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清洗豆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3783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清洗豆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清洗豆浆机,属于小家电,解决了豆浆机中进水阀与出浆阀分开设置、单独控制造成的零部件较多、装配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包括粉碎腔、阀体和电机,粉碎腔固定于阀体,阀体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静阀片、动阀片和下静阀片,动阀片与电机传动连接可实现相对上静阀片和下静阀片转动,上静阀片设有出浆孔Ⅰ,下静阀片设有出浆孔Ⅱ,粉碎腔设有与出浆孔Ⅰ对应连通的出浆孔Ⅲ,动阀片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上静阀片设有进水孔Ⅰ,下静阀片设有进水孔Ⅱ,粉碎腔设有与进水孔Ⅰ对应连通的进水孔Ⅲ,动阀片可在电机带动下转动使连通孔将进水孔Ⅰ与进水孔Ⅱ连通或者使连通孔将出浆孔Ⅰ与出浆孔Ⅱ连通,用于制浆,可自动清洗。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清洗豆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特别是一种自动清洗豆浆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自动清洗豆浆机正在兴起,此类豆浆机一般都具有进水阀与出浆阀,两者一般都是分开设计,单独控制。这样设计的缺陷是零部件较多,装配复杂,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采用单个控制阀实现出浆和进水控制的自动清洗豆浆机。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清洗豆浆机,包括粉碎腔、阀体和电机,所述粉碎腔固定于阀体上,所述阀体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静阀片、动阀片和下静阀片,所述上静阀片和下静阀片固定于阀体中,所述动阀片与电机传动连接可实现相对上静阀片和下静阀片转动,所述上静阀片设有出浆孔I,所述下静阀片设有出浆孔II,所述粉碎腔设有与出浆孔I对应连通的出浆孔III,所述动阀片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上静阀片设有进水孔I,下静阀片设有进水孔II,所述粉碎腔设有与进水孔I对应连通的进水孔III,所述动阀片可在电机带动下转动使连通孔将进水孔I与进水孔II连通或者使连通孔将出浆孔I与出浆孔II连通。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上静阀片设有排水孔I,所述下静阀片设有排水孔II,所述粉碎腔设有与排水孔I对应连通的排水孔III,所述连通孔可将排水孔I与排水孔II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设有三个,所述动阀片转动到任意位置,三个连通孔中最多只有一个连通孔可将进水孔I与进水孔II连通或者将出浆孔I与出浆孔II连通或者将排水孔I与排水孔II连通。连通孔的数量越多,布置位置要求增多,但改变粉碎腔的状态时动阀片所需转动的角度减小。
[0007]进一步的,三个连通孔的中心的转动轨迹重合,所述出浆孔1、排水孔I和进水孔I的中心位于连通孔的中心的转动轨迹上。简化加工工艺。
[0008]进一步的,三个连通孔中用于将进水孔I与进水孔II对应连通的那个连通孔由若干小孔集中设置形成或者由若干缝隙集中设置形成。这样连通孔具有一定的过滤功能。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由上阀体和下阀体组成,所述上阀体设有安装孔,所述上静阀片嵌置于安装孔使出浆孔I与出浆孔III对应连通、使排水孔I与排水孔III对应连通以及使进水孔I与进水孔III对应连通,所述下静阀片固定于下阀体,所述下阀体设有分别与出浆孔II对应连通、与排水孔II对应连通以及与进水孔II对应连通的三个下通孔。便于阀体、上静阀片、动阀片和下静阀片的装配。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阀体设有外接进水管路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对应进水孔II的下通孔连通,所述进水管、下通孔、进水孔I1、连通孔、进水孔I和进水孔III可连通形成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中设有防止粉碎腔中的液体倒流进入进水管路的单向阀。