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运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43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踏步运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步运动机,尤指一种在不使用时,可折收成较不占空间的小体积器材,适于应用在运动器材或类似结构的踏步运动机。
以常见的室内运动器材“踏步机”为例,其是在基座上设有主动轮及阻尼装置,基座的前方设有把手,两者之间设有一皮带,由对主动轮上轴接的曲柄动作,而带动阻尼装置转动,该曲柄后端以支轴贯穿设有滑轮,在基座前方横杆的两侧上各设有U型接头,此U型接头可与支杆前端枢接固定,该支杆后段上方固设有踩踏板,支杆恰能与滑轮相互套接结合,因此当踩踏板下压藉滑轮使曲柄带动主动轮转动时,曲柄会随着主动轮作圆周运动,此时滑轮会于支杆上前后滑行,将旋转运动变成往复直线运动,以达到使踩踏板只作上下踩踏动作。
上述踏步机虽可达到运动的功效,然而在不使用时,因体积庞大、无法折收,故较占空间,如要其不占空间则需将其拆开收藏,在要使用时再加以组合,而拆开存放的组件,会因存放的地点、或遭不知情的人员丢弃,导致无法组成一完整的运动机,故这种踏步机结构相当不理想。
本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踏步机结构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完成后,在不使用时可简单折收成较不占空间的小体积踏步运动机,以提供消费大众方便地在室内有限空间使用与收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踏步运动机是由一底架、二踏杆、一斜立杆、一把手、一支杆以及二油压缸组成,其中该底架,具有一前轴杆、一后杆以及一连接于前轴杆中央部份与后杆中央部份的中杆;所述的二踏杆的前端为活动轴接于前轴杆中央部份的左右两侧,踏杆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踏板,而使踏杆可对于前轴杆上下转动一角度,两踏杆前方并设有油压缸结合部;所述的斜立杆,底端枢接于后杆中央部份的结合部上,前端则向前上方伸,其末端结合一功能显示表,而其末端一侧并设有一把手结合部;所述的把手,轴接于把手结合部上;所述的支杆,水平穿设于斜立杆的颈部位置;以及所述的二油压缸,其上端连接于支杆上,而其下端则枢接于上述油压缸结合部上;根据上述结构,使一踏板向下移动时,另一踏板可相对受力向上浮起,反复交替,以形成一踏步运动机,另外油压缸底部是与踏杆前方的油压缸结合部枢接,把手是与斜立杆的把手结合部枢接,以及斜立杆底端是与后杆结合部枢接的结构,使踏步运动机各部组件可以折合于底架上。
图号说明10、底架 101、前轴杆 102、后杆 103、中杆 104、避震块 105、滚轮 106、斜立杆结部 107、固定环 11、踏杆 111、油压缸结合部 112、踏板 12、斜立杆 121、把手结合部 13、功能显示表 14、把手 15、支杆 16、油压缸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结合下面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使之对其有更加清楚地了解。
请参看


图1,本实用新型的踏步运动机,是由一底架10、二踏杆11、一斜立杆12、一把手14、一支杆15以及二油压缸16组成,其中该底架10具有一前轴杆101、一后杆102以及一连接二者中央部份的中杆103,使底架10形成一工字形状,该前轴杆101与中杆103结合处突设有一避震块104,该后杆102的二侧各设有一滚轮105,而其与中杆结合处突设一斜立杆结合部106,供结合斜立杆12,该斜立杆12向前上方延伸,斜立杆12的颈部位置水平穿设一支杆15,其末端结合一功能显示表13,而其末端一侧并设有一把手结合部121,以轴接把手14。
二踏杆11的前端活动轴接于前轴杆101中央部份的左右两侧,并以一固定环107套合,该二踏杆11前方并设有压油缸结合部111,二踏杆11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踏板112,而该压油缸结合部111系各枢接一油压缸16的底端,而油压缸16的上端则连接于支杆15上,以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
当使用者在其中一踏板112向下踩踏时,另一踏板112可相对受力向上浮起,如此反复交替,可达运动的效果,且该呈工字状的底架10,其后杆102是设为椭圆杆,令底架10具有稳固定位的功效,且把手14亦可供使用者扶持,同时通过功能显示表13,可看出运动的相关资料(如运动时间、消耗的卡路里等),该斜立杆12为一具有不规则弧度的杆体,且斜立杆结合部106设有一倾斜角,使其以一角度结合斜立杆12,使整体更具造型美,同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又,如果要移动时,因底架10后杆102的二端各设有一滚轮105,因此只需将底架10前轴杆101提起,让滚轮105接触到地面,使滚轮105的滚动即可随心所欲移动至任何地点。
