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重型台球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803阅读:10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重型台球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用品、休闲用品领域,涉及一种台球运动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加重型台球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很多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由于得到群众的喜欢和参与而变得越来越普及,台球运动就是其中之一,台球运动由于运动量小、比赛规则简单、参与面广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而且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另外,这种运动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休闲、娱乐活动,不仅有趣,而且还能释放人们的压力。台球运动中,除了台球,击球工具当然还需要用到球杆,而台球球杆主要采用枫木、橡木、核桃木等硬质木材,不仅要求木质球杆的硬度要够,而且还对球杆的规格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台球的球杆不但要笔直,而且前后节球杆的表面还得光滑,另外对球杆的皮头材质和弹性、先角的硬度、中轮的缓冲击打力的性能、握把的防滑性能以及其它组成部分均有相应的标准要求。台球运动中由于又细分多种比赛方式,所以每个比赛方式对台球杆的要求也是有区别的。另外,每项台球运动在进行中,不同的击球方式均对球杆有不同功能要求,比如开球时需要用到冲杆、击球过程需要用到跳杆等。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台球球杆虽然花色多样、款式也多,但是规格和标准都参差不齐且不统一,在使用过程总会让人感觉不顺手,损坏率和磨损率都很高,使用寿命都不长。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击球效果,降低人们的参与兴趣。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台球杆规格和标准不统一、损坏率和磨损率高、使用寿命短、击球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重型台球杆,它严格采用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加工,它具有结构新颖、标准统一、手感好、击球效果佳、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加重型台球杆,它是由后节杆、下圈、中轮、上圈、前节杆、先角、皮头、橡皮座底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后节杆的外侧面设置有一截防滑握把,后节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皮座底,后节杆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下圈,中轮的底面固定于下圈之上,中轮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上圈,前节杆的底端固定于上圈之上,前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先角,先角的顶端再固定设置有皮头。下圈和上圈起到缓冲击打力并且防止前节杆和后节杆在大力击打台球过程中发生木材开裂的作用。中轮用以连接后节杆和前节杆。先角采用金属材质或者塑料材质。橡皮座底具有一定重量,能增加整支杆体的重量。橡皮座底还具有一定的弹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标准统一、手感好、击球效果佳、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的特点。[00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加重型台球杆,它是由后节杆1、下圈、中轮2、上圈、前节杆3、先角4、皮头5、橡皮座底6组成,其特征在于,后节杆I的外侧面设置有一截防滑握把11,后节杆I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皮座底6,后节杆I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下圈,中轮2的底面固定于下圈之上,中轮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上圈,前节杆3的底端固定于上圈之上,前节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先角4,先角4的顶端再固定设置有皮头5。
权利要求1.一种加重型台球杆,它是由后节杆⑴、下圈、中轮⑵、上圈、前节杆(3)、先角(4)、皮头(5)、橡皮座底(6)组成,其特征在于,后节杆(I)的外侧面设置有一截防滑握把(11),后节杆(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皮座底¢),后节杆(I)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下圈,中轮(2)的底面固定于下圈之上,中轮(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上圈,前节杆(3)的底端固定于上圈之上,前节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先角(4),先角(4)的顶端再固定设置有皮头(5)。
专利摘要一种加重型台球杆,其特征在于后节杆的外侧面设置有一截防滑握把,后节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橡皮座底,后节杆的顶面固定设置有下圈,中轮的底面固定于下圈之上,中轮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上圈,前节杆的底端固定于上圈之上,前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先角,先角的顶端再固定设置有皮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标准统一、手感好、击球效果佳、结实耐用、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文档编号A63D15/08GK202961819SQ20122060982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周超毅 申请人:泉州市邦正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