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野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590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的野餐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野餐垫。
背景技术
野餐作为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国外发达国 家较为普通,近年来在国内也日渐普及。野餐垫作为户外野餐的必须品,用于放置各种食物。传统的野餐垫结实耐用,但是体积庞大、携带不便,因此目前市面上的野餐垫大多数具有通过折叠以便于携带的功能。具体的是通过直接折叠卷起,通过魔术贴粘合收纳使野餐垫的体积变小,从而使其携带方便。由于野餐所带的东西需要尽量齐全,同时占用空间尽量小,可折叠的野餐垫虽然减小了体积,但是还是需要将折叠好的野餐垫放到其他包里以便于携带,这样还是会占用很大空间,空间利用率不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野餐垫,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野餐垫,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的野餐垫,所述野餐垫上设有可折叠成收纳包的折线。优选地,上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所述野餐垫包括两端均设有开口且沿开口方向的中间段相连的包体部分和包盖部分,所述包体部分和包盖部分的连接段设有第一副折线,所述包体部分的开口处与所述包盖部分相连接。优选地,上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所述包体部分包括绕其折叠形成第一主面的第二副折线,且所述第二副折线与所述第一副折线平行;绕其折叠形成第一侧面的第一主折线,所述第一主折线与所述第一副折线垂直,且所述第一主折线通过所述第一副折线的一个线端;绕其折叠形成与所述第一侧面尺寸相同的第二侧面的第二主折线,所述第二主折线与所述第一副折线垂直,且所述第二主折线通过所述第一副折线的另一个线端,所述第一副折线、第二副折线、第一主折线和第二主折线之间形成底面。优选地,上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所述包体部分还包括绕其向内折叠的第一辅助折线,所述第一辅助折线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主面之间区域的对角线上,且所述第一辅助折线通过所述第一主折线和第二副折线的交占.绕其向内折叠的第二辅助折线,所述第二辅助折线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主面之间区域的对角线上,且所述第二辅助折线通过所述第二主折线和第二副折线的交点。[0015]优选地,上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主面之间的区域和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主面之间的区域分别关于所述第一辅助折线和第二辅助折线折叠后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优选地,上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所述包盖部分包括绕其折叠的第三主折线,且所述第三主折线与所述第一主折线共线;绕其折叠的第四主折线,所述第四主折线与所述第二主折线共线;绕其向内折叠形成与所述第一主面相适应的第二主面的第三副折线,所述第三副折线与所述第一副折线平行;绕其向内折叠形成与所述底面相适应的顶面的第四副折线,所述第四副折线与所述第一副折线平行。 优选地,上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所述第一主面的外表面、第二主面的外表面、第一侧面的外表面、第二侧面的外表面和底面的外表面均涂有硬质皮料层。优选地,上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所述包盖部分还包括绕其向内折叠形成遮包面的第五副折线,所述第五副折线与所述第一副折线平行。优选地,上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所述包体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包盖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二主面通过第二连接件相连,所述遮包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的外侧通过第三连接件相连。优选地,上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还包括用于背挎的肩带和设置在所述顶面的外侧的提手。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野餐垫,且在野餐垫上设有折线,沿着折线可将野餐垫折叠成用于盛放物品的收纳包。展开的时候可作为野餐垫使用,折叠后可作为收纳包对其它物品进行盛放。折叠后不用再将野餐垫放入到其它包里,而是直接作为盛放物品的收纳包放入汽车后备箱中,有效降低了空间占用率,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的展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的包体部分的折叠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的内部折叠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的包盖部分的折叠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的闭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野餐垫,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I-图4,其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的展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的包体部分的折叠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的内部折叠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 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的包盖部分的折叠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的闭合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野餐垫,为了进一步减少空间的占用率,提高空间的利用率,该可折叠的野餐垫可折叠成一个具有收纳功能的收纳包,因此在可折叠的野餐包上设有沿其折叠可形成收纳包的折线。