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玩具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048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玩具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电磁力来实现转向的移动玩具,尤其是涉及诸如玩具汽车的移动玩具电磁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玩具转弯结构都采用马达或类似马达方式带动齿轮偏转及弹簧组成。由于马达体积较大,以及它的传动结构复杂,限制了该转弯结构向小型化方向发展;同时造成了移动玩具不能向袖珍微型方向发展,而且造价太贵、组装困难,影响生产效率。随着玩具的不断发展,迫切地需要一种新型的玩具转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组装方便、无噪声且成本低廉的移动玩具转向装置。它解决了移动玩具转向结构的微型化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玩具转向装置,包括左右转向组件、连接组件及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机构由永久磁体和线圈构成,所述永久磁体和线圈之一固定于机体上,所述永久磁体和线圈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左右转向组件。所述转向驱动机构通过摆动所述连接组件,使所述转向组件绕转向轴转动。
由于用永久磁体和线圈代替了传统的传动机构,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玩具转向装置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加工更方便,由于永久磁体和线圈对安装的精度要求不高,因而组装更方便,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一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和图4表示了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该转向装置包括左右转向组件315、314,连接组件319,和转向驱动机构。转向驱动机构由一个永久磁体413和一个线圈404构成。连接组件31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右转向组件315、314的铰接轴315C和314C上;所述永久磁体413和线圈404之一固定于机体上,所述永久磁体413和线圈404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连接组件319上,如可以将永久磁体413安装在连接组件319上,线圈404固定于机体上,也可以将线圈404安装在连接组件319上,将永久磁体413固定于机体上。转向驱动机构通过摆动连接组件319,使转向组件315、314绕转向轴315A、314A转动。连接组件还包括弹簧403,它与方向针317一起构成转向装置的复位机构。图2是装有方向针317的转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将图1中的方向针317置于安装位置。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表示转向装置在机体上的安装位置。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当给线圈404提供正方向电流时,由于电磁力,永久磁体413向线圈404移动,使得连接组件319带动转向组件315、314绕各自的转向轴315A、314A逆时针转动,实现向左转向;反之,当给线圈提供反向电流时,永久磁体413远离线圈404,使得连接组件319带动转向组件315、314绕各自的转向轴315A、314A顺时针转动,实现向右转向。当线圈失去控制电流时,连接组件319会在弹簧403的作用下恢复到中间位置,使得转向组件314、315归中。
图5、图6、图7和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该转向装置包括左右转向组件315、314,连接组件319,和转向驱动装置。转向驱动装置由永久磁体413,左侧线圈404A和右侧线圈404B构成。连接组件31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右转向组件315、314的铰接轴315C和314C,永久磁体413安装在连接组件319上,线圈404A固定于机体上,在永久磁体413另一侧与所述线圈404A相对位置的机体上还固装有另一个线圈404B。比如说,线圈404A、404B可以分别固定于左侧机体和右侧机体上。同上,连接组件还包括弹簧403,它与方向针317一起构成转向装置的复位机构。图6是装有方向针317的转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将图5中的方向针317置于安装位置。图7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表示转向装置在机体上的安装位置。图8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当线圈404A通电时,由于电磁力,永久磁体413向线圈404A移动,使得连接组件319带动转向组件315、314绕各自的转向轴315A、314A顺时针转动,实现向右转向;当线圈404B通电时,永久磁体413向线圈404B移动,使得连接组件319带动转向组件315、314绕各自的转向轴315A、314A逆时针转动,实现向左转向。当线圈失去控制电流时,连接组件会在弹簧403的作用下恢复到中间位置,使得转向组件314、315归中。
图9、图10、图11和图12表示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图9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该转向装置包括左右转向组件315、314,连接组件319,和转向驱动装置。转向驱动装置由线圈404,左侧永久磁体413A和右侧永久磁体413B构成。连接组件31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左右转向组件315、314的铰接轴315A和314A上,线圈404安装在连接组件319上,永久磁体413A固定于机体上,在所述线圈404的另一侧与所述永久磁体413A相对位置的机体上还固装有一个永久磁体413B。比如说,永久磁体413A和413B可以分别固定于左侧机体和右侧机体上。上述左侧永久磁体413A和右侧永久磁体413B最好在同一方向时的极性相反,即最好两个相对的磁极极性相同,如图12所示。同上,连接组件还包括弹簧403,它与方向针317一起构成转向装置的复位机构。图10是装有方向针317的转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将图9中的方向针317置于安装位置。图11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表示转向装置在机体上的安装位置。图12是本实用新型转向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当线圈404通以某一方向的电流时,与永久磁体413A(413B)产生吸引力,而与另一永久磁体413B(413A)产生排斥力,使得连接组件319带动转向组件315、314绕各自的转向轴315A、314A顺(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向右(左)转向;反之,当线圈404中通以反方向的电流时,转向组件的转动方向亦相反。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当线圈失去电流时,连接组件会在弹簧403的作用下恢复到中间位置,使得转向组件314、315归中。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玩具转向装置,包括左右转向组件、连接组件及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机构由永久磁体和线圈构成,所述永久磁体和线圈之一固定于机体上,所述永久磁体和线圈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左右转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玩具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磁体安装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线圈固定于机体上,在所述永久磁体另一侧与所述线圈相对位置的机体上还固装有另一个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玩具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安装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永久磁体固定于机体上,在所述线圈的另一侧与所述永久磁体相对位置的机体上还固装有一个永久磁体。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移动玩具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上还设有能使连接组件回复到中间位置的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玩具转向装置,包括左右转向组件、连接组件及转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机构由永久磁体和线圈构成,所述永久磁体和线圈之一固定于机体上,所述永久磁体和线圈中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左右转向组件。所述转向驱动机构通过摆动所述连接组件,使所述转向组件绕转向轴转动。由于用永久磁体和线圈代替了传统的传动机构,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玩具转向装置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加工更方便,由于永久磁体和线圈对安装的精度要求不高,因而组装更方便,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63H17/36GK2614077SQ03244029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0日
发明者梁准强 申请人:梁准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