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19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排轮鞋,尤指一种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
背景技术
直排轮鞋为一穿在脚上的运动器材,利用直排轮鞋上的轮达成滑动的效果,使用直排轮鞋时人的脚踝为直接受力的部位,为了避免使用直排轮鞋时对人的脚踝的冲击力而造成脚踝的运动伤害,遂有人设计出直排轮鞋的减震结构。
请参见图5,其为一目前习用的具减震结构之直排轮鞋,其结构包括一鞋座(40),一轮座(50),一连结件(41),一延伸件(42)及一减震元件(60),该轮座其中枢设了数个呈直线排列的轮(51),该轮座(50)前后的长度长于该底座(40),该连结件(41)一端固设在鞋座(40)的前端,其另一端枢设在该轮座(50)前端,该减震元件(60)一端固设在该轮座(50),另一端固设在该延伸件(42),该延伸件是设于底座(40)后端,利用该延伸件(42)使该减震元件(60)呈直立设置。
习用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主要以呈直立设置的减震元件达成减震的效果,减少使用时该鞋座对人的脚踝的上下冲击力,避免使用直排轮鞋时造成对脚踝的运动伤害,但其减震元件的设置以及其结构的配置,存在以下的缺点1、因为该减震结构主要以直立设置的减震元件减少上下方向的冲击力,但使用直排轮时除了上下的冲击力以外,还有前后的冲击力,该减震元件并无法吸收前后的冲击力以达成更好的减震效果。
2、该习用的具减震结构之直排轮鞋其鞋座与轮座前后各以所述连结件与所述减震元件连结,该鞋座与该轮座呈上下的方式分置,因为一般的材料在受压时比弯折时更不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此种结构无法有效利用结构本身的微小的变形来增加减震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由于习用的具减震结构之直排轮鞋具有只能吸收上下的冲击力以及无法以结构增加减震效果的问题,欲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更良好减震效果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包括有一鞋身、一鞋座,其特征在于该鞋座于前端向下伸设一前轮座,于该前轮座枢设有数个轮体,该鞋座于后端设有一连结部,并于该连结部与该前轮座之间设有一结合部;一后轮座,该后轮座前端设有一结合部,该后轮座的结合部以斜向枢设于前述鞋座的结合部,该后轮座后端枢设一轮体,并于该后轮座设有一连结部对应于该鞋座的连结部;一减震元件,该减震元件是连结枢设于前述鞋座的连结部与前述后轮座的连结部之间。
所述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座的结合部为一凹设于该鞋座底面的孔洞,所述后轮座的结合部是伸入该孔洞,并以一轴形成枢设连结。
所述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座与所述后轮座的连结部均是包括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耳片,所述的减震元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相对应的两个耳片之间。
所述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元件是为一弹簧避震器。
所述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座末端设有一刹车块。
所述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元件为一弹簧避震器。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斜向配置的避震装置可有效减低来自上下及前后的冲击力,达到更好之减震效果,减少使用时对脚的脚踝关节造成伤害,并且由于后轮座及该鞋座前端向下斜向伸设的前轮座与鞋座形成一呈外叉的结构,此配置增加了结构的弹性,减震效果更增。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之减震作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之侧视图。
图5是习用之具减震结构直排轮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的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主要包括有一鞋身、一鞋座(10),该鞋座(10)分为前端及后端,该鞋座(10)前端向下斜向伸设一前轮座(11A),该前轮座(11A)为一壳体,该前轮座(11A)其中枢设了两个轮(12A),请参看图4,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该前轮座(11B)其中枢设了三个轮(12B),轮的数量本实用新型不做特定限制,鞋座(10)后端设有一连结部(13),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连结部为两个左右分置的耳片,该耳片是面与面相对设置且各穿有一孔,该鞋座(10)在该前轮座(11)与该连结部(13)之间自朝下的一面向鞋座(10)内设有一方孔状的结合部(14),另设有一横向贯穿鞋座(10)侧面的轴孔(15)通向该结合部(14)。
