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保温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壶。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保温壶的结构众多。中国专利200420150055.2号提出了“一种保温壶”,在该技术方案中,保温壶包括:壶体及与壶体相配合的壶盖,壶体口部设有壶塞。壶体采用双层不锈钢真空壶体,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但上述保温壶不设壶嘴,倒水时,水会沿壶壁下流,使得倒水不方便。又如中国专利200920123135.1号提出了一种“新型水壶”,在该技术方案中,水壶包括壶身、内胆和底座,壶身安装在底座上,内胆位于壶身内腔,水壶还包括水盖、上盖和盖子,水盖位于壶身的上端,水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嘴。但上述出水嘴是固定式的,在携带时,使得壶盖无法将出水嘴盖上,使得水壶的携带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水嘴在倒水时可伸出,不用时可收回的保温壶。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保温壶,包括:双层不锈钢壶体,壶体上设有上、下固定座,手柄两端分别与上、下固定座上,壶体上设有壶盖,壶盖上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是端部突出壶盖端面的出水嘴,壶盖上设有出水嘴座,出水嘴活动安装于出水嘴座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壶设有端部突出壶盖端面的出水嘴,在倒水时,水从突出壶盖端面的出水嘴流出,避免了水沿壶壁下流情况的产生,使得倒水更方便。由于出水嘴活动安装于出水嘴座中,在携带时,可将出水嘴收回或取下,使得水壶的携带方便,同时可避免灰尘从出水嘴处进入。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出水嘴座为一滑槽,出水嘴可在出水嘴座中滑动。上述结构可方便的实现出水嘴在使用时拉出,使用后收回的功能。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出水嘴与出水嘴座插接相连。上述结构可方便的实现出水嘴在使用时装上,使用后拆下的功能。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下固定座上连接有下盖,下盖与下固定座配合形成容腔。该容腔可用于放置拆下的出水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出水嘴收回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出水嘴拉出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部件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出水嘴收回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出水嘴拉出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剖面示意图。[0017]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保温壶包括:双层不锈钢壶体I,壶体上设有上、下固定座2、3,手柄4两端分别与上、下固定座上,壶体上设有壶盖5,壶盖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是端部突出壶盖端面的出水嘴6,壶盖上设有出水嘴座7,出水嘴活动安装于出水嘴座中。在本实施例的出水嘴座为一滑槽,出水嘴6可在出水嘴座7中滑动。上述结构可方便的实现出水嘴在使用时拉出,使用后收回的功能。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壶设有端部突出壶盖端面的出水嘴,在倒水时,水从突出壶盖端面的出水嘴流出,避免了水沿壶壁下流情况的产生,使得倒水更方便。由于出水嘴活动安装于出水嘴座中,在携带时,可将出水嘴收回或取下,使得水壶的携带方便,同时可避免灰尘从出水嘴处进入。图4、图5、图6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水嘴6与出水嘴座7插接相连。上述结构可方便的实现出水嘴在使用时装上,使用后拆下的功能。本实施例中,下固定座3上连接有下盖8,下盖8与下固定座3配合形成容腔9。该容腔可用于放置拆下的出水嘴6。其同样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个案,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替换或各实施例间的组合均应理解为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保温壶,包括:双层不锈钢壶体,壶体上设有上、下固定座,手柄两端分别与上、下固定座上,壶体上设有壶盖,壶盖上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是端部突出壶盖端面的出水嘴,壶盖上设有出水嘴座,出水嘴活动安装于出水嘴座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嘴座为一滑槽,出水嘴可在出水嘴座中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嘴与出水嘴座插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固定座上连接有下盖,下盖与下固定座配合形成容腔。
专利摘要一种保温壶,包括双层不锈钢壶体,壶体上设有上、下固定座,手柄两端分别与上、下固定座上,壶体上设有壶盖,壶盖上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是端部突出壶盖端面的出水嘴,壶盖上设有出水嘴座,出水嘴活动安装于出水嘴座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壶设有端部突出壶盖端面的出水嘴,在倒水时,水从突出壶盖端面的出水嘴流出,避免了水沿壶壁下流情况的产生,使得倒水更方便。由于出水嘴活动安装于出水嘴座中,在携带时,可将出水嘴收回或取下,使得水壶的携带方便,同时可避免灰尘从出水嘴处进入。
文档编号A47J41/00GK202960199SQ20122069781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王平航 申请人:王平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