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吊绳护带组及使用该吊绳护带组的罗马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绳及窗帘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吊绳护带组及使用该吊绳护带组的罗马帘。
技术背景通常家中或工作场所的窗户都设置有窗帘,窗帘不但能够避免光线透过窗户照射进室内,还可以防止他人从外面窥视。窗帘的款式与种类繁多,以罗马帘为例,由于罗马帘收折时能够呈现多层的立体感,因此,相较于其它种类的窗帘更具美感而深获许多人的喜爱。然而,因为罗马帘是在帘布ー侧设置有多个吊环和穿设于各吊 环的吊绳,并且通过操作吊绳的方式来控制罗马帘的展开和收折。当小孩子在玩耍时很容易因拉扯吊绳而发生吊绳缠绕颈部的事故,因此,为了増加使用的安全性,有人发明了一种护带组结构,限制吊绳因受拉所能向外延伸的长度,防止上述意外的发生。现有的护带组结构用以供吊绳穿设,再将护带组固定于吊环,限制吊绳因受拉所能向外延伸的长度,但是由于护带组通常是单独制成的,然后再提供给罗马帘制造商,因此,罗马帘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与人力測量护带组的长度以及结合吊环的位置。由于人为测量的长度与位置容易出现误差,不但会降低生产效率和増加人力成本,还会影响广品的精确度和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吊绳护带组及使用该吊绳护带组的罗马帘。其设置有标识部,可以减少罗马帘组装时的出错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吊绳护带组帘,包括由単元织线编织而成的长条延伸形状的护带主体,所述护带主体设置有顶端和底端,所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吊绳穿设部,所述护带主体设置有与罗马帘的吊环连接的标记部,所述标记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所述标记部是由所述护带主体的単元织线直接编织而成的圆环。所述护带主体还包括吊绳,所述吊绳穿设于所述吊绳穿设部,而且,所述吊绳的两端分别由所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穿出。所述护带主体由纵向单元织线与横向单元织线构成,各横向单元织线之间所形成的间隙构成所述的吊绳穿设部。所述护带主体由単元织线构成中空管状,所述吊绳穿设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内部。所述标记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ー侧。所述标记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相対的两侧,而且,所述护带主体两侧的标记部的间隔距离不相同。[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罗马帘,包括帘体和至少两吊绳护带组,所述帘体包括梁架、帘幕、吊环、制动装置和吊绳,所述梁架横向设置,所述帘幕垂直设置于所述梁架下方,所述吊环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帘幕的ー侧,所述制动装置设置于梁架与帘幕之间,并且与所述吊绳连接;所述吊绳护带组包括由単元织线编织而成的长条延伸形状的护带主体,所述护带主体设置有顶端和底端,所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吊绳穿设部,所述护带主体设置有与罗马帘的吊环连接的标记部,所述标记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所述标记部是由所述护带主体的単元织线直接编织而成的圆 环。所述护带主体由纵向单元织线与横向单元织线构成,各横向单元织线之间所形成的间隙构成所述的吊绳穿设部。所述护带主体由単元织线构成中空管状,所述吊绳穿设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内部。所述标记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ー侧。所述标记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相対的两侧,而且,所述护带主体两侧的标记部的间隔距离不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吊绳护带组设置有多个标记部,可以为吊绳护带组裁剪取料时提供一个明显精准的辨识点,使得取料更加快速、方便和准确;当本实用新型的吊绳护带组应用于罗马帘时,标记部对应的位置即是吊绳护带组连接罗马帘的吊环的位置,因此,组装的工人不需要再測量与判断连接吊环的位置,可以快速地完成组装エ作,大幅提供了工作效率和精确度,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的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罗马帘与吊绳护带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绳与吊绳护带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绳通过吊绳穿设部穿组于吊绳护带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罗马帘展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罗马帘向上收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绳护带组组装尺寸为Wl的罗马帘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绳护带组组装尺寸为W2的罗马帘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绳护带组的护带主体为中空管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绳护带组的标记部设置于护带主体的相对两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绳护带组的标记部设置有吊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A-罗马帘10-吊绳护带组11——护带主体 12——顶端13——底端20——单元织线20B——单元织线 20C——单元织线[0035]21——吊绳穿设部22——标记部30-帘体31-梁架32-帘幕33-吊环34-制动装置35-吊绳。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I至图5,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罗马帘A包括帘体30和至少两吊绳护带组10,帘体30包括梁架31、帘幕32、吊环33、制动装置34和吊绳35,梁架31横向设置,帘幕32垂直设置于梁架31下方,吊环33纵向间隔设置于帘幕32的ー侧,制动装置35设置于梁架31与帘幕32之间,并且与吊绳35连接,用以控制罗马帘A展开与收合;吊绳 护带组10包括由単元织线20编织而成的长条延伸形状的护带主体11,护带主体11设置有顶端12和底端13,护带主体11的顶端12和底端13之间设置有吊绳穿设部21,护带主体11设置有与罗马帘A的吊环33连接的标记部22,标记部22间隔设置于护带主体11的顶端12和底端13之间,为吊绳护带组10连接吊环33提供辨别点,可以使组装人员快速准确地找到连接吊环33的位置,而且,标记部22也可以为吊绳护带组10裁剪取料时时提供一个明显精准的辨别点,使得取料更加快速、方便和准确。例如,当罗马帘A的帘幕32 —侧纵向间隔设置有七个吊环33时,组装人员只需将吊绳护带组10由上而下数至第7个标记部22,然后进行裁剪即可。