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复合构造的棒球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复合构造的棒球杆。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出现的棒球杆多为一体式,即由一种材料一体式加工制作,如由木料、竹或铝料制作,整体的内部构造一致,性能也一致。为了增加击打端的重量及击打面,通常击打端制作得较为粗大。现有这类构造的棒球杆存在如下缺陷1、单一材质构造,需要大量木料、竹或铝料,不仅在材料方面造成浪费,而且容易造成球杆要么过轻、要么过重,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2、重量不可变化,由于一体式构造,球杆的重量则由本身的材质决定,缺少变化性,不利于制作出适宜重量,且重量分布平衡的球杆。
3、铝制作的棒球杆避震效果差,击打端击球时产生的震动很容易顺沿球杆传至使用者的手上,使手部发麻,甚至会伤及手部。
4、强度不佳,木材组织无法掌控,极易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性强,采用不同材质分段式加工制作,且重量均衡,有良好避震效果的棒球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生产的棒球杆由手握段和击打段构成,其中手握段呈直杆形,击打段的前端为击打端,后端为渐变锥形端,击打段的锥形端通过衔接结构与手握段的前端连为一体;其中手握段前端有凸出轴芯沿击打段的轴线贯穿连接,在击打段的锥形端与手握段的前端衔接的部位外周包裹有补强纤维布。
上述方案中,所述击打段由纤维或木料构造,在击打段的前端部组合一塞子密封击打段前端部。
所述手握段由木料或纤维构造,内部形成空腔,并在空腔内填充有一种或多种材质的填充料,在手握段后端设有木质后塞。
所述击打段前端部的塞子通过螺纹结构衔接,即在塞子的衔接端部同时设有外螺纹和内螺纹,其中外螺纹与击打段相应螺纹孔衔接,而内螺纹与手握段之凸出轴芯的前端的螺纹头衔接。
所述填充料为PU料、玻璃珠、细钢珠或其组合,填充料由PU料、玻璃珠、细钢珠的两种以上材料构成时,不同材料依照手握段的轴向或径向分层布置。手握段和击打段两者采用不同材料构造,介于木料和纤维之间交替。
采用这样的结构,棒球杆分段构造后再组合为一体,这样击打段可采用良好吸震性的木质构造,依然有木质棒球杆的手感,而手握段则可采用性能较好的纤维构造,并可在其内部填充不同材质的填充料,重量平衡,强度及弹性好,不易断裂,制作出来的棒球杆实用性更强,击打效果显著,且有良好的避震效果。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见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棒球杆主要由手握段1和击打段2构成,其中手握段1呈直杆形,击打段2的前端为击打端,后端为渐变锥形端,击打段2的锥形端通过衔接结构与手握段1的前端连为一体;其中手握段1前端有凸出轴芯11沿击打段2的轴线贯穿连接,在击打段2的锥形端与手握段1的前端衔接的部位外周包裹有补强纤维布3。
击打段2由纤维或木料构造,在击打段2的前端部组合一塞子21密封击打段2前端部。塞子21通过螺纹结构衔接,即在塞子21的衔接端部同时设有外螺纹211和内螺纹212,其中外螺纹211与击打段2相应螺纹孔衔接,而内螺纹212与手握段1之凸出轴芯11的前端的螺纹头衔接。
手握段1由木料或纤维构造,内部形成空腔,并在空腔内填充有一种或多种材质的填充料4,并在手握段1后端设有木质后塞12。后塞12表面光滑并适当隆起,手感好且有效防止手握段1从手中滑脱。图2、3所示,手握段1内的填充料4可以是PU料41、玻璃珠42、细钢珠43或其组合。当填充料4由PU料41、玻璃珠42、细钢珠43的两种以上材料构成时,不同材料依照手握段1的轴向或径向分层布置。填充量由实际情况决定,棒球杆的外径不随重量的增减而变化,可制作出重量不同,但外部尺寸一致的棒球杆。
对于填充PU料41的杆段内壁做喷沙处理,加强填充的附着力。由此构造的棒球杆同样具有弹性好、重量均衡,击打力度大,有避震功效,且外形美观大方的优点。
纤维布3提供良好的弹性,增加棒球杆的使用寿命,玻璃珠42和细钢珠43起加重作用,提高击打力度,PU料41增加内部结构强度,且有避震功效。
本实用新型构造的棒球杆,不仅有效节省材料,而且增加棒球杆的可变性及实用性,利用不同材质持有的特性的完美结合,实现一种性能优越的棒球杆,其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均有所提高。
权利要求1.复合构造的棒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棒球杆由手握段(1)和击打段(2)构成,其中手握段(1)呈直杆形,击打段(2)的前端为击打端,后端为渐变锥形端,击打段(2)的锥形端通过衔接结构与手握段(1)的前端连为一体;其中手握段(1)前端有凸出轴芯(11)沿击打段(2)的轴线贯穿连接,在击打段(2)的锥形端与手握段(1)的前端衔接的部位外周包裹有补强纤维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构造的棒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段(2)由纤维或木料构造,在击打段(2)的前端部组合一塞子(21)密封击打段(2)前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构造的棒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握段(1)由木料或纤维构造,内部形成空腔,并在空腔内填充有一种或多种材质的填充料(4),在手握段(1)后端设有木质后塞(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构造的棒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击打段(2)前端部的塞子(21)通过螺纹结构衔接,即在塞子(21)的衔接端部同时设有外螺纹(211)和内螺纹(212),其中外螺纹(211)与击打段(2)相应螺纹孔衔接,而内螺纹(212)与手握段(1)之凸出轴芯(11)的前端的螺纹头衔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构造的棒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4)为PU料(41)、玻璃珠(42)、细钢珠(43)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复合构造的棒球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4)由PU料(41)、玻璃珠(42)、细钢珠(43)的两种以上材料构成时,不同材料依照手握段(1)的轴向或径向分层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复合构造的棒球杆。棒球杆由手握段和击打段构成,其中手握段呈直杆形,击打段的前端为击打端,后端为渐变锥形端,击打段的锥形端通过衔接结构与手握段的前端连为一体;其中手握段前端有凸出轴芯沿击打段的轴线贯穿连接,在击打段的锥形端与手握段的前端衔接的部位外周包裹有补强纤维布。棒球杆分段构造后再组合为一体,这样击打段可采用良好吸震性的木质构造,依然有木质棒球杆的手感,而手握段则可采用性能较好的纤维构造,并可在其内部填充不同材质的填充料,重量平衡,强度及弹性好,不易断裂,制作出来的棒球杆实用性更强,击打效果显著,且有良好的避震效果。
文档编号A63B59/00GK2902364SQ20052012164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李明贤 申请人:李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