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69006发布日期:2023-09-24 06:4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内镜清洗,具体涉及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


背景技术:

1、内镜检查是通过物理成像的原理,将一根配有灯光的管子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检查或治疗疾病。

2、在结构上,内镜主要有光学和机械两部分。光学部分用以照明,内镜光源内发出冷光,经过镜身传至镜端,有镜端物镜或微型摄像镜头进行取"景",术者即可通过目镜或经主机处理摄影图像使之显示在荧光屏上。机械部分包括插入部和手控操作部。插入物为软性物,可以弧形弯曲,其外径因内镜类型和功能而与所不同,前段称之为蛇骨管段,可以调节完成各种方向运动。手控操作部有左、右和上、下两个旋钮以及充水、充气和吸引两个接头,用以调节内镜前端方向和冲洗清洁及显露视野。

3、其中内镜的操作部多采用同轴双旋钮结构,两个旋钮之间的间距很小,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清洁时非常的不方便,有时候会存在清洁不到位的情况,带来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转动设有卷簧,滑动设有十字形滑块,卷簧和十字形滑块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条和第二钢丝条;

4、第一钢丝条和第二钢丝条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清洁刷;

5、箱体上设有弧形限位槽和第一滑槽。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槽贯穿箱体,十字形滑块的顶端穿过第一滑槽。

7、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位于弧形限位槽旁转动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固定设有限位扣。

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底端一侧设有第二滑槽,十字形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槽的一端固定设有弹簧,弹簧与十字形滑块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还设有两个圆孔,第一钢丝条和第二钢丝条均穿过圆孔。

11、进一步的,所述清洁刷与第一钢丝条和第二钢丝条之间之间为螺纹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卷簧、十字形滑块以及毛刷,医护人员只需推动十字形滑块滑动即可在卷簧的作用下,实现毛刷的来回移动,对操作部旋钮间的间隙进行刷洗,同时毛刷可根据间隙大小进行更换,适用于对不同设备的清洗,弧形限位槽用于集中收纳毛刷,避免毛刷丢失,无法及时找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转动设有卷簧(11),滑动设有十字形滑块(13),卷簧(11)和十字形滑块(13)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条(6)和第二钢丝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贯穿箱体(1),十字形滑块(13)的顶端穿过第一滑槽(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位于弧形限位槽(3)旁转动设有转动杆(4),转动杆(4)上固定设有限位扣(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底端一侧设有第二滑槽(12),十字形滑块(13)在第二滑槽(12)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2)的一端固定设有弹簧(14),弹簧(14)与十字形滑块(1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还设有两个圆孔(17),第一钢丝条(6)和第二钢丝条(16)均穿过圆孔(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刷(9)与第一钢丝条(6)和第二钢丝条(16)之间为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内镜旋钮清洗刷,属于内镜清洗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转动设有卷簧,滑动设有十字形滑块,卷簧和十字形滑块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钢丝条和第二钢丝条,第一钢丝条和第二钢丝条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清洁刷,箱体上设有弧形限位槽和第一滑槽,本技术通过设有卷簧、十字形滑块以及毛刷,医护人员只需推动十字形滑块滑动即可在卷簧的作用下,实现毛刷的来回移动,对操作部旋钮间的间隙进行刷洗,同时毛刷可根据间隙大小进行更换,适用于对不同设备的清洗,弧形限位槽用于集中收纳毛刷,避免毛刷丢失,无法及时找到。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