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09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壳装置,尤其适用于剥除熟蛋蛋壳的除壳装置。
早期于制作卤蛋或铁蛋时,是先将生蛋煮熟后,再以人工将蛋壳逐一敲裂,最后才用手将蛋壳剥离蛋体,此时,已去壳的蛋体才放入卤汁中卤制,如果是制作铁蛋的话,卤好的蛋尚必需经过脱水处理,以收缩成较小较硬及较具嚼劲而风味特殊的铁蛋;其中,不难发现,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蛋体的去壳作业是最费人力与时间的工作,而且严重地影响整个产制作业的速度与产品品质,因此,本创作人早先推出一种自动除壳机,如图1、2所示,主要是具有一碎壳装置10、一转承装置20、一除壳装置30,煮熟的蛋是先投入转动中的碎壳装置10而将蛋壳裂成龟裂状,然后由前后摆动的转承装置20将已碎壳的蛋体导入除壳装置30,而一如图3、4所示,蛋体是在除壳装置30的除壳通道31中沿除壳杆32的走向而滚进,进一步言之,每三支除壳杆32将构成一除壳通道31,藉由各除壳杆32上带粗糙面的剥套321、以及各除壳杆32的转动,使得蛋壳得被除壳杆32予以剥离(在这个过程中,是有水冲洒这些蛋体,以使昨蛋壳较易剥离),这样的做法,将使得熟蛋的去壳作业可以自动化而大幅节省人力及时间,所以现有的自动除壳机因其确具实用性而大受欢迎。
虽然上述自动除壳机倍受业界肯定而广泛运动于卤蛋、铁蛋业者,然而,本创作人并不以此为满足,并更于实作之间,积极思欲更上一层楼,而根据进一步的研究与了解,上述自动除壳机,实际上仍存有如下的缺点而必需再作进一步的改善,以因应不同的需求1、其剥蛋装置30所使用的除壳杆32均覆设有一橡胶制的软性剥套321,这个原具有若干道纵沟(粗糙面)的剥套321因长时间与蛋壳发生磨擦,大约半年左右,其表面将被磨成光滑面而使其剥离蛋壳的效率变低,更重要的是,这种软性剥套321容易嵌陷锐利的蛋壳碎片,这些嵌在剥套321上的蛋壳碎片是很容易刮伤蛋体的,使得剥除蛋壳的蛋体表面显得刮痕累累,更有甚者,将造成蛋体的破裂,,但是,对制作铁蛋的业者而言,就无法接受有刮伤的蛋体,因为任何的蛋体上刮痕,不论深浅如何,在蛋体进行脱水收缩体积的过程中,刮痕处将会明显裂开,以致得到破裂的铁蛋,这是不被业者所允许的,换言之,对于蛋体破损率的降低,是铁蛋业者所严格规定的,上述常用自动除壳机于运转初期虽可达到要求,但是使用约半年左右,就无法符合要求而需要更换剥套了。
2、承前项所述,请注意各除壳杆之间,仅保留了较小间隙供蛋壳排出,这样的做法将使得蛋壳残留于剥套上的机率大为增加,进而使得蛋体被刮伤的机率也跟着大幅增加了。
3、如前所述,剥套磨损后虽可以更换,但是,更换作业并非容易,且经常性的更换(剥套约只有半年左右的使用寿命),将造成业者很大的困扰与浪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除壳装置,以解决蛋体易破损、机件更换频繁、不便、效率低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壳装置,其为在机台上设除壳装置和承斗,其特征是除壳装置上设有除壳通道,各除壳通道由两相邻且相对向内转动的除壳杆以及转向朝向两除壳杆的拨蛋杆构成,且两除壳杆中一支中心点较高、另一支中心点相对较低,拨蛋杆与中心点较高的除壳杆等高,并与中心点较低的除壳杆间设有保持一较宽间距的排屑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由下述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除壳装置,除壳杆表面直接制设有纵向沟槽或粗糙面。
除壳杆可视实际需要而增设剥套,剥套表面设有纵沟状纹路或其它有利于除壳的纹路。
除壳杆直接制设有纵向沟槽或粗糙面,或在表面增设适当纹路。
除壳杆及拨蛋杆,为表面直接制设有纵向沟槽或粗糙面设计的空心杆体、并焊设于空心杆体两端的结合盘,以及焊设于该结合盘中央的轴杆上,且除壳杆、拨蛋杆两端均设有藉以架设于机台上的轴承。
所述的轴承是由一呈环圈状的承座及固设于该承座内的耐磨体所构成,承座底部凸设一螺杆,并由螺母及垫片螺固于机台上的长孔处。
所述的拨蛋杆的上方,可另外架设有挡杆。
