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631发布日期:2020-05-22 21:3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属于网球训练器领域。



背景技术:

网球训练器是网球爱好者或网球运动员进行网球训练的辅助设备,现有的网球训练器上设有一个用于放置网球的凹槽,在夏季高温进行网球训练时,手心的汗水会黏附在网球上,休息时,将网球放置于网球训练器上的凹槽,网球上的一部分汗水会黏附在凹槽内壁,经过数次休息后,凹槽内的汗水越积越多,网球也会越来越湿润,减少与手心的摩擦力,容易对网球训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以解决现有网球训练器上设有一个用于放置网球的凹槽,在夏季高温进行网球训练时,手心的汗水会黏附在网球上,休息时,将网球放置于网球训练器上的凹槽,网球上的一部分汗水会黏附在凹槽内壁,经过数次休息后,凹槽内的汗水越积越多,网球也会越来越湿润,减少与手心的摩擦力,容易对网球训练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其结构包括网球烘干装置、底座、网球训练器体、塞子、物料填充口、太阳能电池板、弹力绳连接端,所述网球烘干装置嵌入安装于网球训练器体右部上端,所述底座设于网球训练器体下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塞子嵌入安装于物料填充口上端,所述物料填充口设于网球训练器体左部上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于网球训练器体中部上端,所述弹力绳连接端设于底座右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网球烘干装置包括网球放置口、定位环、散放喷头、导热管、加热器、密封罩、叶轮、转轴、微型电机、电线、控制器、控制器开关、压块、固定环,所述网球放置口与定位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放喷头嵌入安装于定位环内部,所述散放喷头通过导热管与加热器热出口相连接,所述密封罩固定安装于加热器下端,所述叶轮通过转轴与微型电机相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线与加热器、微型电机采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开关设于压块正下方,所述压块设于固定环内部并且通过活动的方式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输电线与加热器、控制器、微型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填充口下端设有穿透网球训练器体与底座相连接的通道,所述底座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弹力绳连接端中部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可填充细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网球训练器上设有在休息过程中,对网球进行烘干的结构,有助于防止网球越来越湿润,从而对网球训练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网球烘干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网球烘干装置-1、底座-2、网球训练器体-3、塞子-4、物料填充口-5、太阳能电池板-6、弹力绳连接端-7、网球放置口-101、定位环-102、散放喷头-103、导热管-104、加热器-105、密封罩-106、叶轮-107、转轴-108、微型电机-109、电线-110、控制器-111、控制器开关-112、压块-113、固定环-1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网球烘干装置1、底座2、网球训练器体3、塞子4、物料填充口5、太阳能电池板6、弹力绳连接端7,所述网球烘干装置1嵌入安装于网球训练器体3右部上端,所述底座2设于网球训练器体3下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塞子4嵌入安装于物料填充口5上端,所述物料填充口5设于网球训练器体3左部上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设于网球训练器体3中部上端,所述弹力绳连接端7设于底座2右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网球烘干装置1包括网球放置口101、定位环102、散放喷头103、导热管104、加热器105、密封罩106、叶轮107、转轴108、微型电机109、电线110、控制器111、控制器开关112、压块113、固定环114,所述网球放置口101与定位环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放喷头103嵌入安装于定位环102内部,所述散放喷头103通过导热管104与加热器105热出口相连接,所述密封罩106固定安装于加热器105下端,所述叶轮107通过转轴108与微型电机109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11通过电线110与加热器105、微型电机109采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开关112设于压块113正下方,所述压块113设于固定环114内部并且通过活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通过输电线与加热器105、控制器111、微型电机109相连接,所述物料填充口5下端设有穿透网球训练器体3与底座2相连接的通道,所述底座2为空心结构,所述弹力绳连接端7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底座2内可填充细沙。

例如,将网球训练器体3放置于地面,打开塞子4,将细沙导入物料填充口5,细沙会通过物料填充口5进入底座2内,塞子4复位后,将与网球连接的弹力绳绑在弹力绳连接端7的通孔上,即可进行网球训练,训练到一定时间时,需要进行休息,休息时,将网球放入网球放置口101,然后按压并旋转网球,网球对压块113产生作用力,使得压块113与控制器开关112发生接触,控制器111开始控制加热器105与微型电机109进行运转,太阳能电池板6会将太阳能转换的电能通过输电线导入加热器105、控制器111、微型电机109,微型电机109将转动的机械能通过转轴108传递给叶轮107,叶轮107的转动产生风力,风的流动将加热器105产生的热能吹入导热管104,形成热风,热风最后由散放喷头103喷出,对转动中的网球进行烘干,将网球上黏附的汗液蒸发,完毕后,停止对网球的按压,控制器开关112复位,加热器105与微型电机109停止运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网球烘干装置(1)、底座(2)、网球训练器体(3)、塞子(4)、物料填充口(5)、太阳能电池板(6)、弹力绳连接端(7),所述网球烘干装置(1)嵌入安装于网球训练器体(3)右部上端,所述底座(2)设于网球训练器体(3)下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塞子(4)嵌入安装于物料填充口(5)上端,所述物料填充口(5)设于网球训练器体(3)左部上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设于网球训练器体(3)中部上端,所述弹力绳连接端(7)设于底座(2)右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网球烘干装置(1)包括网球放置口(101)、定位环(102)、散放喷头(103)、导热管(104)、加热器(105)、密封罩(106)、叶轮(107)、转轴(108)、微型电机(109)、电线(110)、控制器(111)、控制器开关(112)、压块(113)、固定环(114),所述网球放置口(101)与定位环(1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放喷头(103)嵌入安装于定位环(102)内部,所述散放喷头(103)通过导热管(104)与加热器(105)热出口相连接,所述密封罩(106)固定安装于加热器(105)下端,所述叶轮(107)通过转轴(108)与微型电机(109)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11)通过电线(110)与加热器(105)、微型电机(109)采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开关(112)设于压块(113)正下方,所述压块(113)设于固定环(114)内部并且通过活动的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通过输电线与加热器(105)、控制器(111)、微型电机(109)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填充口(5)下端设有穿透网球训练器体(3)与底座(2)相连接的通道,所述底座(2)为空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绳连接端(7)中部设有通孔。


技术总结
一种多功能网球训练器,其结构包括网球烘干装置、底座、网球训练器体、塞子、物料填充口、太阳能电池板、弹力绳连接端,网球烘干装置嵌入安装于网球训练器体右部上端,底座设于网球训练器体下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塞子嵌入安装于物料填充口上端,物料填充口设于网球训练器体左部上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太阳能电池板设于网球训练器体中部上端,弹力绳连接端设于底座右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网球训练器上设有在休息过程中,对网球进行烘干的结构,有助于防止网球越来越湿润,从而对网球训练造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炀;许良洪;高建军;张亮;张华;林家炼;许振明;类欣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闽南理工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