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321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式大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座式大便器用于解大小便时使用。
传统座式大便器一般用陶瓷制作,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变一般蹲式大便器为座式大便器,增加大便过程中的舒适感,以及保持室内无臭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凸台、筋、外圈、内圈、底座连接子、螺钉、盖、盖子连接子、环形带、手柄组成,其特征在于凸台与蹲式大便器前部形状相一致,座子连接子较盖子连接子长,且和底座夹角为120度。底座设置两层环形圈,外圈前部下边与凸台相接,内圈前部下边伸向蹲式大便器凹坑口内。


图1为大便器俯视图,(底座半剖,盖的右上角波浪线断开处为连接子5在盖子背后部分)图2为大便器底座,(波浪线断开处为剖开部分)。图3为大便器盖子。
凸台1和一般蹲式(陶瓷)大便器前部形状相一致,它能罩在蹲式大便器前部的凸出部位上。
筋2为支撑人体重力而设置。在凸台处的3条筋(参看图2)较其它筋短一些,因这3条筋处在蹲式大便器的凹坑处,无法接触在地面上,但它们能起到增加环形带9强度和刚度的作用。
外圈3、内圈4上部与环形带9连接,下部接触地面,起密封臭气和支撑人体重力的作用。
螺钉6串在连接子5、连接子8的小孔中,实现了底座与盖的铰连接,使得盖能自如地启开与闭合。
连接子5较连接子8稍长一些,且它和底座夹角为120度,保证盖7与底座最大开度为120度。
盖7设计为凸形,(从图3看)一方面增加自身强度,另一方面能与底座较好地吻合一起。
环形带9与人体接触,中间为一圆洞与蹲式大便器相通。
手柄10为人手捉拿部位,它为一月牙状,且与盖的弧形相一致。
座式大便器设置内外两层环形圈,其一增加了支撑能力,其二与地面有两条接触带,能较好地起到密封作用,另外可在两条接触带间最下边夹一些破布条,以有效地防止臭气从下部跑出,其三便于清洗大便器内腔。大便器外圈前部下边与凸台1相接,内圈前部下边对准蹲式大便器凹坑以防小便时尿液从凸台1下部流出。
座式大便器前部凸台处与地面接触设置一条接触带,但它较狭小,因此受力大,且人的重力一般在大便器中部偏后处。
使用座式大便器时,只需把它放在蹲式大便器上即可。在人的作用力下,内外圈下边会自动和地面贴合在一起。
座式大便用塑料注塑。
图型比例18。
尺寸底座前后长600毫米,环形带宽50毫米,外圈R240毫米,高度300毫米至350毫米,壁厚3毫米。
权利要求1.座式大便器,由凸台1、筋2、外圈3、内圈4、连接子5、螺钉6、盖7、连接子8、环形带9、手柄10组成,其特征在于凸台与蹲式大便器前部相一致,连接子5较连接子8长,且和底座夹角为120度,底座设置两层环形圈,外圈前部下边与凸台相接,内圈前部下边伸向蹲式大便器凹坑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式大便器,其特征在于座式大便器设有凸台,且凸台与蹲式大便器前部形状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式大便器,其特征在于座式大便器设有内外两层环形圈,上部与环形带相接,下部落在地面,且外圈前部与凸台相接,内圈伸向蹲式大便器凹坑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式大便器,其特征在于座式大便器底座连接子5较盖7连接子8长一些,且与底座端面夹角为120度。
专利摘要坐式大便器由凸台1、筋2、外圈3、内圈4、连接子5、螺钉6、盖7、连接子8、环形带9、手柄10组成,凸台与蹲式大便器前部形状相一致,连接子5较连接子8长,且和底座夹角为120度,底座设置两层环形圈,且外圈前部和凸台相接,内圈前部伸向蹲式大便器凹坑。坐式大便器只要放在普通蹲式大便器上,即可改蹲式大便器为坐式大便器,它使得大便过程舒适,且能保持室内无臭气,坐式大便器用塑料注塑。
文档编号A47K13/00GK2098249SQ9021866
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26日
发明者余更生 申请人:余更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