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治疗小腿、小腿肌肉、踝、足和脚趾以减小重静脉血栓(dvt)危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26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助于治疗小腿、小腿肌肉、踝、足和脚趾以减小重静脉血栓(dvt)危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长时间的商业航线飞行中锻炼小腿、小腿肌肉、踝、足和脚趾以减小重静脉血栓(DVT)危险的装置。
重静脉血栓(DVT)是与锻炼腿部中某关键肌肉的医疗问题,该肌肉有助于将血液由足和小腿压回心脏,并与延长的郁积或不活动性时间有关,例如由医疗后的静止不动所造成,在长时间的乘车旅行,而且当在长时间飞行旅行时,乘客一般会一直坐很长时间,小腿肌肉和脚不活动。这会导致血液集中在小腿,有些情况下,会导致血液形成凝块,这样随之带来凝块之一断开并通过身体流到肺部而引起肺部栓塞—潜在致命状态的危险。小腿的锻炼已经在医学上表明可降低DVT危险。为了降低飞行乘客的DVT危险,现在建议登机乘客应保证进行有规律的小腿和脚的锻炼以处于改善循环,最明显的形式是定期地在走道上上下走动。但是通常在飞行中不允许有大量的人绕飞机走动,因为这会带给乘客危险,例如由于突然的湍流,因走道不可避免会拥挤而令机组人员行使其职责,因而给其带来麻烦。
因此提出了多种装置用于在使用者不动时锻炼小腿和脚。但是,这些已知装置一般有体积、重量大并且制造和操作复杂的缺点。一些装置还需要在使用前充气然后在使用后放气以供存放。此外,这些已知的装置常常要求足够操作的空间和有效操作所需要的专门知识或合格指导。
US4159111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装置,包括踏板装置,该踏板装置包括具有底部,底部上安装有一对足踏板,由使用者通过脚的踏步动作而操作该足踏板。但是该装置存在缺点,即体积大,因此难于在有限区域内如飞机的乘客座位区域内存放和使用。
另一已知的装置具有一对转动安装在底部上的足踏板,摇摆臂相似足踏板之间延伸以便限制踏板在踏步运动的相反方向移动。此外,摇摆臂可再移动,底部可折叠以保证将装置压扁以供压实存放。但是,该装置在处于其直立形态时体积也很大,难于在飞机座舱范围内有效使用,并且还难于直立和压扁。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有效的装置,该装置能容许在一个限定的区域内对小腿和脚进行单独锻炼。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装置,其在压扁之后需要最小的存放空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锻炼装置,该锻炼装置可自由直立和折叠,具有凸起的下表面,而且最好具有凸起的上表面。特别是,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腿锻炼装置,包括沿一对相对边缘铰连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板和至少一个构成板,所述构成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板基本平展而彼此相靠,在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板呈凸起的弯曲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小腿锻炼装置的优点是,提供了简单而有效的在有限空间内锻炼小腿和脚的工具,该工具重量轻,可以进行摇摆运动,已经发现该摇摆运动可有效锻炼小腿、小腿肌肉、踝、足和脚趾以降低DVT危险,并易于折叠成平的以供压实存放而放在带中运输或座位的袋中。而且迅速而方便地直立而供使用,其成本低并易于制造。
最好,该构成板或每个构成板采用铰连的内成形板的结构,该成形板设置在上下表面之间,在所述第二位置,构成板向第一和第二板施加载荷,第一和第二板至少之一变形形成凸起弯曲形状,变形的板然后提供摇摆面以进行预定的锻炼。实际上,装置包括一对纵向隔开的成形板,该成形板可释放成肋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肋件接合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基本呈垂直,以便使所述板保持隔开关系。这种布置的优点是形成了直立装置的特别有效的支撑系统。此外,成形板最好通过合适的铰连系统转动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上,并可绕所述铰链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优点是形成自包含装置,该装置特别小巧,所有必要部件永久性连接,因此减小了基本部件丢失的危险。
通过设置整体形成的起动瓣和在第一板中的相关通道,可以特别有效获得成形板和主板之间的连接。每个所述起动瓣然后连接成形板之一上并绕铰链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移动,在第一位置,其接合在相关通道中,连接的成形板基本平靠在第一板的内表面上,在第二位置,其在第二板的内表面延伸,连接的成形板接合所述第二板并将装置保持在其直立形态。以这种方式,通道使成形板易于通过手动由第一位置移向第二位置,然后当结束锻炼时,装置的开口端便于返回到压扁形态。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成形板转动连接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或二者的端边缘以便接合,在其第二位置,在装置的开口端中,该设置特别便宜而且容易制造。
