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及蒸煮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42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蒸笼及蒸煮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笼及使用该蒸笼的蒸煮用具,该蒸笼包括底板和从底板向蒸笼内部凸起的并设有中通孔的若干凸环。所述底板上设置相互间隔的若干通孔,所述凸环与通孔均匀交替地密布在底板上,与每一通孔相邻的凸环均匀地绕设在该对应的通孔外。本实用新型将凸环与通孔均匀交替地密布在底板上,凸环的数量足以使其很好地支撑放入蒸笼的食物,且蒸笼内设置顶面高低不同的两种孔,使食物与底板的通孔之间形成间距,避免食物堵住通孔的情况发生,使得蒸汽能顺畅地进入蒸笼内,对食物均匀加热,缩短完全蒸熟食物所需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
【专利说明】蒸笼及蒸煮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笼及蒸煮用具。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蒸煮用的蒸笼底板均为开有众多通气的网孔(或栅条孔)的平板,食物放在其上时,易堵住通气孔,使得蒸汽不易进入蒸笼内,食物易出现受热不均,要完全蒸熟食物需要花较长时间,需使用更多的能源。而且,蒸笼内也易积留水,浸泡食物,影响食物营养和口感。
[0003]为此,一些蒸笼开始在底板上设置一些凸起的肋条,试图将食物托起离开通气孔,但肋条数量有限,分布较稀松,起不到很好的顶托食物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蒸汽顺畅流通的蒸笼。
[000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可在内部顺畅流通的蒸煮用具。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笼,包括设置有若干相互间隔的通孔的底板以及从底板向蒸笼内部凸起的若干凸环,所述凸环与通孔均匀交替地密布在底板上,与每一通孔相邻的凸环均匀地绕设在该对应的通孔外,每一凸环上设置一中通孔。
[0007]进一步地,每一凸环包括多个主侧面和多个次侧面以及顶面,所述主侧面和次侧面从底板倾斜地相向延伸且相互交替地设置,所述顶面连接主侧面和次侧面的顶部;所述主侧面的侧边延长线相交,所述次侧面的侧边平行。
[0008]进一步地,所述顶面为平面或波浪状曲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面与主侧面对应的部分向下凹陷,所述顶面与次侧面对应的部分向上凸起。
[0010]进一步地,围绕同一通孔且与该通孔相邻的所有凸环均以其一个次侧面朝向该对应的通孔,同一凸环的每一个次侧面指向不同的通孔。
[0011]进一步地,围绕同一通孔且与该通孔相邻的所有凸环均以其一个主侧面朝向该对应的通孔,同一凸环的每一个主侧面指向不同的通孔。
[0012]进一步地,每一通孔的侧壁顶缘与相邻的主侧面的底缘中段相接并向该对应的通孔中心弧形凸出。
[0013]进一步地,与同一通孔相邻的所有主侧面通过其底缘的两端而连接在一起,从而使与该对应的通孔相邻的所有凸环连接在一起。
[0014]进一步地,与同一通孔相邻的所有凸环相互间隔。
[0015]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蒸煮用具,包括锅体、锅盖和蒸笼,所述蒸笼悬置在锅体中,所述锅盖盖设在蒸笼和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笼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蒸O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将凸环与通孔均匀交替地密布在底板上,凸环的数量足以使其很好地支撑放入蒸笼的食物,且蒸笼内设置顶面高低不同的两种孔,使食物与底板的通孔之间形成间距,避免食物堵住通孔的情况发生,使得蒸汽能顺畅地进入蒸笼内,对食物均匀加热,缩短完全蒸熟食物所需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蒸煮用具的剖视图。
[0018]图2是图1所示蒸煮用具的蒸笼的立体放大图。
[0019]图3是图2所示蒸笼的部分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0]图4及图5分别是图3所示结构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蒸煮用具的蒸笼的第二种结构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0022]图7及图8分别是图6所示结构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0023]图9是本实用新型蒸煮用具的蒸笼的第三种结构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0024]图10及图11分别是图9所示结构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0025]图12是本实用新型蒸煮用具的蒸笼的第四种结构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0026]图13及图14分别是图12所示结构的左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8]请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提供的蒸煮用具包括锅体10、锅盖20和蒸笼100。蒸笼100悬置在锅体10中,锅盖20盖设在蒸笼100和锅体10上。
