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水球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水球门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运动器材,特别是一种可折叠且具有软性表面的水球门。水球门是一种常用的水上运动或游戏的用具,是开展水球运动必备的器材。现有水球门一般使用钢铁等刚性材料制成,使用中不仅容易发生碰撞受伤事故,而且由于其重量重且不可折叠,致使存放空间大、便携性差,客观上影响了水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安全且重量轻、可折叠、易存放、便携带的水球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水球门包括前框、后框以及连接前后框的双侧上纵梁、下纵梁,前框包括横梁和双侧前柱,后框包括后上梁、后下梁和双侧后柱,其特征在于球门的下方设置稳定板,后者通过连接件与球门连接;球门的梁、柱为可充气软管,并设有可充气、排气的气阀,梁、柱之间通过接头连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式水球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式水球门与稳定板组合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式水球门稳定板叠装图;图4-1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式水球门稳定板使用螺丝连接图;图4-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式水球门稳定板使用隼口连接图,旋转压板就能解锁拆开隼口连接。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式水球门与稳定板使用蝴蝶螺丝连接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水球门包括前框1、后框2以及连接前后框的双侧上纵梁3、下纵梁4,前框包括横梁11和双侧前柱12,后框包括后上梁21、后下梁22和双侧后柱23,其特征在于球门的下方设置稳定板5,后者通过连接件6与球门连接;球门的梁、柱为可充气软管,并设有可充气、排气的气阀,梁、柱之间通过接头7连接。当然,球门的梁、柱也可由实心软质材料制成,例如塑料等,只要具备重量轻、表面硬度低,能漂浮于水面(即比重小于1,下纵梁和后下梁具有提供浮力作用)等特点,都可以作为制作梁、柱的材料使用,它同样可以满足良好的安全性、轻便性要求。稳定板5可提供部分浮力及调整前后平衡,其主要作用是提高球门在水中的稳定性,防止球击打球门或波浪所引起的球门在水中的晃动。[0016]稳定板5可以一体设置,但为方便存放、携带,最后根据需要将其分割成若干块板,使用前再组合拼接成型。板块之间可采用榫口连接方式、螺丝连接方式或其它可行的连接方式。稳定板5的宽度为20到50厘米,它采用螺丝通过连接件6与水球门连接,例如可采用蝴蝶型螺丝连接,其优点是不需要工具也能将螺丝扭紧。稳定板5与球门下沿的距离为10至40厘米。水球门还包括按照比赛规则要求覆盖球门的球网8。本实用新型便于在野外、湖泊、水库、海边进行水上的球类运动,其使用安全,发生误撞也不致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充气式水球门由若干软管连接而成,使用前通过充气阀充气,使气管膨胀呈水球门形状;配备的可装拆组合式稳定板拼接组合后与球门连接,可提高水球门在水中遇到球击打、浪涌时的稳定性及水球门整体的刚性。使用完毕后,开启排气阀挤压放气使气管变扁平,即可折叠收纳,由于充气式水球门的重量较轻,从而方便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水球门,包括前框1、后框2以及连接前后框的双侧上纵梁3、下纵梁4,前框包括横梁11和双侧前柱12,后框包括后上梁21、后下梁22和双侧后柱23,其特征在于球门的下方设置稳定板5,后者通过连接件6与球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球门,其特征在于球门的梁、柱为可充气软管,并设有可充气、排气的气阀,梁、柱之间通过接头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球门,其特征在于球门的梁、柱由实心软质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水球门,其特征在于稳定板5可以由若干块板组合拼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水球门,其特征在于稳定板5的组合拼接可采用榫口连接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水球门,其特征在于稳定板5的组合拼接可采用螺丝连接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水球门,其特征在于稳定板5的宽度为20到50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水球门,其特征在于稳定板5与球门下沿的距离为10至40厘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水球门,其特征在于稳定板5采用螺丝通过连接件6与水球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水球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按照比赛规则要求覆盖球门的球网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且具有软性表面的水球门。它包括前框、后框以及连接前后框的双侧上纵梁、下纵梁,前框包括横梁和双侧前柱,后框包括后上梁、后下梁和双侧后柱,其特征在于球门的下方设置稳定板,后者通过连接件与球门连接;球门的梁、柱为可充气软管,并设有可充气、排气的气阀,梁、柱之间通过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装接简单、拆卸方便、易于携带,适合于在如泳池、江河、湖泊、水库、海边或其它就近水域进行水上的球类运动。
文档编号A63B63/00GK202822661SQ2012204121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梁广仁 申请人:梁广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