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91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信报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报箱内部结构的改进。
目前,现有的信报箱结构较简单,内容积少、信报投送口较小,当信报量较多时投送口往往被阻塞,影响信报的投送。另一方面,信报箱的投送口一般是敞开的,没有任何封闭,很容易受雨水、尘土等侵入,造成信报受损。投送口过小,虽然对信报的防盗性较好,但投送困难、麻烦,易折损信报;投送口过大,虽容易投送,但防盗性差,这一矛盾传统的信报箱难以克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将投送口封闭、而投送容易、存放量大的信报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信报箱,包括有箱体、箱门、箱体上方的投送口、箱锁等,特别之处是箱体上方内侧由铰链连接有压板,压板受铰链上的扭簧作用将投送口封闭;压板上固定有压柄,且压柄伸出于投送口外。进一步,压板前端下方还铰接有扣板;箱门通过铰链与箱体的底板铰接,且箱门内侧设有导板、导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参见
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信报箱由箱体1、箱门2、信报投送口8、箱锁9以及由铰链10连接的压板3、压柄5、扭簧11,由铰链连接于压板3前端下方的扣板4,箱门2内侧的导板6、导轮7等构成。
通常箱门2由箱锁9锁定,当要往信箱内投放信、报纸时,按压压柄5,封闭投送口8的压板3向下打开,扣板4由于自身重力作用保持下垂状态,于是扣板4可将前已投放的信报向后压(如图3双点划线所示),此时将信报从投送口8垂直放入箱体1内,由于箱门2上的导板6、导轮7的作用,使新投放的信报能集中、整齐排放。之后松开压柄5,压板3在扭簧11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重新把投送口8封闭。通过压板3、扣板4,每次按压压柄5打开投送口8都能使箱内信报向后压齐,使新投放的信报更容易投放,从而大大提高了信箱的容量。收取信报时,只要把箱锁9打开,箱门2以铰链12为轴心向外张开,排列整齐的信报便放于导板6、导轮7上,便于取出(如图2双点划线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优点1、由于采用了压柄、压板,提高了信报箱的防盗能力,还可防水、防尘。
2、通过压板、扣板以及导板、导轮的作用,便每次投放的信报均排列整齐,比同等普通信报箱容量增加5倍以上。
3、箱门采用水平铰接方式,牢固耐用、启闭灵活,取信报方便容易。
权利要求1.一种信报箱,包括有箱体(1)、箱门(2)、箱体(1)上方的投送口(8)、箱锁(9)等,其特征在于箱体(1)上方内侧由铰链(10)连接有压板(3)、压板(3)受铰链(10)上的扭簧(11)作用将投送口(8)封闭;压板(3)上固定有压柄(5),且压柄(5)伸出于投送口(8)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报箱,其特征是压板(3)前端下方还铰接有扣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报箱,其特征是箱门(2)通过铰链(12)与箱体(1)的底板铰接,且箱门(2)内侧设有导板(6)、导轮(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信报箱结构,包括有箱体、箱门、投送口、箱锁等,采用弹性铰接的压板和扣板的铰接下垂结构,既可将投送口封闭,又能将信报排列整齐向后压紧、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报箱的容量,令信报收取方便容易,具有防水、防尘、防盗等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G29/12GK2345117SQ9823481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3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3日
发明者徐伟成 申请人:徐伟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