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293阅读:1918来源:国知局
平衡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平衡仪。该平衡仪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为圆球形结构设计;旋转支架系统,旋转支架系统设置于外壳体内,旋转支架系统包括外构架和内构架,外构架与外壳体接触,内构架与外构架转动连接;座椅,座椅与内构架可转动连接,座椅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的转动中心线垂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仪在使用时,仅需要人员直接乘坐于座椅上即可实现滚坡,无需其他辅助部件的介入,因此,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平衡仪的易用性。
【专利说明】平衡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平衡仪。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市场上存在的滚动玩具,有曲面的、有圆台球体式的、也有借助于其他能源动力带动的充气球形状的玩具,这些滚动玩器或多或少都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曲面的和圆台球体式的滚动玩器外形不美观,在球体内部必须在固定位置安装一些具有一定重量的重片装置,以保证球体在玩耍过程中的平衡。
[0003]如果是充气球,则需要借助其他器具、能源动力才能正常运转,一旦其中一个细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设备运转不了。所以操作起来也非常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仪,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衡仪,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为圆球形结构设计?’旋转支架系统,旋转支架系统设置于外壳体内,旋转支架系统包括外构架和内构架,外构架与外壳体接触,内构架与外构架转动连接;座椅,座椅与内构架可转动连接,座椅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的转动中心线垂直。 [0006]座椅与内构架转动连接,座椅是沿一个轴线进行转动,该轴线为座椅的转动中心线。内构架与外构架转动连接,内构架是沿一个轴线进行转动,该轴线为内构架的转动中心线。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座椅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的转动中心线垂直,座椅能够随内构架进行转动。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座椅能够进行绕其自身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的转动中心线的转动(即绕X轴以及Y轴转动)。由上述可知,当外壳体进行转动时,座椅能够始终保持静止(不考虑位移)。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仪在坡地上滚动时,外壳体转动,座椅不进行旋转,人员乘坐于座椅上,就能够实现滚坡作业。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仪在使用时,仅需要人员直接乘坐于座椅上即可实现滚坡,无需其他辅助部件的介入,因此,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平衡仪的易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平衡仪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0010]外壳体I ;外构架2 ;内构架3 ;第一转轴31 ;座椅4 ;
[0011]第二转轴41 ;固定架5 ;握柄51 ;踏板52。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3]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平衡仪的结构示意图。[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平衡仪,该平衡仪能够供人乘坐,并在坡地上进行滚动。
[001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衡仪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I为圆球形结构设计;旋转支架系统,旋转支架系统设置于外壳体I内,旋转支架系统包括外构架2和内构架3,外构架2与外壳体I接触,内构架3与外构架2转动连接;座椅4,座椅4与内构架3可转动连接,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垂直。
[0016]需要说明的是,定义一个刚体,在不考虑其空间移动的前提下,刚体自由转动具体地可以分解为两个转动分量,其分别为:沿X轴转动的分量以及沿Y轴转动的分量(X轴与Y轴垂直)。因此,在理想状态下,如果在一个具有空腔的结构体内设置有一个刚体,通过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刚体绕X轴以及绕Y轴转动,则刚体能够相对于结构体而言可以自由转动;相反的,在结构体随意转动时,刚体也可以始终保持不动(不考虑空间位移)。
[0017]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仪其包括的外壳体I相当于上述的结构体,夕卜壳体I具有内腔,并且,外壳体I与地面接触,并可在地面进行滚动,即外壳体I能够进行随意转动(不考虑位移的情况下,夕卜壳体I能够进行向任意方向的转动)。
[0018]座椅4相当于上述的刚体,座椅4设置于外壳体I内,用于人员的乘坐。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旋转支架系统能够使得座椅4相对于外壳体I进行转动。
[0019]具体地,旋转支架系统,旋转支架系统设置于外壳体I内,旋转支架系统包括外构架2和内构架3,外构架2与外壳体I接触,内构架3与外构架2转动连接。同时,座椅4与内构架3可转动连接,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垂直。
[0020]座椅4与内构架3转动连接,座椅4是沿一个轴线进行转动,该轴线为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内构架3与外构架2转动连接,内构架3是沿一个轴线进行转动,该轴线为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通过结构设计,使得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垂直,座椅4能够随内构架3进行转动。
[0021]限定,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为X轴,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则为Y轴。座椅4通过旋转支架系统设置于外壳体I内,并且能够进行绕其自身转动中心线与内构架3的转动中心线的转动(即绕X轴以及Y轴转动)。
