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料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678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料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个研磨调料(或香料)的器件,即调料研磨机,由两个料筒构成。第一料筒含有第一磨具,第二料筒含有第二磨具。两个料筒通过一个中间元件连接在一起。
这种类的调料研磨机,可以从行国的8914711实用新型专利中得到一些了解。在已知的研磨机里,两个料筒的纵轴互相平行,其延长线互不相交,而从旁边错过。两个料筒形成一个有波纹的手柄,从而使操作易于进行。
在德国8809406实用新型专利里,装有第一料筒带第一磨具和第二料筒带第二磨具。两个料筒通过中间元件连接在一起,而两个料筒的纵轴也处于互相平行而不相交的位置。
上述结构的料筒还含有中心杆,上面承载着磨具和外壳,外壳可以相对于中心杆而回转。中心杆上装有相应的研磨工具。这种研磨机的操作是使外壳相对于中心杆而旋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要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调料研磨机,其用途可以多样化而且易于操作。
在本发明中,实现发明目的办法,是使两个料筒的纵轴延长线相交,形成一个夹角,而且两个料筒的底端是处于同一平面之内。中间元件的结构是使得两个料筒的纵轴延长线能够相交而形成一个夹角。一般说来,选择这样一种结构,目的就在于使两个料筒的纵轴也能相交。两个料筒的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有便于将研磨机旋转在支架上,例如放在桌子上。研磨机的外观造型显的优美精致。
本发明所提供的调料研磨机要以运用于不同的状态。首先,研磨机中所用的料筒是可以选择的。选定的料筒可以置放于竖立状态。这样就可以对料筒或研磨机进行操作。为了完成操作,可将含有两个料筒的研磨机握紧,而选用的料筒的外壳则可以转动。另一种用法是,用一只手将选定的料筒握紧,用另一只手将整个研磨机推动旋转。在进行这种转动时,是抓住研磨机的中间元件这个部份而使研磨机转动。还有一种用法是,抓住另一只料筒(不是所选用的料筒,即不用的那只料筒),使其环绕所选用料筒的纵轴作回转运动。按照本发明的结构,这个料筒还可以当作波纹手柄来使用。
本发明再加改进,还有更多优点,可见于后面所作说明。
两个料筒纵轴延长线的交角可以为直角,但也可以为锐角。
料筒的外壳可以做成筒形,最好是圆筒形。
中间元件可以由数个零件组成,而此零件则是料筒的处长部份。不过中间元件也可以做成一个球形元件。
在改进式的结构中,加装了一个第三料筒。第三料筒也与中间元件相连接,只是位于那两个料筒的对立面。第三料筒的位置最好处于那两个料筒交角的分角线上。第三料筒可以是一个调料的研磨机,也可以是调配机或撒料机或售料机。
中间元件可以由两个零件组成。两个零件连接在一起,可以彼此相对转动。两个零件的接合中心线最好是穿过两个料筒纵轴的交叉点。如果使接合中心线与第一第二料筒纵轴夹角的分角线垂直相交,则更为有利。在这种情况下,转中间元件,就可以使两个料筒处在同一条直线的位置上。
在料筒外壳的了周边上,可以设置数个,最好是三个肋条,这样有利用使外壳作回转运动。肋条最好是连续的长条,而其排列应处在等距离的位置上,也就是说,三根肋条互成120°。不过料筒外面还可以加上波纹,至少一个小段上应有波纹。此外,还可以在料筒外面采取一些别的措施以增大其摩擦力。
现根据将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


如下图1是调料研磨机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调料研磨机绕中心旋转以后的图形。
图3是调料研磨机的另一个实施例,这里增加了一个磨料筒(第三料筒)。
图4是调料研磨机的又一个实施例,这里的两个料筒之间的夹角是一个锐角。
图5是调料研磨机的再一个实施例,这里的中心部份增加了一个球形元件。
图6是料筒外壳的放大图,外壳上有许多波纹。
图7沿图6上的Ⅶ-Ⅶ线切开的剖面图。
图8是按图7画出的具有三根连续肋条的料筒剖面图。
图1所示是调料研磨机的整体图,用1表示。调料研磨机含有第一料筒2(带第一磨具3)和第二料筒4(带第二磨具5),此二料筒通过中间元件6连接在一起。料筒2,4的纵轴7,8延长线相交,夹角为90°,并点为9,在中间元件6的中心。
第一料筒2装有一条中心杆10,承载着第一磨具3。另外,料筒2还具有外壳11,可以相对于中间元件6而作回转运动,外壳还带有相应的研磨具。中心杆10的研磨具有与外壳11的研磨具组合成一套磨具3。当中心杆10与外壳11进行相对回转运动时,需要磨碎的材料便被磨具3磨碎。
第二料筒4的结构与第一料筒2的结构是相同的,其作用不再详述。使用第一料筒2时,第二料筒4可以被卡住。第一料筒的纵轴7置放于垂直,而将需要添加香料的食品保持在上方。此调料研磨机的使用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从一方面讲,调料研磨机1可以用一只手握紧,也就是说。将中间元件6夹住,而用另一只手使外壳11转动。
从另一方面讲,可以用一只手将外壳11握紧,用另一只手使中间元件6和中心杆10转动。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可以握着中间元件6并使之转动。不过也可以不这样做,或者在这样做的同时,抓住第二料筒4,使其绕着第一料筒2的纵轴7回转,像一只手柄似的。
料筒2,4的底部端面13,14位于相同的平面15之内,因而调料研磨机1可以竖着放置在桌子上,如图1所示。
