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缓冲背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88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助力缓冲背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包、背囊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背囊在背负、使用时,是通过背带将重力作用于人的肩膀上,并最终由人的脊椎、腰椎来承担重量。由于背囊的重心在后,人们在背负时为保持身体的平衡,腰椎上部、脊椎一般会向前倾,长期不正确使用,很容易使腰椎、脊椎变形甚至受损。尤其对于小孩子和小学生,不良的背书包、背背囊习惯会影响身体的发育。另一方面,背包、背囊一般仅通过背带承重,支承点在背囊重心上方,当作跳跃、跑动等剧烈运动时,背囊会左右晃动得很厉害,加重了腰椎、脊椎的负担,不便于剧烈运动。因此,有必要对背囊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背囊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主要由人体髋骨受力、而让肩膀、脊椎、腰椎不受力或少受力的助力缓冲背囊,使人们背负使用时更轻松、自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助力缓冲背囊,包括有常规的背包体,增设有束紧带和至少一根具有硬度和弹性的承力柱,承力柱的上段与背包体背面固连,承力柱的下段则与背包体分离形成有间隙,束紧带与承力柱形成倒“T”字形支承连接。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分担背包体的重量,承力柱的长度与背包体的高度相约,且可以是相间并排的一对。为了减少背包体的晃动,背包体上还设有辅助扣带,辅助扣带从背包体的顶部或左右两侧引出。为了减少背囊重力对身体的直接冲击,承力柱是高密度海绵柱或柱形加压气囊。
这样的设计的背囊,具有明显的优点1、背囊的重量通过承力柱、束紧带作用于人体的髋骨和腰椎下部,髋骨、腰椎的承重能力较好,背负背囊更轻松。
2、肩膀、脊椎基本上不受力或受力很小,从而可有效减轻脊椎、肩膀的负担,更能有效保护身体,尤其对于小孩子、学生。
3、承力柱采用具有一定刚性、硬度,又有弹性的高密度海绵或加压气囊柱,能有效缓冲背囊重力对身体的冲击,背负更舒适。
4、辅助扣带能有效限制背包体的摆动,晃动,即使进行奔跑、跳跃、攀爬等剧烈的运动也能自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承力柱的截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承力柱、带耳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的后视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实施例一的背囊主要由背包体1、带连接扣2的束紧带3、一对高密度海绵承力柱4及辅助扣带8构成。其中,高密度海绵承力柱4为两根呈扁平状、相间并排,它们的上半段与背包体1的背面车缝固连,它们的下半段则与背包体1相分离、形成有间隙(如图3所示),承力柱4的下部车缝有带耳6,束紧带3则横穿过带耳6与两承力柱4形成倒“T”字形支承连接。这样,背负背囊时,背囊的重量通过承力柱4、束紧带3作用于人体的髋骨、腰椎下部,而作用于脊椎的力很小、作用于肩膀的力则基本没有。承力柱4下半段与背包体1之间的间隙,可形成一个重力缓冲区,由于承力柱4采用的是具有一定硬度、刚性,同时又有弹性的高密度海绵7,所以承力柱4下半段与束紧带3穿接处之间能通过局部的伸缩变形减少背包体1重力对身体的冲击,对腰椎起到很好的保护缓冲作用。当然,为了防止背包体1偏移,在背包体1的顶部、承力柱4的上方引出有两条辅助扣带8,辅助扣带8可跨肩回收于背包体1左右两侧。
实施例二,参见图4-图6,本实施例的基本组成与实施例一类同,只是承力柱4采用尼龙织物包裹高压气囊柱的形式,高压充气柱囊同样具有一定刚性、硬度的同时,又具有弹性。而在背包体1左右两侧引出可扣于胸前的辅助扣带5。为穿接牢固,承力柱4下部采用双带耳与束紧带3穿接。
当然,这里仅列举了两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其它等同、类同的构造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这里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助力缓冲背囊,包括有常规的背包体,其特征在于增设有束紧带和至少一根具有硬度和弹性的承力柱,承力柱的上段与背包体背面固连,承力柱的下段则与背包体分离形成有间隙,且束紧带与承力柱形成倒“T”字形支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囊,其特征是承力柱的长度与背包体的高度相约,且可以是相间并排的一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囊,其特征是背包体上还设有辅助扣带,辅助扣带从背包体的顶部或左右两侧引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囊,其特征是承力柱是高密度海绵柱或柱形加压气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力缓冲背囊,包括有常规的背包体,增设有束紧带和至少一根具有硬度和弹性的承力柱,承力柱的上段与背包体背面固连,承力柱的下段则与背包体分离形成有间隙,束紧带与承力柱形成倒"T"字形支承连接,这样的构造,将背囊的重量通过承力柱、腰带缓冲作用于人体的髋骨、腰椎下部,从而使肩膀、脊椎不受力或很少受力,使背负时更加轻松、自如,又能有效保护脊椎、腰椎。
文档编号A45F3/04GK2907352SQ20062011410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2日
发明者刘柳芬 申请人:刘柳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