[0022]由上述可知,当外壳体I进行转动时,座椅4能够始终保持静止(不考虑位移)。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仪在坡地上滚动时,外壳体I转动,座椅4不进行旋转,人员乘坐于座椅4上,就能够实现滚坡作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仪在使用时,仅需要人员直接乘坐于座椅4上即可实现滚坡,无需其他辅助部件的介入,因此,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平衡仪的易用性。
[0023]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外构架2为圆环形结构设计,内构架3为圆环形结构设计;内构架3上以其圆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转轴31,内构架3通过第一转轴31与外构架2转动连接。作为一种常识可知,当物体围绕一个转轴进行旋转时,物体上任一点所形成的轨迹均为圆形轨迹。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外构架2以及内构架3均采用圆环形结构设计,并且,内构架3设置于外构架2的内侧,既能够保证外构架2与外壳体I之间在结构上的吻合度最高,保证外壳体I滚动时,外构架2相对于外壳体I不会发生跳动;同时,还能够保证内构架3与外构架2结构较为紧凑。
[0024]基于上述实施例,座椅4上设置的第二转轴41与内构架3的直径同轴设置。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座椅4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转轴41,分设于座椅4两侧的第二转轴41同轴设置。内构架3上设置有孔结构,在内构架3孔结构上设置有轴承,第二转轴41安装于轴承上,从而能够使得座椅4围绕第二转轴41转动,第二转轴41的轴线即为座椅4的转动中心线。
[0026]设置座椅4的目的在于能够使得人员乘坐于座椅4上,为了保证人员乘坐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平衡仪还包括有固定架5,座椅4设置于固定架5上;还包括有用于手握的握柄51,握柄51固定设置于固定架5上;还包括有用于脚踏的踏板52,踏板52固定设置于固定架5上。为了提高座椅4乘坐的舒适性,座椅4装置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0027]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座椅4上设置有柔性层,柔性层可以采用海绵、皮革或者惰性泡棉等。设置有柔性层的目的在于,能够提高座椅4乘坐的舒适性。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座椅4上还设置有安全带,当人员乘坐于座椅4上时,通过佩戴安全带,能够避免人员从座椅上跌落。如此,设置有安全带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平衡仪使用的安全性。
[0028]设置有固定架5,固定架5上设置有握柄51和踏板52,在人员乘坐于座椅4上后,握住握柄51并且脚踏于踏板52上,能够提高人员乘坐的稳定性。在座椅4表面设置有柔性层,柔性层可以为胶皮、橡胶或者是海绵等,其目的在于使得座椅4较为柔软,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舒适性。
[0029]具体地,外壳体I为不锈钢外壳体I ;旋转支架系统为不锈钢旋转支架系统。采用不锈钢材料作为本实用新型主要部件的制作材料,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使用不锈钢,在满足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强度要求下,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成。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衡仪不仅限于人员的乘坐,还可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使其能够进行物品的搬运。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平衡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圆球形结构设计; 旋转支架系统,所述旋转支架系统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内,所述旋转支架系统包括外构架和内构架,所述外构架与所述外壳体接触,所述内构架与所述外构架转动连接; 座椅,所述座椅与所述内构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座椅的转动中心线与所述内构架的转动中心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I所述的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构架为圆环形结构设计,所述内构架为圆环形结构设计;所述内构架上以其圆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内构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外构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转轴,分设于所述座椅两侧的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平衡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座椅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平衡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手握的握柄,所述握柄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6.根据权利要5所述的平衡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脚踏的踏板,所述踏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7.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装置的表面设置有柔性层。
8.根据权利要I至7任一项所述的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为不锈钢外壳体。
9.根据权利要I至7任一项所述的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系统为不锈钢旋转支架系统。
10.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平衡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上设置的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内构架的直径同轴设置。
【文档编号】A63G31/00GK203458791SQ201320393975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戚凤国, 张焱 申请人:盐城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