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练习辅助手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471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蛙泳练习辅助手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泳训练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蛙泳练习辅助手漂,属于国际专利分类A63B31/00“游泳辅助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培训游泳初学者做蛙泳划手的时候,传统的训练方法是让学员一只手扶住扶板,另一只手做蛙泳划手练习,两只手交替练习。另一种较为新式的训练方法是让学员做拉板练习,待拉板练习熟练之后,再做蛙泳划手练习。上述两种训练方法均存在着同一弊端,就是在学员去掉扶板、双手同时做蛙泳划手的时候,多数学员会很吃力。但如果在去掉扶板之后,让学员手持手漂做蛙泳划手,做熟练了以后再去掉手漂,直接做蛙泳划手,则多数学员将在短时间内很轻松地掌握技术。特别对于在水中恐惧感强的学员,效果尤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训练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学员更快捷、更轻松地掌握技术的蛙泳练习辅助手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蛙泳练习辅助手漂,它包括一泡沫塑料板的漂体,在漂体上设有固定手的装置。
所述的固定手的装置为在漂体上联接的一橡胶带,橡胶带通过在漂体上对称设有两个穿带口穿接固定于漂体上,并在粘合区处粘接固定。
所述固定手的装置为在漂体上按照人体手指排列的顺序特征设置的四个手指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首先,初学者在单手扶板划水或做拉板练习之后,直接进行划水练习,一般会手忙脚乱。少数学员即使勉强做出划水动作,也显得很生硬,无法与蹬腿和呼吸进行配合。但如果让初学者在正式做蛙泳划手之前先用手持手漂做蛙泳划水,熟练后再去掉手漂直接做蛙泳划水,情况就大为好转了,多数学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蛙泳划手。其中天赋较好的学员可以达到配合协调良好。第二,初学者在手持手漂的情况下,很快即可进行长距离划水练习,这对于培养初学者的体能和水感很有帮助。第三,由于使用手漂,使蛙泳划手变得很容易,提高了初学者对游泳的兴趣,尤其是提高了小学员对游泳的兴趣。因此也提高了游泳培训班的出勤率和毕业率。


图1为胶带型蛙泳练习辅助手漂的后视图;图2为胶带型蛙泳练习辅助手漂的俯视图;图3为指孔型蛙泳练习辅助手漂的主视图。
图中1.漂体,2.橡胶带,3.粘合区,4.穿带口,2′.手指孔。
具体实施方式
蛙泳练习辅助手漂,包括一泡沫塑料板的漂体1,在漂体1上设有固定手的装置。
如图1、2所示,上述固定手的装置为在漂体1上联接的一橡胶带2,橡胶带2通过在漂体1上对称设有两个穿带口4穿接固定于漂体1上,并在漂体1底面中部设有的粘合区3处粘接固定。使用时,将手插入橡胶带2,使手心贴住漂体,橡胶带勒住手背,然后进行划手练习。另外一种使用方法是让手背贴住漂体,使橡胶带勒住手心,进行划手练习。其好处是在初学者体力不支的情况下,随时可以用手抓住身边的物体,如水池边、救生杆等,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如图3所示,上述固定手的装置为在漂体1上按照人体手指排列的顺序特征设置的四个手指孔2′。使用时,将除拇指以外的手指分别插入四个指孔2′中,用手握住漂体,即可进行划手练习。
权利要求1.一种蛙泳练习辅助手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泡沫塑料板的漂体(1),在漂体(1)上设有固定手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练习辅助手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的装置为在漂体(1)上联接的一橡胶带(2),橡胶带(2)通过在漂体(1)上对称设有两个穿带口(4)穿接固定于漂体(1)上,并在粘合区(3)处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蛙泳练习辅助手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的装置为在漂体(1)上按照人体手指排列的顺序特征设置的四个手指孔(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蛙泳练习辅助手漂,它包括一泡沫塑料板的漂体,在漂体上设有固定手的装置。该固定手的装置为在漂体上联接固定的一橡胶带,或在漂体上按照人体手指排列的顺序特征设置的四个手指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使多数学员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蛙泳要领。在手漂的帮助下,很快即可进行长距离划水练习,使蛙泳划手变得很容易,提高了初学者对游泳的兴趣。
文档编号A63B31/10GK2863204SQ20052014445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6日
发明者马新立 申请人:马新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