一后轮座(20),该后轮座(20)分为前端及后端,该后轮座(20)前端设有一结合部(21),该结合部(21)设一横向贯穿的轴孔(22),该结合部(21)的大小小于所述鞋座(10)的结合部(14),该后轮座(20)是以该结合部(21)斜向枢设在所述鞋座(10)的结合部(14)上,该后轮座(20)后端设有一开口向下的容置空间(23),该容置空间(23)其中枢设一轮(24),该后轮座(20)在轮(24)的后面设有一刹车块(25),该刹车块是一圆柱体,该刹车块(2 5)是以一面朝下的方式设置在后轮座(20)的末端,另于该后轮座(20)朝向鞋座(10)的一端设有一与鞋座(10)后端连结部(13)相对应的连结部(26),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连结部(26)为一左右分置的耳片,该耳片是面与面相对设置且各穿有一孔;一减震元件(30),该减震元件(30)是斜向置于所述鞋座(10)与所述后轮座(20)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元件(30)是一弹簧避震器,该减震元件(30)其两端各设有一穿有轴孔的凸块(31)、(32);所述后轮座(20)的结合部(21)置于所述鞋座(10)的结合部(14)中,并以一轴(16)贯穿该后轮座(20)的结合部(21)轴孔(22)和该鞋座(10)的结合部(14)轴孔(15)而枢设,所述减震元件(30)以两端的凸块(31)(31)分别与所述鞋座(10)上的连结部(13)及所述后轮座(20)的结合部(26)各以一轴(33)、(34)贯穿而结合;通过上述两处的连结形成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请参看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示意图,当受到来自上下及前后的压力时,斜向设置于所述鞋座(10)和所述后轮座(20)之间的减震元件(30)受力而被压缩,以此有效地减低来自上下及前后的冲击力,且该后轮座(20)及该鞋座(10)前端向下斜向伸设的前轮座(11A)与该鞋座(10)形成一呈外叉的结构,由于一般的材料其弯折时比受压时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本实用新型轮座与鞋座之间形成的结构更能有效利用结构本身的微小变形来增加减震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包括有一鞋身、一鞋座,其特征在于该鞋座于前端向下伸设一前轮座,于该前轮座枢设有数个轮体,该鞋座于后端设有一连结部,并于该连结部与该前轮座之间设有一结合部;一后轮座,该后轮座前端设有一结合部,该后轮座的结合部以斜向枢设于前述鞋座的结合部,该后轮座后端枢设一轮体,并于该后轮座设有一连结部对应于该鞋座的连结部;一减震元件,该减震元件是连结枢设于前述鞋座的连结部与前述后轮座的连结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座的结合部为一凹设于该鞋座底面的孔洞,所述后轮座的结合部是伸入该孔洞,并以一轴形成枢设连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座与所述后轮座的连结部均是包括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耳片,所述的减震元件的两端分别枢设于相对应的两个耳片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元件是为一弹簧避震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座末端设有一刹车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元件为一弹簧避震器。
专利摘要一种具减震结构的直排轮鞋,其包括有一鞋身、一鞋座,该鞋座于前端向下伸设一前轮座,于该前轮座枢设有数个轮体,该鞋座于后端设有一连结部,并于该连结部与该前轮座之间设有一结合部;一后轮座,该后轮座前端设有一结合部,该后轮座的结合部以斜向枢设于前述鞋座的结合部,该后轮座后端枢设一轮体,并于该后轮座设有一连结部对应于该鞋座的连结部;一减震元件,该减震元件是连结枢设于前述鞋座的连结部与前述后轮座的连结部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一斜向配置的避震装置可有效减低来自上下及前后的冲击力,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减少使用时对脚的脚踝关节造成伤害。
文档编号A63C17/00GK2690002SQ20042000644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5日
发明者赖烱龙 申请人:赖烱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