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27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明的技术范围本发明与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有关。特别是含有任选功能的控制线路系统,可实现带动模型车运行的电机与蓄电池之间的自由离合。
以前的技术缺陷例如,用无线电控制发信机进行远距离操作的模型车。电机的驱动力运行很一般,小型4驱动4个车轮来带动电机的旋转运行。此电机的旋转数通常是固定的,不能自由控制。
现在,众望所归,在模型车上,搭载了对电机旋转数量可任选的控制线路系统。这样的模型车,蓄电池与电机之间可连接,可以从任选控制线路之中选择所希望的任选系统,控制蓄电池及电机的旋转数量。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以前的技术难题)以前,控制线路是通过连接器与蓄电池,电机连接,当控制线路要离开模型车时,与连接器的相关装卸作业很花时间。
另外,连接器是通过导线与控制线路连接的。控制线路的零件数量多也是一个问题。而且,电机的运转数量不能控制,当模型车要以最高速度连续运行时,就得临时设置控制线路,这也是很麻烦的。
此新发明,因为有了全新的控制线路系统,即可解除上述的所有问题。实现控制线路与模型车的容易离合,减少零件数量,并保证模型车在连续高速度运行时,可不通过任选控制。
课题的解决手段为达成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带动模型车运行的电机,驱动此电机的蓄电池,与含有模型车控制线路的卡体连接。在上述″模型车″内,电机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插入卡体用的″插槽″,此″插槽″的位置,要便于′电机用端子″及″蓄电池用端子″的直接接触。在上述卡体内,设置接续端子用来相互连接电机用端子及蓄电池用端子。
本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可实现如下功能仅把卡体插入模型车的插槽,就可把控制线路与模型车简单连接,当把卡体从插槽拔出后,电机用端子与蓄电池用端子即可直接接续。
这样一来,电机用端子与蓄电池用端子直接接续的话,不通过控制线路,也可实现一些运行。例如模型车以最高速度连续运行等。
权利要求2卡体的连接端子设置在卡体的左右上端。根据此发明,仅把卡体插入插槽,卡体的连接端子就可与模型车的电机用端子,蓄电池用端子自动接续,以此确保电路的连接。
权利要求3卡体的连接端子比卡体的宽幅尺寸薄。此项发明可保证卡体简单插入插槽。
发明的实施状态根据后附的图纸,详细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的实施状态。


图1为本发明有关控制线路系统所配备的模型车侧面图。
图2同平面图。
图3卡体的斜视图。
图4卡体插入插槽时的实例说明图。
图1所示的″模型车11″,″电机12″与″蓄电池13″此电机12与蓄电池13之间,形成″插槽20″,并设置可与此″插槽20″离合的″插卡15″,通过这些设备构成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10卡体15含有可任选功能的控制线路。
在插槽20内,电机用端子21及蓄电池用端子22位于可直接接触状态。在插槽20内,设置可相互接续上述电机用端子21及蓄电池用端子的端子16A,16B。
接续端子16A接续模型车11的电机用端子21。接续端子16B接续蓄电池用端子22。
在模型车11上,设有前轮11A及后轮11B。在与后轮11B连接的后轴11C上,装有齿轮11D。此齿轮11D与齿轮11E咬合,此齿轮11E通过驱动轴11F与电机12连接。这样,驱动电机12,运转后轮11B可带动模型车11运行。
在模型车11上,电机12通过紧固板12A与模型车底部11G保持,蓄电池13通过固定框体13A与模型车底部11G自由离合。
本次是用蓄电池13举例来说明的。当然用其他的电池也可。
如图1及图2现示那样,在模型车11的蓄电池13处设置前壁25,与前壁25离开一定的间隔,在电机12处,设置后壁26。而围绕前壁25与后壁26的空间即插槽20。
在前壁25上,设置一对蓄电池用端子22,此蓄电池用端子22的一端22A配置于后壁26的后侧下端。另一端21B配置于后壁26的前侧上端。
前壁25及后壁26的各自的左侧端与左侧壁27连接,各自的右侧端与右侧壁28连接,左右的侧壁27,28的内侧上,各自形成配合沟(没有图示)。
在插槽20内,插入含控制线路的卡体15,形成图3所示那样略矩形的薄板状。卡体15的上端左右侧上,端子部15A形成矩形。在这些端子部15A前侧,设置可与蓄电池用端子22连接的接续端子16B在端子部15A的后侧,设置可与电机用端子21连接的接续端子16A。
在卡体15的左右侧面下端,各自形成左右的突起15B在卡体的下端相成法兰15C。在卡体15上,设置左右的突起15B的作用是把卡体15插入插槽20时,此左右的突起15B可卡在前壁25及后壁26的卡槽内,可防止卡体15从插槽20内拔出。
在卡体15上,设置法兰15C,控制线路15要从插槽20内拔出时,用法兰15的爪钩可把卡体15从插槽20内拔出。
这样,在含有控制线路的卡体15上,设置可与电机用端子21(另一端21B)及蓄电池用端子22(另一端22B)接续的接续端子16A,16B。仅把卡体15插入插槽20,就可把卡体15的控制线路接续到电机12及蓄电池13上。