[0029]请参看图2至图5,蒸笼100包括底板110和从底板110向蒸笼内部凸起的若干凸环120。底板110上设置相互间隔的若干通孔112,每一凸环120上设置一中通孔122。凸环120与通孔112均匀交替地密布在底板110上。与每一通孔112相邻的凸环120均匀地绕设在该对应的通孔112外,且与同一通孔112相邻的凸环120相互间隔。每一凸环120包括多个主侧面124、多个次侧面126以及顶面128。主侧面124和次侧面126从底板110倾斜地相向延伸且相互交替地设置,顶面128连接主侧面124和次侧面126的顶部。主侧面124的侧边延长线相交,次侧面126的侧边延长线平行。顶面128较佳地为大致呈波浪状的面,如图4所示,顶面128与主侧面124对应的部分呈向下凹陷的弧形面,顶面128与次侧面126对应的部分呈向上凸起的弧形面。围绕同一通孔112且与该通孔112相邻的所有凸环120均以其一个次侧面126朝向该对应的通孔112,且围绕在同一通孔112外的次侧面126以该对应的通孔112为中心向外呈发散状地设置。此外,同一凸环120的每一个次侧面126指向不同的通孔112。本实施例中,每一凸环120的主侧面124和次侧面126均为三个;凸环120的形状和高度均相同,当然,凸环120也可以高低不同。
[0030]图6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蒸煮用具的蒸笼的第二种结构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的蒸笼与第一实施例的蒸笼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凸环220的主侧面224和次侧面226均为六个,并由此使得凸环220的中通孔22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例总的中通孔122略有不同。可理解地,每一凸环的主侧面和次侧面的数量还可以均为四个或五个,考虑生产环节的因素,则以大于等于三个且小于等于六个为最佳。本实施例中的蒸笼的其他特征均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蒸笼的特征相同。
[0031]图9至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蒸煮用具的蒸笼的第三种结构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的蒸笼与第一实施例的蒸笼的不同之处在于:围绕同一通孔312且与该通孔312相邻的所有凸环320均以其一个主侧面324朝向该对应的通孔312 ;同一凸环320的每一个主侧面324指向不同的通孔312,每个通孔312的侧壁顶缘与相邻的主侧面324的底缘中段相接并向通孔312中心弧形凸出;此外,顶面328为波浪线,凸环320的中通孔322的形状与第一实施例总的中通孔122略有不同。本实施例中的蒸笼的其他特征均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蒸笼的特征相同。
[0032]图12至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蒸煮用具的蒸笼的第四种结构的一部分,本实施例中的蒸笼与第三种结构的蒸笼的不同之处在于:与同一通孔412相邻的主侧面424通过其底缘的两端而连接在一起,从而使与该统一通孔412相邻的所有凸环420连接在一起;顶面428为大致呈波浪状的面。本实施例中的蒸笼的其他特征均与蒸笼的第三种结构的特征相同。
[0033]本实用新型中,凸环和通孔均匀交替地密布在底板上,凸环的数量足以使其很好地支撑放入蒸笼的食物,且蒸笼内设置顶面高低不同的两种孔,使食物与底板的通孔之间形成间距,避免食物堵住通孔的情况发生,使得蒸汽能顺畅地进入蒸笼内,对食物均匀加热,缩短完全蒸熟食物所需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此外,由于凸环的顶面呈波浪状,食物与凸环之间也形成间隙,进一步有利于蒸汽的自由流通。再者,由于食物支撑在凸环上,凸环的各个侧面从底板倾斜地相向延伸,蒸汽冷凝形成的水会沿着侧面并经过底板的通孔漏回装水的容器或蒸锅里,因此蒸笼内不会出现积水浸泡食物的情况,食物营养和口感均上佳。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蒸笼,包括设置有若干相互间隔的通孔的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笼还包括从底板向蒸笼内部凸起的若干凸环,所述凸环与通孔均匀交替地密布在底板上,与每一通孔相邻的凸环均匀地绕设在该对应的通孔外,每一凸环上设置一中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每一凸环包括多个主侧面和多个次侧面以及顶面,所述主侧面和次侧面从底板倾斜地相向延伸且相互交替地设置,所述顶面连接主侧面和次侧面的顶部;所述主侧面的侧边延长线相交,所述次侧面的侧边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为平面或波浪状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与主侧面对应的部分向下凹陷,所述顶面与次侧面对应的部分向上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围绕同一通孔且与该通孔相邻的所有凸环均以其一个次侧面朝向该对应的通孔,同一凸环的每一个次侧面指向不同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围绕同一通孔且与该通孔相邻的所有凸环均以其一个主侧面朝向该对应的通孔,同一凸环的每一个主侧面指向不同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每一通孔的侧壁顶缘与相邻的主侧面的底缘中段相接并向该对应的通孔中心弧形凸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与同一通孔相邻的所有主侧面通过其底缘的两端而连接在一起,从而使与该对应的通孔相邻的所有凸环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蒸笼,其特征在于:与同一通孔相邻的所有凸环相互间隔。
10.一种蒸煮用具,包括锅体、锅盖和蒸笼,所述蒸笼悬置在锅体中,所述锅盖盖设在蒸笼和锅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笼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蒸笼。
【文档编号】A47J36/20GK203555622SQ201320554534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鲍洁钧 申请人:飞腾创意工作室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