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其特征在于包括铲头本体,所述铲头本体后端底部左右两侧都设有滑轮安装座,所述滑轮安装座上安装有滑轮,所述铲头本体上还设有手柄安装座,所述手柄安装座上安装有竖向握杆。本案结构简单易实现,使用时方便省力。
【专利说明】—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
[【背景技术】]
[0002]学校校园中和教室内外,同学们每天都能坚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这样需要很多清洁用具,用完以后往往会遗留下一些清洁用具在各个清洁包干区;另一方面,低年级同学在扫地的时候要拿扫把,又要拿垃圾桶,垃圾桶装满垃圾,拿起来比较吃力。
[0003]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使用方便的垃圾铲。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其结构简单易实现,使用方便省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包括铲头本体1,所述铲头本体I后端底部左右两侧都设有滑轮安装座2,所述滑轮安装座2上安装有滑轮3,所述铲头本体I上还设有手柄安装座4,所述手柄安装座4上安装有竖向握杆5。
[0007]所述竖向握杆5顶端还连接有手握环6。
[0008]所述手握环6包括下端与竖向握杆5连接的左斜连接杆61和右斜连接杆62,所述左斜连接杆61和右斜连接杆62成夹角,左斜连接杆61上端与右斜连接杆62上端之间连接有水平握杆63。
[0009]所述竖向握杆5上还设有用于卡住扫帚柄的弹性半环状卡扣51。
[0010]所述铲头本体I铲口处的条形凸棱11,所述条形凸棱11包括设置在外侧的铲物斜面111和设置在内侧的阻物斜面112。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1、结构简单易实现,通过在铲头本体后端底部的滑轮安装座上安装滑轮,和通过在手柄安装座上安装有竖向握杆,便于用户铲头本体,其使用方便省力,垃圾桶也可以放在垃圾铲上被推动;
[0013]2、通过竖向握杆顶端设置手握环,用户可方便的推拉垃圾铲;
[0014]3、通过在铲头本体铲口处设置条形凸棱,条形凸棱包括设置在外侧的铲物斜面和设置在内侧的阻物斜面,其在不阻碍铲垃圾的同时,使铲头本体内垃圾不易向外散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7]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18]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包括铲头本体I,所述铲头本体I后端底部左右两侧都设有滑轮安装座2,所述滑轮安装座2上安装有滑轮3,所述铲头本体I上还设有手柄安装座4,所述手柄安装座4上安装有竖向握杆5。
[0019]所述竖向握杆5顶端还连接有手握环6。
[0020]所述手握环6包括下端与竖向握杆5连接的左斜连接杆61和右斜连接杆62,所述左斜连接杆61和右斜连接杆62成夹角,左斜连接杆61上端与右斜连接杆62上端之间连接有水平握杆63。
[0021]所述竖向握杆5上还设有用于卡住扫帚柄的弹性半环状卡扣51。
[0022]所述铲头本体I铲口处的条形凸棱11,所述条形凸棱11包括设置在外侧的铲物斜面111和设置在内侧的阻物斜面112。
[0023]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其通过在铲头本体I后端底部的滑轮安装座2上安装滑轮4,和通过在手柄安装座4上安装有竖向握杆5,便于用户通过竖向握杆5推动底部设有滑轮的铲头本体1,使用方便省力。一切与本案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其特征在于包括铲头本体(I),所述铲头本体(I)后端底部左右两侧都设有滑轮安装座(2 ),所述滑轮安装座(2 )上安装有滑轮(3 ),所述铲头本体(I)上还设有手柄安装座(4 ),所述手柄安装座(4 )上安装有竖向握杆(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握杆(5)顶端还连接有手握环(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环(6)包括下端与竖向握杆(5)连接的左斜连接杆(61)和右斜连接杆(62),所述左斜连接杆(61)和右斜连接杆(62)成夹角,左斜连接杆(61)上端与右斜连接杆(62)上端之间连接有水平握杆(6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握杆(5 )上还设有用于卡住扫帚柄的弹性半环状卡扣(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头本体(I)铲口处设有条形凸棱(11),所述条形凸棱(11)包括设置在外侧的铲物斜面(111)和设置在内侧的阻物斜面(112)。
【文档编号】A47L13/52GK203709962SQ201320807247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孔锦棠 申请人:孔锦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