从图1上可以清楚地看了,料筒2,4是圆筒形的,中间元件6是由两个零件组成的。这两个元件等于料筒2,4的延长体,而且二者相交,形成一个尖顶16。
中间元件6所含的这两个零件18,19互相连接在一起,相互间可以相对转动,而且二者的接合中心线17通过料筒2,4的纵轴7,8的交点。再者,接合中心线17与料筒2,4的轴7,8的夹角角的分角线相交成直角,因而只须将料筒绕接合中心线17转动,便可使调料研磨机1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这时纵轴7,8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调料研磨机1处于这种状态时,便可以放置在支架上,例如放在桌子上。这种状态,还便于贮存和运输,特别节省空间。
图3所示的实施例装有第三料筒20,这也是一个调料研磨机,不过还可以设计成调配料机或撒料机或售料机的结构。第三料筒20也与中间元件6连接在一起,只是处于另外两个料筒2,4的对面位置上。第三料筒20的纵轴21通过第一第二料筒2,4的纵轴7,8的交点,而且处于上述两条纵轴7,8的夹角的分角线延长线上。
图4所示是一个改进型实例,料筒2′,4′的纵轴7′,8′相交的夹角是锐角。料筒2′,4′的底部端面13′,14′也是处于同一平面之内。
图5所示是另一种改进型实例,中间元件6是一个球形零件22,大于料筒2,4所连接的两个连接件23,24。球形零件22可以当作手柄使用。
图6是第一料筒2的外壳11的局部视图。这个部份25的高度为h,其中有许多波纹,波纹含有若干凸肋26。沿着Ⅶ-Ⅶ线将图6进行横切,所得剖面图如图7所示。由于波纹26的作用,摩擦力大为增加。当握住外壳11进行转动时,此外壳11的转动情况便要好得多。在国科8上还显示了第一料筒2的外壳11的一个横截面。上面有三个纵向肋条27,在圆周上处于等距离位置,彼此相距120°。这也能增加握住并转动外壳11时的摩擦力。
从图3可以看出,为了便于给料筒填料,在中间元件6与料筒2之间装有一个可以打开的连接器28。举个例说,此处可以采用螺旋连接方式。对于另外两个料筒4和20,也有可以打开的连接器,其结构与28相同,图上就不再绘示。填料时,料筒2的螺纹旋开。填好料以后,通过螺纹再将料筒2旋接到中间元件6上。填料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进行,即可将材料从料筒的底端送进,图上用29表示。
权利要求
1.一种调料研磨机其中包括第一料筒(2)带有第一磨具(3),第二料筒4带有第二磨具(5),此二料筒通过中间元件(6)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料筒(2,4)的纵轴(7,8)延长相交,形成一个夹角;料筒(2,4)的端面(13,14)处在同一平面(15)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料筒(2,4)的纵轴(7,8)延长相交成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料筒(2,4)的纵轴(7,8)延长相交成锐角。
4.根据前面的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料筒(2,4)均呈圆筒形。
5.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中间元件(6)均由两个零件组成,二者各为料筒(2,4)的延伸部份。
6.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中间元件(6)是一个球形零件(22)。
7.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第三料筒(20)与中间元件(6)连接在一起,位于另外两个料筒(2,4)的对立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第三料筒(20)是一个调料研磨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第三料筒(20)是一个配料机或撒料机或售料机。
10.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中间元件(6)由两个零件(18,19)组成,二者连接在一起,可以互相作相对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接合中心线(17)通过第一第二料筒(2,4)的纵轴(7,8)的交叉点(9)。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接合中心线(17)与第一第二料筒(2,4)的纵轴(7,8)夹角的分角线相交成直角。
13.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料筒(2,4,20)的外壳上均设置有数个(最好是三个)肋条(27)。
14.根据前面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调料研磨机,其中各个料筒(2,4,20)的外壳上均做有许多波纹。
全文摘要
调料(或香料)研磨机由第一料筒(2)含第一磨具(3)与第二料筒(4)含第二磨具(5)所组成,两个料筒通过中间元件(6)连接在一起。为了使调料研磨机便于操作,料筒(2,4)的纵轴(7,8)延长相交,形成一个夹角,而此两料筒(2,4)的端面(13,14)则位于一个共同的平面(15)之内。
文档编号A47G19/24GK1073126SQ9211202
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30日
发明者贝尔恩德·迪芬巴赫 申请人:贝尔恩德·迪芬巴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