在承斗相对于除壳通道的位置处向下凸设有推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取得的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由若干除壳杆及拨蛋杆所构成的除壳装置,并藉每两除壳杆及一拨蛋杆以排列形成一除壳通道,使其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除壳通道供蛋体于其内滚进,并藉拨蛋杆的拨动而将跳离除壳杆处的蛋体弹回,使得蛋体于滚进的过程中,能够尽量贴靠着两除壳杆的相邻处,藉两除壳杆的相对向内转动而将贴靠其间的蛋体的外壳予以剥除干净,其中,由于拨蛋杆可以很快地弹回跳离除壳杆的蛋体,使得蛋体与除壳杆有效接触的时间大幅增加,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蛋体外壳的剥离率。
此外,由于中心点较低的除壳杆与拨蛋杆之间保持有一较宽间距的排屑沟槽、以及除壳杆是直接以金属或硬质杆体制成,所以剥离的蛋壳将迅速由排屑沟槽排出,且亦无蛋壳嵌陷于除壳杆的情形发生,这使得蛋体被残留蛋壳刮损的机率大为降低,进而有效降低蛋体破损率。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自动除壳机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现有自动除壳机的侧视图;图3为现有自动除壳机的剥蛋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现有自动除壳机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侧面);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正面)。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主要于一机台40上设一除壳装置50,并于除壳装置50的输入侧,设置一可以往复前后运动的承斗60,其中,除壳装置50具有若干除壳通道51,而各除壳通道51是由两相邻且相对向内转动的除壳杆52以及一支转向朝向该两除壳杆52的拨蛋杆53所构成,且该两除壳杆52中一支中心点较高、另一支中心点相对较低,拨蛋杆53与中心点较高的除壳杆52A等高、并与中心点较低的除壳杆52B间设有保持一较宽间距的排屑沟槽54;又、于本件实施例中,所有的除壳杆、拨蛋杆,均是由一表面制设有纵向沟槽(或粗糙面)的空心杆体521、可焊设于空心杆体521两端的结合盘522、以及焊设于结合盘522中央的轴杆523所构成,且所有的除壳杆、拨蛋杆两端均各螺设一轴承55而藉以架设于机台40上,其中,轴承55是由一呈环圈状的承座551及固设于该承座551内的耐磨体552所构成,该承座551底部是凸设一螺杆553,以配合适量的螺母及垫片而螺固于机台40上的长孔41处;又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所述的拨蛋杆53的上方,另外架设有一挡杆56,藉以使各除壳通道51内的蛋体不致于弹跳于另一除壳通道51中;又所述的承斗60相对于各除壳通道51的位置处向下凸设一推片61,藉此推片61而往复推拨蛋体(因为承斗是会往复前后运动的),使得蛋体的滚进更为顺畅而不致积卡于除壳通道51内;承前所述,已碎壳的蛋体投入承斗60后,即会随承斗60的前后运动而滚进到各除壳通道51中,且各推片61会顺势推拨蛋体,使得蛋体顺利向前滚进,原则上吾人希望蛋体能够一直保持贴靠在两相对向内转动的除壳杆52间的相邻处(在该位置时,蛋体剥除外壳的效果为最佳),但实际上因除壳杆52是作高速转动的,使得蛋体可能会跳离除壳杆52,尤其是蛋体由承斗60刚滚入除壳装置50时,只要蛋体一接触到拨蛋杆53,就会被拨回去贴靠于两除壳杆52的相邻处。虽然在这个时候,该拨蛋杆53也可拨掉一些蛋壳,但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它仍是以拨回蛋体为主要目的;另外,所剥离的蛋壳在水的冲刷下,将会由排屑沟槽54排出,虽然蛋壳也会由两除壳杆52的相邻处排出,但是,根据实际的操作结果,这个排屑沟槽54仍属必要,因为它确实可以加速蛋壳的排出,这样将会使除壳通道51内不会残留、积卡蛋壳,使得蛋体无被蛋壳刮伤之虞;