可折叠的野餐垫在展开状态可作为野餐垫进行使用,而将野餐垫沿折线折叠成收纳包后,可作为盛放其他物品的包类进行利用。因此在对该野餐垫进行携带时不需要再将野餐垫放入其他包里进行携带,同时还可以在沿折线折叠成的收纳包内放置其他物品,减少了空间占用率,提高了空间了使用率。为了便于理解,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分为两部分,包体部分和包盖部分,其中,包体部分和包盖部分的中间段是连接在一起的,两端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大小和位置关于中间的连接段对称,在包体部分和包盖部分的连接段设有第一副折线11。将第一副折线11作为基准,在需要对可折叠的野餐垫进行折叠时,操作人员首先应找到第一副折线11,然后再对野餐垫进行折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的包体部分包括绕其折叠形成第一主面2的第二副折线12,且第二副折线12与第一副折线11平行;绕其折叠形成第一主面2的第二副折线12,且第二副折线12与第一副折线11平行;绕其折叠形成第一侧面3的第一主折线21,第一主折线21与第一副折线11垂直,且第一主折线21通过第一副折线11的一个线端;绕其折叠形成与第一侧面3尺寸相同的第二侧面4的第二主折线22,第二主折线22与第一副折线11垂直,且第二主折线22通过第一副折线11的另一个线端,第一副折线11、第二副折线12、第一主折线21和第二主折线22之间形成底面I。由于收纳包具有底面I、顶面6、左右侧面和前后主面,因此在野餐垫上应有相应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体部分上设有第二副折线12,绕第二副折线12向内折叠,使包体部分上形成第一主面2区域;绕第一主折线21向内折叠可使包体部分上形成第一侧面3区域;绕第二主折线22向内折叠使包体部分上形成第二侧面4区域。通过对包体部分的折叠可使收纳包的形态初步展现出来。由于野餐垫的形状是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在第二副折线12、第一主折线21和第二主折线22之间形成了六块区域,但是与第一侧面3和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在折叠收纳包的过程中是多余的,因此需要将其隐藏,同理还有第二侧面4和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也是需要隐藏的。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体部分还包括绕其向内折叠的第一辅助折线31,第一辅助折线31设置在第一侧面3与第一主面2之间区域的对角线上,且第一辅助折线31通过第一主折线21和第二幅折线12的交点;绕其向内折叠的第二辅助折线32,第二辅助折线32设置在第二侧面4与第一主面2之间区域的对角线上,且第二辅助折线32通过第二主折线22和第二副折线12的交点。沿着第一辅助折线31可将不需要的第一侧面3和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向内折叠,使这个区域与第一主面2相贴合;沿着第二辅助折线32可将不需要的第二侧面4和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向内折叠,使这个区域与第一主面2相贴合。保证了折叠过程中收纳包的美观同时还保证了野餐垫的完整。为了增大折叠后的收纳包的容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折叠野餐垫中,沿第一辅助折线31和第二辅助折线32折叠后的部分根据侧面的大小折叠成能够分别隐藏在第一侧面3和第二侧面4内,并通过暗扣或魔术贴分别与第一侧面3和第二侧面4固定,将不需要的第一侧面3和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以及第二侧面4和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粘贴在侧面上可以减少在长度上占有的空间,因此可以增大收纳包的容积。为了保证折叠成的收纳包内部的美观,需要保证第一侧面3与第一主面2之间的 区域和第二侧面4与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在折叠后的稳定性,因此,在这两个区域上分别沿第一辅助折线31和第二辅助折线32折叠后通过第一连接件81相连。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件81可以为暗扣或魔术贴,在将第一侧面3与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和第二侧面4与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分别沿第一辅助折线31和第二辅助折线32折叠后,利用暗扣或魔术贴固定。由于包体部分可折叠成第一侧面3、第二侧面4、第一主面2和底面1,因此需要包盖部分折叠成顶面和第二主面5,因此,在包盖部分上设有第三主折线23、第四主折线24、第三副折线13和第四副折线14。其中,第三主折线23和第一主折线21共线,第四主折线24和第二主折线22共线,绕第三主折线23和第四主折线24向内折叠,将包盖部分的两侧折叠到中间位置,使包盖部分形成的宽度与包体部分的宽度相同;绕第三副折线13向内折叠,使沿第三主折线23和第四主折线24折叠后的部分绕第三副折线13向内折叠出与第二主面5相适应的第一主面2 ;绕第四副折线14折叠,使沿第三主折线23和第四主折线24折叠后的部分绕第四副折线14向内折叠出与底面I相适应的顶面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野餐垫的长度不同,折叠形成的第二主面5、顶面6的层数是不同的,可根据实际要求画出不同个数的第三副折线13和第四副折线14。将野餐垫的包体部分和包盖部分沿折线折叠起来,减小了野餐垫占用的空间,将野餐垫折叠成收纳包,便于携带的同时还可盛放其他物品,减了盛放野餐垫和其他物品用的收纳包,显著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由于野餐垫的材质为防水的软质材料,为了保证折叠成的收纳包能够支撑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中,在第一主面2的外侧(形成的用于盛放物品的空间为内侧,与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外侧)、第二主面5的外侧、第一侧面3的外侧、第二侧面4的外侧和底面I的外侧均涂有硬质皮料层。通过设置硬质皮料层可使折叠成的收纳包的形态稳定,为了加强硬度,还可以在内侧增加填充物。为了提高折叠成的收纳包的美观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盖部分上设有第五副折线15,且第五副折线15与第一副折线11平行,操作人员沿这条折线可折叠出遮包面7,根据不同的要求,设置的第五副折线15距离野餐垫的边缘的长度不同,即形成的遮包面7的大小不同。