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187阅读:7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碗机。
目前公知的刷式洗碗机主要是通过刷毛对碗具表面的摩擦而达到提高洗净度的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刷毛自身的清洗不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涤速度快、洗净度高、可以不用刷毛的刷式洗碗机。
本发明包括机壳、位于机壳上的进出水机构和碗具进出机构、位于机壳内的支架、托架单元及驱动机构,托架单元包括带转轴的托体和与托体相连的离心飞体。托架单元与所述支架相连,离心飞体相对于转轴的相对距离可以变化;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离心飞体绕转轴旋转。离心飞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碗具表面进行摩擦洗涤。
所述进出水机构可以是分别位于壳体顶侧部的进水口和位于壳体底侧部的出水口,也可以是分别位于壳体顶侧部的进水口和位于壳体底部中心位置的出水口。
所述碗具进出机构可以是顶开式,由机壳顶部的开口以及与该开口相匹配的顶盖等所组成;也可以是开门式,由机壳侧壁的开口以及与该开口相匹配的可以防水的门所组成。
所述离心飞体是在运动中可以与置于托架单元之上的碗具表面发生摩擦的几何体,它与所述托体之间可以通过拉线而连接;可以通过弹簧而连接;也可通过由若干首尾顺次铰链的连杆而连接;还可以这样连接在转轴上设置过直径的孔,有杆从该孔穿过,该杆的一端侧与离心飞体相连,另一端侧设置有防止杆从所述孔中抛出的栓子。所述离心飞体和所述转轴之间的相对距离是指这二者质心之间的距离。
所述驱动机构可以是在每个托架单元的托体上设置一个微型电机,该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离心飞体相连;所述驱动机构也可以是,使转轴的两端侧分别位于托体的两侧,并在转轴的两端侧分别设置一个附加臂,并在附加臂上设置公口和母口,通过公口和母口,可以把不同的托架单元级联起来,只需用一个电机驱动某一个托架单元的附加臂旋转,所有与之级联的托架单元的转轴随之旋转,从而带动各自的离心飞体旋转。
为了增强碗具两面的洗涤效果,可以在所述离心飞体上设置磁性体,并使上下相邻托架单元的离心飞体中的磁性有相反极性。为了有效增加碗具的存放密度,可以在托体上设置可调节托架单元形状的调节机构。
托架单元呈“Ω”型,或呈抛物状,或呈平面状,或与碗具形状相似,并在轴对称线上设置转轴。托架单元对碗具起承托作用,碗具可反扣在托架单元之上。
由于采用以上设计方案,使得本发明可以在不使用刷毛的情况下对碗具表面进行有效的摩擦洗涤,提高洗涤速度和洗净度,利用离心运动的原理,可以完全适应碗具大小形状差异这一特殊矛盾的需要,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干净卫生并可以提高碗具的存放密度等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托架单元一实施例纵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总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连接体一实施例纵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示意图(总体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中托架单元一实施例纵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驱动机构一实施例纵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托体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托架单元一实施例纵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托架单元一实施例纵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托架单元一实施例纵剖面示意图。
图1中,呈“Ω”形的托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微型电机(4),该微型电机(4)的输出轴即为该托架单元的转轴(2);离心飞体(3)是用橡胶材料制成的方块体,它与转轴(2)之间通过若干首尾顺次铰链的连杆而连接;当碗具反扣在该托架单元上时,有卡子(7)将碗具卡住,托体(1)的口径比碗具的口径小,托体(1)由一节一节的杆通过调节螺(5)连接而成,通过这些调节螺(5),可以改变托架单元的口径或高度。
图2中,圆柱状机壳(12)在其侧面设置有门,该门的内边缘装有防水密封条,在机壳(12)的顶侧部和底侧部分别设置有入水口(19)和出水口(17),机壳(12)底部装有带电机的水泵(16),水泵(16)的输出端与空心中轴(21)相通,中轴(21)侧壁上有喷水小孔(14);一圆盘与中轴(21)相连,该圆盘可绕中轴(21)在正反180度范围内转动,圆盘和中轴(21)共同构成支架(13);若干托架单元(15)通过各自的托体与中轴(21)相连,有塑料环间隔套于中轴(21)之上,以使托架单元(15)可沿中轴(21)方向在一定范围内来回移动,以调整托架单元之间的距离,方便碗具放入。使用时,把碗具按大小形状分类,然后分别将碗具反扣在托架单元(15)上。托架单元的托体分别与中轴(21)通过滑环而连接。