成形板的形状至少具有一个凸起弯曲边缘,该成形板与所述至少第一或第二板接合而使其变形形成凸起弯曲形状。在优选实施例中,成形板可以为椭圆形状,使第一和第二板都呈凸起的弯曲形状。其优点是,除地板接合面弯曲以进行摇摆运动外,教接合面也是弯曲的,可以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
通过在第一和第二板之一的内表面上设置制动件而进一步简化该装置由压扁形态的正确组装。
该装置可以由多种材料构成,但是不限于塑料、卡、波状卡或塑料或类似物。其优点还在于材料不滑动或具有低滑动特性,以便防止装置和操作面之间的滑动,而且防止在装置和操作者脚之间的滑动。另外,减小滑动的或不滑动的修正可以应用于第一和第二板的外表面。
为了清楚理解本发明,现在以示例方式参照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其中图1为呈直立形态的本发明装置下立体视图;图2是呈直立形态的图1装置的透视图,以剖视图显示了构成板;图3是呈直立形态的图1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呈直立形态的图1装置的端视图;图5是呈直立形态的图1装置的下视图;图6是呈压扁形态的图1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呈压扁形态的图1装置的下视图;图8是呈压扁布置的图1装置的端视图;图9是呈半直立形态的本发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图10是呈压扁形态的图9实施例的上视图;图11是呈压扁形态的图9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图12至14分别是呈直立形态的第二实施例的上视图、侧视图和端视图。
首先参照图1,所示的小腿锻炼装置1包括沿相对纵边4、5通过铰链7连接起来的上板2和下板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铰链7采用柔性织物材料。这些织物可以与上和/或下板2、3成一体或独立连接在其上。在图1中,该装置呈直立位置,其中一对构成板8横向接合于上下板2/3之间并处于装置的相对端以便使板2/3保持隔开的分离关系。最好如2所示,构成板8为椭圆形并呈靠着上板2与上曲线边9接合以及靠着下板3与下曲线边10接合的肋状,以迫使所述上下板2、3成凸起状,铰链7允许板2、3移开以使该装置形成图4所示的椭圆形横截面。
如图3更清晰可见,构成板8本身是通过铰连操作板12铰连到下板3上的。实际上,操作板12与下板3通过折叠线13形成一体的,并且可在其基本与下板3共面的第一位置和其由下板3向上板2基本垂直延伸的第二位置之间折叠,下板3接合在形成于其中的通道14,每个所述操作板12连接到所述构成板8之一。以这种方式,当操作板处于折叠到下板3的通道14中的第一位置时,构成板基本与下板3平放,如图7所示,其中上板2靠在下板3上而使构成板8位于其间,装置被压扁而可压实保存。
为了直立装置以供操作,可使用形成在下板中的通道14通过手动操作将操作板12由第一位置向着上板按压。结果其绕折叠线13向着图2所示的其第二位置转动,期间迫使上下板2、3移动而分离成凸起的曲线形状,结果使装置呈图1和2所示的椭圆形。保持制动件15设置在上板的内表面上,防止构成板移动越过其垂直位置。
一旦装置这样直立了,其与下板3位于任何工作面。操作者然后将脚放在上板2的弯曲上表面,通过使用脚趾和踝来回摇动该装置。
当锻炼完后,由操作者将其手指插入装置的开口端并通过手动使构成板8转离保持制动件15返回到与下板4的平面接合状态,从而使装置返回到其平面形态。
当然要明白,尽管所述实施例包括纵向沿装置隔开的两个构成板,最好处于一些点重合,操作者的脚通过这些点放置在上板2上,以保证获得最大程度支撑由操作者在使用中施加在上板的载荷,但是还有可能仅使用设置在装置中部的单独构成件以使装置保持必要的操作形状。这个或每个构成板还可以连接到上板而不是下板上。此外,构成板不是如在图1至8所示的装置中那样沿装置的部分设置,而是可铰连到上和/或下板的端边缘上。
特别是,在图9至1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装置101包括沿折叠线104连接到上板102和下板103的每个端部的四个构成板108。为了使装置根据实施例直立而供操作,将该装置的纵向侧边105、106彼此相向按压,由于上下板具有柔性,使得所述板弯曲而彼此反向凸起,然后使装置101呈椭圆形状。在装置的每个端部上的构成板108然后沿呈凸起状弯曲折叠线104折叠成装置每个端部的椭圆口以便彼此交搭,每个所述板延伸穿过装置的整个开口,因此装置将保持在直立形态。如图10-14所示,尽管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如定位螺栓或槽,但是可以将第二瓣109设置在构成板108上以有助于将其固定住。由于在直立形态,将构成板连接到上下板102、103上的铰连线可以被弯曲,每个板在折叠到装置中时会呈凸起弯曲状,而难于抓住它们以便在压扁装置时由装置端部将其收回。为此,将切断部110设置在构成板上以便于其从装置101端部移去。当然,会明白切断部可以由其它部件如标签(tag)代替以便于收回板。例如,起动标签可以设置在构成板上以便于由操作者使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移动。
当然,会理解上述实施例的铰连构成板可以由一些板代替,这些板可从装置上拆下,并容易插入装置和由此再移动穿过形成在由上下板的隔开的横向边形成在每个端部的口。
在未示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横向延伸肋型构成板由单个构成板代替,该单个构成板位于上下板铰连边缘之间的中部并沿装置纵向延伸以沿上下板纵向中心线使上下板接合,上下板的材料刚度使所述板呈凸起的的弯曲形状。这种情况下的构成板可以通过适当的铰链再转动连接到上下板上,或可以形成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呈平展方向插入装置端部的然后旋转90度以促使上下板的纵向中心线分离。
