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轮滑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363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教练轮滑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合儿童学习轮滑的教练轮滑鞋。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飞速发展,少儿们涉猎的体育项目也是越来越趋于多样化,而轮滑已然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代表运动。可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大部分人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都难以掌握身体的平衡,从而频频出现摔伤的事件。轮滑的通常教学模式是教练和学员各穿一双轮滑鞋,教练反复模拟轮滑行走时的动作供学员参考,由于年龄较小的学员很难理解和体会,在自己实践时并不能完全掌握动作要领,极易发生摔倒跌伤的情况,轻则破皮、清淤,重则骨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轮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教练和学员能够一起操作,使学员亲身体会轮滑动作、掌握轮滑要领的教练轮滑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教练轮滑鞋,包括鞋体和滑轮,滑轮并列安装在主轮板上,主轮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鞋体底部,还包括副轮板;所述主轮板的前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挡板,副轮板与主轮板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副轮板尾部顶端通过销轴与挡板顶端铰接;所述副轮板的底部还装有一附加轮。这种教练轮滑鞋是在教练自己的轮滑鞋前端加装一副带轮子的副轮板,使学员站在副轮板上,由教练带动学员滑动,能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轮滑动作,掌握要领,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受伤情况。这种轮滑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不仅在教学时使用,也可以满足轮滑者的自身运动娱乐,一举两得,成本低,提高学习效率和娱乐性。作为优选方案:副轮板为槽型结构,副轮板中央设置一轮槽。副轮板的底面与主轮板的底面平行。轮槽的宽度儿童轮滑鞋滑轮的宽度相匹配。轮槽侧壁的上表面为平面。副轮板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一侧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副轮板扬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鞋体I,主轮板2,滑轮3,挡板4,附加轮5,侧耳6,副轮板,7, 销轴8,轮槽9。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3,本新型所公开的这种教练轮滑鞋,包括鞋体I和滑轮3,多个滑轮3并列安装在主轮板2的底面上,主轮板2通过铆钉等连接件固定在鞋体I底部,除此之外还包括一副轮板7。主轮板2的前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挡板4,挡板4的顶端与销轴8外部套装的套筒固接,主轮板前方设置一个副轮板,该副轮板7与主轮板2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副轮板7的底面与主轮板2的底面平行。或者在制作时,将主轮板和挡板制作为一体结构。副轮板7尾部套装在销轴的两端,并用紧固件固定,副轮板7能沿销轴8上下摆动。副轮板7的底部还装有一附加轮5,通常情况下,附加轮设置在副轮板底部的前端或前三分之一处。作为优选方案,副轮板7为槽型结构,副轮板7中央设置一轮槽9。轮槽9的宽度儿童轮滑鞋滑轮的宽度相匹配,这样能够将儿童轮滑鞋直接插进轮槽内,为保证安全和稳定性,在副轮板7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一侧耳6,侧耳6上均有一通孔,可以用绑绳或者绑带穿过侧耳上的通孔,将儿童轮滑鞋固定在副轮板上。轮槽9侧壁的上表面为平面,不穿轮滑鞋的学员可以直接站立在该平面上,并用绑带固定好。在不搭载学员学习时,将副轮板7向上翻转即可,为保证其翻转之后的稳定性,在销轴8上可以套装一限位弹簧。
权利要求1.一种教练轮滑鞋,包括鞋体和滑轮,滑轮并列安装在主轮板上,主轮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鞋体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轮板;所述主轮板的前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挡板,副轮板与主轮板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副轮板尾部顶端通过销轴与挡板顶端铰接;所述副轮板的底部还装有一附加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练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轮板为槽型结构,副轮板中央设置一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练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轮板的底面与主轮板的底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练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槽的宽度儿童轮滑鞋滑轮的宽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练轮滑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槽侧壁的上表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练轮滑鞋,其特征在于,副轮板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一侧耳。
专利摘要一种教练轮滑鞋,包括鞋体和滑轮,滑轮并列安装在主轮板上,主轮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鞋体底部,还包括副轮板;所述主轮板的前端设置有与其垂直的挡板,副轮板与主轮板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副轮板尾部顶端通过销轴与挡板顶端铰接;所述副轮板的底部还装有一附加轮。这种教练轮滑鞋是在教练自己的轮滑鞋前端加装一副带轮子的副轮板,使学员站在副轮板上,由教练带动学员滑动,能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轮滑动作,掌握要领,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受伤情况。这种轮滑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不仅在教学时使用,也可以满足轮滑者的自身运动娱乐,一举两得,成本低,提高学习效率和娱乐性。
文档编号A63C17/06GK203001885SQ2013200144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1日
发明者于洋 申请人:于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