图3中,由若干连杆(11)首尾顺次通过铰链(10)的连接而形成具有伸缩性的连接体。
图4中,立体状机壳(12)顶部有开口并设置与该开口相匹配的顶盖,出水口(17)设置在机壳(12)的底部,呈“L”型的支架(13)置于机壳(12)的底部,托架单元(15)之间通过托体而互连成一层,每层可由4个托架单元互连而成,每层分别与支架(13)通过滑环(18)而连接,使每层可以沿竖直方向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每层上设置有隔杆(22),以使相邻两层间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
图5中,碗状托体(1)上顶部位置设置有微型电机(4),微型电机(4)驱动转轴(2)旋转,转轴(2)的两端侧分别位于托体(1)的两侧,在转轴(2)的两端侧分别设置有离心飞体(3),离心飞体(3)上装有永磁铁氧体。
图6中,转轴(2)的两端侧分别位于托体(1)的两侧,在转轴(2)的端侧设置有附加臂(20),并在附加臂(20)上设置公口(8)和母口(6),附加臂(20)的转动可带动转轴(2)的转动,不同的托架单元通过附加臂(20)上的公口(8)扦入母口(6)的方式而级连,这样,用电机驱动某一个托架单元上的附加臂(20)绕其转轴(2)旋转,与该托架单元级连的所有托架单元的转轴都随之旋转。
图7中,托体(1)是由三根互成相同度角的条状体所构成的“Ω”形框架,转轴(2)位于该框架的轴对称线上。
图8中,托体(1)呈平面状,其上设置有磁性物质的离心飞体(3)通过若干首尾顺次铰链的连杆与转轴(2)连接。托体(1)上可放盘子。图9中,呈平面状的托体(1)上固定有微型电机(4),微型电机(4)的输出端为转轴(2),转轴(2)上有沿直径方向并穿过直径的孔,有杆从该孔穿过;该杆的直径比该孔的直径小,其一端侧与离心飞体(3)相连,另一端侧接端接器,该端接器是阻止所述杆从所述孔中抛出的栓子。
机壳、支架和托体可由塑料制成。
图10中,离心飞体(3)与碗状托体(1)连接,微型电机(4)与支架相连,其输出轴与托体(1)相连。
权利要求
1.一种洗碗机,包括机壳、位于机壳上的进出水机构和碗具进出机构、位于机壳内的支架、托架单元及驱动机构;所述托架单元包括带转轴的托体,所述托架单元与所述支架相连,其特征在于有离心飞体与所述托体相连接;所述离心飞体与所述转轴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变化;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离心飞体绕所述转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水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顶侧部的进水口和位于所述壳体底侧部的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具进出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机壳侧壁的开口以及与该开口相匹配的防水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飞体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具有可伸缩性的连接体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由若干首尾顺次铰链的连杆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是,每个所述托体上设置有微型电机,该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为所述转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飞体上设置有磁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圆盘和与该圆盘中心垂直的空心中轴所构成;所述中轴侧壁上有小孔,该中轴与机壳底部中心垂直相连;所述圆盘可绕所述中轴在一定角度内正反向转动;有水泵位于机壳底部,该水泵的输出口与所述中轴相通;所述托体与所述中轴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体呈“Ω”型,所述转轴设置于该托体的轴对称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体上设置有可调节托架单元形状的调节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碗机,由机壳、位于机壳上的进出水机构和碗具进出机构、支架、托架单元及驱动机构等所构成,托架单元由转轴、托体、离心飞体等所组成,离心飞体与转轴呈可伸缩式连接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轴旋转,具有洗涤速度快、洗净度高、自身清洗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使用。
文档编号A47L15/39GK1267500SQ9910871
公开日2000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8日
发明者伍华玲, 冯志全 申请人:伍华玲, 冯志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