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水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外水壶,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包括壶体与壶盖,壶口部以内螺纹与壶盖相连接,所述壶盖的外缘设有向下延伸的护裙。该水壶可以防止壶口部因碰撞倾倒或因手握而受到污染,还可以保护金属水杯的螺纹不因碰撞而变形。
【专利说明】一种户外水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水壶。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水壶是人们户外活动中最常用的饮水工具,但是,现在的水壶在使用时,水壶上的壶口部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在运动过程中,壶体容易倾倒,壶口部容易与周围的环境碰撞接触使壶口部受到污染,或者在喝水时,手容易与壶口部接触而使其受到污染;在运动时,金属水壶的壶口部容易受到外力碰撞而变形,导致壶盖与壶口螺纹连接的契合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户外水壶,该水壶可以防止水壶上的壶口部因碰撞倾倒或手握受到污染,还可以保护金属水壶的螺纹不因碰撞而变形。
[000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一种户外水壶,包括壶体与壶盖,壶口部以内螺纹与壶盖相连接,所述壶盖的外缘设有向下延伸的护裙,所述护裙外部设有防撞圈,所述防撞圈为弹性件。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护裙至少延伸到壶口部的中部。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壶盖上设有与壶口部配合的密封垫。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壶盖上设有用于手提的提拿环,所述壶盖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件的圆孔。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壶体为双层不锈钢,不锈钢层中间为真空层。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壶可以防止壶口部因碰撞倾倒或因手握而受到污染,还可以保护金属水壶的螺纹不因碰撞而变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壶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壶盖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壶盖结构示意图的另一实施例。
[0014]其中:1.壶体,2.壶盖,3.壶口部,4.护裙,5.提拿环,6.圆孔,7.防撞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2所示,一种户外水壶,包括壶体I与壶盖2,壶口部3 —内螺纹与壶盖2相连接,所述壶盖2外缘设有向下延伸的护裙4,所述护裙4外部设有防撞圈7,所述防撞圈7为弹性件。护裙4可以防止水壶在倾倒或碰撞时壶口部3受到外部撞击而使螺纹受到损坏,导致壶盖2与壶体I拧不紧甚至漏水。防撞圈7可以防止裙部4受到碰撞而损坏,提高耐用性。
[0017]如图3、4所示,所述护裙4至少延伸到壶口部3的中部。护裙4延伸到壶口部3的中部或更多,有利于保护壶口部3的内螺纹,同时可以更好地防止壶口部3受到污染,并且护裙4与壶盖2将壶口部3夹在中间,能更好地保护壶口部的螺纹。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壶盖2上设有密封垫。密封垫使壶体2内的水不会溢出。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壶盖2上设有用于手提的提拿环5,所述壶盖2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件的圆孔6。提拿环5可以允许手指通过,从而可以轻松用手提住水壶;圆孔6可以通过钥匙扣或其他金属环与外部件连接。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壶体I为双层不锈钢,不锈钢层中间为真空层。双层不锈钢对壶体I内的饮品有保温作用。
[0021]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壶体I内装入自己喜欢的饮品,将壶盖2旋紧到壶体I上,用手指穿过提拿孔5可以拿动水壶,也可以通过圆孔6内连接钥匙扣或其它金属环,通过钥匙扣或其它金属环可以与外连件连接,从而可以将水壶挂在运动包外部,节约运动包内空间。在使用过程中,水壶由于运动容易倾倒或受到碰撞,受到碰撞时护裙4保护壶口部3的内螺纹螺纹,同时,户外运动中,裙部4还可以避免水壶倾倒时喝水口与泥土等直接接触,同时,用手将壶盖2从壶体I上拧下时,裙部4还可以防止手直接与喝水口 3接触,避免喝水口 3受到手上细菌的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户外水壶,包括壶体与壶盖,壶口部以内螺纹与壶盖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壶盖的外缘设有向下延伸的护裙,所述护裙外部设有防撞圈,所述防撞圈为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水壶,其特征是:所述护裙至少延伸到壶口部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壶盖上设有与壶口部配合的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壶盖上设有用于手提的提拿环,所述壶盖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件的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壶体为双层不锈钢,不锈钢层中间为真空层。
【文档编号】A45F3/18GK204191864SQ201420600668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7日
【发明者】孙思怡 申请人:孙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