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加热保温节能壶(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499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次加热保温节能壶(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具体为一种二次加热保温节能壶(锅)。
目前,社会上正在制造和使用中的各种结构的壶或锅,主要由壶或锅底、壶或锅壁、壶或锅盖、壶或锅把、壶咀所组成,它们虽可实现各自的任务,但是由于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是通过炉具产生的火焰对壶或锅底加热而实现烧水和蒸炒饭菜的任务,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大量的热能将散发至空间,造成能源浪费,同时,现有各种结构的壶或锅大都采取单层散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被加热的水或饭菜的热量将通过壶或锅散掉,使其加热时间加长,造成能源的浪费,这是其不可克服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足以克服上述缺陷的具有二次加热和保温功能的节能壶或锅,且具有造型美观,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的采用单层金属材料制成的各种壶或锅的壶体或锅体外侧自壶或锅口至壶或锅底之间设置一层与壶体或锅体外形相同的保温壁,使壶体或锅体与保温壁之间形成一个空心保温层,在壶底或锅底下部的保温壁上设置有小于或等于壶底或锅底直径的进火孔,以供使用时火焰对壶底或锅底直接加热。
以下将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如下描述附


图1给出了二次加热保温节能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给出了二次加热保温节能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给出了二次加热保温节能炒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给出了二次加热保温节能尖底锅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为壶底或锅底,(2)为保温壁,(3)为壶咀,(4)为壶盖或锅盖,(5)为壶盖或锅盖把手,(6)为壶或锅把手,(7)为空心保温层,(8)为壶体或锅体,(9)为进火孔。
根据附图,在壶或锅的壶体或锅体(8)的外侧自壶口或锅口至壶底或锅底(1)之间设置一层与壶体或锅体(8)外形相同的金属保温壁(2),使壶体或锅体(8)与保温壁(2)之间形成一个空心保温层(7),在对应于壶底或锅底(1)下部的保温壁(2)处设置有小于或等于壶底或锅底直径的进火孔(9)。
以下将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作如下描述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二次加热壶或锅置于炉具上,且使其保温壁下部的进火孔(9)正对炉具上的火焰,这时炉具火焰对壶底或锅底(1)进行一次加热,经一次加热后的火焰将沿壶底或锅底(1)进入空心保温层(7)中对壶体或锅体(8)进行二次加热,从而实现二次加热、节约能源的任务,由于在壶体或锅体(8)的外侧设置有空心保温层(2),将会对壶或锅内被加热后的水或饭菜产生一种保温作用,可减少烧制时间,从而实现进一步节约能源的任务。
综上所述,可有效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任务,为社会提供一种具有节约能源、造型美观、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特点的二次加热保温节能壶(锅)。
权利要求二次加热保温节能壶(锅),包括壶底或锅底(1)、保温壁(2)、壶咀(3)、壶盖或锅盖(4)、壶盖或锅盖把手(5)、壶或锅把手(6)、空心保温层(7)、壶体或锅体(8)、进火孔(9),其特征在于在壶或锅的壶体或锅体(8)的外侧自壶口或锅口至壶底或锅底(1)之间设置一层与壶体或锅体(8)外形相同的金属保温壁(2),使壶体或锅体(8)与保温壁(2)之间形成一个空心保温层(7),在对应于壶底或锅底(1)下部的保温壁(2)处设置有小于或等于壶底或锅底直径的进火孔(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加热保温节能壶(锅),是在壶或锅的壳体或锅体(8)的外侧自壶口或锅口至壶底或锅底(1)之间设置一层与壶体或锅体(8)外形相同的金属保温壁(2),使壶体或锅体(8)与保温壁(2)之间形成一个空心保温层(7),在对应于壶底或锅底(1)下部的保温壁(2)处设置有小于或等于壶底或锅底直径的进火孔(9),具有节约能源、造型美观、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
文档编号A47J27/02GK2296679SQ9723260
公开日1998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10日
发明者郎殿龙 申请人:郎殿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