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舌套牙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舌套牙刷,属于生活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舌套体、舌套口、牙刷毛;所述舌套体的一端为舌套口,舌套体另一端设有牙刷毛,牙刷毛分布在另一端正表面及侧表面;所述舌套体为乳胶制成;所述牙刷毛以天然猪鬃或尼龙丝为原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牙齿清洁效果好,便于携带,对于日常口腔清洁以及应急口腔清洁很有帮助。
【专利说明】
一种舌套牙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舌套牙刷,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牙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现有的牙刷基本是手持式牙刷,由手把和牙刷头构成,通过握住手把带动牙刷头的方式清洁牙齿。人们使用传统的手持牙刷刷牙时,由于需要手握着牙刷,不能做其他的事情。然而,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舌套式,因此解放了双手,人们可以在刷牙的同时做其他的事情,如查看手机、洗脸、穿衣等。一般情况下,人体口腔中存在一些传统手持牙刷不能清洁到的死角,不能够有效的清洁牙齿,相对而言,舌套牙刷位于口腔内部,可以轻松地清除牙齿的内表面。另外,传统手持式牙刷手把通常很长,对于出差、旅行的人来说也不便于携带。因而,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牙齿清洁工具。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舌套牙刷,以用于解决现有牙刷出行携带不便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舌套牙刷,包括舌套体1、舌套口2、牙刷毛3;所述舌套体I的一端为舌套口 2,舌套体I另一端设有牙刷毛3,牙刷毛3分布在另一端正表面及侧表面。
[0005]所述舌套体I为乳胶制成。
[0006]所述牙刷毛3以天然猪鬃或尼龙丝为原料。
[000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
[0008]刷牙时取出舌套牙刷,将舌头伸进舌套口2,套上舌套牙刷,取适量牙膏于牙刷毛上,便可开始刷牙。
[0009]舌头是人体最有力的肌肉之一,由于舌套牙刷刷牙时位于口腔内部,刷牙过程中用舌头带动舌套牙刷清洁牙齿内外侧,而门牙内侧常常是传统牙刷的清洁死角,舌套牙刷可以方便地清洁这些死角,从而提高了清洁效果。
[0010]刷牙过程中由于是用舌头带动牙刷刷牙,因此解放了双手,使用者可以在刷牙的同时做其他的事情,节约了时间。
[0011]根据应用场合与功能,可以相应的制作成为一次性使用的牙刷,特别是对一些出差、旅行的人很有便利性。
[0012]平时不需要使用牙刷的时候,可以将其放在专门的牙刷盒中,保证了牙刷的清洁、卫生。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该舌套牙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牙齿清洁效果好,便于携带,对于日常口腔清洁以及应急口腔清洁很有帮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中各标号:1-舌套体;2-舌套口; 3-牙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舌套牙刷,包括舌套体1、舌套口 2、牙刷毛3;所述舌套体I的一端为舌套口 2,舌套体I另一端设有牙刷毛3,牙刷毛3分布在另一端正表面及侧表面。
[0018]所述舌套体I为乳胶制成。
[0019]所述牙刷毛3以天然猪鬃为原料。
[0020]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舌套牙刷,包括舌套体1、舌套口2、牙刷毛3 ;所述舌套体I的一端为舌套口 2,舌套体I另一端设有牙刷毛3,牙刷毛3分布在另一端正表面及侧表面。
[0021]所述舌套体I为乳胶制成。
[0022]所述牙刷毛3以尼龙丝为原料。
[0023]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一种舌套牙刷,包括舌套体1、舌套口2、牙刷毛3;所述舌套体I的一端为舌套口 2,舌套体I另一端设有牙刷毛3,牙刷毛3分布在另一端正表面及侧表面。
[0024]所述牙刷毛3以天然猪鬃或尼龙丝为原料。
[0025]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一种舌套牙刷,包括舌套体1、舌套口2、牙刷毛3 ;所述舌套体I的一端为舌套口 2,舌套体I另一端设有牙刷毛3,牙刷毛3分布在另一端正表面及侧表面。
[0026]所述舌套体I为乳胶制成。
[0027]实施例5:如图1所示,一种舌套牙刷,包括舌套体1、舌套口2、牙刷毛3 ;所述舌套体I的一端为舌套口 2,舌套体I另一端设有牙刷毛3,牙刷毛3分布在另一端正表面及侧表面。
[0028]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舌套牙刷,其特征在于:包括舌套体(I)、舌套口(2)、牙刷毛(3);所述舌套体(I)的一端为舌套口(2),舌套体(I)另一端设有牙刷毛(3),牙刷毛(3)分布在另一端正表面及侧表面; 所述舌套体(I)为乳胶制成; 所述牙刷毛(3)以天然猪鬃或尼龙丝为原料; 所述舌套体的形状为舌形。
【文档编号】A46B15/00GK205410225SQ201520810152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0日
【发明人】赵晓侠, 童汝超, 雷金辉, 杜开亮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