擦地 机构371及第二擦地机构372在电动机6的驱动下不停的对地面进行擦拭,在本实用新型的机器未移动的状况下,完成了拖动的动作。由于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二擦地机构372任何时刻总是以相同速度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因此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二擦地机构372任何时刻对地的摩擦力是相同的,而方向是相反的,其对外的合力为O,使用者使用时不会感觉较大的振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蒸汽拖把,包括有把手(I)、装设在把手(I)下部的拖把头(2)、装设在拖把头(2 )上的擦地机构、驱动擦地机构运动的电动系统及将蒸汽输送至擦地机构的蒸汽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动系统装设在把手(I)上,且电动系统通过传动机构与擦地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系统包括有电动机(6),把手(I)与拖把头(2)之间通过连接头(32)连接,传动机构装设在连接头(32)内,电动机(6)的电动机轴(28)与传动机构的主动件连接,连接头(32)的上端通过其所设的连接轴(44)与把手(I)连接,连接头(32)下端通过其所设的旋转轴(33)与传动机构的输出轴(36)连接或重合,连接头(32)能绕旋转轴(33)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装设在连接头(32)内的传动机构为两轴正交形传动机构,两轴正交形传动机构是锥形齿轮传动副,或是蜗轮蜗杆组,或是钢丝软轴或类似钢丝软轴的传动机构,或是摩擦轮组,或是十字轴式双万向联轴器,或是十字轴式多万向联轴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装设在连接头(32)内的传动机构为锥形齿轮传动副,包括主动锥形齿轮(10)和从动锥形齿轮(11),电动机(6)的电动机轴(28 )与主动锥形齿轮(10 )的输入轴(8 )连接,从动锥形齿轮(11)与输出轴(36 )连接,输出轴(36)与擦地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装设在连接头(32)内的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45 )、蜗杆(47 ),蜗杆(47 )与连接头(32 )的连接轴(44)重合,蜗轮(45)与输出轴(36)连接,输出轴(36)与连接头(32)的旋转轴(33)重合,输出轴(36)与擦地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装设在连接头(32)内的传动机构为圆锥摩擦轮传动,包括有主动锥形摩擦轮(48)及从动锥形摩擦轮(49),电动机(6)的电动机轴(28)与主动锥形摩擦轮(48)的输入轴(8)连接,从动锥形摩擦轮(49)与输出轴(36)连接,输出轴(36)与擦地机构连接,从动锥形摩擦轮(48)与装设在输出轴(36)上的轴承之间设置有加压弹簧(50)。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擦地机构包括有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两个擦地机构,输出轴(36)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第一加压机构(121)和第二加压机构(122),输出轴(36)的两端在第一加压机构(121)和第二加压机构(122)的外侧还分别套装有第一摩擦轮(131)、第二摩擦轮(132),第一从动摩擦轮(191)及第ニ从动摩擦轮(192)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轮(401)及第ニ支撑轮(402),且在第一加压机构(121)和第二加压机构(122)以及第ー支撑轮(401)及第ニ支撑轮(402)的作用下,第一摩擦轮(131)与第一从动摩擦轮(191)、第二摩擦轮(132)与第二从动摩擦轮(192)分别被压紫,并产生由第一摩擦轮(131)带动第一从动摩擦轮(191)绕第一蒸汽轴(171)转动及由第二摩擦轮(132)带动第二从动摩擦轮(192)绕第二蒸汽轴(172 )转动的摩擦力,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 )分别固装在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上,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分别带动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旋转,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底部装设有对地面进行擦拭的拖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拖把头(2)的底部设置有避免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与地面的摩擦力过大而导致电机过载的轮子(43);上述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与第一从动摩擦轮(191)之间设置有保证第一擦地机构(371)与地面良好接触的第一弹簧(211),第二擦地机构(372)与第二从动摩擦轮(192)之间设置有保证第二擦地机构(372)与地面良好接触的第二弹簧(2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动机(6)的电动机轴(28)通过其轴端的母轴连接器(7)与输入轴(8)连接轴端的公轴连接器(4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蒸汽系统包括有水箱(3)、蒸汽产生器(5)、水泵(25),其中水箱(3)的水通过水泵(25)被抽至蒸汽产生器(5),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为能通过蒸汽或穿过蒸汽管的空心结构,蒸汽产生器(5)产生的蒸汽通过管道与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的中空腔体或穿过中空腔体的蒸汽管相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是独立的构件,或是与擦地机构为一体的结构;拖把头(2)的底部还设置有防止拖布旋转时将垃圾甩走的毛刷(35)或毛刷状的软胶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蒸汽产生器(5)的蒸汽出ロ还装设有蒸汽开关(23),蒸汽产生器(5)的蒸汽出口与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之间还设有第一蒸汽管(27)、第一蒸汽接头(29)、连接头(32)、第二蒸汽接头(30)、第二蒸汽管(31)、三通管(14)、第三蒸汽管(151)、第一弯接头(161),蒸汽产生器(5)的蒸汽出口通过第一蒸汽管(27)与装设在把手(I)上的第一蒸汽接头(29)连接,第一蒸汽接头(29)与装设在连接头(32)上的第二蒸汽接头(30)连接,第二蒸汽接头(30)通过第二蒸汽管(31)与装设在拖把头(2)上的三通管(14)连接,三通管(14)的两路蒸汽输出口分别通过第三蒸汽管(151)及第四蒸汽管(152)输送至第一弯接头(161)及第ニ弯接头(162),第一弯接头(161)及第ニ弯接头(162)分别装设在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上,且第一弯接头(161)及第ニ弯接头(162)的蒸汽输出ロ与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所设的中空腔体相通,第一蒸汽轴(171)及第ニ蒸汽轴(172)将蒸汽输送至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将蒸汽分散到装配在其上的拖布上。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蒸汽拖把,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轴(36)的两端固定有带动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在第一导轨(541)及第ニ导轨(542)上往返滑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曲柄(511)及第ニ曲柄(512),第一曲柄(511)及第二曲柄(512)分别通过第一连杆(521)及第ニ连杆(522)与第一擦地机构(371)及第ニ擦地机构(372)连接,第一导轨(541)及第ニ导轨(542)装设在拖把头座(34)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蒸汽拖把。包括把手(1)、装设在把手(1)下部的拖把头(2)、装设在拖把头(2)上的擦地机构、驱动擦地机构运动的电动系统及将蒸汽输送至擦地机构的蒸汽系统,电动系统装设在把手(1)上,且电动系统通过传动机构与擦地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把手上设置电动机的结构,通过连接头内的传动机构驱动拖把头上的擦地机构运动,减小了拖把头的体积,特别是拖把头的高度,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拖把头的体积,使本实用新型变得相对小巧而适合家庭使用,同时也使带电部件远离水和水蒸汽,更好的分离了水和高压电;另外,拖把头上不带电,且可拆卸下来放在水中清洗,既安全又方便;本实用新型以电力替代人力,效率高、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47L11/40GK202437017SQ20122002664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刘会, 胡细辉, 郭建刚 申请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