[00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中设有上密封垫,所述上密封垫设于上静阀片与粉碎腔之间,所述上密封垫设有分别将出浆孔I与出浆孔III连通、将排水孔I与排水孔III连通以及将进水孔I与进水孔III连通的三个上通流孔,所述下静阀片的下表面与下阀体的上表面之间设有下密封垫,所述下密封垫设有分别对应连通出浆孔I1、对应连通排水孔II和对应连通进水孔II的三个下通流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阀体的上表面设有立柱,所述动阀片套装于立柱来实现相对上静阀片和下静阀片转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固定于阀体,电机的输出轴伸入阀体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齿轮,所述动阀片的外周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圈。传动稳定,便于精确控制,噪音小。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原先由上静阀片、动阀片和下静阀片组成的控制阀部件用于出浆、排水的基础上增加进水的结构,相当于将进水阀与出浆阀合在一起,功能增加却没有增加零部件,只是相应地增加几个进水孔,如进水孔1、进水孔II和进水孔III,从而实现单个控制阀控制粉碎腔的出浆、排水和进水,从而实现豆浆机在出浆之后的自动清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分散结构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8]图3为粉碎腔的俯视图;
[0019]图4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20]图5为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三个连通孔中有一个连通孔由若干小孔集中设置形成的示意图;
[0022]图7为三个连通孔中有一个连通孔由若干缝隙集中设置形成的示意图;
[0023]图8为上静阀片、动阀片和下静阀片在粉碎腔处于关闭状态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4]图9为上静阀片、动阀片和下静阀片在粉碎腔处于进水状态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5]图10为上静阀片、动阀片和下静阀片在粉碎腔处于出浆状态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6]图11为上静阀片、动阀片和下静阀片在粉碎腔处于排水状态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动清洗豆浆机,包括粉碎腔1、阀体2和电机3,阀体2由上阀体21和下阀体22组成,粉碎腔I固定于上阀体21,阀体2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静阀片4、动阀片5和下静阀片6,上静阀片4和下静阀片6固定于阀体2中,电机3固定于上阀体21,当然也可以固定于下阀体22,电机3的输出轴伸入阀体2中,电机3的输出轴设有齿轮31,动阀片5的外周设有与齿轮31啮合的齿圈,动阀片5与电机3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可实现相对上静阀片4和下静阀片6转动,上静阀片4设有出浆孔I 41、排水孔I 42和进水孔I 43,下静阀片6设有出浆孔II 61、排水孔II 62和进水孔
II63,粉碎腔I设有与出浆孔I 41对应连通的出浆孔III11、与排水孔I 42对应连通的排水孔III12以及与进水孔I 43对应连通的进水孔III13,动阀片5设有三个连通孔51,动阀片5可在电机3带动下转动使连通孔51将进水孔I 43与进水孔II 63对应连通或者使连通孔51将出浆孔I 41与出浆孔II 61对应连通或者使连通孔51将排水孔I 42与排水孔II 62对应连通,优选的结构是三个连通孔51的中心的转动轨迹重合,出浆孔I 41、排水孔I 42和进水孔I 43的中心位于连通孔51的中心的转动轨迹上,动阀片5转动到任意位置,三个连通孔51中最多只有一个连通孔51可将进水孔I 43与进水孔II 63对应连通或者将出浆孔I 41与出浆孔II 61对应连通或者将排水孔I 42与排水孔II 62对应连通,这样的结构加工最方便。若中三个连通孔51的中心的转动轨迹均不相同,则相应地将出浆孔I 41的中心对应其中一个连通孔51的中心的转动轨迹,排水孔I 42的中心对应另一个连通孔51的中心的转动轨迹,而进水孔I 43的中心对应最后一个连通孔51的中心的转动轨迹,这样三个连通孔51相互错开的结构,也便于选择连通孔51在动阀片5上的设置位置,只要在动阀片5的同一直径上不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通孔51即可。
[0028]具体的,上阀体21设有安装孔211,上静阀片4嵌置于安装孔211使出浆孔I 41与出浆孔III 11对应连通、排水孔I 42与排水孔III 12对应连通以及进水孔I 43与进水孔
III13对应连通,下静阀片6固定于下阀体22,下阀体22设有分别与出浆孔II 61、排水孔II 62和进水孔II 63对应连通的三个下通孔223。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上阀体21设置将出浆孔I 41与出浆孔III 11连通、将排水孔I 42与排水孔III 12对应连通以及将进水孔I 43与进水孔III13对应连通的三个上通孔,而不是设置安装孔211。下阀体22的上表面设有立柱222,动阀片5套装于立柱222来实现相对上静阀片4和下静阀片6转动,当然也可以将立柱222设于上阀体21或者设于上静阀片4或者设于下静阀片6。