[0051]在展开状态下,通过设置在开口处的尼龙扣将包体部分和包盖部分粘贴在一起,使野餐垫完整。将野餐垫折叠成收纳包后,由于野餐垫只是沿着折线折叠,为了保证收纳包的稳定性,将包体部分形成的第一侧面3和第二侧面4分别与包盖部分形成的第二主面5通过第二连接件82相连。由于包体部分第一侧面3和第二侧面4与包盖部分的第二主面5是分离的,因此需要将其连接。优选地,第二连接件82为拉链,且拉链的两条链带分别分布在第一侧面3的开口处和第二主面的背面,这样在将第一侧面3和第二主面5折叠起来时,通过拉链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同理将第二侧面4和第二主面5连接在一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件82还可以为暗扣,其工作原理与拉链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为了避免遮包面7摇晃,将遮包面7与第一主面2的外侧通过第三连接件83相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三连接件83为连接带结构,在第一主面2的外侧设有供连接带穿过的卡环,在遮包面7上设有连接带,需要时将连接带穿过卡环从而将第一主面2和遮包面7连接在一起。为了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还包括用于背挎的肩带。根据实际需要可设置单肩背带也可设置双肩背带。为了便于手提,在顶面6外侧设置了提手。在将野餐垫展开后,为了保证野餐垫的正面的美观性,可将设置在野餐垫上的折线设置为用线勾画出来的条纹。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对野餐垫的折叠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可折叠的野餐垫上的折线上设有标号。为了便于理解,可将第一副折线11设为红线,将第二副折线12标为SI (表示折叠的次序),第一主折线21标为S2,第二主折线22标为S3,第一辅助折线31标为S4,第二辅助折线32标为S5,第三主折线23标为S6、第四主折线24标为S7,第五副折线15标为S8,第四副折线14标为S9,第三副折线13标为S10。操作人员按照标号同时按照标号折叠后用设置在野餐垫上的连接件将收纳包连接,便可快速的将野餐垫折叠成收纳包。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的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餐垫上设有可折叠成收纳包的折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野餐垫包括两端均设有开口且沿开口方向的中间段相连的包体部分和包盖部分,所述包体部分和包盖部分的连接段设有第一副折线(11),所述包体部分的开口处与所述包盖部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部分包括 绕其折叠形成第一主面(2)的第二副折线(12),且所述第二副折线(12)与所述第一副折线(11)平行; 绕其折叠形成第一侧面(3)的第一主折线(21),所述第一主折线(21)与所述第一副折线(11)垂直,且所述第一主折线(21)通过所述第一副折线(11)的一个线端; 绕其折叠形成与所述第一侧面(3)尺寸相同的第二侧面(4)的第二主折线(22),所述第二主折线(22)与所述第一副折线(11)垂直,且所述第二主折线(22)通过所述第一副折线(11)的另一个线端,所述第一副折线(11)、第二副折线(12)、第一主折线(21)和第二主折线(22)之间形成底面(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部分还包括 绕其向内折叠的第一辅助折线(31),所述第一辅助折线(3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3)与所述第一主面(2)之间区域的对角线上,且所述第一辅助折线(31)通过所述第一主折线(21)和第二副折线(12)的交点; 绕其向内折叠的第二辅助折线(32),所述第二辅助折线(32)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4)与所述第一主面(2)之间区域的对角线上,且所述第二辅助折线(32)通过所述第二主折线(22)和第二副折线(12)的交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3)与所述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和所述第二侧面(4)与所述第一主面(2)之间的区域分别关于所述第一辅助折线(31)和所述第二辅助折线(32)折叠后通过第一连接件(8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盖部分包括 绕其折叠的第三主折线(23),且所述第三主折线(23)与所述第一主折线(21)共线;绕其折叠的第四主折线(24),所述第四主折线(24)与所述第二主折线(22)共线;绕其向内折叠形成与所述第一主面(2)相适应的第二主面(5)的第三副折线(13),所述第三副折线(13)与所述第一副折线(11)平行; 绕其向内折叠形成与所述底面⑴相适应的顶面(6)的第四副折线(14),所述第四副折线(14)与所述第一副折线(11)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面(2)的外表面、第二主面(5)的外表面、第一侧面(3)的外表面、第二侧面(4)的外表面和底面(I)的外表面均涂有硬质皮料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盖部分还包括绕其向内折叠形成遮包面(7)的第五副折线(15),所述第五副折线(15)与所述第一副折线(11)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一侧面(3)和第二侧面(4)分别与所述包盖部分形成的所述第二主面(5)通过第二连接件(82)相连,所述遮包面(7)与所述第一主面(2)的外侧通过第三连接件(83)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的野餐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背挎的肩带和设置在所述顶面¢)的外侧的提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野餐垫,野餐垫上设有可折叠成收纳包的折线。沿着折线可将野餐垫折叠成用于盛放物品的收纳包。展开的时候可作为野餐垫使用,折叠后可作为收纳包对其它物品进行盛放。折叠后不用再将野餐垫放入到其它包里,而是直接作为盛放物品的收纳包放入汽车后备箱中,有效降低了空间占用率,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文档编号A45F3/46GK202536500SQ20122006404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4日
发明者邹倩 申请人:上海天狐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