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75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力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器。特别是利用水力来驱动的清洗器,它可用于对公共场所、有形物体的尘埃、污垢进行清洗。
专利公报于86年5月21日公告了申请号为85204146的自动水刷器,它包括圆板刷、转轴、叶轮、壳体和进入管嘴,其进水管嘴位于壳体的外表面上,手柄处需另加管子联至进水管嘴,重量大、使用不便,并且该水刷器的叶轮系是通过轴承连接在壳体上的,结构十分复杂,且由于它的进水是通过一个管嘴实现的,所以驱动力矩不是很大,当地面或物体上的污垢附着较紧时不易清洗掉,此外它的出水孔很少且分布面积小,所以使用时冲洗不及时,效率较低,专利公报于89年6月28日还公告了申请号为88211855·2的水力节能冲洗刷,该冲清器包括外壳、隔套、叶轮和端盖,其结构也较复杂,并且同样存在冲洗不及时、效率较低等缺陷,除此而外,其上的刷毛与叶轮为一体,不易更换刷毛,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水力清洗器,该清洗器冲洗及时,叶轮所受驱动力矩较大,使用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刷体壳的顶端端面上设“丄”型进水道,进水道与刷体壳为一体,其上与顶端端面垂直的部分位于端面的中心并与空心手把相连,在垂直部分的末端该进水道沿端面的直径方向分成左右两边,刷体壳在左右两边进水道的端部处分别有一凸起,凸起内有一与端面进水道相通的竖直进水道,竖直进水道的下端有一沿叶片直径所在圆的切线方向且穿过壳体壁厚的进水孔。
上述解决方案中,刷体底壳上的出水孔呈“×”型分布,出水孔分布在“×”型的其中两个相对的区域,其余两个相对的区域为进水区域。
同时,上述解决方案中,刷架上还设有安装刷体的刷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刷体壳带有剖面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刷体底壳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刷架的俯视图。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手把1、刷体壳2、叶轮3、叶轮轴4、刷体底壳5、刷架6、刷体7和万向节头柱8,空心手把1由一节节空心管组合而成,每节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空心手把1可接长或取短,刷体壳2的结构如
图1、图2所示,在它的顶端端面上设有“丄”型进水道2a,该进水道2a与刷体壳2为一体,其上与顶端端面垂直的部分2a,位于端面中心并与空心手把1相连,在此垂直部分2a,的下端该进水道2a沿端面直径方向分成左右两边2a2,刷体壳2在左右两边进水道2a2的端部处分别有一凸起2b,该凸起2b与刷体壳2为一体,其内有一与端面进水道2a2相通的竖直进水道2b1,竖直进水道2b1的下端有一沿叶片直径所在圆的切线方向且穿过壳体2壁厚的进水孔2b2,这样来自空心手把1的水经过“丄”型进水道2a、竖直进水道2b1后沿两切线孔2b2进入刷体壳2内冲击叶轮3,由于叶轮3是两边受力,受力状态较好,因而就能保证将地面或物体上附着较紧的污垢除掉。
图1中给出的叶轮3的叶片为6片(如图4所示),它与叶轮轴4制成一体,叶轮轴4直接嵌在刷体壳1的凹槽内,为使叶轮轴4能转动自如,在刷体壳2的凹槽部分有一半球面,并在对应的叶轮轴4上也有一半球面,圆球置于上下半球面内,这样叶轮轴4就可任意转动了,叶轮3可根据使用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叶片数目。
图1中刷体底壳5安装在刷体壳1的底端,它们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在刷体底壳5上分布有若干个出水孔5a,为使水进入刷体壳2后所产生的叶轮推力较大,刷体底壳5上的出水孔5a1如图3所示,采用“×”型分布,出出水孔分布在“×”型的其中两个相对的区域,其余两个区域为进水区域,这样当水进入刷体壳2后,由于在进水区域刷体底壳5上无孔,水不能立即排出,因此所产生的水力就较大,更容易推动叶轮3转动。
图1中刷架6安装在叶轮轴4的下端,本实施例中是将叶轮轴4的下端制成方形,并在刷架6的中心设一方孔,刷架6就通过此方孔紧套在叶轮轴4上,刷架6的形状如图5所示,从它的中心向外分布有沿直径方向的辐射架,辐射架的数目可为4个,也可为其它数目,在每个辐射架上设有刷槽6a1,刷体7可直接嵌在里面,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刷体7可随时更换,刷体7端部的刷毛可为毛须,也可为海绵等其它物质。此外,为使该清洗刷使用时,使用者感到更方便,在空心手把1与刷体壳2的2a1部分之间装有一万向节头柱8,该万向节头柱8中心有一供水通过的孔,两端的圆球紧嵌在两边连接处,使用时根据所需要的角度可任意搬动万向节头柱8,使刷架6能处于不同角度,这样使用者就会感到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还可改变壳体的外形,使之适合不同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大于1kg/cm2的水经软管、空心手把1后进入“丄”型进水道分开,然后从切线进水孔进入刷体壳2内推动叶轮3转动,叶轮3转动后带动刷架6转动,刷架6在旋转时与喷出的水配合,洗刷掉地面或物体上的尘埃和污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丄”型进水道,可更换刷体的刷架和出水孔分布合理的刷体底壳,从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2)叶轮两边受力,驱动力矩大,能清洗掉附着力大的污垢,使用效率高;(3)刷体底壳上的出水孔分布合理,水进入刷体壳后所产生的水力较大;(4)刷体可随时更换,能适用于不同场合;(5)洗刷与冲水同时进行,省时省力。
权利要求1.一种水力清洗器,它包括空心手把、刷体壳、叶轮系、刷体底壳、刷架和刷体,其中叶轮系包括叶轮和叶轮轴,叶轮轴安装在刷体壳上,刷体底壳上分布有一个个出水孔,刷架固定在刷体底壳下的叶轮轴末端,其特征在于刷体壳的顶端端面上设有“┴”型进水道,进水道与刷体壳为一体,其上与顶端端面垂直的部分位于端面中心并与空心手把相连,在垂直部分的末端该进水道沿端面的直径方向分成左右两边,刷体壳在左右两边进水道的端部处分别有一凸起,凸起内有一与端面进水道相通的竖直进水道,竖直进水道的下端有一沿叶片直径所在圆的切线方向且穿过壳体壁厚的进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清洗器,其特征在于刷体底壳上的出水孔呈“×”型分布,出水孔分布在“×”型的其中两个相对的区域,其余两个相对的区域为进水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力清洗器,其特征在于刷架上设有安装刷体的刷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力清洗器,该清洗器集洗刷与冲水为一体,与原有清洗器相比,该清洗器的叶轮两边同时受力,底壳上的出水孔分布合理,使用该清洗器能洗净地面或物体上附着较紧的污垢,使用效率高;除此而外该清洗器的刷体可任意更换,使用方便,适用面广。
文档编号B08B1/04GK2122693SQ9221450
公开日1992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7日
发明者杨洪烈 申请人:杨洪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