[0029]安装孔211中设有设有上密封垫7,上密封垫7设于上静阀片4与粉碎腔I之间,上密封垫7设有分别连通出浆孔I 41与出浆孔III11、连通排水孔I 42与排水孔III12以及连通进水孔I 43与进水孔III13的三个上通流孔71,也就是说其中一个上通流孔71对应连通出浆孔I 41与出浆孔III11,还有一个上通流孔71对应连通排水孔I 42与排水孔III12,另外一个上通流孔71对应连通进水孔I 43与进水孔III13。下静阀片6的下表面与下阀体22的上表面之间设有下密封垫8,下密封垫8设有分别对应连通出浆孔II 61、排水孔II 62和进水孔II 63的三个下通流孔81,也就是说其中一个下通流孔81对应连通出浆孔II 61,还有一个下通流孔81对应连通排水孔II 62,另外一个下通流孔81对应连通进水孔II 63。
[0030]下阀体22设有外接进水管路的进水管221,进水管221与对应进水孔II 63的下通孔223连通,进水管221、下通孔223、进水孔II 63、连通孔51、进水孔I 43和进水孔III 13可连通形成进水通道,进水通道中设有防止粉碎腔I中的液体倒流进入进水管路的单向阀9。
[0031]如图4和5所示,单向阀9设置于进水管221中,进水管221中设有台阶口 2211,单向阀9包括阀瓣91、阀杆93和限位块92,阀瓣91设于阀杆93的上端且位于台阶口 2211的上方,阀杆93穿过台阶口 2211,而限位块92设于阀杆93的下端且位于台阶口 2211的下方,台阶口 2211为圆形孔,阀瓣91的直径大于台阶口 2211的直径,台阶口 2211的直径大于阀杆93的直径,而限位块92只是防止单向阀9被进水冲击后离开台阶口 2211,所以形状无所谓,为了便于加工,可以设置成方块状或圆饼状,并且有一个径向的尺寸大于台阶口 2211的直径,这样才能在进水时卡在台阶口 2211的下端面。单向阀9的结构非常简单,工作原理也很简单,初始状态,阀瓣91落在台阶口 2211的上端面,开始进水后,单向阀9在进水冲击下向上移动,阀瓣91与台阶口 2211的上端面分离实现进水,停止进水后,单向阀9在水压作用下向下回落,阀瓣91重新落在台阶口 2211的上端面上并且与台阶口 2211的上端面密封连接,从而防止浆料从进水通道进入进水管路。
[0032]如图6所示,将三个连通孔51中用于将进水孔I 43与进水孔II 63对应连通的那个连通孔51由若干小孔集中设置形成,也可以如图7所示,将三个连通孔51中用于将进水孔I 43与进水孔II 63对应连通的那个连通孔51由若干缝隙集中设置形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粉碎腔I中的细小颗粒物进入动阀片5下方的进水通道内。
[0033]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如图8所示,粉碎腔I处于关闭状态,三个连通孔51任意一个都不和出浆孔I 41、排水孔I 42和进水孔I 43连通,自然也不和出浆孔II 61、排水孔II 62和进水孔II 63连通。当粉碎腔I需要进水时,启动电机3带动动阀片5转动,使得三个连通孔51中用于将进水孔I 43与进水孔II 63对应连通的那个连通孔51转到与进水孔I 43、进水孔II 63对应的位置,这里特意选择由若干小孔集中设置形成的连通孔51以示区别,如图9所示,此时另外两个连通孔51正好与出浆孔I 41和排水孔I 42都错开了,粉碎腔I就处于进水状态,若要停止进水,则电机3反转或者继续转动使得连通孔51与进水孔I 43错开。当豆浆机制浆结束后需要进行排浆,粉碎腔I自然要处于出浆状态,如图10所示,继续由电机3带动动阀片5转动,一个连通孔51将出浆孔I 41和出浆孔II 61对应连通,而另外两个连通孔51则都不与排水孔I 42和进水孔I 43连通,而且这里由若干小孔集中设置形成的连通孔51最好不用于连通出浆孔I 41和出浆孔II 61,避免造成堵塞影响出浆。豆浆机在排浆结束后进行自动进水清洗程序,然后将清洗后的水排出粉碎腔1,此时就需要将排水孔I 42和排水孔II 62连通,如图11所示,电机3带动动阀片5转动,使得三个连通孔51中的其中一个连通将排水孔I 42和排水孔II 62对应连通,而另外两个连通孔51则与进水孔I 43和出浆孔I 41错开,这里同样不建议用若干小孔集中设置形成的连通孔51来连通排水孔I 42和排水孔II 62,因为制浆后会有残渣遗留,容易堵塞影响排水。
[0034]除了上述实施例中设置三个连通孔51的结构外,也可以仅设置一个连通孔51,出浆孔I 41、排水孔I 42和进水孔I 43的中心位于连通孔51的中心的转动轨迹上,同样能够很好地控制出浆、排水和进水,相应的加工成本也降低了。还可以设置两个连通孔51,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另外,还可以将出浆和排水用同一个孔实现,即上静阀片4仅设有出浆孔I 41和进水孔I 43,由出浆孔I 41实现出浆和排水,然后将上述实施例中的其他零部件也作出相应的变化,去掉排水孔II 62和排水孔III12,相应地减少一个下通孔223、上通流孔71和下通流孔81,而动阀片5上的连通孔51设置一个或两个均可,甚至三个、四个也是可行的。
