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互动系统和方法

文档序号:157197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机互动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感技术,语音识别与转换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增强互动性的人机互动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人机互动技术如体感游戏等由于其兼有健身和娱乐的目的而倍受人们的喜爱。目前现有的人机互动技术如体感游戏等通常是通过计算机和体感控制装置来实现或者是通过电视机、机顶盒以及体感控制装置来实现。体感控制装置如游戏手柄等,体感控制装置通常会被用户单手或者双手握于手中,并进行操作。现有的体感游戏控制过程通常是通过体感游戏装置中的重力感应系统或者摄像头捕捉人体动作来完成。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人机互动技术如体感游戏的种类繁多,原有的游戏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个具体的例子,在玩家玩游戏时遇到紧张的状况,玩家同时远离电脑等终端,如需进一步的命令则无法分神进行。同时,语音控制系统已经日渐成熟,产生了很多简单的语音控制系统。有鉴于上述现有的人机互动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人机互动系统和方法,能够克服现有的人机互动技术存在的缺陷,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人机互动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的人机互动系统和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人机互动实现方式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用户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适于实用。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人机互动系统,包括:(与独立权利要求1相同)。本发明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较佳的,前述的人机互动系统,其中(与从属权利要求相同)。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人机互动系统和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智能语音控制系统与现有的游戏模式结合,通过该人机互动系统,使人机互动可以基于智能语音系统实现,提高了人机互动方式的多样性。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提高人机互动的实现多样性,从而提高用户参与积极性。本发明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支持多语言的人机互动系统示意图。图2为:支持多语言的人机互动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人机互动系统和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步骤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实施例一、人机互动系统。该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所示出的人机互动系统包括:语音采集模块、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语音预处理模块、语音识别处理模块、转换模块、执行模块。在实际应用中,语音采集模块和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分别出于游戏控制器和可运行游戏的数据终端中。语音采集模块可以置于带麦克风的手机、手柄或遥控器中,拿在用户的手里,如手机、手柄、或者遥控器都可以拿在用户手中操作;本发明不限制装置语音采集模块的具体设备类型。信息处理装置可以置于可运行体感游戏的数据终端中。该数据终端可以是现有的所有数据终端,本发明不对该数据终端的种类做具体限制。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基材中可以设置有容置空间,信息处理装置的各个模块都置于该信息处理装置的容置空间之内。信息处理装置的基材的主要作用在于承载其它元件,信息处理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材料制成,如利用软质材料或者硬质材料制成。软质材料如橡胶或者棉布或者弹性塑料等。硬质材料如金属或者树脂等。本发明不对信息处理的基材使用材料做具体限制。语音预处理模块可以置于信息处理装置中,例如,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基材的容置空间中。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语音采集模块连接。从无线传输技术类型上划分,语音采集模块和语音预处理模块的无线连接方式具体可以为:蓝牙(Bluetooth)模块、2.4GHz无线模块、W1-Fi (无线高保真)模块、以及红外模块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本发明不限制语音采集模块和语音预处理模块的无线连接的具体表现形式。语音识别模块可以置于信息处理装置上,例如,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基材的容置空间中。语音识别模块与语音预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连接。语音识别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对语音进行特征提取、模式匹配,其特征在于包含多语言识别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多语言识别模块,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可以实现各种语言的识另IJ,并将语音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和对比,分析出所采集到的语音所对应的语言类型;语音识别模块,根据多语言识别模块分析出的语言类型,进行针对性的语音识别,并输出语首指令彳目息。转换模块可以置于信 息处理装置中,例如,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基材的容置空间中。与语音识别处理模块和执行模块相连接,用于将人类语音指令转化为数据终端可以理解的控制命令。执行模块可以置于信息处理装置中,例如,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基材的容置空间中,与转换模块相连接,用于执行转换模块的控制命令,对可运行体感游戏的数据终端进行控制。实施例二、人机互动方法。本实施例的人机互动方法的大致流程如图2所示。图2中示出的人机互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至少一个体感控制装置能够采集用户的语音指令,至少一个信息处理装置能识别转换用户的语音指令。语音采集模块采集用户语音指令,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发送至语音预处理模块。安装了语音采集模块的体感装置具体可以通过有线、蓝牙、2.4GHz、W1-Fi以及红外等方式信息处理装置中的语音预处理模块发送语音信号。信息处理装置中的语音预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语音命令进行预滤波、采样和量化、加窗、端点检测、预加重处理;并将经过预处理后的语音信号传送至语音识别处理模块;语音识别处理模块包括多语言识别模块和语音处理模块,对接收的语音信息进行特征提取、模式匹配。语音识别处理模块中的多语言识别模块,实现各种语言的识别,并将语音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和对比,分析出所采集到的语音所对应的语言类型;语音识别处理模块中的语音识别模块,根据多语言识别模块分析出的语言类型,进行针对性的语音识别,并输出语音指令信息。转换模块对接收到的语音指令进行转化,将语音指令转化为数据终端可以理解的控制命令,发送至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接收并执行转换模块的控制指令。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人机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信息处理装置和语音采集模块: 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语音预处理模块、语音识别处理模块、转换模块和执行模块; 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体发出的语音指令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递语音数据到信息处理装置。
语音预处理模块,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中,用于对采集到的语音进行预滤波、采样和量化、加窗、端点检测、预加重处理; 语音识别处理模块,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中,用于对语音进行特征提取、模式匹配,其特征在于包含多语言识别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 多语言识别模块,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可以实现各种语言的识别,并将语音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和对比,分析出所采集到的语音所对应的语言类型; 语音识别模块,根据多语言识别模块分析出的语言类型,进行针对性的语音识别,并输出语音指令信息。
转换模块,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接收到的语音指令转换为体感游戏设备可识别的控制命令; 执行模块,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接收到的控制命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 、机顶盒、游戏机中的任何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采集模块可以包括,带麦克风的遥控器、带麦克风的手柄、带麦克风的体感手机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预处理模块可以包括:电脑内的语音处理模块,智能电视内的语音处理模块、机顶盒内的语音处理模块、游戏机中的的语音处理模块。
所述模块与语音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对采集到的语音做预处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机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语音采集模块可内置于带麦克风的手柄、手机等体感装置中。
6.如权利要求5人机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的多语言识别模块,包括针对各国家各地区的语言数据进行检索的功能,其中语言数据可以预置在本地,也可以通过读取网络服务器上的数据库获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人机互动系统和方法。其中的系统包括信息处理装置和语音采集模块;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语音预处理模块、语音识别处理模块、转换模块和执行模块;语音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体发出的语音指令;语音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语音进行预滤波、采样和量化、加窗、端点检测、预加重处理;语音识别处理模块,实现对于语音的语言识别、语音分析、检索,输出语音指令;转换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语音指令转换为体感游戏设备可识别的控制命令;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人机互动技术的实现多样性,从而有效提高了用户的参与积极性。
文档编号A63F13/02GK103219006SQ20121001507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董德福, 孔飞 申请人:北京德信互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