见图2和图3,吊绳护带组10由吊绳穿设部21预先穿设于吊绳35外部,吊绳35两端呈延伸出吊绳护带组10顶端12与底端13的形状,当吊绳护带组10提供给罗马帘制造商时,组装人员能够省去将吊绳护带组10穿设吊绳35的工作。见图5,当罗马帘A向上收卷吋,吊绳护带组10与吊绳35会向外突出一段,因为吊绳护带组10的标记部22对应位置与吊绳35连接,因此,可以减少吊绳护带组10与吊绳35向外延伸的长度,此延伸的长度已不足以缠绕儿童的颈部,増加了使用的安全性。见图2,护带主体11是由纵向单元织线20B与横向单元织线20C编织而成的长条形带体,其中各横向単元织线20C之间形成的间隔构成吊绳穿设部21,使吊绳护带组10能够通过吊绳穿设部21前后间隔穿设于吊绳35的外部,吊绳护带组10通过吊绳穿设部21前后间隔穿设于吊绳35的外部是为了防止儿童单独拉动吊绳35而发生缠绕颈部的事故;另外,横向単元织线20C之间形成的吊绳穿设部21能够进ー步缩小,使吊绳护带组10能够更加稳固穿组于吊绳35。见图8,护带主体11由単元织线20编织形成长条中空管状,吊绳穿设部21设置于护带主体11的内部,使得吊绳护带组10能够通过吊绳穿设部21包覆吊绳35,使得吊绳护带组10与吊绳35必须同步拉动,避免儿童单独拉动吊绳35,进ー步増加使用的安全性。标记部22由编织护带主体11的単元织线20直接纺织成圆环状(如图2所示)或分岔状,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形状,标记部22也可以用单元织线20直接编织在护带主体11的侧面。见图2,标记部22可以设置在护带主体11 ー侧,或者,如图6、图7和图9所示,标记部22可以设置于护带主体11相対的两侧,而且,护带主体11两侧的标记部22的间隔距离不相同(如图6所示,护带主体11左侧标记部22的间隔距离Wl小于右侧标记部22的间隔距离W2),使吊绳护带组10具有两种不同标记尺寸。例如,如果吊绳护带组10左侧标记部22的间隔距离为6cm,而右侧标记部22的间隔为9cm,因此,吊绳护带组10能够适用于6cm罗马帘A(如图6和图7所示,利用左侧标记部22对应位置处结合吊环33)与9cm罗马帘A(如图6和图7所示,利用右侧标记部22对应位置处结合吊环33)两种规格。另夕卜,护带主体11两侧的标记部22可以设置不同的顔色,使组装人员能够轻易辨别两侧的标记部22,减少组装的错误率。见图10,吊绳护带组10标记部22对应位置处可直接设置有吊环33,使组装人员组装时,只需将吊绳35穿组于吊绳护带组10与吊环33,再组装吊环33与帘幕32即可,进一步减少判断与组装时间。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參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吊绳护带组帘,包括由单元织线编织而成的长条延伸形状的护带主体,所述护带主体设置有顶端和底端,所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吊绳穿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带主体设置有与罗马帘的吊环连接的标记部,所述标记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绳护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是由所述护带主体的单元织线直接编织而成的圆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绳护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带主体还包括吊绳,所述吊绳穿设于所述吊绳穿设部,而且,所述吊绳的两端分别由所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绳护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带主体由纵向单元织线与横向单元织线构成,各横向单元织线之间所形成的间隙构成所述的吊绳穿设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绳护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带主体由单元织线构成中空管状,所述吊绳穿设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吊绳护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吊绳护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相对的两侧,而且,所述护带主体两侧的标记部的间隔距离不相同。
8.一种罗马帘,包括帘体和至少两吊绳护带组,所述帘体包括梁架、帘幕、吊环、制动装置和吊绳,所述梁架横向设置,所述帘幕垂直设置于所述梁架下方,所述吊环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帘幕的一侧,所述制动装置设置于梁架与帘幕之间,并且与所述吊绳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绳护带组包括由单元织线编织而成的长条延伸形状的护带主体,所述护带主体设置有顶端和底端,所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吊绳穿设部,所述护带主体设置有与罗马帘的吊环连接的标记部,所述标记部间隔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罗马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是由所述护带主体的单元织线直接编织而成的圆环。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罗马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带主体由纵向单元织线与横向单元织线构成,各横向单元织线之间所形成的间隙构成所述的吊绳穿设部。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罗马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带主体由单元织线构成中空管状,所述吊绳穿设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罗马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罗马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部设置于所述护带主体相对的两侧,而且,所述护带主体两侧的标记部的间隔距离不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绳护带组及使用该吊绳护带组的罗马帘,罗马帘包括帘体和至少两吊绳护带组,帘体包括梁架、帘幕、吊环、制动装置和吊绳,梁架横向设置,帘幕垂直设置于梁架下方,吊环纵向间隔设置于帘幕的一侧,制动装置设置于梁架与帘幕之间,并且与吊绳连接;吊绳护带组包括由单元织线编织而成的长条延伸形状的护带主体,护带主体设置有顶端和底端,述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吊绳穿设部,护带主体设置有与罗马帘的吊环连接的标记部,标记部间隔设置于护带主体的顶端和底端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取料更加快速、方便和准确的优点;同时还可以快速地完成组装工作,大幅提供了工作效率和精确度,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文档编号A47H23/00GK202604488SQ20122023587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蔡世明 申请人:蔡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