在本实用新型中,因未使用剥套,所以其蛋壳的剥离率会稍微降低,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本实用新型将不再存有剥套所衍生的缺点(诸如容易嵌陷蛋壳、使用寿命太短、需经常更换等),加上排屑沟槽54的设计,则将使得蛋体几无被蛋壳刮破的顾虑,换言之,蛋体的破损率(刮伤率)将因而大幅降低,这一点,是相当合于铁蛋业者的要求;另外,由于拨蛋杆的设计,将使蛋体贴靠于两除壳杆相邻处的机率大为提高,因而提高了其蛋壳剥离率,使在未使用剥套的情况下,其蛋壳剥离率仍不致受到重大的影响;另外,推片61的设计将使得蛋体无积卡于除壳通道的情形、以及轴承55的设计将使其机械噪音有效降低。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未使用剥套,但是,由于各种蛋的品质不同,以及业者需求上的不同,因此,本实用新型仍可视实际需要而加上剥套,加装剥套的方式,可以是仅以一除壳杆加装、也可以两除壳杆加装、也可以三支全部都加装,且剥套并不一定要全部套住除壳杆,在某些时候,仅需要套住除壳杆的一半长度即可,概括言之,蛋壳剥离率的高低,与有无加装剥套、剥套表面设计等有很大的关系,而蛋的破损率高低,除了与蛋的品质有关之外,当剥套破损发生毛边或是剥套插卡蛋壳时,也会刮坏蛋体,所以,剥套的适当运用对剥蛋作业而言是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若未正视蛋的品质及业者的要求,而不知因应改变剥套使用方式(甚至不要用剥套)的话,就很难符合实际的要求了;简言之,使用剥套固可大幅提高蛋壳的剥离率,但是,一旦剥套破损或插卡蛋壳时,蛋的破损将会提高,如果必要使用剥套时,剥套的保养与适时的更换是很重要的,这一点是必需特别注意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相当的实用进步性,且于此之前亦未见有相同或类似者首先揭露而足具新颖性,如是者,显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要求,现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除壳装置,为设在带承斗的机台上,其特征是除壳装置上设有除壳通道,各除壳通道由两相邻且相对向内转动的除壳杆以及转向朝向两除壳杆的拨蛋杆构成,且两除壳杆中一支中心点较高、另一支中心点相对较低,拨蛋杆与中心点较高的除壳杆等高,并与中心点较低的除壳杆间设有保持一较宽间距的排屑沟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壳杆表面直接制设有纵向沟槽或粗糙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壳杆可视实际需要而增设剥套,剥套表面设有纵沟状纹路或其它有利于除壳的纹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壳杆直接制设有纵向沟槽或粗糙面,或在表面增设适当纹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壳杆及拨蛋杆,为表面直接制设有纵向沟槽或粗糙面设计的空心杆体、并焊设于空心杆体两端的结合盘,以及焊设于该结合盘中央的轴杆上,且除壳杆、拨蛋杆两端均设有藉以架设于机台上的轴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是由一呈环圈状的承座及固设于该承座内的耐磨体所构成,承座底部凸设一螺杆,并由螺母及垫片螺固于机台上的长孔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蛋杆的上方,可另外架设有挡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承斗相对于除壳通道的位置处向下凸设有推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壳装置,为设在带承斗的机台上,其特征是:除壳装置上设有除壳通道,各除壳通道由两相邻且相对向内转动的除壳杆以及转向朝向两除壳杆的拨蛋杆构成,且两除壳杆中一支中心点较高、另一支中心点相对较低,拨蛋杆与中心点较高的除壳杆等高,并与中心点较低的除壳杆间设有保持一较宽间距的排屑沟槽。其优点是蛋体不易破损,机件不需经常更换,除壳效率高。
文档编号A47J43/00GK2370800SQ99211490
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13日
发明者张敏雄 申请人:许秀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