在不使用时,请参看图2,首先放松斜立杆结合部106,将斜立杆12直接向下压,使油压缸16的上、下端随其旋动(支杆15及踏杆11突设的油压缸结合部111),持续下压斜立杆12,如图3所示,将斜立杆12压至底部,由于斜立杆12本身为一不规则的弧形杆,大致为上凹下突的弧形杆,该底架10前轴杆101上突设有一软质避震块104,故斜立杆12不致因下压力量过大而使凹入部撞伤或掉漆,该油压缸16以及踏杆11则介于斜立杆12与底架10中杆103之间,大幅缩小整体体积,请参看图4,此外,再放松斜立杆12上端缘的把手结合部121,使把手14可反向旋转叠置于油压缸16的上方,如第5、6图所示,令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可透过斜立杆结合部106、油压缸结合部111以及把手结合部121的折收,以方便收藏、不占空间。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踏步运动机结构具有如下实用优点1、底架的后杆是呈椭圆杆,则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会任意移滑,具有稳固的定位效果,同时后杆上设有滚轮,无论运动机呈展开状或折收状,只需将底架前轴杆提起,让后杆二侧的滚轮与地面接触即可方便运动机移位。
2、斜立杆具有不规则状弧度,不仅让整体展开时具有造型美,收合时亦可整齐叠合不突兀。
3、底架前轴杆中央突设有一避震块,可避免斜立杆下压时力量过大而使其撞伤或掉漆。
4、通过结合部的折收,可有效缩减体积不占空间,方便小空间住家收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凡是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明显变化与修改,都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请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踏步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底架,具有一前轴杆、一后杆以及一连接于前轴杆中央部份与后杆中央部份的中杆;二踏杆,踏杆的前端活动轴接于前轴杆中央部份的左右两侧,踏杆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踏板,而使踏杆可对于前轴杆上下转动一角度,两踏杆前方并设有油压缸结合部;一斜立杆,底端枢接于后杆中央部份的结合部上,前端则向前上方延伸,其末端结合一功能显示表,而其末端的一侧并设有一把手结合部;一把手,轴接于把手结合部上;一支杆,水平穿设于斜立杆的颈部位置;以及二油压缸,其上端连接于支杆上,而其下端则枢接于上述油压缸结合部上;在上述结构中,在一踏板向下移动时,另一踏板可相对受力向上浮起,反复交替,以形成一踏步运动机,而油压缸底部与踏杆前方的油压缸结合部枢接,把手与斜立杆的把手结合部轴接,以及斜立杆底端是与后杆结合部为枢接的结构,这样踏步运动机各部组件可以折合于底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运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的底架是设成「I」字形状,后端的横杆设为不易滑动的椭圆形杆,又该椭圆杆的左、右二端设有一滚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运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前轴杆中央设有一避震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在二踏杆的外侧前轴杆上分别设有一固定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步运动机,其包括一底架、二踏杆、一斜立杆、一把手、一支杆以及二油压缸,该二踏杆的前端活动轴接于底架前端二侧,踏杆前方设有油压缸结合部,而踏杆后端向后延伸形成踏板,该斜立杆的底端枢接于底架后端,斜立杆前端则向上前方延伸,其末端结合一功能显示表,其末端一侧并设有一把手结合部,供轴接一把手,该斜立杆的颈部位置水平设一支杆,该支杆的二端各连接一油压缸,而油压缸的下端枢接于踏杆前方的油压缸结合部上;这样在使一踏板向下移动时,另一踏板可相对受力向上浮起,反复交替以形成一踏步运动机;另外通过油压缸结合部、把手结合部以及斜立杆结合部等结构,可将运动机各部组件折合于底架上。
文档编号A63B22/04GK2598590SQ0320044
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8日
发明者杨莲传 申请人:杨莲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