这样,卡体15从插槽20的离合变得简单,可提高使用自由度。因卡体15可与电机12,蓄电池13接续以前所必要的导线可以不用。
卡体15具有数字打印系统,无线电控制系统,其他系统。数字输入打印系统可在控制线路内预先输入控制数字,并由此数字控制模型车11。例如使用自动4驱。
无线电控制系统根据无线电发出的信号控制模型车11。其他的系统是指含有控制线路研磨计测用的发电机系统,控制灯光的闪灭系统等。
模型车11长期不使用时,需要把蓄电池13与电机12切开。此时,要使用遮断线路的预设卡(没有图示)此预设卡外形与卡体15相同,与有可任选控制线路的卡体15的区别,是上端左右没有设置接续端子16A,16B。把预设卡插入插槽20时,可切断电机用端子21与蓄电池用端子22的接续。
但是,当模型车11用最高速度连续运行时,不需要含有任选控制线路的卡体。此时从插槽20内,拔出卡体15。把蓄电池用端子22与电机用端子21在插槽内弹性变形(恢复原位)让端子21,22的另一端21B与22B直接接触即可。
仅从插槽20内拔出卡体15,就可实现蓄电池用端子22的另一端22B与电机用端子21的另一端21B的自动接续。
以图4为基础,说明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10的作用。如图4所示,从插槽20内拔出卡体15,蓄电池用端子22的另一端22B与电机用端子21的另一端21B就可自动直接接续,实现模型车11的最高速度连续运行。增加模型车的乐趣。
把卡体15插入插槽20(图4箭头所示)在卡体15的上端设置的端子15A(与电机用端子21接续的接续端子16A及与蓄电池用端子22接续的接续端子16B)进入电机用端子21的另一端21B与蓄电池用端子22的另一端22B之间。
电机用端子用21与蓄电池用端子22弹性变形(在卡体内控制)。
电机用端子21的另一端21B与蓄电池用端子22的另一端22B之间离开一定的间隔,卡体15的上端设置的端子部15A(与电机用端子21接续的接续端子16A及蓄电池用端子22接续的接续端子16B)就可圆滑的插入。电机用端子21的另一端21B与蓄电池用端子22的另一端22B之间。
这样,在含有控制线路的卡体15的左右上端设置段子部15A(与电机用端子21接续的接续端子16A及蓄电池用端子22接续的接续端子16B),把卡体15插入插槽20,即可确保接续端子16A,16B各自与电机用端子21的另一端21B与蓄电池用端子22的另一端22B的接续,可万无一失的保证用电的安全性。
与接续端子16A,16B所配备的端子部15A比控制线路15的宽幅薄,故比卡体15更易插入。
上述实施状态,仅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控制线路系统适用与模型车的实例,当然也一定适用于其他的模型。
发明的效果。综上所述,根据权利要求1的模型车控制线路系统,把卡体插入模型车的插槽,控制线路可简单与模型车接续。从插槽拔出卡体时,电机用端子与蓄电池用端子可直接接续。
这样,直接接续电机用端子与蓄电池用端子,不通过控制线路也可实现运行。例如,模型车可维持用最高速度连续运行。
根据权利要求2,仅把卡体插入插槽,即可实现卡体的接续端子与模型车的电机用端子及蓄电池用端子的自动接续,可确保电路的接续状态。
根据权利要求3,可确保简单的把卡体插入插槽。同平面图。本发明的卡体斜视图。把本发明的卡体插入插槽时的插入状态的实例说明图。符号的说明10控制线路系统11模型车12电机13蓄电池15卡体15A端子部16A,16B接续端子。
20插槽21电机用端子22蓄电池用端子。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动模型车运行的电机,驱动此电机的蓄电池,与含有模型车控制线路的卡体连接,在上述″模型车″内,电机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插入卡体用的″插槽″,此″插槽″的位置,要便于′电机用端子″及″蓄电池用端子″的直接接触,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的特点是在上述卡体内,设置接续端子,用来相互连接电机用端子及蓄电池用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卡体的接续端子,设置在卡体的左右上端为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卡体的接续端子,比卡体的宽幅尺寸薄。
全文摘要
课题提供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此模型车的控制线路系统。可实现控制线路卡的容易装卸及零件数量的减少两大梦想。解决手段把带动“模型车11”运行的“电机12”,驱动“电机12”的″蓄电池13′,与含有模型车控制线路的“卡体15”连接,在上述“模型车11”内,电机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插入卡体15用的“插槽20”,此“插槽20”的位置,要便于“电机用端子21”及“蓄电池用端子22”的直接接触。在上述卡体15上,设置接续端子16A,16B,用来相互连接电机用端子21及蓄电池用端子22。
文档编号A63H17/395GK1435269SQ0212248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31日
发明者近藤博俊 申请人:田宫株式会社, 近藤科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