权利要求
1.一种小腿锻炼装置,包括沿一对相对边缘铰连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板和至少一个构成板,所述构成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板基本平展而彼此相靠,在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板呈凸起的弯曲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该构成板或每个构成板是肋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肋件接合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基本呈垂直,以便是所述板保持隔开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该构成板或每个构成板转动连接到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以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该构成板或每个构成板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基本共面,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该构成板或每个构成板基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垂直伸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至少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包括至少一个整体形成的起动瓣,所述起动瓣沿铰链线和与其相关的板连接,并且所述起动瓣可绕所述铰链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折叠,在第一位置,其接合在呈互补形状通道中,所述通道形成在其相关的板中,在第二位置,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间基本垂直延伸,构成板连接到该起动瓣或每个起动瓣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该构成板或每个构成板铰连到第一和第一二板之一的端边缘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在装置的每个端部上设置至少一个构成板。
7.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该构成板或每个构成板包括至少一个凸起的弯曲边缘,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构成板接合并靠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上以便使所述第一板变形而形成凸起的弯曲形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该构成板或每个构成板呈椭圆形状,使得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和第二板都变形而形成凸起的弯曲形状。
9.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板之一上设置制动部件以便于使该构成板或每个构成板定位在所述第二位置。
10.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板沿所述一对相对边在每每种情况下通过柔性材料织物铰连。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所述铰链材料的柔性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板的柔性。
12.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包括一对沿装置纵向隔开的构成板。
1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小腿锻炼装置,其中当该构成板或每个构成板处于其第一位置时,第一和第二板可被压扁而彼此基本平靠以供压实存放。
全文摘要
一种小腿锻炼装置(1),包括沿相对纵向边铰连在一起的上板(2)和下板(3)。一对椭圆构成板(8)铰连在下板(3)上,并且每个构成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折叠,在第一位置,构成板基本平展而靠在下板上,由此将上板压扁而平靠在下板上而供压实存放,在第二位置,构成板以直立方式接合在第一和第二板之间以便使板保持隔开关系。在所述的第二位置,载荷由构成板(8)的凸起弯曲上下边施加在上下板(2、3)上,导致所述板每个都呈凸起的弯曲形状。在使用中,将装置放置在地板上呈直立形状,使用者把脚放置在上板上,在弯曲的下板上来回摇动装置。
文档编号A63B23/08GK1381289SQ0212012
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30日
发明者M·R·弗林 申请人:航空医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