[0035]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清洗豆浆机,包括粉碎腔、阀体和电机,所述粉碎腔固定于阀体上,所述阀体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静阀片、动阀片和下静阀片,所述上静阀片和下静阀片固定于阀体中,所述动阀片与电机传动连接可实现相对上静阀片和下静阀片转动,所述上静阀片设有出浆孔I,所述下静阀片设有出浆孔II,所述粉碎腔设有与出浆孔I对应连通的出浆孔III,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阀片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上静阀片设有进水孔I,下静阀片设有进水孔II,所述粉碎腔设有与进水孔I对应连通的进水孔III,所述动阀片可在电机带动下转动使连通孔将进水孔I与进水孔II连通或者使连通孔将出浆孔I与出浆孔II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洗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静阀片设有排水孔I,所述下静阀片设有排水孔II,所述粉碎腔设有与排水孔I对应连通的排水孔III,所述连通孔可将排水孔I与排水孔II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清洗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设有三个,所述动阀片转动到任意位置,三个连通孔中最多只有一个连通孔可将进水孔I与进水孔II连通或者将出浆孔I与出浆孔II连通或者将排水孔I与排水孔II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清洗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三个连通孔的中心的转动轨迹重合,所述出浆孔1、排水孔I和进水孔I的中心位于连通孔的中心的转动轨迹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动清洗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三个连通孔中用于将进水孔I与进水孔II对应连通的那个连通孔由若干小孔集中设置形成或者由若干缝隙集中设置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自动清洗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由上阀体和下阀体组成,所述上阀体设有安装孔,所述上静阀片嵌置于安装孔使出浆孔I与出浆孔III对应连通、使排水孔I与排水孔III对应连通以及使进水孔I与进水孔III对应连通,所述下静阀片固定于下阀体,所述下阀体设有分别与出浆孔II对应连通、与排水孔II对应连通以及与进水孔II对应连通的三个下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清洗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设有外接进水管路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对应进水孔II的下通孔连通,所述进水管、下通孔、进水孔I1、连通孔、进水孔I和进水孔III可连通形成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中设有防止粉碎腔中的液体倒流进入进水管路的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清洗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中设有上密封垫,所述上密封垫设于上静阀片与粉碎腔之间,所述上密封垫设有分别将出浆孔I与出浆孔III连通、将排水孔I与排水孔III连通以及将进水孔I与进水孔III连通的三个上通流孔,所述下静阀片的下表面与下阀体的上表面之间设有下密封垫,所述下密封垫设有分别对应连通出浆孔I1、对应连通排水孔II和对应连通进水孔II的三个下通流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清洗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的上表面设有立柱,所述动阀片套装于立柱来实现相对上静阀片和下静阀片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自动清洗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于阀体,电机的输出轴伸入阀体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齿轮,所述动阀片的外周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圈。
【文档编号】A47J31/00GK203378497SQ20132038431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日
【发明者】王旭宁, 夏立国, 王国华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